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肾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的血清学诊断的临床研究

2020-04-03黄毅勇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骨病矿物质肾病

黄毅勇

(柳州市中医医院,广西 柳州 545001)

慢性肾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并发症,将会在较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机体健康程度,虽然对患者的骨活检检测能够明确患者的病情,但此种方式为有创检测,并且费用较高,因此不易被患者接受[1]。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目前临床中多采用血清学诊断方式。本文将探讨慢性肾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的血清学诊断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肾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患者,依据不同分期的慢性肾功不全程度将其分为高转运性骨病组与低转运性骨病组。高转运性骨病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为52-67岁,平均年龄为(59.5±4.9)岁;低转运性骨病组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为53-67岁,平均年龄为(59.9±5.1)岁。家属了解研究方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之间的线性资料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慢性肾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的临床诊断标准;②获得家属的同意。排除标准:①无法积极配合完成检测;②患有严重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

1.2 方法 告知所有患者晨起空腹,抽取其4 mL静脉血,对其进行离心处理后取上层清液,运用磷钾酚肽络合铜法对血清钙进行检测,运用钼蓝比色法对血清磷进行检测,运用酶联免疫法对血清iPTH进行检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检测血清中CTX与PINP的表达水平。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血清钙、磷、iPTH、CTX、PINP的含量差异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血清钙、磷、iPTH、CTX、PINP的含量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高转运性骨病组患者与低转运性骨病组患者的血清钙、磷、iPTH、CTX、PINP的含量差异情况比较:除血清钙外,高转运性骨病组的磷、iPTH、CTX、PINP的含量明显高于低转运性骨病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血清钙、磷、iPTH、bAP、TRACP的含量差异情况比较(Mean±SD)

3 讨论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并发症,只有予以及时有效的检测,才能够予以有效的治疗,提升患者的机体健康与预后质量。以往临床中主要使用骨活检方式进行检测,该种检测方式被作为诊断肾性骨营养不良的金标准,虽然具有良好效果,但此种方式将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因而不易于患者的接受[2]。

随着检测技术的提升,目前临床中多通过血清检测方式进行诊断。iPTH通常被用作对高转运性骨病的诊断,但通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对于部分患者而言,若单纯诊断iPTH将无法诊断无力性骨病与高转运性骨病;CTX是I型胶原C端肽的降解产物,是反映骨吸收的重要指标;PINP是骨形成标记物之一,反映成骨细胞的活性与骨形成速率[3]。因而将上述指标进行联合检测能够有效的鉴别诊断无力性骨病与高转运性骨病。同时通过临床研究可知,约80%的磷以磷酸钙形式贮存在骨骼中的物质,约99%以上的钙存在于骨骼及牙齿中。因此将上述血清指标进行联合检测,能够有效的明确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情况,从而能够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疗,因而能够获得良好效果。依据结果显示,除血清钙外,高转运性骨病组的磷、iPTH、CTX、PINP的含量明显高于低转运性骨病组,足以说明慢性肾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的血清学诊断具有显著效果。

猜你喜欢

骨病矿物质肾病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积极面对肾病,康复丰富人生
血液透析仪联合血液灌流器治疗老年维持性透析合并肾性骨病的疗效观察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地方病防治核心知识大骨节病
喝矿物质水还是纯净水?
揭露动物营养中微量矿物质的误区
骨病义诊进社区三分钟推拿受追捧
新国标定稿 “矿物质水”要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