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望谟县拉洋金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研究

2020-04-02任云龙韦彩宁

四川地质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断层矿体

任云龙,韦彩宁,孟 勇

贵州省望谟县拉洋金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研究

任云龙,韦彩宁,孟 勇

(贵州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贵阳 550005)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扬子地台-黔南台陷-望谟北西向构造变形区的牛角寨背斜,区内以褶皱、断裂构造为主,导致层间滑脱,挤压破碎,为成矿提供了构造控制条件,矿床成因类型为微细粒侵染型低温热液矿床。共圈定6个金矿体,褶皱、断裂发育地段,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与三叠系下统罗楼组接触部位、三叠系中统新苑组第一段与三叠系下统罗楼组接触部位是金矿成矿的有利部位,研究对以后的地质勘查具有很重要的指导。

贵州拉洋金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

贵州省望谟县拉洋铅锌矿区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望谟北西向构造变形区四级构造单元内(图1);出露的地层从新到老有第四系(Q)、三叠系中统边阳组(T2)、新苑组(T2)与许满组(T2)、下统罗楼组(T1);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P3)、中统茅口组(P2)。区域构造总体呈NW向展布,少数为NE向、或近EW向展布,地质构造和沉积建造明显受基底构造控制影响,构造形成时期主要为燕山期,前燕山期构造亦有所表现。位于磨基-锁口岩-豆芽井Ⅰ级Au、Sb找矿远景区内(远景区南延部分),成矿地质构造条件较好,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图1 矿区区域地质图

1-三叠系中统边阳组一段;2-三叠系中统许满组四段;3-三叠系中统许满组三段;4-三叠系中统许满组二段上垭段;5-三叠系中统许满组二段下垭段;6-三叠系中统许满组一段;7-三叠系中统新苑组三段;8-三叠系中统新苑组二段;9-三叠系中统新苑组一段;10-三叠系下统罗楼组;11-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12-二叠系中统茅口组;13-地层界线;14-断层;15-地层产状;16-水系沉积物异常区;17-矿区界线

1 矿区地质

矿区位于区域性牛角寨背斜SE倾伏端,区内主要发育NW向、NE向或近EW向构造,区内出露的岩石地层、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图2)。出露的主要地层有:三叠系中统边阳组(T2)第一段(T21),三叠系中统新苑组(T2)第二段(T22)、第一段(T21),许满组(T2)第二段(T22)、第一段(T21),三叠系下统罗楼组(T1),二叠系(P)上统吴家坪组(P3)、中统茅口组(P2)。

图2 矿区地质图

1-三叠系中统许满组二段;2-三叠系中统许满组一段;3-三叠系中统边阳组一段;4-三叠系中统新苑组二段;5-三叠系中统新苑组一段;6-三叠系下统罗楼组;7-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8-二叠系中统茅口组;9-断层及编号;10-地层界线;11-背斜轴迹;12-矿体及编号;13-见矿钻孔;14-勘探线及编号;15-地层产状

主要断层特征与矿化关系分述如下:

F1断层(区域上称河贝断层):NW向展布,断层倾向NE,倾角68°~75°。断层NE盘地层依次为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上统吴家坪组(P3),三叠系下统罗楼组(T1);而SW盘地层为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上统吴家坪组(P3),三叠系下统罗楼组(T1)。断层破碎带宽1.2~3.8m,断层带岩石硅化蚀变强烈,铁质浸染较强,该断层破碎带有明显的Au矿化Au含量0.01×10-6~2.00×10-6,矿化较好,其为一高角度导矿逆冲断层。

F3断层:NW向展布,断层NE盘地层为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P3),三叠系下统罗楼组(T1)、中统新苑组(T2)边阳组第一段(T21);SW盘地层依次为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P3w)、三叠系下统罗楼组(T1)、中统新苑组(T2)边阳组第一段(T21)。断层破碎带宽2.6m,断层倾向NE,倾角60°。断层附近岩石硅化蚀变强烈,且见有黄铁矿化蚀变。断层性质为向NE倾斜的正断层。断层破碎带含矿性弱,Au含量为0.01×10-6~0.002×10-6。

