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牙璋的年代及反映的夏史痕迹*

2020-04-14朱乃诚

考古与文物 2020年6期
关键词:二里头中原地区龙山

朱乃诚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学术界对夏代、夏文化的实质性探索,已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多数研究者认为分布在豫西的二里头文化及其前身是夏文化,二里头遗址是夏代后期的都邑。只是目前尚未发现有如殷墟甲骨文证明商王朝世系那样的文字资料。所以,夏代、夏王朝仍然在探索之中,夏史还存在着许多谜团需要揭示。

笔者认为,考古发现的玉牙璋与夏史有着密切的关系。牙璋可能是解开迷茫夏史的一种重要物证。探讨牙璋与夏史的有关问题,首先需要明确牙璋的年代问题。如果牙璋的年代问题不能明确,那么与牙璋有关的其他问题很难谈得清楚。本文将着重分析各地发现的牙璋的年代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索牙璋所反映的夏史史迹。

一、牙璋的埋藏年代分析

目前在近40 个地点发现了牙璋。这些牙璋的埋藏年代各不相同。欲探讨这些牙璋是否与夏史有关,首先需明确这些牙璋的埋藏年代。下面对考古发现的牙璋进行简要的分析。

1.河南巩义花地嘴遗址1 件墨玉牙璋(图一,1)[1],属新砦期,埋藏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850~前1750 年之间[2]。还有1 件青玉牙璋残件柄部,其年代可能接近而略晚。

2.陕西商洛东龙山遗址1件牙璋(图一,2)[3],属东龙山遗址夏代早期遗存,即早于二里头文化三、四期,测定的东龙山遗址夏代早期遗存的5 个木炭样本,年代大致在公元前1930~前1680 年之间。据此推测东龙山遗址牙璋的埋葬年代可能相当于二里头文化一期,在公元前1750~前1680 年之间。

3.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三期3 件牙璋(图一,3[4]、4、5[5]),埋葬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610~前1560 年。

4.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四期1 件牙璋(图一,6)[6],埋葬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560~前1530 年之间。

5.河南新郑望京楼遗址采集的1 件牙璋(图一,7)[7],埋藏年代不明。

6.河南郑州杨庄遗址采集的1 件牙璋(图一,8)[8],埋藏年代不明。

7.河南许昌大路陈村遗址1 件牙璋(图一,9)[9],出自一座墓葬中,该墓同出青铜器、玉器和石器,青铜器的特征表明其埋葬年代属二里冈文化上层。

8.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牙璋,残存牙璋柄端部分[10],属二里头文化时期。

9.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M5:579 牙璋(图一,10)[11],系牙璋残断后的前半部分,埋葬年代为商代晚期武丁时期。

10.河南南阳月河左庄村遗址一号墓出土的1 件牙璋(图一,11)[12],上部残断并被磨成平刃,出自春秋晚期墓中,埋葬年代为春秋晚期。

11.山西侯马晋国盟誓遗址出土1 件牙璋(图一,12)[13],系早期牙璋改制利用,埋藏年代为春秋时期。

12.山东东部地区发现有8 件牙璋。其中临沂大范庄遗址2 件牙璋(图一,13、15)[14],为采集征集品,埋藏年代不明。

13.五莲石场乡上万家沟村遗址1 件牙璋(图一,14)[15],为采集征集品,埋藏年代不明。

14.沂南罗圈峪村4 件牙璋,分别为一牙牙璋、一扉二鉏牙牙璋、二牙牙璋(图一,16、17)[16],另1 件残剩柄端局部,均为采集,据同出器物判断埋藏年代可能在二里头文化四期之后,即公元前1530 年之后。

15.海阳司马台遗址1 件牙璋(图二,1)[17],为采集征集品,埋藏年代不明。与这件牙璋一同出土的还有1 件玉牙璧、1 件有领玉璧,有领玉璧套在玉牙璧内可组成一套器物使用。据两件玉璧的年代可以推测司马台牙璋的埋藏年代,不会早于二里头文化四期,即不会早于公元前1560 年。

