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欧盟创业胜任力框架的英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研究
——以圣安德鲁斯大学为例

2020-04-08顾岩峰王振国郭涵萌

关键词:安德鲁斯胜任课程内容

顾岩峰,王振国,郭涵萌,徐 栩

(1.河北大学 社科处,河北 保定071000;2.河北大学 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071000)

1991年,东京创新创业教育国际会议从广义上把“创新创业教育”界定为:培养最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包括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的培养。创业教育已经从过去的教授开办企业知识的教育发展成为培养新型人才的教育。为推动创业教育的发展,《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号)明确把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课程纳入高校必修课体系。

近年来,欧盟委员会为了应对欧洲人才短缺问题,在其公布的《欧洲新技能议程:携手共进,提升人力资本、可雇佣性和竞争力》中提出要把创业胜任力作为欧洲公民的必备素养[1]。同时为了适应创新型经济发展,欧盟主动发力建设创业教育,在高校内大力推行创业教育的实施,其作用和经验成为世界各国高校学习的重要对象。2016年欧盟发布了创业胜任力框架,欧盟创业胜任力框架(以下简称Entre Comp框架)为政府、学校和创业者提供了创业教育发展的科学理念,得到了欧盟成员国的高度关注和重视。2018年欧盟发布了《欧盟创业胜任力框架的实践:创业能力框架应用指南》,以指导各成员国应用Entre Comp框架。在欧盟辐射区内的英国同样重视创业教育的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以政府拨款的方式推动创业教育发展。进入21世纪后,英国政府进一步加大财政拨款力度,同时也成立英国国家创业教育中心(National Centre for Entrepreneurship in Education,NCEE)规范英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2018年1月,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发布的《创业教育:英国高等教育指南》明确指出,Entre Comp框架是英国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框架[2]。圣安德鲁斯大学在《卫报》发布的2020英国大学排名中超越了牛津大学,位列苏格兰第一、全英第二,是自媒体对英国大学进行排名以来首次打破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对前两名垄断的大学[3]。圣安德鲁斯大学根据《企业创业教育:英国高等教育提供者指南》中所提出的各项建议,将Entre Comp框架纳入到学校的培养目标中,开发了毕业生特征框架以指导学校课程设置,同时将创业行为、创业属性和创业技能的培养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将其引入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其中,由圣安德鲁斯大学职业发展中心再设计的专业技能课程(Professional Skills Curriculum,PSC),把Entre Comp框架核心素养的培养同学生的专业发展融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内容结构,对创业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有较高的借鉴价值。针对我国创业教育中存在的创业课程理念滞后[4]、课程目标不明确[5]、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够科学、课程类型单一等问题[6],本文通过分析圣安德鲁斯大学的专业技能课程的课程内容设置,为我国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提出参考意见。

一、欧盟创业胜任力框架与英国大学创业教育课程

(一)欧盟创业胜任力框架分析

发展欧洲民众的创业能力(Entrepreneurial capacity)是欧盟及其成员国重要的政治目标之一。早在2006年,欧盟已经将创新与创业能力作为知识型社会的8个关键能力之一,并于2016年公布了Entre Comp框架。在这个框架下,创业胜任力被定义为由知识、技能和态度3个维度构成的综合素质,它表现在个体通过行动将机会或创意转化为对他人的价值的过程中[7]。该定义强调创业胜任力价值创造的部分并弱化其商业领域的特征,使创业胜任力成为一个更为多元化的、可以跨界应用的属性。在Entre Comp框架下,创业胜任力是社会各个领域中价值创造活动所必需的素质,涵盖了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的创造活动。同时,对个体而言,创业胜任力也是实现自我发展和社会价值、进入劳动力市场或创业的基础。

基于整合资源将创意和机遇转变为行动过程,Entre Comp框架将创业胜任力的核心要素分为创意与机会、资源和行动3个领域,并下分15种胜任力(图1)。创业胜任力也可以通过创业实践和教育得到发展,Entre Comp框架引进了创业胜任力发展的理念,依据价值创造过程中对外部支持的依赖程度将创业胜任力发展水平分为4个主要级别:基础、中级、高级和专家,又在每个主要级别下划分2个次要级别,用以详细描述创业胜任力发展的阶段特征。最终,根据创业胜任力核心素养与发展级别,培训者可以清晰地定位个体创业胜任力的发展状态。

