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随儿童视角,探寻小说奥秘

2020-04-10刘瑶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韩麦尔小说情感

刘瑶

第一部分  文本解读综述

《最后一课》是十九世纪法国作家阿尔封斯·都德所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这篇小说自1920 年入选《白话文范》后,便一直保留在我国的语文教科书中,是百年以来教科书中的经典名篇。现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学者们对这篇经典名篇的文本解读梳理如下:

一、背景材料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军投降,法国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省割让给普鲁士,使这两个地区的人民沦为亡国奴。都德痛心于法国的惨败,于1873年创作了《最后一课》。需要说明的是,真实的历史与文章的描述存在差异:被德国侵占的阿尔萨斯最初属于德国而不是法国,当地居民本来就说德语而不是法语。小说的背景和历史现实有很大出入。

二、《最后一课》的主题及原生价值

这部小说的主题非常鲜明,即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小说中投射的反对民族压迫和侵略的内容,与当时中国的历史境遇十分相似。因此《最后一课》自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以来,就成为了最具群众基础的法国文学名著之一,并“作为‘爱国主义的符码编入了近代中国百年的经验史和情感史”。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崇高的爱国主题让这部外国文学作品在中国实现了生命的延续,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获得本土化再造。

小说中借韩麦尔先生之口说出的那段话:“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对民族语言的价值认知,即是本文的原生价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除了感动于它的悲剧美,更应该深刻体会文中韩麦尔先生有关语言的叙述。认识到本文的原生价值,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母语、民族和祖国内在的宿命关系,从而建立学习母语的自豪感。

三、《最后一课》教学内容的变化

《最后一课》的教学内容经历了从重视爱国主题到关注小说本身艺术价值的变化过程。在抗战时期及新中国成立之初,《最后一课》主要作为爱国典范,凸显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其艺术价值才逐渐成为教学的重点。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情节结构及人物形象上;21世纪新课改以后,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得以凸显,开始注重学生的心理接受与情感体验,小弗郎士深层心理结构的探究及成长转变的过程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最后一课》成为学生精神熏陶、艺术鉴赏、情感体验的典范。”

四、《最后一课》的艺术特色

关于《最后一课》的艺术特色,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大多是围绕传统的小说“三要素”,即分析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情节设置与小说主题之间的关系进行解读。而近些年以来,开始更多关注小说的叙事技巧,对解读小说的主题也趋于多元化。归纳梳理如下:

1.“生活横截面”的情节结构

《最后一课》以普法战争为历史背景,表现阿尔萨斯人民反侵略的精神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这无疑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主题。但作为一篇短篇小说,作者舍弃了描写普法战争的宏大画面,而选取了一所小学中最后一堂法语课来聚焦尖锐的民族矛盾(即以生活中的某一“横截面”为依托构织情节)。一个关于祖国、关于民族、关于文化的宏大主题被浓缩到了一个小镇里的一个课堂里的一个孩子的眼睛里。在一节课的时间里,一个调皮贪玩的男孩从稚气无知中幡然醒悟,理解母语的意义,体味了亡国恨,体味了民族魂。这种艺术手法的张力效果是极其震撼的。作者如同在1870年普法戰争这一巨大的历史画卷上,为读者打开了一个小小的窗口。通过这个小小窗口,把沦陷区人民悲痛的心情和强烈的爱国热情,深刻而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2.渺小人物的崇高精神

这篇小说的两个主要人物——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都是生活中平凡的小人物。小弗郎士是一个不爱学习、调皮捣蛋的小学生;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普通的,甚至有很多缺点的小学教师。但在最后一堂法文课上,这两个小人物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者通过描写小弗郎士反常的心理状态,展现出“最后一课”的重大意义。而对韩麦尔先生的三处片断描写,尤其结尾部分,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力量写“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的定格描写,更是让一个崇高而悲壮的爱国者形象矗立在读者眼前。除主要人物外,文中郝叟老头,村里的镇长和邮递员等人,也都是一些平凡渺小的人物。他们在课堂上用自己的方式来祭奠失去的国土和失去的文化自由。

作者有意把崇高的主题通过这些小人物来表现,在祖国前途、民族命运这一严肃的课题面前,这些渺小人物的精神状态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身上都激发起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更加深刻地表现主题。

3.反常的场景描写

《最后一课》通过场景的描写,渲染出反常的气氛,为刻画人物性格精神,抒发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作了合情合理的铺垫。

