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年全球(中国)草铵膦市场状况分析及预测

2020-04-09杨益军

世界农药 2020年3期
关键词:原药水剂出口

杨益军,张 波

(安徽中农纵横农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6)

1 草铵膦市场发展状况以及预测

草铵膦是 1986年由德国赫斯特(现属巴斯夫,下同)公司开发的一种非选择性除草剂。其作用机制是抑制植物体内的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导致谷氨酰胺合成受阻、氮代谢紊乱、铵离子累积,从而干扰植物的代谢,使植物死亡。草铵膦具有杀草谱广、活性高、毒性低、在土壤中易降解、对作物安全、漂移小、环境相容性好和杀草较迅速等特点,能防除和快速杀灭马唐和黑麦草等100多种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

普通草铵膦是2种对映异构体的混合物,但只有L-异构体具有活性,而且在土壤中容易分解,对人类和动物毒性较小。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草铵膦商品绝大多数都是外消旋体混合物。L-草铵膦不仅用量减半,大幅降低环境压力,而且活性和对抗性杂草的防效也优于普通草铵膦。目前,商品化的L-草铵膦已经在日本和韩国上市,但价格昂贵,性价比暂不突出。利尔化学等中国企业正在积极进行低成本L-草铵膦的开发,很快有望实现产业化,为中国和世界农药减量增效作出新的贡献。

图1 全球草铵膦市场发展状况及预测

草铵膦和草甘膦的推广模式比较类似,农化巨头将草铵膦抗性基因导入水稻、小麦、玉米、甜菜、烟草、大豆、棉花、马铃薯、番茄、油菜和甘蔗等20多种作物中。近年来抗草铵膦作物已在美洲、亚洲、欧洲和澳洲等农产品大国推广种植。

随着草铵膦转基因技术推广和应用,草铵膦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转基因作物除草剂。根据KLEFFMANN统计数据可知,2018年草铵膦的市场规模达到7.5亿美元,位列除草剂品种第2位,近6年全球市场复合增长率为 6.16%,属于增长最快的非选择性除草剂。

笔者长期研究发现,全球草铵膦需求保持快速发展,主要与4个方面因素有关。第一是开发企业推广,传统应用稳定增长;二是草铵膦对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百草枯的禁限用)的替代;三是抗草铵膦转基因商业化程度和复配制剂的作用;四是草铵膦原药价格下行的影响。

综合Phillips McDougall、KLEFFMANN及专业人士调研数据,中农纵横预计2020年草铵膦销售额将超过10亿美元大关,达到10.5亿美元(图1)。

2 草铵膦主要工艺以及成本情况分析

目前,全球主要有3种草铵膦产业化生产路线(表 1),分别为热裂解-ACA 工艺、铝法-Strecker工艺、格式-Strecker工艺。这3种工艺有相似的部分,但在成本、原料、损耗、反应机理、环保友好性和收率方面有较大区别。格式工艺具有较大的生产安全性及环境风险,且成本较高,是国内主流工艺;热裂解-ACA工艺比较先进,连续化程度高,三废排放、合成成本最低;利尔新工艺是从格式工艺向热裂解-ACA工艺过渡的工艺,较传统工艺有很大的改善。

热裂解-ACA工艺以MDP(甲基二氯化膦)为原料,通过MDP制备MPE(即甲基亚膦酸单正丁酯),再与ACA(丙烯醛氰醇乙酸酯/2-乙酰氧基-3-丁烯)进行Michael加成制备(3-乙酰氧-3-氰丙基)-甲基膦酸正丁酯,最后通过氨化、水解得到草铵膦。全流程可以采用连续化作业,自动化程度高,总收率可以达到95%左右。

表1 草铵膦工艺比较

该法的难点主要有2个,分别是MDP的合成和Michael加成。MDP合成难度大,遇氧气自燃,工艺控制难度较高,而且需要4个塔,基建投资较大,因此设备相对较为昂贵;MPE与ACA膦化合成氨基腈采用 Michael加成,该工艺流程目前国内研究较少,尚未实现产业化。

