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河旧事(五题)

2020-04-09相裕亭

台港文学选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盐区盐河曹家

相裕亭

天 火

吴记铺子,是个杂货铺子。两间茅草屋,缩在后街一条短脖巷子里。店门开在主家东厢房一面临巷的砖墙上。门楣上面没挂招牌,也没扯幌子。白天,门前有两盆花草,以示路人那里开着一家店铺。入夜,门上方斜挑一盏马牙灯笼做招牌。

去吴记买东西的乡邻及盐河里上岸来买盐茶、沽烧酒的船客,总要先在后街走上一段,且边走边往两边巷子里张望,稍不留神,错过了那个巷口,还要往回走一程呢。

吴记铺子里,卖油、盐、酱、醋,也卖渔网、鱼钩、耗子药,以及小孩子们爱吃的各色扁豆似的糖豆,同时还收购废铜、烂铁、鸡毛、废纸等物品。

店里,老板、账房、伙计,由一个白白胖胖的老头一肩挑。

那个白白胖胖的老头,大名吴龙栾,外人叫他吴聋子。可能是因为龙与聋谐音,加之店里同时挤进三五个顾客后,这个买糖豆,那个扯皮筋,嘁嘁喳喳地一喊呼,他就谁也不答应了,所以,人们叫他吴聋子。

吴聋子常年守在店里。一道“L”形的柜台,把他与顾客隔开。顾客们要刀具,要盐、茶,要女人内衣上的花纽扣,一一说给吴聋子。吴聋子就像一条鱼,不停地游移在那“L”形的柜台里。

有时,吴聋子去城里送货、进货,他屋里那个小脚女人会临时帮衬他。那女人行动慢,走道一拧一拧的,可让人着急呢。好在她忙不过来时,会让你自己拿着尺子去量皮筋、扯头绳;你若沽酒、买醋,她则掀开酒坛子、醋罐子,抖抖索索地把弄着一个竹筒刻制的乌红透亮的小量子,一下一下量给你。你问山墙上高悬的渔网或是某些价格昂贵、她又拿不准价码的物件,她会告诉你:“后晌再来吧,他去城里送货了。”

女人说的去城里送货,是指去送平日里收购来的那些废铜、烂铁。有时,城里也派人下来收购。

平常,吴聋子就坐守在店里。

初来小店,你会觉得柜台里面那个白白胖胖的老板被柜台隔在里面了,甚至会认为他只能通过柜台后面的一道门到他自家的院子里去。其实不然,柜台上暗藏玄机—两块板子一横一竖,合搭在一起时与柜台一模一样,当把那两块板子一掀一拉之后,很自然地就會闪出一条通道来,直通吴家坐北朝南的院落。

好多时候,盐河里的船客捉到鱼虾,或是从船上盗来铝锭、麻绳、桐油、鸡毛啥的,来吴记铺子兑换物品。吴聋子看来客是抱着、拎着货物来的,问都不问,随手掀开柜台上面的盖板,让你直接把货物放到他家院子里去。

回头,吴聋子会根据他看到的货物情况,给来客一个满意的价格,对方拿些烟酒糖茶,或沽两壶烈酒,有时也兑换银两,往怀里一揣,道一声:“你忙!”转身,头都不回地就走了。

吴聋子回一声:“再来!”目送那人离去后,他会折回院子,仔细估算一下刚才收购来的货物,到底能赚多少银子。

这一天,吴聋子收到一块“黄货”。那是一个外乡打鱼的汉子送来的,说是刚刚在盐河撒网捞上来的,湿漉漉的,还沾着乌黑的泥巴。那人把黄货当作生铜卖给了吴聋子。

盐河里有许多东西,是人为地沉到河里的。那些常年混迹于盐河里的船工,个个都是贼。他们会趁夜色或船家不留意时,悄悄地将船上值钱的物件,投放到波涛滚滚的盐河里,记下河岸边的标识,待以后时过境迁了,再来以撒网捕鱼的方式捞取。而眼前这块黄货,想必就是某位船工投掷到盐河里的,偏偏被一个外乡来的汉子给捞上来了。

但,那个外乡汉子并不识黄货。吴聋子见天与铜铁打交道,自然心知肚明。他目送那外乡汉子离去后,就手关了店门,连忙喊呼屋里那个小脚女人,赶快打盆清水,找条干净的毛巾来。

接下来,吴聋子便仔细搬弄起那块比拳头还要大的黄东西,他先是用清水洗、毛巾擦,又用牙齿咬,末了将它放在小秤上称。最终,吴聋子给出定论:它不是生铜,而是一块价值连城的狗头金。

刹那间,女人慌了神,连声说:“这可怎么得了!这可怎么得了!”