F4断层:NW向展布。断层上盘地层为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P3);下盘地层为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上统吴家坪组(P3),三叠系下统罗楼组(T1)。断层破碎带宽9.8m,断层倾向SE,倾角50°。断层附近岩石见有弱硅化蚀变现象。其断层兼有左旋走滑性质,为向NE倾斜的逆冲断层。断层破碎带Au品位在0.05×10-6~0.15×10-6之间,矿化弱。

F5断层:NW向展布。断层SW盘地层为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上统吴家坪组(P3w),三叠系下统罗楼组(T1);NE盘地层为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上统吴家坪组(P3)。断层破碎带宽1.3m,断层倾向SW,倾角58°。断层带岩石硅化蚀变强烈,且见有黄铁矿化蚀变。断层性质为向南西倾斜的正断层。该断层破碎带Au含量在0.01×10-6~0.11×10-6之间,含矿性差,矿化弱。

F7断层: NE向展布。上盘地层为三叠系下统罗楼组(T1);下盘地层依次为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P3),三叠系下统罗楼组(T1)、中统新苑组第一段(T21)。断层破碎带宽0.8~1.2m。断层倾向NW,倾角71°,断层带岩石硅化蚀变强烈,铁质浸染较强,其为向NW倾斜并兼有走滑性质的正断层。断层破碎带矿化弱,Au品位在0.12×10-6~0.16×10-6之间。

F8断层:近EW向展布。断层两盘地层为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P3),三叠系下统罗楼组(T1)。断层破碎带宽3.5m。断层倾向N,倾角85°,其为向N倾斜的右旋走滑断层。经对断层破碎带采样分析,Au含量为0.05×10-6~1.29×10-6,该断层含矿性好,矿化程度高。

F9断层:NE向展布。断层两盘地层均为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P3)。断层破碎带宽8.3m。断层倾向SE,倾角82°,其为向SE倾斜的正断层。该断层破碎带Au含量在0.05×10-6~0.12×10-6之间,含矿性差,矿化弱。

牛角寨背斜:位于矿区北西部,轴迹呈NW向展布,核部地层为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两翼依次为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P3)、三叠系下统罗楼组(T1);由于受F1断层(河贝断层)与F3、F10断层的控制,背斜NE翼为中三叠统新苑组(T2)、边阳组(T2),SW翼则为许满组(T2)。牛角寨背斜NE翼岩层倾角20°~40°,SW翼岩层倾角为20°~45°,背斜两翼基本对称,属宽缓对称褶皱类型。在矿区三叠系中统许满组(T2)出露区,NW、NE向展布的表层短轴背、向褶皱较为发育,规模不大,多呈雁行排列。

2 围岩蚀变

矿区金矿体围岩以动力热蚀变为主,硅化蚀变及大理岩化较为普遍,高岭石化次之;黄铁矿化仅局限于断层带旁侧及矿体边缘;而退色化蚀变主要见于粘土岩类岩石及断层两侧,带状分布,分布局限。根据目前圈定的Au矿体所产出的时代层位与产出空间位置虽然各不相同,其围岩特征也不尽相同,但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即:一类为产于三叠系下统罗楼组(T1)、三叠系中统新苑组第一段(T21)中的Au矿体,矿体围岩为粉砂岩、粉砂质粘土岩、粘土岩;而另一类是产于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P3)中的Au矿体,矿体围岩均硅化灰岩。由于受断层破坏及后期硅化蚀变的影响,矿体与围岩界线不清晰,在开采时需进行矿山测试分析监测,正确区分矿体与围岩。

图3 矿体剖面图

1-断层及编号;2-亮晶颗粒灰岩;3-硅质灰岩;4-泥质灰岩;5-粉砂岩;6-钙质粉砂岩;7-钙质粘土岩;8-矿体;

3 矿体特征

表1 Au矿体特征表

通过本次普查工作,共圈定6个Au矿体(表1,图3)。圈定的Au矿体规模小,矿体厚度最薄的仅有1.48m(Ⅰ号矿体),最厚的3.93m(Ⅳ号矿体);走向延伸最长的349m(Ⅲ号矿体),走向延伸最短的仅有20m(Ⅱ号矿体);单工程Au含量最低0.42×10-6,最高11.90×10-6,一般在0.60×10-6~1.29×10-6之间;矿体产状与围岩产状大致相同,局部斜交;除Ⅵ号矿体在地下深部被F1逆冲断层错断外,其于各Au矿体保存较好。通过对所获得的各类地质、矿产等资料的综合整理发现,推断认为地下深部有隐伏Au矿体存在的可能性较大。