此外,该法反应过程中无溶剂、无气味,几乎无渣排放;氨化和水解后的水相都蒸发回收,可套用。此工艺对环境友好。

在拜耳并购孟山都的交易中,反垄断机构要求剥离草铵膦及相关种子的业务,于是拜耳将草铵膦及相关业务交易给德国巴斯夫。

中国企业普遍采用格式-Strecker工艺。和巴斯夫草铵膦技术水平相比,中国技术开发晚,相对落后。亚磷酸三乙酯经与甲基格氏试剂反应制备甲基亚磷酸二乙酯,后经 Strecker反应得到氨基腈,水解纯化得到草铵膦。格式工艺的主要优势是技术壁垒低,易于产业化。国内企业大多可获得该技术。但缺点是该反应需在高压下进行,易燃易爆安全隐患大,三废排放多,且收率参差不一,收率 54%~70%。因而,此工艺综合成本较高,连续化程度也不高,环保和安全水平难以企及巴斯夫路线。

铝法-Strecker工艺是目前国内新开发的草铵膦生产工艺。该法与格式法不同之处在于采用三氯化磷、氯甲烷、三氯化铝络合/解络的方法生产MDP,MDP合成甲基亚膦酸二乙酯。其优点在于设备投资小,综合成本较格式法低,但仍然存在固废产生量大、反应过程危险等问题。该法较格式法还有一个优势在于可以合成MDP,从而后段又可以改为ACA工艺。

通过相关研究和利尔化学环评公告,利尔化学的广安基地工艺和巴斯夫的工艺路线(已过专利保护期)前半段工艺接近,同时进行了创新,并打通了三氯化磷、甲烷向 MDP 转化的工艺流程,整个反应过程连续化程度也明显增强,同时规避了格式试剂的使用,工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明显增强。利尔通过自身工艺优化,技术进步明显,因此成本较传统格式法明显下降。综合来看,工业化装置开车成功,成本将较格式法降低2万元/t以上。

另外,对于中国草铵膦企业,应该将工作重点放在工艺和剂型改进,国内草铵膦相关专利不多,技术水平有限,应大力开发纯化方法、优化工艺路线和前端制备方法,并及时申请专利用于阻遏对手,增加市场竞争力。一般来讲,农药剂型的改进,能明显提高现有药物的功效和制剂质量,其研发难度和周期都要低于原药的开发,利用新材料的技术优势,包括高效的增稠剂和悬浮剂等。开发新的制剂组合,也可以通过筛选精细化的配方获得具有优异效果的制剂,延展产品寿命和提高药效。复配制剂的发展也是未来草铵膦开发的重大方向,草铵膦具有速效性较差、低温效果较差、对部分杂草不敏感等特性,针对这些问题中国企业开发出草铵膦+草甘膦、草铵膦+乙羧氟草醚、草铵膦+高效氟吡甲禾灵、草铵膦+丙炔氟草胺等复配制剂,大幅拓展了草铵膦的应用场景。

3 全球草铵膦供应状况及预测

1999年全球草铵膦销售额不足1亿美元,2017年销售额升至7.50亿美元,过去的11年,全球草铵膦销售保持了13.86%年平均复合增长率。全球草铵膦良好的需求趋势和产业成长的预期,进入2015年以后,产能释放加大,供应能力也“水涨船高”。根据中农纵横的研究,2019年全球草铵膦产能、产量分别为40 600 t和38 500 t,2015-2019年平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8.36%和42.58%。

全球草铵膦产能约为43 100 t,产能装置主要分布在德国、美国、中国和印度。2019年中国草铵膦有效产能达到32 000 t,约占全球6成左右。未来,国外产能释放有限(印度有可能释放1万t产能)。根据企业新增产能公告,全球草铵膦产能释放区域仍然在中国(图3)。