吴聋子白了女人一眼:“什么怎么得了!咱们捡了个大漏儿,要发大财了!”

吴聋子懂得,那块狗头金,可以做两艘下南洋的大木船,或就地盖起六间大瓦房。可那个外乡汉子竟然拿它当作生铜块,换回两斤“大麦烧”就乐颠颠地走了。

吴聋子很得意,女人却很恐慌。她怕人家反悔了,连夜找上门来讨要,甚至不敢相信那是块金子。

果不其然,次日一大早,那个外乡汉子满脸疑云地来了,要掏双倍的钱,赎回他那块“黄铜蛋”。

原来,在他打鱼的那地方,又有人相继捞上来玉石、银元宝。由此,他联想到自己捞上来的那块“黄铜蛋”有可能是块金子。而此时,吴聋子却说那“黄铜蛋”已经被他的上家当废铜收购走了。

这就是说,外乡汉子很难讨回他的“黄铜蛋”了。

面对这个结果,看似很憨厚的外乡汉子,很是无奈地在店里站了一会儿。见无人搭理他,他便蹲在门外的花盆旁,埋头抽了半天烟,起身走了。

是夜,吴记铺子突遭大火。

吴聋子连滚带爬地从大火中逃出来,算是劫后余生,捡回一条老命。可他那小脚女人因行动不便,葬身火海了。

吴聋子面对那场大火,猜到纵火者是那个外乡汉子。可他并没有选择报官,也没有四处声张,他就那么默默地把事态应承下了。

事后,吴聋子独自到盐河边去找过那个人,可他去了几回,都没有找到。无人知道吴聋子想找那人干什么……

雕 塑

盐区东去十里许,有一个叫大浦的地方。那里,原是盐河的一段古河套,曾经也是盐河入海的一个挺繁华的内陆小码头。有数的几十户人家,坐落在河堤南岸,如同一棵朝阳的果树枝上,结出一串璀璨饱满的果子。

贾恒七八岁的时候,跟着父亲到大浦换过一回粮食。

那时间,大浦尚无一条像样的街道,各家店铺、餐馆、药房、理发摊儿啥的,全都依河散布。人们解手时,不是钻进河滩的芦苇地里,就是去饭馆旁边临时“围羞”的茅棚中。甚至可以一边解手,一边与路人说些天气呀、集市上的货物呀等瞎打牙的话题。

好在,那时大浦的人气挺旺的。见天船来船往,大小餐馆里每晚都要闹和到午夜以后,涂脂抹粉的拉客女,一到晚间,如同飞蛾扑火似的,全都围着饭馆和船上下来的船夫与商客们甩指响、丢媚眼儿。

“此地有前景,若是赶上荒年,这地方能养活人!”

贾恒随父亲去大浦换粮的那日晚间,几个从麦湖一同赶来换粮的麦客,围坐在一家大车店里喝大碗茶水,父親看着盐河里闪烁的灯火,无意中那样闲话了一句,不足八岁的小贾恒却记在心里了。

五年以后,贾恒的父母为抢收那一年麦湖里的麦子,不幸双双被洪水夺去性命。

麦湖,不是个地名,它是淮河泄洪用的一条空旷的河谷,离盐区有一百多里地,每年可种植一茬小麦。所谓麦湖,是指麦苗绿了河谷以后,整个河套如湖泊一样绿浪翻卷。

不作美的是,那河谷里的麦田,不属于贾恒父亲那样赶麦湖的麦客,而是被当地财主们一片一片瓜分了。贾恒他们家,属于外乡来的“赶麦人”,只能凭着力气,去给财主家抢收新麦,从中获取相应的酬劳。财主们懂得麦湖里的麦子并非到手的粮食。他们与麦客们结算工钱时,以当年新麦的收成来抵扣。年头好时,麦客们全家齐上阵,也能从财主那儿分得小半年的口粮,但他们舍不得吃,因为那是细粮。麦客们会肩挑车推地把当年的新麦运送到流金淌银的盐区,卖给盐河口的富裕人家。然后,买些山东那边过来的玉米、山芋等杂粮,就够一家人一年的生计。若是那一年洪水来得突然,尚未到手的麦子连同抢收新麦的麦客们,都有可能被洪水冲走。贾恒的父母,就是那样死去的。