16.陕北神木石峁牙璋,数量较多。早年流出海外的一批牙璋,埋藏年代不明。1976 年征集的28 件牙璋有多种形制,主要的可分为四种,分别为一牙牙璋(图二,2),一扉棱多鉏牙牙璋(图二,3)[18]、一扉棱多鉏牙叉刃牙璋(图二,4),一扉棱多鉏牙刻划线纹牙璋(图二,5)[19],埋藏年代也不明。2012 年以来发掘石峁遗址又新出土了牙璋,其中公布了1 件牙璋柄部残件[20]。值得注意的是,迄今在石峁遗址发现的牙璋中,不见二里头文化四期的牙璋,这显示石峁遗址一带牙璋的出现时间在二里头文化四期之前,即在公元前1560 年之前。

17.甘肃积石山新庄坪遗址1 件牙璋(图二,6)[21],20 世纪70 年代出土后征集,已残断并遭改制,埋藏年代不明。

18.甘肃清水县征集的1 件牙璋(图二,7)[22],早年出自西周时期遗址后征集,已残断并遭改制,埋藏年代不明。

19.湖北荆州沙市汪家屋场遗址2 件牙璋,一件为一牙叉刃牙璋(图二,8)[23],另一件为一扉棱二牙牙璋并残断(图二,9)[24],这两件牙璋的牙部形制较为别致,均为采集品,埋藏年代不明。

20.湖北黄陂钟分卫湾遗址1 件牙璋(图二,10)[25],出自钟分卫湾遗址M1 墓中,下部可能已遭改制。该墓年代为商末。这件牙璋的埋葬年代为商末。

21.湖南石门桅岗遗址1 件牙璋(图二,11)[26],出自M1 墓葬中。该墓是商代遗存。这件牙璋的埋葬年代在商时期。

22.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几批牙璋。1929 年在月亮湾燕家院子玉石器坑中出土了几件,有的牙璋的形制(图二,12[27]、13[28])与二里头遗址四期牙璋的相同,但埋藏年代可能在商代晚期后段或商末[29]。

23.三星堆遗址附近高骈乡机制砖瓦厂1件牙璋(图二,14)[30],其下部已残断而改制,埋藏年代在商代晚期后段[31]。

24.三星堆遗址一号与二号祭祀坑出土一批牙璋,形制多样(图二,15~21)[32],埋藏年代大致在殷墟二期至四期[33],大约在公元前1200~前1100 年前后。

25.成都金沙遗址牙璋,数量众多,形式复杂(图二,22~24;图三,2、12)[34],年代跨度较大。埋藏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100 年前后~前850 年之间[35]。

图二 牙璋

图三 牙璋

26.福建漳州虎林山遗址墓葬中出土2 件石牙璋(图三,3、4[36]),埋葬年代在商时期。

27.漳浦眉力遗址1 件牙璋(图三,5)[37],埋藏年代不明。

28.广东东莞村头遗址石牙璋(图三,9)[38],埋藏年代在商时期。

29.曲江拱桥岭遗址石牙璋(图三,10)[39],埋藏年代不明。

30.增城红花岭山岗遗址石牙璋(图三,8)[40],埋藏年代不明。

31.中山龙穴遗址石牙璋(图三,11)[41],埋藏年代不明。

32.香港大湾遗址牙璋(图三,1)[42],埋藏年代可能在商周时期。

33.越南北部的永富省冯原遗址牙璋(图 三,13、14)[43],埋藏年代可能在商周时期。

34.越南北部的永富省佳唐村雄仁(Xom Ren)遗址牙璋(图三,6、7)[44],埋葬年代可能在商周时期。

根据以上对已发现牙璋的埋藏年代的简要分析,目前所知这些牙璋的埋藏年代,大致从新砦期至春秋晚期,即目前发现的牙璋的埋藏年代大致在公元前1850~前476 年之间。

二、牙璋形制的演化及牙璋制作年代的推定

牙璋的形制演化,主要依据形制特征及年代早晚关系进行分析。由于早期制作的牙璋经常埋藏于晚期,为牙璋形制演化分析带来一定的困难。然而,依据同形制的牙璋最早埋藏年代以及各种不同形制牙璋的最早埋藏年代的排比分析,按照早晚顺序与形制特征,可以分析出牙璋的形制演化情况,进而可以推定各种形制牙璋的大致的制作年代。