草铵膦国内外产能大、成本较低、开工稳定的龙头企业分别为巴斯夫和利尔化学。2019年巴斯夫草铵膦产能为12 000 t,占全球总产能的27.8%,产能装置分布在法兰克福和美国密西根。同年,利尔化学总产能为12 000 t,占全球总产能的27.8%,绵阳产能为8 000 t,广安一期4 000 t产能装置已经具备生产能力,后期7 000 t产能于2020年后释放。2019年永农生物的草铵膦产能达到5 000 t,主要在浙江上虞和宁夏,永农生物远期将有5 000 t产能释放计划。山东亿盛产能5 000 t,原药除满足自身制剂需要,也对外供应。威远生化的产能为1 600 t,石家庄瑞凯化工装置负荷不高。此外,七洲绿色化工控股洪湖一泰利用铝法生产草铵膦关键中间体甲基亚膦酸二乙酯,现有产能5 000 t,远期规划2万 t(表2)。

另外,长青股份、南京红太阳重庆分公司、四川福华和内蒙诚信等,2020年以后将有不同吨位的产能释放。

目前,全球草铵膦原药主流生产企业主要有 7家,她们分别是巴斯夫、利尔化学、永农生物、山东亿盛、石家庄瑞凯化工、威远生化和UPL。2019年国内主要5家企业开工负荷呈现前高后低,全年开工率在72%左右,预计中国总产量约为18 000 t。

2018-2019 年,全球草铵膦新产能集中释放,使得草铵膦供需状况出现阶段性失衡。目前我国草铵膦原药价格降至历史低位,产品性价比明显提高,市场进入以价换量的阶段,更有利于全球需求面的打开。可以判定,行情使得市场再次进入重新洗牌过程,不具备技术、成本以及规模优势的企业将逐渐退出市场,而成本优势显著,在环保和安检等高压下仍能大规模供货的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加速龙头企业的成长(图2)。

表2 2019年全球草铵膦有效产能和产量的情况

4 全球草铵膦行情回顾、特点及预测

在过去的12年里,中国草铵膦原药行情可谓跌宕起伏,其实行情变化的背后是供需关系的相应变化。在较长时间内草铵膦作为高端除草剂,因为其效果好、毒性低、不伤根的特性主要应用于果蔬等经济作物。2008年之前的价格维持在30万元/t以上,市场供需较为平衡。2008、2009年草铵膦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全球需求减少,价格跌至19万元/t以下。2010、2011年,随着全球经济缓慢复苏,抗草甘膦超级杂草数目增加,抗草铵膦转基因作物的推广以及韩国2012-2014年禁用百草枯等利好因素,使得草铵膦销量再次出现大幅增长,2014年原药价格重新回到30万元/t以上。

2014年前后,草铵膦利润空间大,加上中国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发布第1745号公告,决定自2014年7月1日起,撤销百草枯水剂登记和生产许可,停止生产,保留母药生产企业水剂出口境外使用登记,允许专供出口生产,2016年7月1日停止水剂在国内销售和使用,政策出台后市场普遍认为草铵膦是百草枯优质替代需求。2014年后辉丰、红太阳、好收成韦恩、江苏皇马、乐斯化学、七洲绿色和山东滨农等纷纷立项上马草铵膦,草铵膦供应增加明显,价格自然回落。2015-2016年价格进入下降通道,2016年初,拜耳率先下调草铵膦制剂价格,带动了各家企业价格战,原药价格一度跌至11.7 万元/t。

图2 2011-2019年全球草铵膦产能、产量变动情况

进入2017年,在百草枯禁用范围扩大、环保趋严和草甘膦抗药性凸显等各因素的叠加下,草铵膦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而库存有限,导致供求关系失衡,草铵膦市场复苏,价格再度上涨,期间价格维持高位。至2018年下半年后,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气候所致种植推迟等因素影响,全球需求走弱;与此同时供应增加,包括巴斯夫和利尔化学等企业新产能的释放,出现供过于求状态,价格向下拐点出现。2018年11月份江苏某企业将草铵膦母液的价格拉到很低,中国原药价格战开打。众多因素叠加导致 2019年原药价格一直下行,降到 9.8万元/t左右。