Entre Comp框架中的创业胜任力领域反映了个体从想法到行动并在最后取得成果的过程。创意与机会领域主要涵盖了个体产生具有价值的想法的能力、发现社会中新机会的能力、评估自身想法和创意的能力、对自身创意的愿景理解等。其核心是个体如何产生原创性想法以及对该想法的评估。创业胜任力的资源领域则反映个体如何寻找资源并利用资源的能力。这些资源包括个人的(动机、自我意识、自我反思和毅力等)、物质的(产品、金钱等)和非物质的(知识、技能等),通过利用这些资源,个体可以完成从想法到产品的进程。行动领域的创业胜任力则体现了将想法付诸行动的能力,其核心主要包括个体判断何时开展行动、如何开展行动和维持行动的能力。

图1 Entre Comp框架

Entre Comp框架在欧洲推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多种实践应用模式:锚定目标模式、关注过程模式和效果评价模式[8]。基于锚定目标模式,圣安德鲁斯大学在Entre Comp框架的指导下,重新规划创业教育课程内容设置。它以创业胜任力要素为核心组建课程群,并将相同创业胜任力领域中的课程群组合成课程包,形成了多层级、多门类的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体系。

(二)英国大学创业教育课程概述

英国创业教育自上世纪70年代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体系,其课程建设也是在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The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 QAA)、英国高等教育学会(Advance Higher Education, AHE)等权威机构的指导下进行的。QAA分别在2012年和2018年发布了两版《创业教育:英国高等教育指南》,在2019年AHE也发布了《创新创业教育框架》(Enterprise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ramework)以指导英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通过分析上述的政策文本以及英国大学的创业课程实践可以发现,目前英国大学的创业教育课程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广义的创业教育理念。不同于美国学者将创业看作建立新企业的过程,在QAA的定义中创业(enterprise)是思想的创造和实施。QAA对创业的定义扩展了创业的边界,在这个定义下,创业可以是创办新企业、改革已有企业,也可以是个体旧思维方式的突破、更新,甚至可以是个体适应、改变新环境的过程。基于新创业理念的创业教育不应该仅仅是教给学生如何创办新企业,而应是让学生具有创业的能力——创业胜任力。

2.灵活的课程实施和评价策略。英国的创业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其课程内容设置就应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为帮助教育者,QAA将课程实施与评价策略分为“关于创业”(learn about)、“为了创业”(learn for)和“学在创业”(learn through)3种类型[9]。“关于创业”课程以掌握知识和理论为目标,其课程内容多为知识性内容,评价方式以考试为主;“为了创业”则关注更具实践性的目标,重点为学生的创业活动创造机会;“学在创业”是指学生通过创业实践发展创业胜任力的活动,其评价方式与“为了创业”均是对学生能力发展水平进行测量。

3.以专带创的课程实施模式。基于广义的创业教育理念和创业胜任力培养的目标,英国大学把学生创业胜任力的发展融入到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的课程目标中,并形成了教师在专业课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在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创业教育主流模式[10]。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不用额外选修创业课程减轻其学业压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地应用专业知识提高其学习水平。

4.创业教育课程与职业发展相协同。就业一直是英国高校关心的问题,为了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英国高校将创业教育融入到学生的职业发展过程中[11]。学生创业胜任力的发展就是其创新意识、机会洞察力、资源管理能力、资源利用能力和行动力的提升,而这些能力也恰恰是职业发展中个体所必须的能力。创业教育课程与职业发展的结合使英国创业教育成为英国大学的“准通识课”,为英国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二、基于欧盟创业胜任力框架的圣安德鲁斯大学创业课程分析

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专业技能课程是学校为提升学生创业能力的一个系列课程,由职业中心(Careers Center)进行管理,得到了学生协会(Students' Association)的全力支持,并且对所有大学生免费开放。2013年圣安德鲁斯大学开始开展PSC课程,在设立之初主要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领导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课程内容逐渐丰富。到2017年,专业技能进阶课程(PSC plus)作为补充课程出现,它旨在深入了解特定技能领域,包括IT、沟通和咨询、谈判、组织心理学以及教学领域。在Entre Comp框架的指导下,圣安德鲁斯大学重新规划了专业发展系列课程,形成了以PSC为横,扩宽技能广度;以PSC plus为竖,夯实单个技能领域的纵向深度的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体系(表1)。