这种分析需要运用考古层位学与类型学方法进行研究。既要遵循早期考古学单位的牙璋早于晚期考古学单位的牙璋的原则,也要遵循早期牙璋可以出自晚期考古学单位、晚期牙璋不可能出自早期考古学单位即早期考古学单位不可能见到晚期牙璋的原则。这是考古学研究不同形制牙璋的相对年代关系的基本方法。分析过程中首先需要使用可靠、明确、科学的考古发掘资料,确立一组分析牙璋年代的典型器物以及一个牙璋演化的序列,作为分析判断其他牙璋的依据或坐标。下面将运用这一方法,依据牙璋的形制特征及年代早晚关系,分几个步骤,分析各地发现的牙璋形制的演化及制作年代。

1.中原及邻近地区埋藏年代明确的完整牙璋的形制演化及制作年代分析

目前在中原及邻近地区经考古发掘出土的埋藏年代明确的完整牙璋,主要有巩义花地嘴、商洛东龙山、偃师二里头牙璋。将这些牙璋按照年代早晚顺序排列,就可以看到这些牙璋形制演化的大致情况,并且可以推定不同形制牙璋的大致制作年代,建立起分析判断其他牙璋的坐标。

如由巩义花地嘴牙璋、商洛东龙山牙璋、二里头三期牙璋、二里头四期牙璋的埋藏年代及其早晚顺序,可以看出牙璋形制发展的早期演变特征。其演化特点以牙璋两侧边的扉牙体现得最为清晰。即由巩义花地嘴牙璋的不明显的三角状凸牙(图一,1),发展为商洛东龙山牙璋横向凸出的一牙(图一,2),又发展为二里头三期牙璋的双牙鉏牙及双扉棱鉏牙(图一,3~5),再发展为二里头文化四期牙璋的密集型扉棱鉏牙(图一,6)。

牙璋鉏牙的演化特点还显示,埋葬年代同是二里头文化三期的3 件牙璋,其中二里头73YLⅢKM6:8牙璋的扉牙形制可能早于其他2 件。

由于这几件牙璋的埋藏年代是明确的,所以根据埋藏年代以及形制特征与演化规律,可以推定他们的制作年代。

如巩义花地嘴牙璋的制作年代不会晚于商洛东龙山的即不晚于二里头文化一期,也就是不晚于公元前1750 年;巩义花地嘴牙璋属新砦期,新砦期年代的上限约为公元前1850 年。由此可推定花地嘴牙璋的制作年代在公元前1850~前1750 年间。

商洛东龙山牙璋的制作年代在新砦期之后至二里头文化二期之前,即在公元前1750~前1680 年之间。

二里头三期3 件牙璋的制作年代在二里头文化一期之后至四期之前,即在公元前1680~前1560 年之间。其中二里头73YLⅢKM6:8 牙璋的形制偏早,有可能制作于二里头文化二期,即公元前1680~前1610年之间。而二里头80YLⅤM3:4 牙璋与二里头80YLⅤM3:5 牙璋的形制偏晚,可能制作于二里头文化三期,即公元前1610~前1560 年之间。