2019年年底,受到主要厂家利尔广安基地停产并线和主要中间体厂家洪湖一泰停产检修的影响,供给收紧,价格有所上扬。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重创草铵膦中间体主要产地湖北,导致中国草铵膦供给受到较大影响。此外,疫情导致的物流不畅进一步加剧了供需矛盾。综合以上因素,预计2020年上半年我国草铵膦整体供应偏紧,价格处于反弹上涨状态,价格反涨的高度和时间还在观察中,但是行情反转至20万元/t的可能性不大。

从近 12年的年平均价格波动来看,草铵膦原药价格最高点出现在 2014年,为 31.5万元/t,也出现2个低点,分别出现在2016年的11.7万元/t(14.1万元/t为年度平均价格,而11.7万元/t为该年度的最低价格,2019年同理)和2019年9.8万元/t(图3)。

图3 2007-2019年中国草铵膦原药行情年度变化

根据百川资讯报道,当前国内草铵膦生产成本为8~9万元/t左右,外购中间体的生产企业成本更高,目前综合成本接近成交价位。考虑到全球草铵膦未来需求的增长空间和成本端的支撑,在当前草铵膦市场竞争格局下,中农纵横认为,2020年草铵膦原药将维持在 10~13万元/t区间波动,目前价位于箱体底部运行,短期需求不宜观望,建议积极采购。

5 近年中国草铵膦出口状况

5.1 中国草铵膦整体出口情况

中国是草铵膦的生产大国,供应能力占全球的6成以上,同时亦为出口大国。近年来,全球草铵膦需求旺盛,中国草铵膦出口增长迅速。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加入草铵膦生产的行列,并进行出口创汇。2016年中国草铵膦出口量约7 000.0 t,其中包括原药2 929.4 t以及制剂4 067.0 t,到2019年中国草铵膦出口总量为16 671.0t,出口量4年复合增长率为8.4%。

2019年我国草铵膦原药、制剂出口情况表现不一。2019年我国草铵膦(含91%精草铵膦原药)原药出口呈现量额双增,出口数量为7 000.0 t,同比增长 39.7%,出口金额为 1.37亿美元,同比增长13.22%;制剂出口出现量额双降,出口量为9 827.4 t,同比下降10.3%,出口金额为0.92亿美元,同比下降39.1%(表3)。

2019年我国草铵膦出口总体表现为量增额降。近两三年,美国、印度一些草铵膦新产能逐渐释放,对我国草铵膦出口造成冲击,2019年中国出口至美国的金额同比减少38%,印度也同比减少87%。2019年我国草铵膦出口量同比增长回落至4.4%,出口金额约为1.93亿美元,同比下降了9.8%,出口金额出现较大的降幅,是国外产能释放和中国原药价格回落的累积结果。

表3 2018和2019年中国草铵膦出口概况

2018年中国草铵膦出口制剂为8种,2019年中国出口草铵膦制剂增加至16种,相比2018年相同制剂出口情况表现不一,以出口金额计,95%原药、150 g/L水剂、10%水剂和80%可溶粒剂等出口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200 g/L水剂和50%母液出口减少,50%可溶粒剂和30%水剂没有出口(表4)。

5.2 2018-2019年中国草铵膦企业出口情况

2019年中国草铵膦出口企业为148个,相比上年同比减少近10%。2019年中国企业出口成单数量为1 540个,相比上年的345个大幅增加,均单成交额为 15.53万美元,相比上年均单成交额同比下降75%。2019年我国草铵膦出口前20强企业表现不一,出口金额排前20位的企业分别为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河北佰事达商贸有限公司、宁波泰达进出口有限公司、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潍坊润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威远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广安利尔化学有限公司、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帕潘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江苏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易普乐化工有限公司、杭州戈而摩化工有限公司、山东润科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江苏快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达农贸易(深圳)有限公司、上海健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启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仁信化工有限公司、北京颖泰嘉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出口前20强企业出口总额为1.73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约为90%,出口总量为14 414 t,约占全国出口总量的86.5%。

