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提升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

2020-04-12倪丹丹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新课标核心素养研究

倪丹丹

【摘 要】素质教育的持续推进下,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逐渐转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上,这也是新课标下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的具体体现。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教师应结合当前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不断探索增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28-0223-02

新课标背景下,提升核心素养是对每个科目提出的具体教学要求,教师应及时做出改变,更新教学思想与教学方式,摒弃“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效课堂,并且在教学内容上有所优化与创新,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此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1   解读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在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应先正确、深刻地理解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的,与社会发展、个人终身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质[1]。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着各自的学科特点。以数学为例,数学核心素养指的是在数学学习中,学生最终形成的数学知识体系,以及根据具体问题灵活运用已掌握的知识,独立解决数学问题,提升数学思维的能力。对小学生而言,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众所周知,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与复杂性。数学学习中,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轻则影响学习效率,重则打击数学学习信心,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着教学活动,严重抑制了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虽然学生的应试能力得到了提高,但其自主学习的意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没有提升。而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教师将学习的主导权交还给学生,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能力上,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为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将核心素养的培育放在首要位置,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引导策略,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可以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形成相应的能力及素养。

2   新课标背景下提升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原则

2.1  动态原则

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数学核心素养也是在长期积累中形成的。所以,在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时,授课教师应遵循动态原则,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特征,明确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目标,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工作进行系统规划,结合形势变化调整。另外,学生之间是存在客观差异的,他们在相同时间、环境下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有一定区别,具有的数学素养也会有所不同。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按照由易到难、前后衔接的思想,合理设计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评价手段,形成动态的课堂教学操作体系[2]。

2.2  实践原则

学生是否在学习活动中将相关的数学知识、问题信息和个人生活体验等联系起来,体现其主体性发挥的情况,而这将直接决定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生成。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小学生因为思维能力相对薄弱,在学习数学知识时需要一定的情境,所以其更离不开实践。另外,知识与素养的迁移也是在广泛的实践中达成的。鉴于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生活经验选择适宜的情境,导入数学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在促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锻炼他们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他们在此过程中实现素养内化。

2.3  综合原则

数学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所以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时,应基于综合原则,既评价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运用,还关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所体现的情感、态度以及学科观念。各科核心素养固然有着明显的学科特征,但也有着一定的跨领域性。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时,要积极融合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素养与文化,设计出综合性的情境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新课标背景下提升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

3.1  把握核心素养,设计生成平台

数学核心素养既有学科特质,也有核心素养的一般性质,在教学中,教师应先梳理数学核心素养,对其内涵和组成有充分的认知,并认识到数学核心素养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另外,教师还需树立生成意识,以主体性、过程性与情境性为基础,为学生搭建数学核心素养的生成平台[3]。如在“圆柱的表面积”的教学中,学生对圆柱特征有着极强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想象,并组织学生找一找、指一指与说一说,让学生有效掌握圆柱的特征。教师出示一个圆柱形纸筒,并提问:“同学们,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东西?”学生答:“圆柱形纸筒。”教师问:“这是老师做的一个圆柱形纸筒,你们想做吗?”学生答:“想。”教师说:“那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研究圆柱形纸筒的奥秘。”在此基础上,再提出“圆柱的表面积是什么?”“如何求出圆柱的表面积?”等问题。在这些启发性问题的驱使下,学生的求知欲会得到激发,产生强烈的探索心理,并主动联系已经学过的知识。这一学习过程并不只是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了圆柱表面积的意义,以及如何计算圆柱的表面积,还培养了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完善知识结构的意识与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比较、猜想及推理等数学素养。

3.2  创设现实情境,激发已有经验

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现实情境,不仅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类似的数学活动体验,还可以促使学生在问题思考与解决中获得具有个性特征的情感体验。基于真实情境的数学问题,也能让学生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迁移到现实情境中,提升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如在教学“简易方程”时,教师可先创设这样的情境:“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国宝是什么吗?”学生:“大熊猫。”教师(多媒体出示情境图):“对,大熊猫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我们一起来看这个情境图,饲养员叔叔正在科学喂养大熊猫,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蕴含了哪些数学问题。”然后,教师出示天平问:“仔细观察,情境图中饲养员叔叔在用什么称米粉的质量呢?”学生:“天平。”教师:“对于天平,你有哪些了解呢?”学生:“天平是用来称物体质量的,还可以用来比较两个物体中哪个重,哪个轻。”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如在“观察物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奥运会跳水比赛的动态情境,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比赛录像,视频对运动员跳水的过程从三个角度进行了慢镜头回放,引发学生思考:从哪些角度看?原因又是什么呢?这样既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促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掌握数学知识与基本的数学语言,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3.3  重视素养评价,助推学生发展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评价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确保核心素养落实到实践中。与传统的教学评价不同,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评价,更关注学生的学科观念、思维以及情感等。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时,要分析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特点,构建合理的评价框架,选择合适的开放性问题。如在“数字与信息”的授课中,在学生理解了“数字可以传递丰富而独特的信息”这一内涵的基础上,可设计小组活动进行评价:小组合作为全校学生设计学号。学生基于平时的生活经验,知道编码时既要考虑编码对象的范围,还要表现每个同学的基本信息,更要体现每个同学的独特性。这个教学活动考查了学生是否具备数据需求意识、数据推断意识以及数据筛选意识。

综上所述,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深化新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不仅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及社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关系着未来教育的发展。所以,数学教師要在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上做出改变,以新课标为指导,不断创新,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为其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晓萌.新课标背景下增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9(49).

[2]陈艺玉.新课标背景下增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J].新课程(上旬),2018(12).

[3]鲍玉涛.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13).

猜你喜欢

新课标核心素养研究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