二里头四期牙璋的制作年代在二里头文化四期,即公元前1560~前1530 年之间。

以上由巩义花地嘴牙璋、商洛东龙山牙璋、二里头三期牙璋、二里头四期牙璋的埋藏年代及其早晚顺序分析形成的牙璋演化序列与特征,是分析其他牙璋年代的重要依据。

此外,殷墟妇好墓牙璋(图一,10),埋葬年代在武丁晚期,大约在公元前1200 年前后。但是,这件牙璋是残断牙璋的前半部分,是早期作品的残件再利用,表明至商代晚期,中原地区已不制作牙璋,而是利用或改制早期的牙璋。还有南阳月河左庄村一号墓出土的1 件牙璋(图一,11),埋葬年代为春秋晚期,其上部残断并被磨成平刃,也是早期作品的残件再利用。这2 件牙璋都是遗玉再利用,自然不能作为分析牙璋演化的典型器物。

2.中原及周边地区埋藏年代不明的牙璋的制作年代分析

以上分析巩义花地嘴牙璋、商洛东龙山牙璋、二里头三期牙璋、二里头四期牙璋所揭示的牙璋形制演化系列及其特点,以及明确的每件牙璋的制作年代,为分析其他埋藏年代不明的牙璋的制作年代,提供了依据。只需将埋藏年代不明的牙璋形制与这一牙璋形制演化系列及其每件牙璋的特点进行比较,就可以大致推定其制作年代。

郑州杨庄牙璋(图一,8)的扉棱鉏牙与二里头文化三期80YLVM3:4 与80YLVM3:5 两件牙璋的接近而略显偏晚,但两阑之间的平行凹凸细线刻纹与窄长器身的特点与二里头文化四期牙璋接近,可推定杨庄牙璋的制作年代在二里头文化四期。

新郑望京楼牙璋(图一,7)的形制与二里头文化四期牙璋的接近,可推定两者制作年代同时。

许昌大路陈村牙璋(图一,9),虽然出自商代墓中,但其形制与二里头四期牙璋的接近,且上端已经残断被改制,推定其原制作年代也在二里头文化四期。

山东东部8 件牙璋,4 件为一牙牙璋(图一,14、15;图二,1),其形制与商洛东龙山牙璋的相同,制作年代大致同时,在二里头文化一期。

沂南罗圈峪村一扉二鉏牙牙璋(图一,16)与二牙牙璋(图一,17)的形制介于东龙山牙璋与二里头三期牙璋之间。其中罗圈峪村一扉二鉏牙牙璋的形式可能是由一牙牙璋向二牙牙璋演化的中间形态,而罗圈峪村二牙牙璋也似乎还比石峁一扉棱多鉏牙牙璋的形制原始些。故推测罗圈峪村一扉二鉏牙与二牙牙璋可能制作于二里头文化二期的偏早阶段。

临沂大范庄1 件四牙牙璋(图一,13),牙部磨损严重,特征不明,推测其制作年代不会早于罗圈峪村一扉二鉏牙与二牙牙璋,可能也制作于二里头文化二期。

石峁的牙璋,有多种形制。其中,一牙牙璋(图二,2)的形制与东龙山牙璋的相同,制作年代大致同时。一扉棱多鉏牙牙璋(图二,3),目前不见于中原地区的二里头文化,形制比二里头文化三期的80YLVM3:4 与80YLVM3:5 牙璋的形制原始,推测其制作年代可能在二里头文化二期。一扉棱多鉏牙刻划线纹牙璋(图二,5),是目前见到的同类形制牙璋中年代较早的形式。在牙璋的柄部或阑部施刻线纹,已见于二里头文化三期牙璋。但石峁的一扉棱多鉏牙刻画线纹牙璋的形制,似较二里头文化三期的双扉棱牙璋的形制要原始,其制作年代可能在二里头文化二期末或二、三期之间。据此推测,目前在石峁一带发现的牙璋,其制作年代,大致在二里头文化一期至三期之前。