4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4.1 矿床成因

区域内中二叠世主要受扬子及右江区台、盆相间沉积格局期古断裂的控制,随着海盆扩大早、中三叠世罗楼组、许满组与新苑组承续浅水槽盆相的碎屑岩沉积,是矿物源的主要沉积期。后期经历构造作用,特别是燕山期的构造变形,促使区内以褶皱、断裂构造为主,导致层间滑脱,挤压破碎,为成矿提供了构造控制条件。矿区内的Au矿属燕山期低温热液成矿区,矿床成因类型为“微细粒侵染型低温热液矿床”。至于成矿期后受到表生作用,大气水加入的改造,是成矿富集的表生阶段。

4.2 找矿标志

1)构造、岩性复合控制标志:即在褶皱、断裂发育地段及其旁侧的构造层间滑动破碎带地段,是Au矿成矿的有利部位。

2)岩石蚀变标志:在岩石受到强烈硅化、方解石化,叠加粘土化、角砾化地段是Au成矿的有利地段,尤以硅化、方解石化、粘土化强烈蚀变部位是寻找金矿的主要标志。

3)层位标志:测区内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P3)与三叠系下统罗楼组(T1)接触部位、三叠系中统新苑组第一段(T21)与三叠系下统罗楼组(T1)接触部位,是区内寻找Au矿的主要层位标志。

5 结论

圈定的Au矿体受NW向F1逆冲断裂带控制与地层的制约,矿化地段围岩具强烈的硅化蚀变与粘土化蚀变;含矿地段次级褶皱、断裂发育,岩石强烈变形、破碎,方解石化普遍,细脉状方解石相互穿插,属微细粒侵染型低温热液矿床。应该加强断层破碎带之间的褶皱地段找矿研究。

[1] 贵州省地质调查院.中国区域地质志(贵州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7.

[2] 刘路,黄波,徐伟钧,等.贵州省铅锌矿矿床成因浅析[J].四川地质学报,2019,39(01):54-57.

[3] 黄勇,白龙.贵州省罗甸县罗化金矿地质特征[J].贵州地质,2000(04):254-260.

[4] 何金坪,苑顺发,汪小勇,等.黔西南矿集区莲花山背斜区地球化学特征[J].四川地质学报,2018,38(03):384-387+397.

[5] 季国松,吴治君,彭慈刚,等.黔西南册亨百地金矿找矿模式初探[J].矿产与地质,2018,32(03):465-473.

[6] 田合利,刘旭,李源洪.黔西南金矿地质构造特征及深部找矿方向分析[J].西部资源,2018(03):31-32.

Geological Features and Ore Criteria for the Layang Au Deposit in Wangmo, Guizhou

REN Yun-long WEI Cai-ning MENG Yong

(Guizhou Institute of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Guiyang 550005)

The Layang Au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Niujiaozhai anticline of the Yangtze platform-South Guizhou syneclise-NWW-trending Wangmo tectonic deformation zone. The deposit is a fine-grained disseminated epithermal gold deposit controlled by stratigraphic horizon and structure. Folds and faults, interlayer décollement and crushing fracture are developed in the ore district. A total of 6 gold ore bodies are delineated. Contact of the Upper Permean Wujiaping Formation with the Lower Triassic Luolou Formation and contact of the First Member of the Middle Triassic Xinyuan Formation with the Lower Triassic Luolou Formation and devrlopment of folds and faults are position favorable for Au mineralization.

Layang Au deposit; geological feature; ore criteria; Wangmo County

2019-11-08

任云龙(1985-),男,陕西省铜川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地质矿产勘查与管理工作

P618.51

A

1006-0995(2020)01-0060-04

10.3969/j.issn.1006-0995.2020.01.013

猜你喜欢

断层矿体
如何跨越假分数的思维断层
嘛甸油田喇北西块一区断层修正研究
X油田断裂系统演化及低序级断层刻画研究
近地表矿体地下组合式连续开采技术研究
Chronicle of An Epic War
论甲乌拉矿区断裂构造及控矿作用
一种改进的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模拟方法
3D Mine不规则矿体三维地质建模和储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