小说一开始描写了美好的自然环境,与“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的社会环境极不协调。镇上人们在不安地挤看着新贴出的“布告”,铁匠特意与“我”打招呼……为小说情节的发展奠定了基调。接着又描写了课室“不平常的庄严气氛”:上课前的喧闹被肃静的气氛所代替;韩麦尔老师也不象往日那样训斥迟到的孩子。在这样反常的场景中,一连串的反常人物登场,他们象小学生一样打开“初级课本”,专心地跟老师一起拼读祖国的语言。整个教室笼罩在严肃、沉闷的气氛之中。在上课过程中,又继续渲染这种反常严肃的气氛:过去连大铁戒尺也不怕的学生,今天却“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连最小的小孩也不分心”。作者通过这些场景描写和气氛的渲染,把“最后一课”升华到向祖国告别的庄严的仪式上来,更加深沉地抒发了亡国的悲痛。

4.富有深意的细节描写

除去细致生动的人物描写,小说中还有一些值得品味的细节。比如“美丽的圆体字”的字帖,反复出现的“法兰西”“阿尔萨斯”,以及“小国旗”的比喻,无不指向爱国主义主题。又如小弗郎士上课时听到鸽子的叫声,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用孩子式的语气、讽刺的笔调,表现了小弗郎士思想情感的升华转变。在文章结尾,教堂的钟声和的普鲁士军队的号角声这一细节,跟开头相照应,意味着“最后一课”的结束,暗示了阿尔萨斯沦陷的时代背景。

5.儿童的叙事视角

《最后一课》原来的副标题——“阿尔萨斯省一个小孩的自叙”,明确地向我们指出了文本叙事者的儿童身份。采用儿童视角叙事,让文章的言语表达带有“孩子气”。如:小弗郎士看到普鲁士士兵操练,觉得“比学习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回答不了老师问题时懊恼自责“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听到窗外鸽子咕咕叫时,心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这些都是儿童心理反射下的话语特征。“整篇文章从儿童稚气的叙述中所流露出来的丧失祖国的沉重与悲痛,具有一种感人至深的力量。这种儿童叙事视角的选择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创作构思。”

但是,仅仅采用儿童视角叙事也有其局限,难以深入展示文本的主题。因此,文中特意安排了韩麦尔先生那段激情澎湃的讲话,让孩子成为聆听者,让 孩子的想象和老师的慷慨陈词,互为生动的注解,相辅相成。在习字课时,小弗郎士对于韩麦尔先生的观察及感叹,实际上是也作者通过全知视角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弥补儿童视角的不足,以丰富和深化小说的思想内涵。

6.非常规环境下的成长小说

“成长小說就是以叙述人物成长过程为主题的小说,通过一个人或几个人成长经历的叙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和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从自主走向社会,从无知走向完善的变化过程。” 在《最后一课》中,小弗郎士虽没有走向社会,但在特定的情境下,深层心理结构的发生转化,实现了精神的瞬间成长。从这个角度来说,《最后一课》具有成长小说的特点及意义。

孙绍振教授解读小说时提出:“打出常规,以揭示人物的表层和深层心态的变幻,应该是小说普遍的规律。” 在本文中,小弗郎士的精神成长就是在一种突转的、非常规的环境中实现的。文中小弗郎士在知道德国军队进驻自己的家乡时,并没有感到国家危机,仍然活在自己的天真世界里。想要这样一个儿童在短短一节课的时间内由极度厌恶法语变得无比热爱法语、热爱祖国,这种转变放在常规的情境中显然不可能实现。于是,作者把这节法语课变成了“最后一课”,以后永远不可能再学。这种极端的情节设置,使小弗郎士内心对母语和祖国的热爱之情被完全激发。在韩麦尔先生崇高精神的感染下,从变得调皮捣蛋变得热爱母语,热爱祖国,实现了自我成长。

第二部分 案例设计综述

《最后一课》的爱国主义主题强烈鲜明,因而在4个不同版本的教材编排中,都被编入“爱国情怀”的主题单元,安排在七下或八上学段。这也反映了这篇小说的阅读难度不大,学生对其内容与情感的把握是比较容易的。

从不同版本的教材的编排来看,都将《最后一课》的教学重点定为爱国主义情感的体验。现选取2003年至2018年公开发表的18个教学课例,对《最后一课》常规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点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看看一线老师是如何挖掘这篇小说的教学价值的。

一、教学目标选择的课例综述

梳理以上课例的教学目标如下:

把握小说的人物与主题是大多数老师确定的教学目标。通过分析任务和品味富有深意的语言来深刻理解爱国主题,教学目标的落成非常明确,也与单元目标高度吻合。

小部分老师将学习小说的写作手法及叙事的技巧作为教学目标。了解小说的叙事视角,选材与构思的技巧,以小见大、渲染烘托、伏笔照应等写作手法等。引领学生关注写作的手法,让学生跳出故事本身去解读小说,形成更全面的小说阅读观。

个别老师将教学落点指向小说阅读能力的培养。余映潮、张学君两位老师将教学目标明确定为发展小说阅读经验,培养学生细读文本的能力。通过一个语言片段、一个句子、一个词语、一个字的剖析细读,教学生进入小说所呈现的世界的方法,由会读一篇小说到会读一类小说。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点选择的课例综述