积石山新庄坪牙璋(图二,6)是一件改制品,原件牙璋的制作年代存疑。

清水县征集牙璋的牙部为一扉棱多鉏牙(图二,7),其形制早于二里头文化三期牙璋,与石峁一扉棱多鉏牙牙璋接近,推测其原制作年代在二里头文化二期。

荆州沙市汪家屋场2 件牙璋(图二,8、9)的牙部特征较为别致,似晚于商洛东龙山牙璋,早于二里头文化三期牙璋,推测其制作年代可能在二里头文化二期偏早。

黄陂钟分卫湾牙璋(图二,10)可能是一件牙璋改制品,原件牙璋的制作年代不明。

石门桅岗牙璋为一牙牙璋(图二,11),制作年代可能与商洛东龙山牙璋相同,在二里头文化一期。

3.三星堆文化牙璋的制作年代分析

成都平原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发现的三星堆文化的牙璋,数量最多,形制种类也最多,是继二里头文化之后,牙璋的又一发展与演化高峰期。依据其形制特征及埋藏年代,并与中原地区已经确定年代的牙璋进行比较,可以推定其大致的制作年代。

三星堆文化牙璋中少数牙璋的扉棱扉牙特征,与二里头文化四期牙璋的扉棱扉牙特征接近,如月亮湾燕家院子牙璋(图二,12、13)、金沙牙璋(图二,22),其制作年代可能在二里头文化四期时期。

三星堆文化牙璋中有的是仿二里头文化四期的,如三星堆祭祀坑牙璋(图二,15)、金沙牙璋(图二,23),其制作年代应在二里头文化四期之后至三星堆2 座大型祭祀坑年代之前,即大约在公元前1530~前1200 年前后。

三星堆文化中也有将二里头文化牙璋改制为玉璋,并施刻祭祀图案(图二,16),被改制的原件牙璋可能是二里头文化一期的作品[45]。

其中具有三星堆文化特色的牙璋(图二,17~21、24),制作年代可能在三星堆遗址第三、四期之交,大约在公元前1200 年前后。

成都金沙遗址所见的那些数量很多、长约四五厘米的小型牙璋(图三,2),属微型牙璋,是一种明器,可能是三星堆遗址四期之后的作品,制作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150~前850年之间。

4.南方其他地区牙璋的制作年代分析

长江以南其他地区的牙璋,数量少,分布零散,埋藏年代大都较晚,在商时期及之后。依据这些牙璋的形制特点与埋葬年代,也可以推测其制作年代。

漳州虎林山石牙璋(图三,3、4)为仿中原地区的牙璋,制作年代可能在商时期。

漳浦眉力牙璋(图三,5)的上端刃部已残断,牙部似残断,可能是二里头文化四期时期的作品。

香港大湾牙璋(图三,1),两侧边形制不同,一侧边为凹弧形,另一边侧为直边。两侧边的牙部特征也不一致。这些现象显示这件牙璋可能是仿制作品。仿制的年代可能在商时期。

越南北部的永富省冯原、佳唐村雄仁(Xom Ren)等地早年发现的4 件牙璋(图三,6、7、13、14),2 件为一牙牙璋,其制作年代应与商洛东龙山牙璋接近,可能在二里头文化一期。另外2 件牙璋的牙部特征为密集型扉棱鉏牙,与二里头文化四期牙璋的接近,推测其制作年代可能在二里头文化四期。

5.牙璋的形制演化及其主要特点

依据以上分析的各件牙璋的制作年代,按早晚排列,并依据各件牙璋的形制特征,基本可以看出牙璋演化的情况及其主要特点。

第一,由新砦期不明显的三角状凸牙牙璋,发展为二里头文化一期的一牙横向凸出的一牙牙璋,再发展为二里头文化二期的一扉二鉏牙牙璋和二牙牙璋以及一扉棱多鉏牙牙璋,又发展为二里头文化三期的双阑双牙鉏牙牙璋及多扉棱鉏牙牙璋,进一步发展为二里头文化四期的密集型扉棱鉏牙牙璋。

