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赛教融合实施效果的CIPP评价体系构建

2020-04-08贾贺男李昌俊

关键词:竞赛维度评估

贾贺男,李昌俊

(河北北方学院 法政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赛教融合是近年来兴起的一股高校教改潮流,指将各种考查职业技能、知识水平的竞赛活动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通过训练学生参赛进而促进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的教学形式[1]。竞赛活动是常规教学的补充,同时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赛教融合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将学生被动听课转变为主动参与竞赛。其次,使教学目标更为凸显。竞赛所考查的知识与技能一般都有事先限定的范围。学生为了获得良好的成绩,必然根据限定的学习目标范围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与学习。第三,有利于学生的求职、职业成长以及职业适应。在举办竞赛活动时,举办方通常以特定职业所需的知识或技能为主,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运用。因此相应的准备与训练能够较好地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第四,竞赛活动能够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参与度。参与竞赛的学生都想获得较好的名次,这既需要自身的兴趣作为基础,更需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训练等各种竞赛活动中。赛教融合的这些特点都是常规教学所缺失的。

“赛教融合”作为一种教学改革方案,虽得到广泛的实施与探讨,然而其效果研究目前还存在严重的不足。已有研究发现,教学过程与竞赛的结合对学习效果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参与竞赛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2-4]。然而目前并没有研究客观、全面地分析实施“赛教融合”带来的效果,多数研究仅从定性的角度探讨了“赛教融合”对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5-6]。

CIPP评价模式是目前教学评价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通过对背景(Context)、输入或投入(Input)、过程(Process)与产出(Product)4个方面进行测量,从事前、事中与事后多角度观测,以期达到对某项教学活动实施效果的系统评价。目前CIPP模式在国内外各学科、各种教学活动中得到大量的应用,获得广泛的认可[7-8]。

对赛教融合的实施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有助于评价某高校或专业赛教融合的实施现状,寻找其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改进。由于现有对赛教融合实施效果的评价研究还存在明显的不足,本研究拟基于CIPP模型构建赛教融合实施效果的评价体系,期望丰富赛教融合的研究内容,为这项教改活动的实施与推广提供评价框架。

一、CIPP教学评价理论的内涵

StufleBeam的CIPP评估模型是“对项目、人员、产品、组织等进行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估的综合框架”[9]。这一模式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目的是为美国的学校教育方案提供好的评价体系。在教育背景下,CIPP评估模型已被用于评估许多教育项目和课程[8-9]。

背景评估(Context Evaluation)通常又被称为需求评估,其目标是定义相关的环境,确定目标人群并评估其需求,确定满足需求的机会,诊断需求背后的问题,并判断项目目标是否充分响应评估的需求。

投入评估(Input Evaluation)主要用于确定和评估当前的系统能力,评估的主要标准包括计划的相关性、可行性、相对于其他方法的优越性、成本和预计的成本效益。一旦制定了项目计划,就可以根据输入评估步骤中确定的标准对其进行评估。

过程评估(Process Evaluation)旨在监督项目实施过程。过程评估的重要目标包括记录过程并提供关于(a)计划活动的执行程度、(b)是否需要对计划进行调整或修订的反馈、(c)评估参与者接受和履行其角色的程度。过程评估的方法主要包括监控项目过程中的阻碍、未预料到的缺陷,识别是否需要进行项目调整,获取矫正性方案所需的额外信息,记录项目实施过程,定期与项目参与者进行互动并观察。

产出评估(Product Evaluation)指确定并评估项目成果,其目的是通过评估项目的优点、价值、重要性和目的达成性来衡量、解释和判断项目的结果,以及确定参与者的需求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

二、赛教融合实施效果的CIPP评价体系构建方法

如CIPP的提出者Stufflebeam所强调的,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在本研究中,构建赛教融合实施效果的CIPP评价体系的主要方法包括德尔菲法、访谈法与文献分析法。

首先,采用德尔菲法向教育管理、教育改革相关专家寻求意见。在编制赛教融合的CIPP评价体系的各个环节都有德尔菲法的运用。在编制之初,向专家咨询赛教融合实施所需要的校内环境背景因素有哪些(背景评价);需要来自校、院以及专业的投入有哪些(投入评价);可以通过哪些指标对实施过程进行评估与监控(过程评价);以及如何评价实施效果(产出评价)。其次,在编制了评价体系的结构与具体指标之后,邀请专家对评价体系的结构与具体指标提出修改意见;以及邀请专家对每一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1~5五级李克特量表(不重要、有一点重要、有一些重要、比较重要、非常重要)的评定,对具体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删除与修改不恰当的指标。本研究共向5名专家咨询意见,其中1名校极教育主管领导,3名院级教学主管领导,1名多年从事赛教融合与教改研究的专家。

其次,采用访谈法对实施了赛教融合的某学院一线教师与大三、大四的学生进行访谈,获取关于赛教融合评价的一手资料。访谈的内容与德尔菲法一致,针对赛教融合实施所需要的校内环境背景因素有哪些(背景评价);需要来自校、院以及专业的投入有哪些(投入评价);可以通过哪些指标对实施过程进行评估与监控(过程评价);以及如何评价实施效果(产出评价)。搜集到的资料作为专家咨询的补充。本研究共向具有实施赛教融合教学经验的3名一线教师与5名大三、大四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

