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

2020-04-03黄麒麟肖红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前缘成形术椎体

黄麒麟,肖红

(贵州航天医院,贵州 贵阳 563000)

老年人其体质较差,骨骼较为脆弱、骨密度较低,从而导致极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其中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较为常见,如未能及时给予治疗,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慢性疼痛,严重时还会造成患者行动不便出现功能性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多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但效果不甚理想,疾病容易复发,近年来椎体后凸成形术在临床得到广泛的应用[1]。本研究探讨了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保守治疗在疗效上的差异,以便于提高临床治疗和提供循证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病例资料时间为2016年6月-2019年1月,从这一时间段内我院接收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中选取86例,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性进行分组,分别为常规组(43例;采用保守治疗)、研究组(43例;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常规组:男女比例24:19,年龄51-78岁区间范围,平均年龄(65.11±4.52)岁。常规组:男女比例26:17,年龄52-77岁区间范围,平均年龄(65.24±4.32)岁。纳入标准:①均经临床诊断确诊;②自愿参与研究,患者及家属均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心肝肾疾病者;②患有精神类疾病,无法配合治疗者;③其他疾病者。经统计学对两组一般资料展开对比,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保守治疗,指导患者仰卧,使用软垫将骨折处垫高,向后伸展脊柱,给予患者疼痛缓解措施,指导其进行训练,采用平卧3、4、5支持法锻炼背部肌群,以患者耐受力为基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一段时间后在腰围保护下指导患者下床活动,兼顾背部肌群训练,每天坚持1-2次,持续时间30 min[2]。

研究组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指导患者俯卧,给予全麻,在C型X线机的引导下明确穿刺点与骨水泥注射点,以常规入路方式进行穿刺,穿刺针推入椎体位置,抽出内芯,置入导针,然后将针外套筒拔出,将套管及扩张套管置入,退出导针,注射造影剂,最大扩充压力不得超出300 Pa,椎体复位后注射骨水泥,使用团状骨水泥固化[3]。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后影像学相关指标,包含椎体前缘高度、Cobb's角。②采用骨质疏松症问卷EVOS对比评估两组活动功能,分数越高患者活动功能恢复越好[4]。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研究数据均录入SPSS 24.0软件中进行处理,以(Mean±SD)的形式录入计量资料(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s角、EVOS评分),采用t检验。以P<0.05为参照标准判定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椎体前缘高度、Cobb's角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的改善效果更好,P<0.05;同时研究组活动功能恢复情况明显比常规组更优,P<0.05,见表1。

表1 椎体前缘高度、Cobb's角、EVOS评分情况对比(Mean±SD)(n=43)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这一疾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老年人由于其体质逐渐变差,骨质中的含钙量减少,骨密度降低,进而影响到骨微观结构,从而极易出现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这种疾病不仅会引起患者疼痛,同时还会影响其活动功能,正常生活能力受限[5]。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的椎体前缘高度、Cobb's角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的改善效果更好,P<0.05;同时研究组活动功能恢复情况明显比常规组更优,P<0.05。临床采用常规物理保守方法进行治疗,主要是结合功能锻炼和药物治疗,其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可以促进患者骨折愈合,但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治疗时间较长,且后期容易复发。近来椎体后凸成形术随着医疗技术的提升在临床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一治疗方式以注射骨水泥方式使椎体得以强化,从而有效缓解疼痛,促骨折部位的愈合,同时减少了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使患者活动功能得到更好的恢复,进而改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其临床疗效与常规保守治疗相对比更为显著,有效改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促进其活动功能的恢复,进而有效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可推荐临床广泛实践应用。

猜你喜欢

前缘成形术椎体
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特立帕肽与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麻醉方式的现状及展望
一种飞机尾翼前缘除冰套安装方式
高压涡轮前缘几何形状对性能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