通过对18个课例教学内容和教学点的梳理发现:

教学内容相对集中,教学点的选择具有一致性。《最后一课》是一篇是以塑造人物、刻画性格为核心的短篇小说,对人物形象的品读分析是必不可少的。这18个课例的教学点主要集中在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两个人物的描写上,韩麦尔先生的语言描写以及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是教学的重点内容。结尾部分对韩麦尔先生的定格描写,是所有老师都选择的教学点。

教学内容停留在作品所表达的内容上,忽略了其表现形式,即小说的叙事技巧。教学内容集中在情节、人物、环境、主题这“四大件”上,呈现出一种固化的小说教学模式:介绍作者及背景——梳理情节——分析人物——品味语言——归纳主题。大部分老师没有关注到“爱国故事”背后的叙事技巧,如“生活横截面”的情节结构,儿童叙事视角及伏笔、渲染烘托等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课例综述

大部分课例将教学的重点集中在对主题的提炼上,普遍存在着一种模式化的小说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及教学点的选择有些面面俱到,较少引导学生关注小说内容背后的叙事技巧。例如:研读情节时仅仅理清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而没有分析这篇短篇小说在情节结构上的特点;通过赏析开头的环境描写来分析人物心理,没有进一步点出小说在场景设置上的技巧;分析韩麦尔先生人物形象时,没能关注到儿童视角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在这18篇课例中,也有部分老师能紧扣小说的文体特征,挖掘出本文独特的教学价值。例如:戚成林老师让学生以文中其他人的口吻改写文段,感受不同叙事视角的差异;晏晓晗老师将本文与老舍的《四世同堂》进行对比阅读,体会短篇小说的架构及叙事特点;钱建江老师集中品读韩麦尔先生的描写部分,在小说扩述的部分细读,反复揣摩人物的语气情感,学习作者刻画人物高超手法;余映潮老师以“我的教室”“我的课”“我的老师”三个片段展开教学。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注重渗透阅读小说的方法:如创作技巧上的“宏大背景,微小场景,平凡人物,崇高主题”;结构上戛然而止的高潮;表现手法上的场景设置,气氛渲染等,将《最后一课》的阅读过程变成了累积短篇小说阅读经验的生长过程。

第三部分  教学建议

确定一篇小说的核心教学内容,需要结合学生的“已知经验”和“这一篇”小说的艺术独特性加以选择,选出最该教和最值得教的内容。教学的最终落点应该是发展学生的小说阅读经验,要通过例子的剖析,教会学生“进入”小说所呈现的世界里去,由会读一篇小说到会读一类小说。

一、依循文本体式选择教学点

“小说是叙事,它的本质是叙述和虚构。读小说,一定要从叙述、虚构的角度去读。 ”小说的叙事技巧本身是小说的构成,也是教学本身的重要内容。小说教学除了让学生理解其思想内容(讲了什么故事)外,还要引导学生关注小说背后的叙事技巧(怎样讲故事)。这篇小说在文本体式上的独特性:一是儿童的叙事视角,即以小弗郎士的口吻讲述故事。二是叙述者(小弗郎士)曲折变化的心理描写。三是铺设一个小场景来展示宏大的历史背景及主题。

二、分析学情确定教学点

这篇小说的情节简单、主题鲜明,学生的阅读认知与小说表达的内容之间没有太大距离,七八年级的学生能大致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学生的理解主要停留在内容的感知上,而小说的表现形式,或称为小说的叙述形式是需要老师的引导点拨的。如小说开头为什么要写天气和普鲁士兵练操?小说中描写小弗郎士大量的心理活动有什么目的?作者为什么要以一个不爱学习、顽皮的小孩子的口吻写小说?因此,小说的阅读方法、叙事技巧应该作为本文的教学内容。

综上所述,根据《最后一课》的体式及初中学生的学情,可以从叙事视角的角度来解读这篇小说,将教学点聚焦在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上,概括为以下几点:(1)品味儿童视角下的人物的话语特征。(2)分析小弗郎士心理突变的原因,体会儿童视角对爱国情感的凸显。(3)品读儿童视角下韩麦尔先生的形象,感受人物身上“崇高的美感”。

第四部分   参考教例

教学目标:

1.细读小弗朗士的内心独白,体会儿童化的言语特点。

2.研读小弗郎士的心理变化,探究小说的主题。

3.品读小说结尾,感受儿童视角对人物形象的凸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读的是法国作家都德写的一篇短篇小说。著名的当代文学批评家葛红兵说:“小说这东西,人人都能读,但是要真的读出点韵味,却又是非常之难。”怎样才能读出小说的韵味呢?那咱们就要学习一点 “读小说”的方法。我们先从标题读起。

二、研读文本

(一)明——孩子的视角

这篇小说原来有一个副标题,是“一个阿尔萨斯小孩子的自述”。

速读全文:

1.这个“小孩子”是谁?你能简单介绍一下他吗?