5.3 2019年中国草铵膦出口特点和结构分析

5.3.1 2019年中国草铵膦出口制剂和变化

2019年我国出口草铵膦制剂产品主要为250 g/L草铵膦水剂、280 g/L草铵膦水剂、91%精草铵膦原药、50%草铵膦水剂、30%草甘膦+10%草铵膦水剂、80%草铵膦可溶粒剂、88%草铵膦可溶粒剂、18%草铵膦水剂、13.5%草铵膦水剂、10%草铵膦水剂、150 g/L草铵膦水剂、50%草铵膦母药、200 g/L草铵膦水剂、95%草铵膦原药等。相比2018年,2019年我国草铵膦出口新增的制剂为91%精草铵膦原药、88%草铵膦可溶粒、13.5%草铵膦水剂、18%草铵膦水剂、30%草甘膦+10%草铵膦复配水剂和280 g/L草铵膦水剂等,能满足更多国际需求。

表4 2018和2019年中国草铵膦出口的主要剂型金额和重量统计

按照出口金额计,2019年我国草铵膦出口排前3的产品分别为50%草铵膦母药、200 g/L草铵膦水剂和95%草铵膦原药,占比分别为7.9%、16.3%和66.0%。出口量排前3的也是这3个产品且顺序相同,占比分别为8.2%、37.1%和40.1%(表5)。

5.3.2 2019年中国草铵膦出口目的国或起运国及变化

2019年我国草铵膦出口目的国或起运国为64个,数量和上年相当,出口金额前10位的国家(地区)分别为印度、以色列、泰国、日本、巴拉圭、越南、韩国、台湾省、马来西亚和美国等。2018年我国草铵膦出口目的国或起运国为65个,出口金额前2位的国家是美国,印度,分别同比减少38%和87%,2-10位国家顺序都有变化,澳大利亚、印度分别降到第12、8位,台湾、韩国上升至第3、4位。

5.3.3 2019年中国草铵膦出口主要市场(美国、马来西亚和台湾)分析

2019年我国草铵膦出口金额前 3国依次为美国、马来西亚和台湾,出口金额分别为6 869、1 760、1 710万美元。2019年我国草铵膦出口美国的主要产品为95%草铵膦原药、50%草铵膦母药和200 g/L草铵膦水剂,金额占比分别约为81%、15%和4%,出口量占比约为70%、20%和10%。2019年我国出口美国的企业分别为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泰达进出口有限公司、煦盛化工(上海)有限公司、河北威远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河北佰事达商贸有限公司、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和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等。

2019年我国草铵膦出口马来西亚的主要产品为95%草铵膦原药、200 g/L草铵膦水剂、13.5%草铵膦水剂、50%草铵膦母药、10%草铵膦水剂和 18%草铵膦水剂(按照金额大小排序),其中95%草铵膦原药占比约为87%,其次为200 g/L草铵膦水剂占比约 8%,其他制剂占比小而不等。2019年我国有17家企业把草铵膦出口到马来西亚,出口总额约为1 760万美元,同比增长约为96%,出口量为1 085 t,同比增长约为 123%。2019年我国出口台湾的主要草铵膦产品为95%草铵膦原药,金额和数量分别为1 710万美元和529 t,同比增长约为495%和337%。

表5 2019年我国出口的主要草铵膦剂型和制剂及情况

6 全球草铵膦市场状况及市场结构

2018年全球草甘膦、草铵膦、百草枯、敌草快市场合计为83.19亿美元(图4),加上其他小宗产品,全球非选择性除草剂市场达到85亿美元左右,占全球除草剂市场236.24亿美元的32%。可见,非选择性除草剂“扮演”着除草剂市场基石的作用。

2018年全球草铵膦主要细分市场为韩国、美国、日本、中国、巴西和加拿大等,集中分布于亚洲和北美。全球草铵膦市场区域性特点明显,除了非选择性除草需求相互替代外,还与这些国家大豆、玉米、油菜和棉花等大田作物抗草铵膦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程度较高有关(表6)。