是年,贾恒十三岁。突然失去双亲的贾恒被姑姑接回家。姑姑一家也是赶麦湖的穷人。此时,贾恒想起父亲生前所说的大浦那个地方,便与姑姑说,他要到大浦去“闯生活”。

姑姑不知道大浦在哪里,但知道留下贾恒并不能使他温饱。姑姑便剪去自己的发髻卖掉,给他凑了一块大洋。叮嘱他,穷家富路,路上要吃饱了肚子。

可贾恒揣着姑姑给的那块大洋,一路上过河帮船主拉纤,饭馆里讨饭时帮人家洗碗。等他赶到大浦,夜宿街头时,一所外国人创办的教会收留了他。

贾恒在教会里,白天帮人打扫院落,晚间就睡在门洞里,为教会守夜看大门。

这期间,一位叫法拉利的英国传教士(也是医生)看贾恒机灵勤快,便教他学习西医。

当时,西医在盐区刚刚盛行。同一时期,跟着法拉利学习西医的中国人还有很多。但是法拉利有洁癖,过于讲究卫生,不让人随地吐痰,不许在病房里大声讲话,不让家属到病区探访。

法拉利用他们大英帝国的生活习惯来约束中国人。好多人受不了他的约束,自退或者被他辞退,纷纷离去。

但贾恒没有走。贾恒没有家,自然也没有家人来探望他。这一点不会引起法拉利的反感。再者,贾恒跟着法拉利每天都能吃饱肚子。所以,他比较听法拉利的话。法拉利不让随地吐痰,他就把口水吐在他指定的痰盂里;法拉利不让大声讲话,他就只小声说一些该说的话。由此,他赢得了法拉利的认可与信赖。

法拉利教贾恒各种西药片的用途,还教贾恒把红药水、紫药水涂抹在病人将要动手术的皮肤上。等到知道一刀可以解除阑尾炎的病痛时,贾恒已经穿上白大褂,成为法拉利的得力助手。

五四运动以后,西方传教士陆续撤走。贾恒以及他的同事,在法拉利撤走以后,接管了大浦医院,并在法拉利创办西医的基础上,实行了中西医合璧。

贾恒主政大浦医院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乡把他老姑一家接到大浦。他拿出当年姑姑剪掉发髻凑给他的那块银元,问老姑:“你可认得这个?”

当时还是民国,银元正在市面上流通,老姑当然认得,张口就说:“银元嘛。”

贾恒说:“你可知道,这是你给侄儿的那块银元?”

老姑一下子就愣住了:“你怎么没有花它?”

贾恒说:“我要是花了它,就走不到大浦了。”

当时贾恒怀里揣着这块银元,就是揣着生存的希望。他知道,一旦花掉了这块银元,他便两手空空,极有可能没勇气走下去,甚至不知道后面的路该怎样走了。

解放以后,贾恒又在那家医院工作了几年,之后病逝了。其间,那家医院的名称改为盐区第一人民医院。

前年,大浦医院即盐区第一人民医院迎来建院百年,现任院领导为纪念贾恒,给他做了一个半身雕塑:留长发、穿白大褂、胸前挂着听诊器。这些好像都很平常。但细心的人不难看到,贾恒胸前的听诊器有一枚银元镶嵌在其中。以此,标志贾恒的创业史和盐区第一人民医院的发展史。

斗 油

曹家油坊是一景。

小盐河北面的河坡上,一溜儿狗牙似的石阶,歪歪斜斜地攀上河堤,那便是通往曹家油坊的坡道。前后两排紫竹栅栏围起的场棚,高高地矗立在小盐河北岸的河堤上,与那道斜坡上的石阶连在一起,如同一位身姿曼妙的贵妇人,不经意间把腰带飘落到盐河边小码头上了。