第三,文献分析法,参考其他研究中CIPP评价体系中的具体指标。如Divayana与Sanjaya基于CIPP理论编制了适用于混合式学习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7];Zhang等基于CIPP理论编制了测量服务学习项目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8];赵岩松等将CIPP用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10];孟越将CIPP模式用于实践教学的评价等[11]。

三、赛教融合实施效果的CIPP评价体系的内容

(一)赛教融合CIPP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

基于CIPP模式,已有研究对其他教学项目的评价以及本研究德尔菲法、访谈法获得的资料,初步构建赛教融合CIPP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框架主要来自于已有研究中对背景、投入、过程与产出4个CIPP评价维度的分解,以及德尔菲法访谈结果的提炼与概括。本研究所初步建立的赛教融合CIPP评价体系见表1,共包括4个一级维度,10个次级维度,42个具体评价指标。

背景评价主要包括3个次级维度:人才定位、竞赛适切性与竞赛基础。人才定位反映的是专业培养方案与教学过程中对实际技能的重视程度。竞赛适切性指专业教学过程中潜在的能够组织或参与相关竞赛的课程情况。竞赛基础指专业内外开展竞赛活动的潜在促进因素。

投入评价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物力投入与人力投入。前者指在物质方面,如经费、场地、硬件设施等方面的投入。后者指师生在时间、精力上的投入。

过程评价包括活动开展、活动管理与质量监控3个次级维度。活动开展指评价期间内师生组织或参与竞赛活动的客观实际情况。活动管理指专业内对竞赛活动的管理的完备性。质量监控指对竞赛活动质量的把控。

产出评价包括客观效果与主观效果2个次级维度。前者指竞赛活动取得的客观效果,如学生的参数人数、取得的成绩、技能的提升、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等;主观效果指师生对参与竞赛获得的收获与体验。

表1 赛教融合的初步CIPP评价体系

续表

(二)正式赛教融合CIPP评价体系的确定

在初步的评价体系构建完成之后,再次邀请参与德尔菲法与访谈法的领导、专家、一线教师与大学生对评价体系进行评价。评价包括2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指标结构的建议,即针对本研究所提出的评估指标结构、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构与题项的归属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二是对每个具体指标进行重要性的五级评定。

在评价体系的结构方面,领导与专家、教师以及大学生都较为认可,仅对少量评价指标提出了异议。如竞赛适切性与竞赛基础两个次级维度,就具体指标而言前者指可以开展竞赛的客观因素,后者指可以开展竞赛的主观因素。从这个角度而言,原竞赛基础维度下“专业实践/实训平台建设情况”作为一个客观因素,归属到竞赛适切性维度更为合理。物力投入维度中,学校对组织或参与竞赛的场地支持程度与设备支持程度,有人认为场地与相关设备都归属与学校的特定部门,在提供支持时能够也应当同时提供,因此合并为一个指标更为合理。人力投入中的“评价期间实践课时比例”指标,设置此指标的目的在于考虑到竞赛活动开展之后可能有更多的课程与教师会开展实践课,因此实践课时可能会相应增加。而领导与专家认为由于在人才定位中已有相关的指标,且在短时间内这个比例不会有太大变化,建议删除。

在对具体指标的重要性评定结果上,以某指标平均得分大于4分为保留的标准。对评定结果的分析发现(见表2),小于4分的指标有2个:“实践课程比例”与“学生对竞赛活动的期待程度”。访谈发现,“实践课程比例”之所以得分较低,是由于实践课程比例难以明确。因为在实际教学中实践课程大部分时候穿插在理论课程中,独立的实践课程比例可能难以真实地反映某专业对实践技能的重视。相对而言,实践课时比例是一个更为客观真实的指标。而“学生对竞赛活动的期待程度”得分较低,是由于学生一般不会主动寻找参与竞赛的机会,这需要教师组织与引领。因此期待情况普遍较差。

综上所述,经过指标调整与删减之后,形成正式的赛教融合CIPP评价体系,见表3。

表2 赛教融合的初步CIPP评价指标的重要性评分表

表3 赛教融合的正式CIPP评价指标体系

四、结语

本研究基于CIPP理论较为全面、深入地探讨了赛教融合实施效果的评价体系,构建了共包括4个一级维度,10个次级维度,39个具体评价指标的赛教融合CIPP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已有研究缺乏对赛教融合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的缺陷,对赛教融合教改活动的开展与效果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本指标体系也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以及根据各院校与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调整。

尽管CIPP将评估的内容分解为4个方面,Stuflebeam和Shinkfield认为在项目的所有阶段提供反馈都是非常重要的[9]。即评估的目的不仅仅是评价现状、检查结果,更是为了调整与改进项目。本研究构建的赛教融合CIPP评价体系亦是如此,评价的目的不是批评或审查现状,更重要的是通过系统的评价,找到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进行针对性改进,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竞赛维度评估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创新思维竞赛(3)
创新思维竞赛(6)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资产评估法:能否终结“多龙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