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威市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与研究

2020-04-07裴国辉

新丝路(下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研究

裴国辉

摘 要: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作为农业大市的武威,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市委党校课题组在总结武威农业高质量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武威农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并提出了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及建议,为武威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武威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一、武威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情况

近年来,武威市大力发展牛、羊、鸡、菜、果、菌、薯、药八大产业,打造沿山沿沙沿川三大特色产业带,加快推进农业产业项目建设,农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1.大力培育富民特色产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做优蔬菜、中药材、马铃薯、藜麦和优质饲草等特色优势产业,稳步扩大高端、绿色、新特农产品的生产规模,武威市累计建成戈壁农业19100亩,发展特色优势作物1930000亩,建成日光温室221100万亩。全市县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92户。全市家庭农场达495家,家庭农场经营耕地76200亩。

2.加快推进农业项目建设。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实施“龙头企业加专业合作组织加基地加农户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伊利集团日加工1800吨液态奶的项目、牧原股份100万头生猪繁育加工项目、顶乐牧业2万头肉牛项目、优然牧业1.2万头奶牛项目、古浪中天羊业20万只肉羊屠宰项目等相继开工建设。

3.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凉州区和天柱县已被列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成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一个,努力推进民勤县省级和凉州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创建特色优势示范基地72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6个。凉州区已经入选全国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示范区,武威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有223家,农业多种功能不断拓展。

4.做好农业政策性保险工作。认真落实贫困户一户不落的要求,保障贫困户稳定收入,全面开展农业保险增品扩面、提标、降费。目前,武威市参加保险农户达7.6万户次,其中,參保种植业115.67万亩、养殖业291.22万头只,累计签单保费13908万元,支付理赔1069万元。

二、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特色农产品质量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农业标准化生产和检测技术不能适应现代农业需要。武威许多农产品尚未通过最基本的无公害认证,农产品认证率不高,农产品三品认证比重较低。

2.循环农业仍处于较低层次水平。一是科技支撑力不强。农业循环链越长,所需技术越复杂,循环农业发展的需要技术支撑。二是各级财政对农业清洁生产和循环农业发展的投入不高,示范基地建设、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戈壁生态农业建设等方面的循环农业项目支持不多。三是循环农业产业发展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3.农业信息技术服务有限。网络、数字技术已经向农业渗透,但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农业研究的相关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共享水平较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很不平衡,依靠互联网平台创业就业从而实现增收致富的农民还不够多,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农业信息化发展需要的领军人才和专业人才匮乏。目前,武威市加大了农业信息技术服务力度,经开通日光温室农产品营销网和蔬菜网,但是农民接受农业信息技术服务面不广泛。

4.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不够完善。设施农牧业品牌化程度不高,设施装备水平较低,精细化管理不够到位,管理水平参次不齐,区域之间、农户之间收益不平衡。日光温室空棚、养殖暖棚进畜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初级联合的合作经济组织居多,稳定性差。

5.农业龙头企业不能很好地发挥纽织带动作用。武威市户收入主要依靠外出务工,缺乏稳定增收的产业支撑。富民产业效益不高,农业龙头企业对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不能发挥有效的组织带动作用。

6.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不相符。生产基地的路、水等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等问题突出。一是田间道路狭窄,车辆错车困难;二是灌溉设施缺乏,靠自然降雨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三、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1.注重农产品质量体系建设

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制度,健全质量安全体系,深入推进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绿色化、产品品牌化和监管法制化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市场准入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标准体系。要积极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申报绿色食品、无公害产品和有机食品认证,积极引导龙头企业进行农产品商标特别是地理标志注册。通过强化技术服务,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努力推进农产品流通领域标准化管理。走特色品牌之路,把武威打造成“中国北方食用菌之乡”。扶持凉州区、天祝县和古浪县的适宜区域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在黄花滩万只种羊基地的基础上,努力将将其打造为甘肃省优质种羊繁育基地;在白牦牛品牌化发展工作上有大的突破,实现白牦牛产业化发展。

