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氨溴索和糖皮质激素对早产儿BPD 的有效性分析

2020-04-07马慧伟张成元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胎龄皮质激素早产儿

马慧伟,张成元

(1.潍坊医学院,山东 潍坊 261000;2.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山东 潍坊 261000)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BPD)是早产儿较常见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多发于出生后存在呼吸窘迫综合征且需要进行高浓度氧治疗或正压辅助通气的早产儿[1]。目前临床针对早产儿BPD常用的治疗方案包含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机械通气治疗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等[2]。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目前对早产儿BPD治疗的常用药物,但是其治疗效果仍存在许多争议,且被许多学者广泛关注[3]。本研究中采用氨溴索联合糖皮质激素对早产BPD患儿进行治疗,分析其疗效及对血液中白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早产儿BPD患儿98例,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中男婴25例,女婴24例;胎龄为30~36周,平均胎龄(31.1±1.7)周;出生体重1 250.3~2 024.1g,平均体重(1 560.4±242.1)g。研究组中男婴26例,女婴23例;胎龄为30~36周,平均胎龄(31.9±1.5)周;出生体重为1 249.3~2 025.1g,平均体重(1 469.8±276.1)g。两组的性别、胎龄及出生体重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均P >0.05),一般资料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BPD的诊断标准[4]:①任何氧依赖(>21%)>28天的新生儿。②如胎龄<32周,根据矫正胎龄36周或出院时需吸入氧浓度(FiO2)分为:轻度,未用氧;中度, FiO2<30%;重度,FiO2>30%或需机械通气。③如胎龄≥32周,根据生后56天或出院时需FiO2分为上述轻、中、重度。肺部X 线表现不应作为疾病严重性的 评估依据。

纳入标准:①入组患儿均符合早产儿BPD的临床诊断;②患儿在入组前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③入组患儿家属对本研究内容均知情,且在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①患儿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②患儿胎龄在36周以上;③患儿体重在2 500g以上;④患儿存在先天畸形、中毒性小肠结肠炎、消化道穿孔等情况; ⑤患儿需接受手术治疗;⑥患儿家属选择放弃治疗。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具体为:将BPD新生儿放置于培养箱中,给予吸氧治疗,在治疗期间注意保持患儿呼吸道畅通,并给予营养支持,使用利尿、支气管扩张及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为患儿补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注意维持患儿水电解质平衡,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变化。

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患儿接受氨溴索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地塞米松的使用方法[5]: 静脉推注地塞米松注射液(国药准字:H41021255,规格 1mL∶5mg),0.15mg/kg,1次/日,连续治疗3天;将药量缩减到0.1mg/kg,1次/日,连续治疗3天;再将药量缩减到0.05mg/kg,1次/日,连续治疗2天;再将药量缩减到0.02mg/kg,1次/日,连续治疗2天。盐酸氨溴索的使用方法: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63230,规格 1mL∶7.5mg),7.5mg/次,2次/日,连续治疗7天。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儿吸氧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当患儿在暂停吸氧或机械通气时,血氧饱和度可保持在88%~93%之间,即认为吸氧或机械通气暂停时间。

根据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合患儿停氧时间进行疗效划分,显效∶患儿接受治疗5天后停氧;有效:患儿接受治疗5~7天内停氧;无效:患儿接受治疗7天后仍需接受吸氧治疗。有效率 = (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采集患儿血液样本,离心获得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检测,操作需个人独立完成,以免交接过程出现误差。

对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记录,主要记录项目包含恶心呕吐、腹胀及消化道溃疡等。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4.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组内对比应用χ²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的比较

研究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的比较结果[n(%)]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rapeutic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2.2 两组相关因子水平的比较

对照组、研究组的IL-1β和TNF-α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前,两组的IL-1β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IL-1β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相关因子水平的比较结果()Table 2 Comparisons of serum levels of IL-1βand TNF-α of the premature infa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表2 两组相关因子水平的比较结果()Table 2 Comparisons of serum levels of IL-1βand TNF-α of the premature infa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IL-1β(pg/mL)TNF-α(pg/mL)组别 例数(n)t P t P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9 132.4±11.9 88.8±15.2 15.810 <0.05 235.3±12.4 176.2±25.6 14.544 <0.05研究组 49 132.4±11.9 34.4±5.7 51.991 <0.05 235.7±12.5 91.5±11.3 59.903 <0.05 t 0.144 14.564 0.379 15.667 P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吸氧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的比较

研究组吸氧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吸氧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的比较结果()Table 3 Comparisons of oxygen inhalation time an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ime of the premature infa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3 两组吸氧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的比较结果()Table 3 Comparisons of oxygen inhalation time an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ime of the premature infa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组别 例数(n) 吸氧时间(d) 机械通气时间(d)对照组 49 7.5±2.4 13.5±3.5研究组 49 5.1±1.1 8.7±1.6 t 14.267 15.674 P <0.05 <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结果[n(%)]Table 4 Comparison of incidences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premature infa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3 讨论

3.1 BPD 的发病因素及治疗现状

BPD是早产儿中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早产儿生命及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据临床数据统计显示,早产儿中约有70%会出现BPD[6]。针对该类患儿多需借助呼吸机协助通气,进而增加了患儿发生肺部感染的几率。有研究指出,引起早产儿出现BPD的关键环节为肺发育不成熟、急性肺损伤及急性肺损伤后异常修复[7]。目前,临床对BPD常用治疗方法有吸氧、营养干预、利尿、机械通气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8]。有研究指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对于炎症反应可起到较强的抑制作用,缓解患儿肺纤维化,进而达到改善肺功能的目的[9]。

3.2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联合氨溴索治疗BPD 的效果分析

氨溴索是一种黏液溶解剂,可使患儿呼吸道内痰液黏度降低,提高了支气管纤毛运动,保持呼吸道畅通[10]。在对早产儿BPD患儿治疗过程中,氨溴索联合糖皮质激素可使患儿支气管和肺部功能得到快速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吸氧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说明对早产儿BPD患儿采用氨溴索联合糖皮质激素可缩短治疗时间。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氨溴索可提高早产儿BPD的治疗效果,且并未增加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认为糖皮质激素在治疗早产儿BPD中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3.3 氨溴索联合糖皮质激素对患儿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前有研究指出,BPD与炎症反应之间存在密切联系,IL-1β及TNF-α是机体内比较常见的炎症启动因子,对机体炎症发展可起到促进作用[11]。IL-1β是机体常见的促炎因子,对炎症发展可起到促进作用,其水平含量上升可加速炎症反应,加重组织损伤程度。TNF-α属于机体内常见趋化因子,对肺部组织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对炎症细胞聚集可起到促进作用,加速炎症细胞的产生,使机体内其他炎症因子的危害程度增强。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IL-1β及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采用氨溴索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早产儿BPD可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缓解机体炎症发展,促进患儿康复。

综上所述,对早产儿BPD患儿采用氨溴索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机体恢复,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胎龄皮质激素早产儿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三七总黄酮抗糖皮质激素诱发骨质疏松的效应
早产儿如何护理及喂养
78例小于胎龄儿的临床特点分析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不同胎龄新生儿心电图特征研究进展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