(一)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PSC课程设置

PSC系列课程共开设28门课程,根据Entre Comp框架,圣安德鲁斯大学构建了针对不同创业胜任力的课程(表1),并在此基础上组成了创意与机会、资源和行动为核心的课程群。每个课程群都依托于共同的创业胜任力领域设置课程内容,把创业胜任力中各项核心素养渗透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

1.创意与机会课程群。创意与机会课程群主要包括“创造力应用课程”和“过渡期处理课程”。“创造力应用课程”主要通过介绍创造力原则,并通过演讲、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来提高。该课程主要让学生思考在面对与自身相关的问题时如何产生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并让学生了解创造力对自己未来工作的影响。通过做中学的方式,让学生得以发展其创造性。在这个课程群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并在讨论、演讲等活动中锻炼自己。

2.资源课程群。在资源课程群中,PSC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利用、整合资源的能力。以“韧性入门课程”为例,该课程的内容以介绍工作场合的韧性为主,为学生发展工作韧性提供思考工具。通过工作韧性的培养使学习者适应现代工作中不断变化的局面。该课程主要通过研讨会和讲座的方式开展。

3.行动课程群。行动课程群包括:“教练课程”“独断能力课程”等。“教练课程”通过讲解什么是教练以及在何时何地怎样做一个好教练来要求学生了解什么是教练、熟悉教练模式并探索如何调整模型使自身能够“自我指导”。“独断能力课程”通过介绍独断的行为及其与被动和攻击行为的区别,介绍增强独断的技巧来让学生了解侵略性、被动性、主观行为的区别,增强对独断技巧的认识,学会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该技巧并提高自信与信心。在行动课程群中,学生主要通过实践活动、行动计划等方式培养自身的行动领域的创业胜任力。

(二)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PSC plus课程设置

PSC plus课程是在PSC课程基础上开展的进阶课程,PSC plus课程群为学生提供适应自身需求的、更具专业深度的内容。相较于PSC课程,PSC plus课程的课程目标更加聚焦,它希望学习者可以通过课程的学习,其技能掌握程度达到精通甚至专家级的程度。圣安德鲁斯大学的PSC plus课程共分为7个课程集群(表2)。

表2 圣安德鲁斯大学PSC plus系列课程

PSC plus课程中每一个课程群都围绕在同一个技能(素质)核心上,通过课程群的学习,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加强自身的能力水平。其中企业系列课程是专门针对创业活动开展的课程群。企业系列课程内容涵盖了从创业想法到创业实践的各个方面,主要培养企业家思维中的各个子胜任力(表3)。

表3 企业系列课程目标与内容

(三)圣安德鲁斯大学PSC和PSC plus课程特点

1.课程内容设置呼应创业胜任力的维度分类。圣安德鲁斯大学的课程设置呼应Entre Comp框架的维度分类。在圣安德鲁斯大学,每个学生必须选修至少8门PSC课程。通过PSC课程的学习,学生的创业胜任力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PSC plus课程则为学生提供中、高级的技能培训,让学生在众多胜任力核心要素中着重提高特定的要素。两个层级的课程内容设置让学生既可以接受专业的有关企业的教育,也为学生广泛的创业胜任力发展提供帮助。

2.课程内容的广度与深度高度融合。作为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PSC系列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课程内容以覆盖其毕业生素质的方方面面。同时在Entre Comp框架的影响下,圣安德鲁斯大学额外设置PSC plus课程以满足部分学生更高的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状况,选择不同程度、不同内容的课程,真正让创业教育融入到了个人专业能力的发展过程中。

3.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圣安德鲁斯通过对Entre Comp框架的重设计,创造性地将创业教育渗透到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去。仅以PSC和PSC plus课程为例,Entre Comp框架设计的三维度15项胜任力指标都已经内化到课程目标(图2),如:自信能力(PSC-Assertiveness skills)课程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自我开创:从创意到创业然后超越(PSC-Being a self-starter: From idea to start up and beyond)课程。通过目标融合的方式,PSC和PSC plus系列课程将Entre Comp框架下的创业胜任力成功转化为圣安德鲁斯大学的毕业生特征。这不仅说明了PSC和PSC plus系列课程的高效,也为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路径。

图2 Entre Comp框架向毕业生特征的转化

4.课程群建设满足学生多样需求。圣安德鲁斯大学的PSC课程在设置过程中将同胜任力维度下的课程合并为课程群。在一个课程群内,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或需要的课程。课程群的设置可以方便学生进行选课,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状况便捷高效地调整、增减课程内容和科目。