2.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循环农业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发展循环农业要有结合地方实际的举措。围绕牛羊、鸡、菜、果、菌、薯、药八大产业,进一步优化特色产业布局,构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打造沿山、沿川和沿沙三大特色产业带推动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大力引进和消化吸收循环农业产业新技术,形成适宜不同生态类型地域的技术规范。积极发展低碳循环农业。推行循环农业,做好农林复合经营、农牧结合循环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加快传统农业向生态循环农业转变步伐。加大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建设,推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技术和绿色生态健康养殖模式。

3.积极探索完善符合本地实际的多种经营模式

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根据各镇村、各组实际,量体裁衣,因村、因组施策,广泛捕捉信息,引进能人、种养大户、合作组织、企业,发动回乡创业人员建设高效经济作物示范点,典型引导、示范带动,通过土地流转促进设施农业、特色经济林、大田高效经济作物规模化发展,每个村至少建立1个200亩以上、2个100亩以上通过土地流转发展高效经济作物的示范点,推动土地流转,形成适度规模经营。

培养高素质的武威职业农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体是新农民,如何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让职业农民在推动武威农业高质量发展中起到主体作用,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农业产业绩效。完善"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培育龙头企业,打造高质量高标准农田,培养职业化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尝试引入现代庄园经济模式,出台鼓励政策,将金融资本、商业资本、产业资本吸纳到新新型农业产业之中,形成集“种植+观赏农业+旅游+农产品加工+现代物流”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对于具备发展庄园经济模式条件的乡镇,应积极探索和尝试。

以中央脫贫攻坚专项巡视甘肃时反馈的问题为突破口,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标准化建设,全面落实合作社辅导员制度,大力推行ABCD分级评定和动态管理制度,引导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健康发展。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和村级两委会、贫困户建立“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和增收致富。培育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和经营主体,培育壮大一定规模的家庭农场,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4.提高农业信息技术服务水平

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步伐。第一、要加大由政府主导的农业信息化经费投入力度,政府要通过整合农业信息资源,完善农业信息管理机制。第二、要依靠民间资本的力量,通过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将分散的农户聚集到一起,并降低成本,提高信息传递速度。第三、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通过加强与现代农业公司和农业新型合作组织的合作,要改变过度分散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实现农现代化,特别是推动业机械化、产业化和规模化的经营,加快农业信息化发展。第四、坚持农业资源共享。要利用好各级政府的农口组织网络、信息资源和科研院校等农业技术资源。积极发挥不同层次的农业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和电话等现代电讯设施资源,加快农业信息化步伐。第五、坚持以应用为主。通过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快农业信息指挥调度、农业信息技术产品的开发、业社会化服务和推广的农业应用信息系统建设,稳步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信息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贡献。

5.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

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质农产品,发挥比较优势,要注重培育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蔬菜,瓜果,肉类,饲草加工和运销企业。引进国内知名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合作和租赁等多种形式,扩大现企业有规模,增强竞争力,发展成为大型农业龙头企业集团。加强技术改造和优质资产重组打造精制面粉、玉米淀粉、马铃薯全粉、葡萄酿造、啤酒麦芽、种子、棉花、瓜籽和饲料加工为重点的产业龙头企业。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或数村一 品产业模式,形成专业化、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的优势农产品基地。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建立规范、科学、稳定的管理制度,增强市场竞争力。在稳固现有酿造原料,淀粉原料,优质瓜菜,种子,棉花和草畜等产业基地规模的同时,壮大中药材、亚麻、红枣、核桃、食用菌和特种养殖等基地建设。

6.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要拓宽农村主干道和田间道路,解决农村道路农业机械不能进地的问题,解决村级道路狭窄、拥堵、车辆错车困难问题,确保农业机械畅通和农产品运输通道畅通。修建灌溉设施,解决田间灌溉困难问题。要围绕基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土地整治、市场流通,保鲜贮存、加工转化、生态环保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高质量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朱信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助力乡村振兴[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7(6)

[2]王金会.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打好十张牌[J].农村工作通讯,2018(2)

[3]商建维.都市休闲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与前景展望[J].农业展望,2018(5)

[4]苏农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J].农家致富,2018(06)

[5]刁一峰.辽宁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讨论[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8(04):77-79

[6]廖彩荣、陈美球.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7(06):795-802

[7]钟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的农业发展导向[J].中州学刊,2018(05):40-44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公司研究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