曹家油坊左边,是杨家磨坊,两台圆滚滚的大石碾子,昼夜不停地吱呀呀欢唱。与其说曹杨两家合用着一个水陆小码头,倒不如说两家人共同做着一门营生—杨家磨坊里碾出的豆粕,有相当一部分用在曹家油坊。

南来北往的粮商、油贩子,各地涌入盐河口的船只,都要在曹家小码头那边装卸粮柴,采购蔬菜、瓜果和曹家豆油。

曹家豆油挺有名的。

入夜,隔河相望,可以影影绰绰地看到曹家油坊里人影攒动,如同观赏一场规模宏大的木偶戏。炒豆粕的、蒸豆粕的、装垛套的、压油扛的,看似乱作一团,其实各做各的事情。唯有炒豆粕的与蒸豆粕的是同一伙人。他们将豆粕上锅炒熟,用来提升豆油的醇香。但炒过的豆粕出油量少。曹家人摸到这个规律后,只在蒸熟的豆粕中掺入少量炒料用来提香。至于曹家还有什么榨油的诀窍,外人很难知道。

曹家榨油选在夜间。

清晨,曹家出售豆油的时候,沿街的百姓,手提怀抱着盆盆罐罐地涌来,多则三五斤,少则二三两,还有的穷苦人家,端个茶杯、破碗挤过来,店里的伙计也都笑脸相迎。但曹家大批量的豆油,还是通过油贩子,装入船只,从河坡下面的小码头运往外地。

油贩子是曹家的座上宾。他们来购油的时候,曹家都要留饭。

曹家油坊里做出的饭菜,油水大、香味浓。曹家大奶奶待人宽厚,摸过海碗给客人装饭的时候,总是要压实了再递到客人手中。所以,南来北往的油贩子、大豆商,都喜欢到曹家来购油、送黄豆。沿街的狗呀猫的,也都围在曹家油坊周边打转。曹家大奶奶时不时地会拌些小鱼剩饭、扔块带板筋的骨头,喂养那些流浪街头的猫狗。

曹家油坊,前后运作了几十年。可庚子事变后,西方列强带来了一些洋玩意,给曹家油坊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具体一点说,是一位想讨曹家便宜的异乡船客,从汉口载来一台油光锃亮的榨油机,想以高价出售给曹家。没想到曹家老爷子不吃那一套,不要那洋玩意。

那船客心存不甘,找到曹家隔壁的杨家。

杨家本身是开磨坊的。船客游说杨家,说他们家磨坊里碾出来的豆粕,上锅蒸熟以后,转手就可以压榨出香喷喷的豆油来,何乐而不为!

杨家被那船客说动了心,当真就留下了那台机器榨油机。

说是机器榨油机,同样是需要人工来蒸制豆粕,并将蒸熟的豆粕一个一个装入套垛,方能压榨出清亮亮的豆油来。所不同的是,曹家榨油是用一段槐树木的油槽来装垛榨油。而杨家那边,则是通过榨油机的缸套,依次叠垛,绞动转盘来榨油,所轧出的豆饼严实,出油量高。

但盐区百姓吃惯了曹家的油,并品出杨家的机器榨油不香。所以,此时尽管杨家也出售豆油,可上门购油者寥寥无几。

无奈之下,杨家的豆油只好降价出售。

杨家凭着机器榨油成本低、费用少,原本七个铜钱可购一斤的豆油,挂出了六个铜钱的招牌。

这样一来,便有客户上门,先是外乡来的油贩子,他们从杨家购出的豆油,仍然可以打着曹家豆油的招牌,到异地去出售,中间的差价,自然是落进了油贩子自个的腰包。随后,沿街的百姓,也都为了节省那一个铜钱,来杨家打油。

