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河口探寻记

2020-04-10陈维达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20年1期
关键词:延河沟壑支流

陈维达

延河在世界上都是一条鼎鼎有名的河流。每年,朝圣延河之畔城市——延安的人数不胜数。

延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它在哪里汇入黄河?那里是怎样一番景象?会给人们什么样的触动和感受呢?

盛夏的一天,我与几位探访黄河的人不期而遇,走在蜿蜒曲折行进于峡谷沟壑的延河边,冥冥之中,我们似乎都感受到了延河尾闾的召唤。站在一座山的垭口,俯瞰蛇形的下山公路和在公路桥梁下的弯曲的沟壑,几个人相互对视了一眼说:“我们找寻延河口吧?”

从车载导航地图上看,我们正行驶在陕西省新修的沿黄公路上,地图定位告诉我们,在离公路东有一二十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叫作“凉水岸”的小村庄,那里似乎就是延河汇入黄河的地方。

驶过一座公路桥,路标显示:凉水岸村15公里。一打方向盘,我们驶入一条弯弯曲曲时上时下的盘山小道,小道的左边是南河沟乡,右边的小道沿着一条沟壑向东缓缓而去。一会儿,我们驶上了塬顶,看到一条条冲沟把我们与对岸隔开,一会儿,车辆又下到了沟底,路两侧是高耸的峭壁,灌木杂草布满沟岸。如今,国家实施了村村通公路工程,这种小路虽说弯曲,铺的却是硬实的水泥,大大方便了散住于沟壑里的村民出入。走在这样狭窄的路上,我心里一直嘀咕,万一对面来车怎么办?车子上上下下行进了一个多小时,其间,我们只迎面遇到一辆三轮摩托车和一辆面包车,车辆相会时,对面的车都主动靠边,让我们先通过。山里乡亲知道山道行车不易,“礼让三先”的道理,不需任何提示。

时近中午,导航告诉我们,接近目的地。面前是个小三岔路口,一个路口有一堆石子儿,挡住了去路。我们选择往上走的那条路。结果走到了一个紧贴土崖的农户家,这家人正在修葺房屋,建筑材料堆满了一地,粉尘在汽车轮子下腾起一片黄雾。下车问路,施工者说,他是外地人,不知道其他。我们只好打转车头,走回岔路口,从那堆石子儿上跨过,向前摸索。这条路是通畅的,从拐弯处可以看到黄河在一大片宽谷中逶迤。

河滩上似乎有大风,一阵阵黄沙席卷着盘旋在河滩,从天空掠过。

小路延伸到了河滩里,只是又窄又陡,路面上石块凸起、参差不齐。

“下得去吗?”我不禁有些担心,问道。

“走到这儿了,路不好走也得下去!”驾车的董兄信心满满地说。

车子几乎倒立了起来,摇摇晃晃向坡下驶去。

下到河滩,走近了,我突然有一个新的发现:这片寸草不生的沙滩,竟然散落着大大小小的红砂岩巨石,有的石头估计有一两层楼房那样高,我们仿佛陷入了一个巨大的石头阵中,再加上风沙弥漫,好像一叶扁舟在大河中漂荡,这种情景有点恐怖。

这些石头是哪里来的?我环顾周围,充满了疑问。是从两岸悬崖崩塌下来的,还是被洪水或冰川推移过来的呢?

很快,谜底似乎就要揭晓啦。

绕过这些巨石,沿着村民踏出的河滩小道,我们向北行走约2公里,终于看到了探寻的目标——两河交汇处赫然展现于我们眼前。

这里就是延河汇入黄河之处!

黄河自北蜿蜒而来,河谷十分空阔,河水呈深黄色,在巨浪中翻滚,河底石头显然错综复杂,扰乱了河水的流向,浪涛声在河谷中回荡。延河则从西北斜切介入黄河,河水呈淡绿色,平缓而清静。

虽然这一路看到了一些小支流汇入黄河的情景,但是唯有延河口的景象令人浮想联翩。

延河口的自然面貌令人惊叹。这里堆满了巨大的岩石块,这些岩石比刚才我们下到黄河滩伊始看到的石块还要大,还要棱角分明。许多石块需要仰头而观,还可攀爬上去,能从巨石顶居高观望河川。而延河谷中壁立千仞的崖壁与这些河滩中的石头都为淡红色砂岩,巨石在延河口形成一道不规则的分散的巨大弧形石阵。我猜想,这些巨石应该是从延河中推移而来的。但是,具体是什么地质年代呢?是冰川时代还是大洪水时代?我们没有时间考证,只能等待有关专家来揭开谜底了。

站在延河口,由“汇入”这个词联想,更是让人感慨颇多。黄河,是一条伟大的河流,她穿过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孕育了中华民族,是我们的母亲河,其不间断的五千年文明不辞细流,终成泱泱。延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是母亲河周边一条同样滋养着民族自强不息的分支。干流与支流,大河与小河的关系从来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如果说黄河体现了中華民族源远流长奔腾不息的精神,那么,延河作为一条红色的河流,在近代史上,她的象征意义更是如此鲜明显赫,将永载史册。当年,无数仁人志士,冲破重重困境,抵达延安,为的是拯救到了最危难时刻的中华民族,一条支流是旗帜,万千条支流是力量,汇入干流,就形成不可阻挡的洪流巨潮。伟大的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于实现。看,延河口周边,虽然巨石沙砾覆遮,但是,巨大的洪流把它们冲开、磨打,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洪流前进的脚步。水的力量、大自然的力量,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力量,是不是有一比呢?

虽然延河的名气很大,但是,由于延河口的地质地貌条件复杂,交通不便,因而我们水利系统都少有亲临此地者,关于延河口的照片,更是鲜见。这次与延河口的“偶遇”,我们从不同角度拍摄了延河与黄河交汇处的景象,也算弥补了一处空白。虽然道路难行,风沙扑面,但是大家都觉得这一次突发奇想的探寻实在是非常有意义,也非常值得。

只是,这天早上出发时车辆没有及时加油,此时油表已经报警。看着这弯弯曲曲的山路,不知我们的越野汽车能否顺利搭载我们返回。

风萧萧兮水汤汤,石棱棱兮崖兀立。

再见了,延河口!

猜你喜欢

延河沟壑支流
延河晨晓(小提琴独奏)
沟壑
哲理漫画
《延河之畔》
延河在我心上流
黄土沟壑地貌区传统聚落形态演进研究
阿什河某支流河岸带草本植物重要性初步研究
金沙江支流东川玉碑地遗址
“毛氏书童”王文祥:胸中有沟壑 笔墨自生香
三峡成库后典型支流航运条件及通航管理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