6.1 百草枯禁限带来对草铵膦的新需求

中国百草枯禁限的政策,是中国草铵膦市场出现较大增长的直接因素。2020年6月是泰国是否续用万吨百草枯的窗口期,2020底巴西也进入禁用的窗口期,以及中国市场流通产品均到期,届时预计全球百草枯新增禁用14 000 t。按照公顷成本算,草铵膦是百草枯的2.8倍,且草铵膦、草甘膦按照6∶4的比例替代,加上对草甘膦禁限替代量,预计2020年草铵膦替代新增需求4 000 t以上。长期来看,众多农业大国的百草枯禁令将有效地推动草铵膦需求的快速释放。目前全球使用量在1 000 t左右的国家,分别是美国、加拿大、中国和巴西。另外,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日本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使用基数也较大,用量接近或超过200 t以上的水平(表7)。

表7 2018年全球草铵膦区域应用结构

6.2 抗草铵膦以及多抗转基因作物推动草铵膦持续增长

草铵膦传统应用领域为果园、胶园、非耕地和免耕地等防除杂草。1995年开始,抗草铵膦以及多抗转基因作物相继推广和应用,包括艾格福、安万特、拜耳、杜邦先锋和先正达等国际企业,共同开发抗草铵膦作物,且成功商业化种植,尤其在大豆、油菜和棉花等大田作物上渗透率高。2018年此领域的市场需求为8 000 t,2020年预计保持5%的速度增长,新增量约为1 000 t(表8)。

图4 全球非选择性除草剂市场结构(数据来源:Phillips McDougall及KLEFFMANN)

表8 商业化的抗草铵膦作物

2018年全球在油菜田中使用草铵膦的量最大,达到2 752 t,其次为大豆田,为2 279 t,第三为棉花田,为1 345 t。3种作物田中的应用量占草铵膦市场总量的46%。这三大作物市场集中度提高明显,经济作物和非农领域的应用仍稳定增长(表9)。

6.3 草铵膦的复配带来需求增量

草铵膦的复配可以应对更多的除草需求,如,草铵膦和草甘膦、乙羧氟草醚、高效氟吡甲禾灵、丙炔氟草胺、敌草隆、西玛津和2甲4氯等进行配伍。根据出口和国际需求的信息,草铵膦复配制剂需求增速约为4.3%,预计2020年新的增量在3 000 t左右。

表9 2018年全球草铵膦市场销售结构(按作物分)

6.4 草铵膦价格下降,对草甘膦、百草枯替代存在线性关系

目前草铵膦价格已经大幅下降,性价比的增加有利于使用量的增长。如果按照草铵膦95%原药价格为105 000元/t、草甘膦95%原药价格为20 000元/t、百草枯母液(42%)价格为13 000~13 500元/t,已经替代草甘膦,百草枯分别为7 000和9 000 t,折合草铵膦95%原药为7 000 t。

总之,未来全球草铵膦市场将会持续增长,而且呈现量额双增的态势。预计2020年全球需求量超过40 000 t,市场销售额为10.5亿美元。在全球供需面相对确定的前提下,如果草铵膦以及L-草铵膦产业化合成技术未获得突破性的进展,草铵膦原药价格波动范围预计在10~13万元/t左右。基于全球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和不断上升的人口压力,全球农业发展更加依赖类似草铵膦这些植保产品来保障。包括替代百草枯、抗草铵膦作物种植以及复配等因素带来草铵膦需求新的增量,预计2020-2025年全球草铵膦市场发展速度在4.5%~5.0%左右。

猜你喜欢

原药水剂出口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国内部分农药原药价格消息
47% 2甲·草甘膦水剂对桃园4种杂草的防效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水剂)在烤烟上的应用研究
2017年第四批农药原药企业延续核准名单
给情绪找个出口
2014年第三批农药原药企业延续核准名单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某官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