曹家看杨家的豆油下价,也跟着下调了价格。其间,曹家还断了到杨家磨坊碾豆粕的交易,自购了碾砣,悄然与杨家拉开了竞争的架势。

杨家看曹家的油价也跟着下来了,他们便咬紧牙关再降一个点,从六个铜钱降至五个铜钱—这可是榨油的底线了。再降下去,将是贴本的买卖。

没料到,曹家那边干脆豁出血本,陡然降至五个铜钱以下。等到豆油价格降至大豆的价码时,曹杨两家都有些吃不消了。

有一天,曹家进购大豆的本钱没了。但曹家人仍然装作财大气粗的样子,对前来购油者一概留宿、供饭,每到夜晚,还要包台大戏,给油客和乡邻们观看。

怎么说,曹家在盐区开油坊几十年了,可谓家大业大。

可这天清晨,曹家账房里的伙计匆匆跑来找曹老爷,说是支不出后厨送菜的款项了。

曹老爷一愣。他知道曹家庞大的家业已经掏空了。但他不想亏欠菜农的那点小账,以免传出去坏了他们曹家的名声。曹老爷转身绕至后院,找到大奶奶,让她快把娃娃们缝在毽子里玩耍的几个铜板扯拽出来,回头来拍给那送菜的小贩后,照样是杀鸡、宰鹅,招待商客。

可此时,早已经支持不住的杨家,看到曹家那边依然高朋满座,好戏连台,深感不是曹家的对手,便不声不响地把油坊的差事停下了。

至此,曹家斗败了杨家。但曹家仍不甘心,动用了“黑嘴”说客,上门劝说杨家把那台已经趴了窝的洋机器,以很是低廉的价格转卖给了曹家。以此,彻底断了杨家东山再起的后路。

事后,有人评说曹家斗败杨家,并不单单是油价下跌。而是曹家与杨家斗油时,暗中买通油贩子,从杨家购进低价油以后,而源源不断地补充到曹家,才挤垮杨家的。

透 鲜

透鲜,本来的意思是头鲜。

后来,人们口口相传,不知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将头鲜叫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

透鲜是什么?是说一种食物鲜美到什么程度,类似于很鲜、极鲜,非常非常的鲜。

而头鲜,则带有抢先、争先、优先之意,其中还有得意、霸气、骄傲、自豪、荣耀等好多层意思,两者大相径庭,怎么就混为一谈了呢,真是怪了。

再者,头鲜在盐区还特指一种海洋生物—鲖蟹,也是筵席上极佳的一道美味。

民间自古就有蟹过无味之说。即酒席上,只要是吃过鲖蟹,其他的菜肴皆没有味道了。可见鲖蟹之鲜之奇!

当然,这里的头鲜,还泛指每年春天开海以后,盐河口所捕捞上来的第一网鲜鱼活虾。因为鲖蟹是万鲜之王,头鲜之美名,便被鲖蟹独霸了。

光绪二十年春,盐区沈家二公子沈达霖考中进士,恰逢那一年盐河口的鲖蟹上市。沈家老太爷沈万吉,要招呼亲朋到他们家吃“皇榜宴”,专门派人去盐河码头上购来数量众多的头水大鲖蟹。

那种青白两色的大鲖蟹,开水煮沸以后,白色的肚面仍然保持着冰清玉洁的样子,背壳却发生了异变,原本带有梅花斑点的青蟹壳,转瞬之间披上了大红绸缎—蟹壳由青变红,梅花斑点也不见了。

蟹壳这种变化,有些像川剧变脸,锅盖一合一掀,蟹壳便由青变红。且,满锅都红!吃时,掀起“大红盖头”,露出米糕一样金灿灿的一大塊蟹黄(有时,那蟹黄还会顶满蟹壳两端的尖角),掰下一只蟹螯,挑一坨蟹黄,蘸上事先备好的姜末、香醋入口,其鲜味,沁人心脾,令人欲罢不能,忍不住再去啄食那洁白如蒜瓣似的蟹肉,丝丝缕缕地盘绕在舌尖上,舍不得咽下一小口。那鲜嫩的滋味,真是解馋。

此等美物,不是一年四季都能捕捞到的,苏北盐河口的那片海域,每年只在开春即万物复苏时,渔民才能捕捞到。季节性的海生物,如同农家期待麦收一样,前后也就是那么几天。过了那个时节,再想吃,只有等来年了。

