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寓言类课文教学探究

2020-04-10陈昱伊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0年3期
关键词:文体特征寓言核心素养

陈昱伊

[摘要]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的寓言故事类课文。对寓言类课文的教学,要基于文本表达、文体特征、寓言寓意,引导学生深入解读寓言的故事、寓意,体会寓言的语言表达特点,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文体特征;寓言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7-0036-02

在新课改理念下,语文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思维能力的有效提高、审美能力的提升、创造力的发展、文化的理解与传承等都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来开展语文教学,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许多寓言类课文。寓言类课文一般都通过简单的故事来阐明深刻的道理。在教学这类文本时,教师要善于通过以下策略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基于文本表达,提升语言能力

(一)在阅读比较中提升语言能力

寓言故事常常运用比喻或其他写作手法来反映现实世界中的一些问题,常用动物来暗指现实生活中的某类人。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将寓言的人物和内容与现实世界相结合、相联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现实世界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获得思想认识的提高。

如,一位教师在对《蜗牛的奖杯》一课展开教学时,在学生对文本有了基本的了解后,他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大家有没有犯像文中的蜗牛一样的错误?是在什么情况下你犯了这样的错误?”学生对教师的问题表现出很大的兴趣,立刻开始热烈的讨论。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文本的内涵。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通過文本内容和现实生活进行联系,让学生深刻理解了作品的内涵和主题,提升了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二)在阅读概括中提升语言能力

寓言类课文的讽喻性和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学科综合素养的良好素材。在对寓言类课文展开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文本中的关键性词语,引导学生将故事连接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狼和小羊》一课展开教学时,先要求学生找出表现狼和小羊各自性格特点的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经过阅读,学生发现作者在描写狼时用了“找茬”“气冲冲”等词语,在描写小羊时则用了“温和”“可怜”等词语。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对作者的用词展开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然后,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来深刻体会文本中的人物形象,进一步领悟其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最后,教师让学生用一句话来总结全文。对积极勇敢回答问题但是答案不是特别正确的学生,教师给予鼓励并进行纠正。

这样,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文本的语言表达特点,提升了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二、探究文本寓意,提升思维能力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就是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在对寓言类课文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分析、理解、感悟文本的方法,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真正的提升。

(一)揭示寓言寓意,提升思维能力

寓言类课文都有深刻的寓意。这些寓意具有隐蔽性的特点,需要学生总结归纳,并联系自身生活进行思考,才能深刻领悟。教学时,教师切不可将寓意直接呈现出来,让学生死记硬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蝉和狐狸》一文,主要讲了狐狸想要吃到蝉的故事。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狐狸用花言巧语进行哄骗,但是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自己的清晰认识,蝉没有上当受骗,使狐狸的计划落空。本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不要被花言巧语所迷惑。在教学时,教师结合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理清狐狸行骗的思路,明确狐狸行骗的手段,并让学生学会总结概括。这样,在实际训练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内化寓言寓意,提升思维能力

对寓言类课文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正确地理解寓言的寓意,还要引导学生对寓意进行消化、反思,从而发展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牧童和狼》一文主要讲述“狼来了”的故事。一位教师在教学时,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请大家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进行思考,是否发现或经历过类似的事情?”这一问题,将课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不仅让学生内化了文本的寓意,而且提升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三、基于文体特征,推进阅读思考

寓言类课文具有很强的哲理性,是有效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概括能力的材料。但是,传统的寓言类课文的教学非常刻板,只强调死记硬背寓意,使得教学活动不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对寓言类课文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寓言类课文的特性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思考。

如,一位教师在对《蝉与狐狸》一课开展教学时,首先带领学生回顾曾经学过的《狐狸与乌鸦》一文,让学生回忆课文的内容。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大家都说狐狸狡猾,那是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被狐狸骗呢?请大家阅读《蝉与狐狸》一文,看看蝉有没有上当。”学生快速阅读文本,知道蝉没有上当。最后,教师又提出问题:“如果你是蝉,当听到狐狸说那么多赞美的话时,你会上当吗?大家觉得蝉机智吗?从中你学会了什么道理?”

在上例里,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深层思考,逐步提高了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基于寓言寓意,拓宽阅读视野

寓言故事的篇幅一般不会太长,非常适合第一、第二学段的学生阅读。在进行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寓言寓意,进行拓展链接,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螳螂捕蝉》一课开展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对重点内容进行探究;然后,将当时的历史引入课堂,并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让学生理解当时吴国的形势,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理解寓言故事的深刻内涵;最后,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大家知不知道这篇文章中所讲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历史出自何处?”在学生讨论后,教师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西汉刘向写的《说苑·正谏》。教师引导学生课后通过网络找到这本书的其他文章来读一读。这样,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促进了学生的深度思考。

在上例中,教师根据寓意进行拓展链接教学,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促进他们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对寓言故事展开教学时,教师要将寓言故事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勇于创新,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茜.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的道德审视[J].基础教育研究,2018(09).

[2]黄桂华.浅谈寓言的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8(10).

(责编 韦雄)

猜你喜欢

文体特征寓言核心素养
时装寓言
网游小说的文体特征分析
寓言的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