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四个对接”为核心的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0-04-07王青媛

ViVi美眉 2020年10期
关键词:民办校企实训

王青媛

民办高职院校是产教融合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肩负着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人才培养与输送的重任。随着《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等政策红利的全面推进,广东民办高职院校呈现出教育“双元”化、人才培养协同化、校企资源共享化的趋势。民办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上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几所省内特色民办高职的育人模式有可借鉴之处,但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成果。文章以广州松田职业学院“四个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为指导原则,构建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的实现路径,致力于形成双主体合作下知行合一、产教融合的育人机制。

一、“以四个对接”为核心的校企“双元”育人形式

采用学训结合、工学结合、以赛促学、“雙证书”育人的方式,打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链条,融合民办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毕业证书等教育链元素和产业需求、职业标准、生产过程、职业资格证书等产业链元素,实现“双元”育人形式创新。

(一)学训结合模式

运用“1+1+1”的学训结合模式,分别在3个年度内开展职业院校理论知识教育、实践技能训练、企业岗位能力训练,打造理实一体化的育人体系。在理论知识教育上,按照各专业大纲的不同,安排专业课程及职业规划等基础知识教育,使学生习得基本的专业知识,具备未来岗位工作所必需的职业综合素质,强调学生对本专业的知识积累。实践技能训练将利用校内建设的仿真虚拟实验室、技能训练平台、工作室等,依据课程实训任务书完成规定技能的实训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技能教育中将企业岗位案例、企业经典实训项目考虑在内,开阔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企业岗位能力训练中,运用企业建立的校外实训基地、创新技术孵化区,开展岗位技能训练,给学生适应工作岗位提供职业体验的渠道。

(二)工学结合模式

工学结合在民办高校院校的第三年度,在两个学期分别开展校内的专业实训,校外的顶岗实习、车间观摩学习、项目研发实训、生产创新活动实训等,培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校内专业实训按照专业课类别的不同,安排不同的实训模块。校外层面,顶岗实习主要面向对口企业,以职业标准、企业的生产需求为导向,开展不同岗位的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工作岗位。车间观摩学习即引导学生通过现场观察、生产工艺的分析,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学习环境,使之完成专业知识的建构。项目研发实训即由学生参与到企业科研项目过程,接触先进的技术研发经验,促进专业知识的内化。生产创新活动实训利用创新实验室,鼓励学生在实训中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设备改进、新工艺研究,改进生产质量,提升发现、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以赛促学模式

基于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理念,建立涵盖学院级、校级、区域联赛、国家级赛事各个不同级别的技能大赛,发挥教育厅、地方教育部门、企业、学校各方的优势,筑牢“双元”育人的堡垒。院级职业技能大赛由各学院自行组织,开发校内特色专业的技能大赛题库,通过同专业对标、周边民办高职院校同类专业对标的方式,检验学生的技能水平。校级职业技能大赛采用校企合作方式,由双方共同拟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比赛的内容,考察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掌握情况。区域联赛即由广东几所民办高职院校、承办企业等,联合开展技能大赛。国家级赛事上,依托“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活动安排,在活动前由企业、学校联合对学生开展培训,利用全国性赛事,使学生认识到自身与职业标准、产业发展及岗位需求的差距。

(四)“双证书”育人模式

实施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为一体的“双证书”制度,邀请合作企业参与到“双证书”育人实践过程,利用订单式培养、弹性学制、工学交替的灵活方式,共建“双证书”创新培养基地,在基地内整合民办高职院校及外部技师学校、关联企业的合作,开设职业资格证书教育试点。学校和企业分别承担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培训的责任,形成“双证合一”、学习成果互认的校企合作新局面。

二、以“四个对接”为核心的校企“双元”育人内容

以“四个对接”为核心,“双元”育人涵盖理论教育、技能教育、实习实训、创新创业、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服务,利用双方优势拓展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

(一)理论教育

由校企双方依据就业市场需求,共同开发专业,设定专业课程体系,研发配套教材,制定课程教学大纲、考核要求。按照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特征、学情及职业资格标准,确定理论教育的框架。在此期间,校企双方成立“双元”育人专家小组,聘请企业的工程师、外部专家及校内的骨干教师,担任专家组成员,负责对教育内容提供决策支持。

(二)技能教育

运用MES模块化教学理论,以学生专业发展必备的技能为中心,将专业技能划分为不同的技能模块,通过不同模块间知识的互通、串联,最终形成一个整体式的技能架构。

(三)实习实训

利用校内、校外两个实训基地,建立分工明确、组织严谨的实习实训体系。在校内实训育人方面,以小组为单位,采用专业实训学习共同体、设计类专业工作坊、自主实训项目训练等,培养学生的质疑批判能力、创新实践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起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效果。校外实训基地方面,由企业搭建外部实训平台,借助企业的优势生产、技术、人力资源条件,通过企业的丰富项目案例、岗位技能培训方案、研发经验,创造适宜的实训条件,以便于企业按照自身所需培养针对性的专业人才。