而捕蟹时,谁家能率先捉到蟹、吃上蟹,称之为吃头水,又叫吃头鲜。这也正是头鲜的来历。

由此,盐区的商贾大户们,每到鲖蟹上市时,不惜重金,争相抢购,并以抢到头水的大鲖蟹为傲,而相互邀约,显其脸面。有道是:“鲖蟹鲳鱼与对虾,海鲜入市争相夸。红笺到处邀春叙,多在盐区大户家。”

沈万吉家的二公子,偏偏在那一年鲖蟹上市的时候考中进士。原本就想显脸的沈万吉沈老太爷,心里边一乐,抛出高于市场数倍的价格,包揽了盐河口数家渔船上捕捞的鲖蟹。

当天,沈家宴请宾客时,厅堂里的各种美味佳肴不必细说,光是大门外四口大锅轮番煮蟹的情景,就已经映红了半边天。

席间,几百号宾客,同时开扒那大红绸缎般的蟹壳,使筵席一片红艳。那叫一个喜庆、吉祥!而大门外,煮蟹的灶台边,接连摆下一溜儿长条凳,前来观热闹的乡邻、挑担赶路的过客,以及沿街乞讨的流浪汉们,都可以坐下来免费吃蟹。那阵势,像盐区人家上梁建新房,鞭炮燃起时,向四邻抛撒糖果和热乎乎的小馒头,让周边人家也跟着沾沾喜气。

酒宴结束的时候,宾客们拱手离席,行至门厅,每人再送上一份伴手礼— 一兜子红彤彤的大鲖蟹。

应该说,这场“皇榜宴”,因为赶上当年的鲖蟹上市,给沈家增添了几多光彩。

沈万吉之所以用鲖蟹招待宾客,一则是图个喜庆,他儿子一朝皇榜题名,沈家可谓一步迈入官宦门庭,盐区那些比他盐田多、门楼高的大盐商们,以后再不会小看他沈万吉了;再者,儿子有出息,确实也值得庆贺,别说是花些银两请大家吃顿鲖蟹,就是宴请乡邻们三天,也心甘情愿。

后人说,那一年盐河口所捕获的大鲖蟹,都让沈家给买去了。这话说得有些欠妥。可以想到的是,那年春天,前来沈家道贺的人比较多,沈家宴请宾客比较多,盐河口所捕捞的上好虾蟹,被沈家人买去很多。但不能说都被沈家买去了。盐区有钱人家多了去了。

但是,有一件与鲖蟹有关的事件,却是真的。盐区志上记载—

民国九年,军阀张大头(自称张团长)坐镇鹽区的时候,有一妾死于难产。张团长一面为了敛财,一面出于爱妾至深,让部下张罗把丧事办得体面一些。

由此,张罗丧事的人,四处传递讣告,挖空心思地筹备丧宴。其间,就有人想到了盐河口那独特的美味。

可想而知,当天张团长为爱妾办丧宴时,鲖蟹上桌以后,那红彤彤的场面,同样是蔚为壮观。

岂料这场红蟹丧宴之后,手握枪把子的张大头张团长,一夜之间,把当天的厨子和张罗事宜的都给灭了。

原因是,人家的丧事,他们给当成喜事来办了。

至今,盐区人家办丧事,一律不用那种开锅见红的大鲖蟹。

奶 娘

西街王婆子领来的那个奶娘,穿件灰布裙、蓝坎肩。坎肩的边口上好像还掐了葱叶宽的紫边。她手里提个印花的小包袱,跟在王婆后面,一扭一扭地走进太太房里。

太太那边,前脚有人来报了,这会儿,她正坐在堂屋里,看着王婆子与那个发髻盘成鸟巢状的小奶娘一前一后地走过来。

她没有起身,等那小娘子走到跟前时,问王婆子:“哪家的?”

王婆子笑容僵在脸上,当即伏下身,贴着太太的耳根子说:“城西,小梁庄上的。”接下来,声音更小,“刚拾(生)了个丫头,没过头九就撂了。”

王婆子那意思,这会儿奶水可足呢。

太太的眉眼儿一拧,如同一阵凉风掠进门窗,让她略微颤了一下子。在太太看来,一个丫头片片吃过的奶水,再来喂养她家那宝贝孙子,似乎有些不配呢。可那话,没有说出口。她沉思了一会儿,可能也想到只有那样的奶娘,才有足够多的奶水。

太太问:“姓什么?”