第二,二里头文化四期之后牙璋的演化主要在南方地区延续,最为明显的是在成都平原地区的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那里除了仿制中原地区的牙璋之外,产生了密集短小多鉏牙牙璋、大扉棱鉏牙牙璋、上下四角呈卷云状间多鉏牙牙璋等,并且逐步与玉戈形制相兼容,产生戈形牙璋或牙璋形戈,最后演化为明器—微型牙璋。

第三,在牙璋的形制演化过程中,二里头文化四期牙璋的形制是关键。因为在南方地区既有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四期制作的密集型扉棱鉏牙牙璋,也有当地仿制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四期密集型扉棱鉏牙牙璋的仿制品,还有地方制作的形制变异的牙璋。二里头文化四期的密集型扉棱鉏牙牙璋在牙璋演化史上发挥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三 牙璋的演化与分布现象所揭示的夏史痕迹

以上对各地发现牙璋的形制及其演化与年代的分析,可以说明以下几个现象。

第一,目前考古发现的年代最早、形制最为原始的牙璋是中原地区的新砦期牙璋。新砦期应是夏文化遗存,新砦期牙璋自然应是夏代的牙璋。

新砦期牙璋或许还不是最早的牙璋。目前收藏在国家博物馆的一件牙璋(图四)[46],其形制较新砦期牙璋更为原始,没有明显的牙部,可能是新砦期牙璋的前身形制。据此推测,在早于新砦期的夏代初期的文化遗存中,可能存在形制较新砦期牙璋更为原始的牙璋。

第二,中原地区的商王朝,不制作牙璋,而是将牙璋改制为其他器物使用。这证明牙璋是夏代、夏王朝、夏部族使用的一种特殊玉器。

图四 国家博物馆藏牙璋

图五 金沙铜牙璋

图六 三星堆牙璋形金箔

第三,中原以外地区发现的二里头文化时期制作的牙璋,大多是在公元前1600~前1530年前后从中原地区传播出去的。这种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牙璋向外围其他地区传播的现象,应与二里头文化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相关联,可能反映了二里头文化时期所经历的夏商王朝的更替,以及商王朝在原夏都彻底罢黜夏宗庙宫室、清除夏遗民事件。笔者曾认为,牙璋从中原地区向外传播的时间可能与夏王朝灭亡前后以及与“夏社”被铲除前后有关[47]。其中陕北石峁牙璋与山东东部的牙璋,其制作年代都在二里头文化三期之前,这显示这两地的牙璋可能是在二里头文化三期之前或是在二里头文化二、三期之间从中原地区传播出去的。这可能与夏王朝被灭亡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而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发现的二里头文化四期牙璋以及仿制二里头文化四期牙璋的现象,则显示成都平原地区的牙璋是在二里头文化四期或四期之后从中原地区传播过去的;长江以南地区发现的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牙璋可能也都是在二里头文化四期或四期之后从中原地区传播过去的。这可能与商汤灭夏之后所做的“夏社”被铲除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第四,在夏代、夏王朝之后,中原以外地区仍然使用从中原地区传播出来的牙璋。按照“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左传·僖公》)的原则,中原以外地区使用牙璋的人可能是原中原地区的夏遗民或夏部族的后裔。

第五,在中原以外地区牙璋的进一步发展,主要是在成都平原地区的三星堆文化。三星堆文化继承了中原地区夏部族使用牙璋的传统,并发展了牙璋的使用功能,牙璋开始成为方国国家层面的祭祀重器,使得牙璋的形制发展达到了顶峰,并出现铜牙璋,甚至出现了作为组合装饰的牙璋形金箔。如金沙遗址出土的铜牙璋(图五),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牙璋形金箔(图六)[48]。金属牙璋的出现,是国家一级层面的政治活动中流行使用牙璋的缩影。

