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综合护理对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合并肠梗阻患儿的影响

2020-04-10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脊髓炎肠梗阻肢体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好发于儿童群体,属于急性或亚急性病,且伴有脑病表现及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是中枢神经系统多个区域的首次发生脱髓鞘疾病,严重时可并发尿潴留、肠梗阻等一系列并发症。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合并肠梗阻占总并发症发生率的45%左右[1]。为尽早帮助患儿恢复肢体功能,促进肢体运动康复,改善临床症状及免疫指标水平,早期有必要采取系统化康复护理方法。本研究探讨中西医综合护理在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伴肠梗阻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接收的68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合并肠梗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经临床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指标、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证实为小儿急性散播性脑脊髓炎诊断标准及术后并发肠梗阻诊断标准;肢体瘫痪、意识障碍、感觉异常等症状及监护人详细了解本次调查目的,认真阅读知情同意书并签署。排除标准:合并代谢性、血管性、肿瘤性疾病;存在精神异常疾病、近期有过治疗史及不配合本次治疗或护理。随机将患儿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6~14岁,平均(7.21±1.25)岁;病灶分布:单侧16例,双侧18例;观察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5~12岁,平均(6.23±1.21)岁;病灶分布:单侧15例,双侧19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灶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中医常规饮食调护与被动训练。

1.2.1.1 中医饮食调护 (1)中医食疗方剂。香蜜茶、葱蜜牛奶,其中香蜜茶要求在65 g蜂蜜加入35 g香油,加水冲调而成;葱蜜牛奶是将少许葱汁和60 g蜂蜜兑入250 ml鲜牛奶中,煮开后,再用小火温10 min即可。(2)姜莲养肠汤。干姜3 g,毛姜10 g,阿胶10 g,旱莲草20 g,当归10 g,黄连6 g,白术6 g,防风6 g,炙甘草6 g。功效:燮理阴阳、却邂逅肠止泻。用法:每次半剂,每天2次,早、晚空腹服用。(3)湿热偏盛者,加用马齿笕30 g;便血或赤冻多者,加用地榆10 g和邪胆子,邪胆子用法用量为去壳吞服,每次15粒,每天2次。腹泻量多者,加用乌梅20 g。

1.2.1.2 被动训练 (1)关节被动训练。实施全范围关节被动训练,遵循从健侧-患侧的原则,并由大关节开始,依次从上肢肩关节-肘关节-指关节-腕关节-下肢髋关节-膝关节,每次20 min,每天1~2次[2]。(2)急性发作期。需自制足捶版,防止足下垂,并定时为患者更换体位。(3)痉挛期。采用手握圆柱形积木或玩具,防止发生指关节痉挛变形。睡觉时,取抗痉挛体位后,护理人员由远心端-近心端肌肉进行被动按摩,手法由轻到重,每天1~2次,每次20~30 min,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肌肉萎缩[3]。(4)意识恢复期。待患儿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变化稳定后,针对指关节-肘关节-肩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趾关节进行外旋-内旋-屈曲-延伸-分开-合拢等动作,每天2~3次,每次10~15 min[4]。(5)平衡功能训练。依次对患儿进行站立、解系衣扣及洗漱等日常生活功能训练。每次30~40 min,每天2次,每个疗程10 d ,连续训练3~5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停止2 d进入下一个疗程[5]。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综合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2.1 中医护理 (1)生大黄30~50 g 100 ml经胃管注入,每天3次。(2)“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每天2次。主要功效:具有促进胃肠道,帮助患者排除肠道内容物的作用[6]。

1.2.2.2 西医护理 (1)甲强龙冲击治疗。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进行给药,加强巡视观察大便情况,防止消化道出血。主要功效:甲强龙适用于缓解患者组织炎症、水肿情况,对于脱髓鞘区神经传导功能具有积极改善意义[7]。(2)胃肠减压处理。吸出胃肠道内气体及液体,降低肠腔内压力,从而减轻管壁水肿和充血程度,减少长枪内细菌及菌素,最终达到改善肠壁血液循环,利于局部病变及全身情况[8]。(3)治疗方式。呼吸困难、自主呼吸无力者,转入NICU器官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基于甲强龙冲击治疗下给予降温、营养神经、改善循环、抗生素抗感染及免疫治疗等;肠梗阻给予胃肠减压、禁食等[9]。

1.3 观察指标 (1)观察记录两组患儿干预前后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E(IgE)、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功能有关指标水平情况。(2)统计两组急性散播性脊髓炎伴肠梗阻患者干预后发热、意识障碍、颈项强直持续时间;肠道恢复时间:自主恢复排气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首次进食时间;肢体功能障碍评分情况。

1.4 疗效判定 (1)采用免疫比浊法对两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IgA,IgE,IgG,IgM)进行检测。(2)两组患儿治疗后肢体瘫痪、警觉发作及感觉异常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彻底恢复正常,且经检查明确肠道气液平面明显消失,则说明患儿整体恢复效果越好。(3)依据FMA(Fugl-Meyer)评定量表对两组患儿肢体功能予以评价,并以患儿(上肢、下肢)运动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者,则代表患儿肢体功能恢复越好[1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情况

注:*与干预前比较(配对t检验),P<0.05。

2.2 两组患儿临床相关指标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相关指标情况

注:1)为u值,2)为t值。

3 讨 论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且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及临床表现复杂。因此,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干预,对改善患儿预后,恢复其免疫功能及肠道功能和肢体功能非常重要[11]。

中医调护疗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利用中医药的辨证施治,促使五脏各得其味而帮助患儿维持和恢复其正常功能。西药在肠梗阻治疗中作用不可忽视,但因激素副作用极易导致胃肠道应激性损伤。故有必要在中西医治疗配合下做好基础护理,提高患儿免疫功能,加快肠道恢复[12]。本研究通过有目的地引导患儿进行关节被动训练、平衡功能训练等四肢康复训练,进而逐步改善患儿免疫水平,缩短临床症状持续时间[13]。对患儿肠梗阻方面实施中医治疗包括大黄、大承气汤灌肠法,具有促进肠蠕动恢复,加速肠道和毒素的排泄,稳定肠道微生态环境及平衡胃肠道菌群的作用。“大黄乃大肠之要药,有热毒留滞者,则能疏导,无热毒留滞者,则能平安”[14]。此外,甲强龙冲击治疗下给予降温、营养神经、改善循环、抗生素抗感染及免疫治疗后发现,可使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肠道的动力,减少长源性毒血症的发生,最终实现减少后遗症的目的[1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IgA,IgE,IgG,IgM4免疫功能指标水平较对照组呈不同程度提升(P<0.05);观察组预后发热、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及自主恢复排气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等肠道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护理人员通过协助、全程督导能够更加凸显出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的重要性,通过中西医综合护理促进血液循环及重建肌电位兴奋性,修复未完全受损的神经元与激发神经元重建,进而减少致残率,恢复患儿生活功能。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合并肠梗阻疾病,选择中西医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免疫功能水平,更利于其预后康复。

猜你喜欢

脊髓炎肠梗阻肢体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得了脊髓炎有哪些症状?
肢体语言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针灸治疗现状
肢体写作漫谈
面试六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