APP下载

县级广电网络推进智慧城市发展之探讨

2020-04-14孙昌林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12期
关键词:广电网络智慧城市

孙昌林

摘  要:智慧城市建设是实现城市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广电网络企业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将有助于解决县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时遇到的网络覆盖、服务人群、文化元素的短板问题,基于企业自身的资源特点在推进县域智慧城市建设中可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广电网络如何助力县域智慧城市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广电网络,智慧城市,用户规模

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智慧城市建设是实现城市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我国自2013年展开智慧城市试点建设以来,经过这几年先行城市的实践与探索,国家相关部门先后制订了智慧城市建设指导意见与标准规范,明晰了智慧城市建设内涵、标准、技术框架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逐步成熟,降低了建设智慧城市的技术门槛。智慧城市建设热潮正向县(区)级城市全面铺开。广电网络企业凭借自身资源优势,将在推进县域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1、县域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当前,已经开展智慧城市试点建设的市、县(区)行政单位,主要集中在市的中心城区、县的中心城镇及开发新区等经济条件好、信息化基础设施较完备、信息化资源丰富、用户知识水平较高的地区。目前县域智慧城市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覆盖区域有限

由于县级城市的乡镇、村落的分布范圍广,县域内中心镇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覆盖能力一般要远优于周边乡镇,而有些偏远乡村还未能有效覆盖宽带网络。城乡信息基础设施能力的不均衡,导致建设智慧城市在政务服务、民生服务、社会治理方面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中心城镇,未能在全县(区)范围内共享,使得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信息技术创新扩散效应、信息和知识的溢出效应、数字技术释放的普惠效应不能够在农村有效的发挥出来。

(2)服务人群有限

智慧城市提供的信息服务对象主要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应用使用熟练的年轻人群。中老年人、农村人口受限于知识水平、使用习惯、新事物接受速度,往往只能通过年轻人代为使用操作与信息传递等间接享受智慧应用成果,若在无帮助情况下甚至无法获取所需的信息服务。

(3)文化内容缺失

当前县域智慧城市建设的试点应用主要集中在政务、民生、经济、环保等领域,受限于财政资源、管理流程、信息化认识水平,县级政府建设智慧城市的初衷往往是被动地将各条线的信息化工作任务进行统筹建设,而在主动挖掘需求和开展适合县域特色的政务、产业、民生方面的智慧应用探索动力不足,在网络文化与精神文明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更是缺失。

2、广电网络核心资源的优势

国内广电网络企业在智慧城市领域虽然起步较晚,但充分发挥企业在网络基础设施、用户群体覆盖、文化信息服务等核心资源方面的优势,将促进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可助力县域智慧城市建设成果覆盖城乡各处。

(1)广电网络覆盖城乡,有助于弥合城乡数字鸿沟

广播电视网络是相对独立的一张网络,网络数据信息传输相对较为安全,在传输网络完成双向改造、容量提升后,在原有单向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基础上可以提供交互业务,包括电视点播、互动电视、录播电视等业务种类,以及Internet访问、数据下载、网络电视、邮件收发、办公自动化、在线游戏等应用,提供TCP/IP协议数据的计算机双向通信服务,已经能够满足智慧城市对有线网络传输能力需求。同时,广播电视网络实施村村通工程后,有效扩大了农村广播电视网络覆盖面,现在正向“户户通”升级,覆盖城乡千家万户,解决了广大农村群众听广播难、看电视难的问题。利用已经成熟的广电网络,将降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使智慧城市信息服务能力延伸到县域内的各个城镇、乡村,弥合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

(2)电视终端老少皆宜,扩大智慧城市直接服务的人群

智慧城市所提供的信息服务主要通过智能手机、PC电脑等终端推送给使用者。对广大的农村用户群和中老年人群、少年儿童人群来说,PC电脑不会用、智能手机用不好,难以从这些终端主动地直接获取所需的信息服务。随着数字互动电视的推广普及,广电网络从传统视听服务向多层次多方式多业态服务升级,也从单一的“看电视”向“用电视”转变,电视因普及时间长、操作简单、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因素,仍然是农村用户、中老年用户群、少年儿童人群最主要的、最常用的信息内容接收渠道。因此,广电网络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可大幅增加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的直接受众范围。

(3)具有文化属性,补足智慧城市建设的文化元素

广播电视一直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广电网络作为广电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要发挥好党的喉舌作用,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同时,广电网络经过技术升级不仅能承载广播电视等传统主流媒体,同时也能兼容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在县级城市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提供媒体服务与信息服务,能为县域智慧城市建设注入文化元素。

3、广电网络参与智慧城市的切入点建议

智慧城市建设要经历一个长期迭代升级的过程,广电网络企业作为后进者,基于网络资源、用户资源、文化属性的优势,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助力县域智慧城市建设。

(1)发挥网络资源优势,构筑覆盖广泛的感知网络

在持续推进村村通、户户通的基础上,利用有线宽带、卫星以及即将到来的5G网络,实现由粗放式覆盖向精细化入户服务升级,打造覆盖更为广泛的、高速的城乡感知网络,为智慧城市贡献广电网络信息传输服务能力,减少县域智慧城市的信息网络建设投入,缓解部分资金压力。

(2)基于视频传输能力,拓展可视化的智慧应用

广电网络在视频数据采集、传输、处理、控制上的能力,非常适合承载智慧城市感知层视频数据的传输场景。基于现有广播电视网络能力,可拓展与视频信息相关的智慧应用,如“雪亮工程”、视频会商、远程医疗高清视频问诊、应急指挥、智慧家庭等智慧应用,同时还能附加语音广播功能。

(3)延展县级融媒体平台,打造权威的智慧城市门户

全国正积极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广电网络企业在落地建设县级融媒体平台时,可与智慧城市建设主管部门充分沟通,统筹考虑与“智慧城市大脑”对接,接收实时城市运行统计数据,从智慧城市平台中获取详实的数据作为新闻素材,与智慧城市APP门户集成,打造县域智慧城市的综合门户,提供最权威的城市宣传、政策发布、政务公开等信息服务,使智慧城市中心平台的信息可以更广泛的发布到全县各个角落,拉进城乡、农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消除城乡民众之间信息获取能力的差异,同时通过城市文化内容的传播、市民互动,丰富智慧城市中的文化生活。

4、结束语

广电网络企业参与到县域智慧城市建设中,将使信息覆盖从城市向乡村延伸、从高知识人群向普通民众普及,有助于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在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道路上助力打造数字城乡融合发展格局,使城乡居民能够共同更快捷、高效地享受智慧城市图1广电网络企业增强县域智慧城市能力示意图提供的便捷服务。

猜你喜欢

广电网络智慧城市
谈优化广电网络维护的方法和技术
基于广电网络的大客户接入网专线改造
云计算技术在广电网络中的应用
智慧城市与广电网络新媒体的融合与发展
广电网络营销话术的应用
基于利益相关方共赢的智慧城市聚合发展模式研究
智慧城市与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治理
智慧城市视野下城市规划创新探究
基于无线组网的智慧公交站点信息系统研究与实践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