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经皮空心螺钉跟距关节融合术治疗跟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20-04-13赵刚领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融合术足踝创伤性

赵刚领

(新乡市解放军第三七一医院 关节外科,河南 新乡 453000)

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易出现跟距关节炎并发症,且多为创伤性,致残率高,正常行走疼痛是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临床治疗跟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多依据症状程度进行对症治疗,对症状较轻者实施物理、药物治疗,对症状较重者则应实施手术。跟距关节融合术是治疗跟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首选术式,可有效融合功能位与损伤部位,促进恢复关节功能[2]。常规开放跟距关节融合术损伤较大,术后恢复缓慢,术后易出现并发症。随着微创技术的普及,微创经皮空心螺钉跟距关节融合术逐渐得到临床重视。本研究选取新乡市解放军第三七一医院跟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分组对比,旨在分析微创经皮空心螺钉跟距关节融合术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新乡市解放军第三七一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跟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68例,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常规组与微创组,各34例。常规组男13例,女21例;年龄24~55岁,平均(39.48±7.49)岁;左足19例,右足15例。微创组男14例,女20例;年龄23~56岁,平均(40.15±7.58)岁;左足18例,右足16例。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患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新乡市解放军第三七一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选取标准纳入标准:(1)经X线检查确诊为跟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2)合并踝关节神经痛、活动无力、跟骨外侧痛症状;(3)保守治疗效果不佳;(4)患者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感染;(2)合并全身性疾病;(3)合并骨质疏松;(4)认知功能障碍,无法配合完成本研究。

1.3 治疗方法(1)常规组实施常规开放跟距关节融合术,具体如下:椎管内麻醉,常规消毒铺巾,取侧卧位;于跟腱长短肌、腓骨间做切口(由足背、足底连接处至跟骰关节),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距骨颈、腓骨远端及跟骰处置入克氏针3枚;分离皮瓣,充分显露跟骨外侧壁、跟距及跟骰关节,观察跟距及关节面损伤程度;若跟骨外侧壁出现膨隆现象,则以骨刀调整,电钻打磨,对植骨部位进行修整,跟距关节间隙置入髂骨3块,空隙部位以碎骨粒填满;固定,清洗,止血,置引流管,包扎。(2)微创组实施微创经皮空心螺钉跟距关节融合术,具体如下:椎管内麻醉,常规消毒铺巾,取侧卧位;跟腱外侧行纵行切口,向内侧牵引,清除跗骨窦周围脂肪垫、软组织,跟距关节囊横行切开,暴露关节,软骨面以骨刀处理;向下牵引跟骨,显露关节间隙并置入髂骨3块,在X线引导下置入2枚克氏针(跟骨置入距骨),做小切口旋入空心螺钉;固定,止血,加压包扎。两组术后常规预防感染。

1.4 观察指标(1)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2)两组术后3个月足踝功能。以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足踝功能评分标准评估足踝功能优良率,分值0~100分,优:≥90分;良:75~89分;可:50~74分;差:<50分。(3)术后并发症。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微创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2 足踝功能微创组优21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微创组优良率为91.18%(31/34);常规组优10例,良14例,可8例,差2例,常规组优良率为70.59%(24/34);微创组优良率高于常规组(χ2=4.660,P=0.031)。

2.3 术后并发症微创组术后出现切口疼痛2例,皮瓣轻度坏死2例;常规组出现切口疼痛7例,皮瓣轻度坏死2例,足内翻3例。两组比较,微创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76%(4/34)]低于常规组[35.29%(1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1,P=0.022)。

3 讨论

跟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会出现行走时疼痛,若未得到有效治疗,则严重影响足踝功能,不利于日常工作与生活。常规开放跟距关节融合术是治疗跟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常用术式,可有效降低疼痛程度,促进足踝功能恢复,但术后恢复缓慢,并发症发生率高。

相较于常规开放跟距关节融合术,微创经皮空心螺钉跟距关节融合术具有微创优势,术野更加清晰,可充分暴露跟距关节囊,皮下组织分离较少,对距骨血运、跗骨窦组织有保护作用[3]。本研究结果显示,微创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表明微创经皮空心螺钉跟距关节融合术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促进恢复。跟腱外侧结构较简单,微创经皮空心螺钉跟距关节融合术可降低跟腱内侧相关组织损伤,最大程度保护踝管内相关组织,在降低手术难度的同时,可减少术后距骨坏死、切口感染等情况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4]。本研究结果显示,微创组优良率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表明微创经皮空心螺钉跟距关节融合术可有效改善足踝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微创经皮空心螺钉跟距关节融合术通过对跟骨结节加压固定,保证骨面接触紧密,维持足部正常负重力线,有助于促进骨性融合,对加快术后恢复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微创经皮空心螺钉跟距关节融合术治疗跟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有效改善足踝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融合术足踝创伤性
经斜侧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
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感染性创面的临床疗效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标准化护理干预研究
分析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椎管狭窄伴退行性腰椎侧凸的疗效观察
膝关节融合术治疗挽救性人工膝关节感染可以获得持久的效果
膝关节创伤性多发韧带损伤中后外复合体重建的临床疗效
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