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康复护理在预防股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评价

2020-04-03黄伟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住院费用股骨静脉

黄伟

(荆州市中心医院,湖北 荆州 434000)

行手术治疗是患者股骨骨折后常用的临床治疗方法,临床效果确切,但因护理干预不当,术后极易发生深静脉血栓(DVT),为预防DVT以及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需给予患者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生活[1]。本次研究主要探究快速康复护理在预防股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护理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4月来我院进行股骨骨折手术的患者118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9例患者。

研究组患者女性22例,男性37例,年龄42-73岁,平均(49.3±2.8)岁;对照组患者女性36例,男性23例,年龄40-69岁,平均(50.2±3.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基础资料均无差异(P>0.05),且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于知情书上签名,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次研究予以通过。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措施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性护理方案,内容包含:术后给予日常护理方案以及肢体抬高性锻炼,以免患者血管被牵引过度以及损伤管壁[2]。

1.2.2 研究组护理措施 研究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方案,护理内容为:术后给予患者穿戴静脉曲张弹性袜行相应的预防,但在穿戴之前,需确保弹性袜的弹性以及患者皮肤干燥程度,避免患者皮肤出现破损现象,长时间应用的患者,需有备用的弹性袜,并于规定的时间内评估患者的皮肤状况,并做详细的记录;术后给予患者2次/d的间歇充气压力泵进行预防;在患者的小腿以及腘窝处使用软垫,垫高其患肢,并给予屈伸等相关性运动,预防患者血流发生淤滞,加快全身血液循环的速度。患者初期发生血流瘀滞时给予皮下注射5000 U低分子肝素钙,1次/d,并依据患者自身疾病的状况确定治疗时间[3]。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比对两组患者术后DVT的发生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DVT检查方法为:应用下肢静脉造影以及B超行相应的检查。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软件SPSS 18.0行处理分析,其中率(%)为计数资料,行卡方(χ2)检验;(Mean±SD)为计量资料,行t检验,均当P<0.05时,提示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DVT发生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对比:研究组DVT发生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DVT发生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对比(Mean±SD)

3 讨论

人体骨骼中股骨是最大的骨头,一旦发生骨折,未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引发患者大量内出血或者神经功能性损伤,从而进一步影响患者的预后生活。在当前的临床治疗中股骨骨折治疗的首选方案为手术治疗,并于术中给予静滴高渗性葡萄糖溶液以及静注抗生素等治疗手段,而患者股骨骨折本身为感染性损伤或者机械性损伤,在极大限度上加大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而患者发生骨折后活动受限,导致血液循环速率降低,从而形成下肢DVT。因此,给予股骨骨折患者术后针对性快速康复护理是及其必要的,从而有效地预防以及控制DVT的发生率,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主要探究快速康复护理在预防股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确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DVT发生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研究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方案能明显降低DVT发生率,护理效果强于对照组,并且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降低其经济负担,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能显著预防以及控制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率,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住院费用股骨静脉
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内径及功能变化的研究进展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北京市医保局:部分住院费用 4月1日起“无纸化”报销
医疗保险对中老年人住院医疗费用的影响
国家卫计委:2017年实现住院费用异地结算
可溶性Jagged1对大鼠静脉桥狭窄的抑制作用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