三、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内容设置的启示

当今,创业教育的发展突飞猛进,世界各国纷纷推动本国创业教育的发展。我国创业教育发展起步较晚,在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上还存在诸多不足。圣安德鲁斯大学依托英国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积极推动创业课程改革,将其建设成为高效合理、备受好评的课程体系,分析其创业课程设置可以为我国创业课程设置提供良好借鉴。

(一)重构创业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创业胜任力

在我国,有一些学者对于创业教育的理解仍停留在教授学生如何办企业、如何管理企业等理论知识的阶段,这样的创业教育理念和实践不利于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更不利于学生创业胜任力的发展。在世界创业教育大发展的时代,我国应该重新审视对创业教育的理解,将创业教育看作是沟通教育世界与工作世界的桥梁。创业教育课程的关注点应该从创办企业转移到学生创业胜任力的培养上来,其内容的设置也不能局限于创办企业的相关知识,应该把更多的、能帮助学生将想法与机遇转化为价值创造行动的内容纳入到课程中。同时将创业胜任力纳入大学生培养目标,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创业基础,也可以成为其接受更高级别创业教育的有利条件。

(二)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层级化

英国大学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以创业胜任力培养为目标,结合学生的职业和专业的发展需要设立了不同层级的创业课程内容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我国高校可以借助Entre Comp 框架,将创业胜任力的培养同专业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结合起来形成隐性课程;同时也可以开设初级的创业教育课程作为通识课向全校推广,并增加中高级的创业选修课以满足有较高需求的学生。创业课程层级化的设置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也可以节省高校的人力物力。此外,中高等级的创业课程也可以根据需要向社会开放以获得更高的效益。

(三)动态调整创业和专业课程培养目标

英国创业教育的主流模式是在专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即把创业胜任力的各项子能力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而我国在专创融合的过程中存在着僵化、培养目标模糊等问题,高校教师可以在备课过程中借助创业胜任力框架将创业核心素养融入到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中,再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发展学生的创业胜任力。同时,在设置创业课程内容的过程中,教育者可以选取特定的技能或知识作为创业的内容载体培养学生的创业胜任力。通过动态调整创业和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可以实现专业课程与创业课程的深入融合,让师资、课程资源以及教学资源得到高效利用。高校可以定期开展专创融合科研活动,整合专业课程与创业课程内容,培养教师施行专创融合的意识和习惯。

(四)创业课程设置群组化

在创业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高校可以依据自身优势将同种类的创业课程集中设置,形成模组化的创业课程群。在每一个课程群内设置群内的基础课程与不同分支的进阶课程,形成树冠型课程结构形态。这样,在同一个课程群中,教师可以共同备课、共同开展教研活动,也可以细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内容的专业性和针对性。高质量的、精细化的创业课程群,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的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满足学生多样的课程需求。

(五)创业课程与职业发展课程协同发展

在新创业教育理念下,创业是学生选择的一种职业发展方向,学生创业胜任力与职业技能的培养存在一定的相通之处。创业胜任力的核心素养是新思想的创造与落实,这个核心素养同样也是新时代职业发展所重视的能力和素质;职业课程中对各类职业的介绍与技能培训也利于开阔创业者的视野,为其提供更广阔的知识背景。我国高校可以将初级的创业课程纳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中,使大学生明确自身创业意向,了解创业胜任力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创业课程的兴趣,同时也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其职场竞争力。

四、结语

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已逐渐从“量”的增长转化到“质”的增长,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创业教育进行反思、再审视。课程作为创业教育重要的承载方式,改革课程内容设置对创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创业课程设置中要反映新的创业教育理念、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也要高效利用已有资源推动隐性课程建设。高校应明确创业胜任力的培养目标,并利用创业胜任力框架推动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职业发展课程融合发展,提高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和就业成功率。本文只是对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初步研究,未来希望学者可以就创业课程如何融入专业课程和职业发展课程进行深入研究,以得到更为详细的实施方案。

猜你喜欢

安德鲁斯胜任课程内容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93岁二战老兵三年跑遍全美国
朱莉·安德鲁斯生活备忘录(一):早年的声乐训练
圣安德鲁斯感悟
国内外关于“胜任力”研究综述
幼儿园艺术课程内容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