(四)创新创业孵化

由校企双方共建校内创新创业孵化园、校外创新创业基地,为学生的工业创意、设计作品及移动互联网产品的市场转化开辟市场通路,提供从项目立项咨询、可行性论证、方案设计、融资路演支持到落地、后期运营管理各个环节的保障条件,免除学生创新创业上的后顾之忧。校内创新创业孵化园为学生的初始创意成长空间,鼓励新工科专业积极通过专利申报、软著申请,保护团队的核心成果,打好前期的铺垫。企业方可对学生的技术创意提供引导和支持,减少在创业项目开展上的误区。而对于校外实训基地则由企业的尖端研发队伍担任基地的创业负责人,通过对校内孵化园项目创新程度、商业价值、产业化前景的评估,遴选出一批有价值潜力的项目入驻基地,助力该类项目路演、融资、产品生产与市场营销,提升校企合作育人的层次。

(五)职业生涯规划

采用理论知识、案例指导、职业标兵塑造与职业生涯规划咨询的方式,使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培养德才兼备的新型职业教育人才。理论知识即借助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教育类课程,向学生讲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方向,明确职业素养的构成部分和要素,培养学生的品行与职业素质。案例指导方面,可选取知名校友、合作企业优秀员工的案例,讲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与意义,指导学生树立清晰的职业目标。职业标兵塑造即以实训学习及创新创业中表现优秀的学生,推选为职业标兵,在校企双方共同进行宣传展介,激发学生参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斗志与激情。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即选派企业、学校双方的骨干人员,担任职业生涯规划教师,负责对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提供先决条件。

三、以“四个对接”为核心的校企“双元”育人管理

以标准体系建设、教学资源开发、双导师队伍建设为载体,紧密围绕“四个对接”,实现校企“双元”育人管理,建设高质量的民办高职院校育人体系。

(一)标准体系建设

按照“四个对接”要求,由校企双方建设包含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對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对接的四大标准体系。其中,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标准考虑专业课程标准、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标准,保证专业设置顺应产业及市场的发展趋势。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即按照国家、省市区出台的教育规划方针,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提高课程内容的指向性与针对性,主要考虑标准和课程开发、教学安排的协调性。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即注重工学结合、产教融合过程中校企合作方式、育人路径方面的标准建设,保持双方在育人上的高度共识。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对接主要将建立两者具体实施中的对接管理方案,督促“双元”育人体系的运行。

(二)教学资源开发

由校企双方合作建立大师工作室、生产实训中心、行业专家咨询中心、技术研发中心等,开发如工作手册式教材、新型活页式教材等,将生产实践中的案例、工艺、设备操作技术等进行汇编,以通俗易懂、简便的形式,提供一套共享式的校企育人资源库,在实践中可对资源进行及时选用、更新与优化,适应新时期的人才培养需要。

(三)双导师队伍建设

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面向民办高职院校、企业建立双导师选拔、培训方法,制定对应的激励措施,由双导师分管校内专业学习指导和校外的实训指导工作。学习导师主要负责监督、检查和指导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增进对专业课知识及跨专业知识的理解。校内导师可通过专家讲座、学术论坛、名师观摩的形式,培养学习导师的领导能力。实训导师主要负责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实训指导,带领学生熟悉工作岗位,完成前期的岗位适应工作。双导师队伍建设中,可运用学校与企业导师双向挂职、合作科研与技术研发活动的推进,达到双方合作共赢的目的。

四、“以四个对接”为核心的校企“双元”育人评价

建立以评价监督小组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育人效果评估三个步骤为基础的校企“双元”育人评价模式,监督和管控育人实施过程。

(一)评价监督小组建设

从“双导师”团队、校课程组专家、企业工程师等选取代表,担任评价监督小组成员,合作制定“双元”育人评价的方案,确定不同成员的责任分工及承担的任务,并承担着“双元”育人实施前、实施中与实施后的阶段性监督管理责任。

(二)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针对“四个对接”中的专业设置、产业需求、课程内容、职业标准等要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的评价模型,掌握不同指标的权重,在校企“双元”育人评价中,可对实施效果进行量化评估。同时,引入学生自评、教师评价、企业导师评价、学生日常表现评价、小组评价等方法,全方位评估学生的知识、能力掌握情况。

(三)育人效果评估

建立效果评估汇报制度,通过周会、月度汇报、季度汇报和年度汇报的方式,将效果评估结果以痕迹化的文档形式留存,并作出校企“双元”育人的指导建议。

猜你喜欢

民办校企实训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北京高等教育中的民办普通高校(2001年- 2019年)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教育部发布民办本科教育首份“体检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