2.他讲述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二)品——孩子的语言

细读全文:

1.找一找,充满“孩子气”的句子。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

“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消息啦”“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

“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我们又想笑,又难过。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2.读一读,读出这些句子的“孩子气”。

(1)注意“啦”“呢”“吧”“啊”等语气助词,品味这些词语所表达的情感。

(2)“那么”“多么”“几乎还”“再也不”“真”“永远”等副词的读法。

3.品一品,这些“孩子气”的句子在内容与表达有什么共同点?

(1)内容:都是小弗郎士的内心独白。

(2)表达:简短;口语化;天真的口吻;情感表达直接强烈。

4.想一想,从小弗朗士孩子气的语言中你读出了什么?

孩子气的语言直接抒发了小弗朗士的情感,充分展示了他的内心世界,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一个顽童的变化与成长。

(三)研——孩子的变化

细读描写小弗朗士心理活动的句子

1.小弗郎士的心理经历了哪些变化?

(1)梳理小弗郎士的心理变化历程。

诧异——懊悔——羞愧——难过——感动

(2)反复朗读,体会小弗郎士的情感。

2.从哪些地方可以感觉到小弗朗士心灵的质变与成长?

(1)對侵略者的仇视(“那些坏家伙”)

(2)对母语爱的情感的产生(厌恶——热爱)

(3)对韩麦尔先生的重新打量( “可怜的人”的三次重复)

畏惧——理解——同情——崇敬

3.一个极其厌倦学习法语的孩子竟然在短短一节课时间里变得极其热爱法语,这样的变化可信吗?

(1)非常规的场景设置

能让孩子在一节课内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因为这不是一堂普通的法语课,而是最后一堂不同寻常的法语课。

文中有很多地方描写了这一堂课的不同寻常。请找出这些描写,并想一想它们的作用。

①上课前的严肃安静;韩麦尔先生不同平日的穿戴;教室后面坐着的镇上的人;上课时同学们的专注认真。

作用:渲染出严肃反常的气氛,为人物的出场与刻画,情节的展开铺设合理的场景。

②上课前看见普鲁士士兵在操练,下课前听到普鲁士士兵的号角。

作用:暗示德国军队入侵的历史背景

(2)韩麦尔先生爱国精神的感染

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上一番慷慨激昂的讲话,让小弗朗士燃起了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批注赏析韩麦爾先生的语言描写,体会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情感,以及对小弗朗士产生的影响。

3.小说仅仅反映的是一个孩子的心灵的成长吗?

明确:不仅是一个孩子的心灵的成长,也是韩麦尔先生,小镇上的人们,乃至于整个法兰西民族的心灵成长与爱国主义精神。

4.作者为什么要通过一个孩子的成长来展现如此宏大的主题?

(1)短篇小说篇幅的限定

以“生活横截面”展示宏大的历史背景及主题。

(2)儿童视角的独特性

从儿童的精神世界出发,将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在最后一堂课上内心的震惊、悔恨、悲痛直接展示出来,情感的表达更为真挚、深沉。透过儿童的视角去审视世界,更能展现战争的残酷以及普通民众的爱国情感,也更为深刻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四)感——孩子眼中的老师

细读第24—29自然段描写韩麦尔先生的段落

1.聚焦结尾,感知形象

小弗郎士眼中的韩麦尔先生是怎样的形象?

原文: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2.研词酌句,品读形象

这一段文字中,作者是怎样塑造出韩麦尔先生的“高大”的?

(1)“我——我——”两个破折号的含义。

(2)“脸色惨白”的神态描写。

(3)“站、哽、转身、拿起、使出、写”这些动作描写,以及“全身力量”“几个大字”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4)“呆在那儿……话也不说”“放学了——你们走吧”这一定格描写的结尾。

3.变换视角,体会差异

改写:把结尾部分改为韩麦尔先生的视角,加入人物的心理描写,体会人物形象的差异。

(1)无声的动作更能表达人物内心深处的巨大痛苦,表达的情感更为深沉,更具震撼力。

(2)透过小弗郎士的眼睛来看韩麦尔先生,无法窥视他的内心,反而让他的形象如雕塑一般,具有了一种崇高的美感。

三、作业布置

“最后一课”的课堂除了小弗郎士,还有韩麦尔先生和听课的人。请仿照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根据不同人物的身份性格,合理揣测他们的心理和情感,为他们补写一段心理独白。

四、板书设计

最后一课  都德

[作者通联:广东深圳市宝安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韩麦尔小说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下课之后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