以上五个现象表明,牙璋是夏时期夏王朝夏部族创造发明并使用的一种特殊的玉器。其最初的功能可能主要是作为一种兵器使用,后来演化为仪仗用具和祭祀活动用具。在夏王朝被灭亡与“夏社”被铲除之后,牙璋作为夏部族的一种传统文化而被保留,并伴随着夏部族、夏遗民向四方的扩散而流传到了黄河上下、大江南北,甚至是远涉珠江流域和北部湾地区。而成都平原地区三星堆文化则继承并发展了夏部族使用牙璋的文化传统,使牙璋成为古蜀国国家层面的祭器。金属牙璋的出现,代表牙璋形制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牙璋的形制演化以及流传分布现象,实际上反映了夏王朝的兴衰以及被灭亡之后夏遗民流闯四方的痕迹。

[1]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南巩义市花地嘴遗址“新砦期”遗存[J].考古,2005(6):4.

[2]本文标记的新砦期及二里头文化各期的年代,主要依据:a.张雪莲,仇士华,蔡莲珍等.新砦—二里头—二里冈文化考古年代序列的建立与完善[J].考古,2007(8).b.仇士华,蔡莲珍,张雪莲.关于二里头文化的年代问题[C]//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商洛市博物馆.商洛东龙山[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249.

[5]中华玉文化中心,中华玉文化工作委员会.玉魂国魄:玉器·玉文化·夏代中国文明[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236-239.

[6]古方.中国出土玉器全集:河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2.

[7]同[6]:19.

[8]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南中国及邻近地区古文化研究[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

[9]同[8].

[10]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河南分队.淅川下王岗[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285.

[1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12]长沙博物馆.玉出山河—南阳地区出土古玉精品展[M].长沙:岳麓书社,2019:34.

[13]同[8].

[14]王永波.关于刀形端刃器的几个问题[J].故宫文物月刊,1994(6).

[15]同[14].

[16]于秋伟,赵文俊.山东沂南发现一组玉、石器[J].考古,1998(3):90.

[17]山东博物馆,良渚博物院.玉润东方:大汶口-龙山·良渚玉器文化展[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117.

[18]同[5]:205-264.

[19]同[8].

[20]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玉汇金沙:夏商时期玉文化特展[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203 上.

[21]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22]王裕昌.甘肃省馆藏齐家文化玉器调查与研究[C]//玉泽陇西——齐家文化玉器.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5:314.

[23]荆州博物馆编.石家河文化玉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167.

[24]同[23]:168.

[25]熊卜发.湖北孝感地区商周古文化调查[J].考古,1988(4).

[26]同[8].

[27]同[8].

[28]同[20]:80.

[29]朱乃诚.论三星堆文明形成的年代[C]//南方民族考古(第21 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

[30]同[20]:76.

[31]同[29].

[32]a.古方.中国出土玉器全集:四川重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6-17、30.b.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堆祭祀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360.c.同[4].

[33]朱乃诚.三星堆玉器与金沙玉器的文化传统——兼论三星堆文化牙璋的渊源与流向[C]//夏商时期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34]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金沙玉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63-64、66、68、70.

[35]同[33].

[36]福建博物院,漳州市文管办,漳州市博物馆.虎林山遗址[M].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3:51、84.

[37]同[8].

[38]同[8].

[39]同[8].

[40]同[8].

[41]同[8].

[42]同[8].

[43]同[8].

[44]同[8].

[45]朱乃诚.三星堆祭祀坑“祭祀图”牙璋考[J].四川文物,2017(6).

[46]同[4].

[47]朱乃诚.时代巅峰冰山一角——夏时期玉器一瞥[C]//玉器·玉文化·夏代中国文明展.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

[48]图五、六由王方提供.谨记谢忱.

猜你喜欢

二里头中原地区龙山
简约现代风 绍兴龙山玫瑰园私人影院
二里头遗址为何定位为夏都
“一席话”的来历
二里头: 寻找最早的中国
二里头遗址:“最早的中国”诞生在这里
浪淘沙·岳阳龙山行
夏季从阿龙山开始
打造中原地区航空人才培养高端平台
二里头遗址出土玉礼器纹饰特征探析
紫外法快速测定中原地区12种蔬菜VC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