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顶苗新(4.23%种菌唑+精甲霜灵微乳剂)防治小麦苗期病害?示范总结

2020-04-14曹虹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衣剂出苗率试验田

曹虹

为了进一步探索顶苗新(4.23%种菌唑+精甲霜灵微乳剂)防治小麦苗期病害防治效果、田间用药量及对小麦安全性、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筛选出农业生产中最经济有效的實施方案,从而指导农业生产,2018年10月,笔者在慎水乡刘冢村小李庄村民组李红利的冬小麦田做了如下试验,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一、试验品种及防治对象

试验品种为百农4199。防治对象为根腐病、纹枯病、茎基腐病等。

二、试验药剂

顶苗新(4.23%种菌唑+精甲霜灵微乳剂),由爱利思达生物化学品(上海)有限公司提供;卫福(20%萎锈灵+20%福美双)悬浮剂,由爱利思达生物化学品(上海)有限公司提供;适麦丹(24%咯菌腈+24%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由先正达生物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提供;越众(600 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由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三、试验田基本情况

试验田设在慎水乡刘冢村民组李红利冬小麦,总计0.53 hm2。该田块南北地身,地势平坦,肥力中等,土质重黏土,土壤有机质0.7%,前茬夏花生,多年来一直是小麦—花生连作,田块排灌条件良好。

四、试验处理及设计

10月16日采用人工拌种,先将各药剂按试验方案(见表1)要求剂量抽取,对水150 mL水调制成药液,每次称取12.5 kg小麦种子(即卫福37.5 mL包衣小麦12.5 kg,顶苗新10 mL包衣小麦12.5 kg,适麦丹25 mL包衣小麦12.5 kg),将调好的药液与种子在拌种袋内充分搅拌混合,使药液均匀分布在种子上,摊开晾干备用。

10月15日翻耕晾晒,16日机械旋耕,17日上午机械播种,垄宽20 cm,播深5 cm。试验安排从东到西依次是处理1CK、处理2卫福、处理3顶苗新、处理4适麦丹,无重复,每个处理面积0.07 hm2,各小区间有30 cm宽行距作为区隔。各处理均加入吡虫啉悬浮种衣剂预防蚜虫。每667 hm2播种量15 kg,播种时土壤墒情较差。每667 m2施金蛤蟆复合肥(N-15%、P-15%、K-15%)50 kg,尿素15 kg。田间杂草防除干净无草害,其他管理措施同当地生产大田。

五、 试验结果调查

(一)出苗时间及出苗率

1.出苗时间。该试验于10月17日播种,由于播种时土壤墒情比较差,加上播种后天气一直干旱(从播种到11月15日无有效降雨,且气温30 ℃左右),因此各处理出苗时间相对较长,出苗率稍差,但各处理区出苗情况还是差别较大。10 月25日查看,仅有顶苗新处理区有部分露尖现象,其他均未出苗。10月31日再次去试验田观察出苗情况,各处理区均有一部分小麦陆续出土,但由于干旱的影响,生长较缓慢,麦苗较弱、黄化,而处理3相对较好,处理4次之,处理1和处理2出苗较差,缺苗断垄严重。

2.出苗率调查。11月16日天气迎来有效降雨,降雨量30 mm,旱情基本缓解,处理2和处理1仍有少量小麦植株出土。11月23日各处理区3点取样,每点取1 m双行,调查群体基数,估算出苗率。

由于严重干旱,2018年小麦出苗较慢,历期达30 d,而且出苗率较低。从表2可以看出,各处理区相对空白出苗率有所提高,尤其是处理3极大地提高了出苗速度及出苗率。调查得知,处理1出苗率仅37.4%,处理2为42.8%,处理3出苗率最高,达63.9%,是处理1的2倍,处理4稍次之,达57.7%。从上述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在不良天气情况下,顶苗新拌种可以大大增强种子的抗逆性,显著提高出苗率。

(二)小麦生长势调查

11月23日,每处理区3点取样,每处理随机抽取5株小麦植株 ,测量其茎叶、根长、鲜质量,考察各处理生长势强弱

从表3可以看出,各个处理相对空白小麦生长势都有所增强,其中处理3小麦无论从地上茎叶长势还是植株鲜质量及根长鲜质量都比较明显,生长势最强,处理4次之,处理2地上部分虽然无差异,但根系鲜质量差异还比较明显的,达1倍。

该试验由于干旱影响,小麦总体出苗较晚,群体较差。直到11月16日降雨后小麦旱情基本得以缓解,同时,气温大幅度下降,冬前试验田纹枯病、根腐发生较轻。由于小麦自身的调节能力较强,翌年春季处理1和处理2区小麦又生长出大量分蘖,其群体密度快速增长,小麦进入拔节期后,处理1和处理2小麦植株表现长势较强。3月17日观察4个处理群体密度基本一致,差异不明显;3月26日观察,处理1和处理2叶片宽大浓绿,而处理3和处理4叶片长势一般。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正阳县农户常年有大播量播种习惯(基本上每667 m2播种量在15 kg以上),处理3和处理4前期群体密度较大后期肥效不足,而处理1和处理2前期群体密度较小,肥料消耗少,后期肥充足。

(三)小麦纹枯病、根腐病调查

2018—2019年,该试验小麦欠墒播种,同时加上播后30天内干旱高温影响种,小麦总体出苗较晚,群体较差。直到11月16日降雨后小麦旱情得以缓解,同时气温大幅度下降,冬前试验田纹枯病、根腐发生较轻。3—4月雨水气温基本正常,小麦长势良好,小麦整体病虫害发生较轻,5月天气较干旱(降雨量仅     mm),各种病害得到明显抑制,2019年小麦纹枯病发病较轻,侵茎率较低。5月中下旬试验田內没有小麦白穗现象发生,也没有发现小麦茎基腐病病株。

2019年4月13日小麦纹枯病、根腐病取样调查,每处理5点取样,每点调查10株,调查发病数、严重度及侵茎率。

从表4可以看出,各处理区相对小麦根腐、纹枯病防效较好,防效差别不大。原因是2018年小麦播种后干旱严重,年前病害总体发生较轻,病害基数较小,春节后发病基本没侵茎或较轻,对小麦产量影响不大,2019年是正阳县小麦近10年来产量最高的年份。

(四)小麦产量调查

5月24日收获小麦前,每处理区3点取样,每点取1 m双行×3行,宽20 cm,调查小麦植株数,并随机抽取30穗,晾干揉粒数粒、称质量。计算亩群体数、穗粒数、千粒质量,从而计算增长率。

从表5中可以看出,上述各处理小麦产量均有提高,增长率为0.3%~3.2%。

六、结论

顶苗新微乳种衣剂,在示范剂量(80 mL顶苗新拌种100 kg)下小麦生长健壮,无不良药物反应现象,对作物安全,尤其是不良气候条件下(如干旱)有刺激小麦出苗作用。顶苗新微乳种衣剂进行药剂拌种处理,对小麦中前期的根部病害根腐病纹枯病防治效果优异,建议推广使用,以每10 kg小麦种子施用8 mL为宜。

猜你喜欢

衣剂出苗率试验田
简述化肥减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甜高粱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
超微粉型水稻种衣剂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四种不同水稻种衣剂育秧效果对比研究
种衣剂选用和使用注意方法
3%咪·恶悬浮种衣剂试验总结
谷子免间苗技术的土壤水分阈值研究
淹水对萌发状态杂交稻出苗的影响
新陈菜种使用有技巧
快大茂镇玉米试验田获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