那女子回道:“俺娘家姓张,婆家姓梁。你就叫俺小梁吧。”

“哦,小梁。”太太用眼神儿示意旁边的一个花鼓凳,让小梁坐。

小梁欲坐没坐。

太太说:“你坐。”

小梁便双手揽着那个小包袱,挨着那个凳面上雕有“喜鹊登枝”的花鼓凳,曲膝坐下。

太太说:“把怀解开。”

太太要看看小梁的奶子。

小梁有些不大情愿。可此时,一边的王婆子已经伸手扯过了小梁怀里那小包袱,显然是方便小梁去解衣扣。小梁一面说“奶水足的”,一面挺不情愿地解开了一溜儿歪斜下来的纽扣。

整个过程里,太太没有言语。

太太的这个宝贝孙子,是她小儿子在外读书时,恋上京城里一户人家的千金所生。此番,人家若不是回乡来生娃,没准是不回盐区这边生活的。所以,太太格外呵护她这个“洋”儿媳,以及她那个宝贝孙子。

眼下,太太要找个奶娘,是预防儿媳妇生过孩子后,先期回京,将娃儿放在盐区喂养。所以,她对奶娘百般挑剔。

接着,太太便叫人领小梁去西厢房去见少奶奶。

至此,小梁这个奶娘,在太太这边就算是通过了。接下来,是王婆子与太太谈酬劳。

王婆子说:“人家是不愿意出来的……”言外之意,那小梁能来做奶娘,是她王婆子说破嘴皮子才劝来的。

太太懂得这话里的意思,没等王婆子开口要价,便说:“你那一份子,我是不会少的。”

王婆子说:“不是我,我是替那小娘子争个价呢,人家可是头一胎。”

没料到,这话戳到太太的心尖子上了。

太太眉眼儿一拧,问王婆:“头一胎?”

王婆僵笑,不语。

太太也没再说啥。但太太心里犯起嘀咕,那小娘子头一回生娃就夭折了,这本身就不吉祥。再者,她所生的那个小丫头,没过头九就离娘而去,想必她还没有带娃的经验呢。

但那话,太太没有表露出来。

可此时的王婆,只想着从太太那里多讨些赏钱,似乎没有察觉到太太脸上凝霜一样的神情。

第二天,也就是小梁回家把铺盖背来,打算在少奶奶那边长期住下来的时候,丫鬟在大门口堵上她,说是少奶奶那边暂且不要奶娘。

这可是小梁万万没有料到的。

丫鬟从怀里掏出一块现大洋,说是太太开恩,昨儿她来照顾孩子一天,却给她开了半个月的工钱。

小梁下意识地接过那块凉冰冰的大洋,心中并无丝毫感激之情,反倒觉得自个儿被眼前这户人家给戏弄了。一时间心里酸酸的,泪水止不住地在眼窝里打转转。

拦门阻客的丫鬟并没有多看她一眼,板起小脸,“吱呀呀”关上了门。

那一刻,小梁忽而想起昨夜回家,念及少奶奶怀里那孩子可爱,连夜给那宝贝绣制了一个香包,便匆忙从怀里掏出来,连同那份工钱,一起让丫鬟转交给少奶奶。

小梁说,她虽然只带了那孩子一天,也是缘分。那荷包、那块大洋,权当她给孩子的见面礼。说完,抹着泪水,转身离去。

回头,丫鬟与太太如此这番地一说,太太嘴角上略显轻蔑地一笑,半天念叨一句,说:“瞎想!”

太太所说的“瞎想”,可能是胡想、乱想之意。可京城来的少奶奶,没有那样认为。她听了事情的原委,要过那个香包,还有那块现大洋,如同宝贝一样,给孩子留下了。

(选自《大观·东京文学》2020年第1期)

猜你喜欢

盐区盐河曹家
康雍之际御瓷活动考
——以“曹家”及“安窑”为代表
海西盐河古今谈
阴谋
淮安盐河街道强基固本保平安
斗油
黄河尾闾河道及河口区水体与悬浮颗粒物重金属和砷沿程分布及生态风险
清乾隆朝改划盐区探析
忆故人
浅析太谷曹家兴起的五大原因
淮北盐河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