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丧文化”现象的社会心理学思考

2020-04-02段水莲刘莼汐

宁波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群体文化

段水莲,刘莼汐

(湖南警察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8)

引言

2016年末,一张“葛优躺”图片意外在网络上走红。图片中的他极度颓废地躺在沙发上,眼神弥散,全身散发着一种“生无可恋”的气场。无论从眼神或形态上,都透露出“我差不多是个废人”的“丧”气质。明明与社会一直推崇的“心灵鸡汤”“正能量”相反,却出乎意料地成为网络新宠,成为青少年群体力捧和崇尚的文化。无论是普通人还是明星名人,都会时不时地“丧”一下。“丧文化”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现代社会中复杂多样的社会心态,反映出青少年的实际需要与利益诉求,是社会心态的典型表现和情感流露。开展对丧文化现象的研究分析,并提炼有针对性的对策,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利于青少年良好心态的培养与引导。

一、“丧文化”的表征

(一)“丧文化”的内涵

“丧”字具有“失去、丢掉”的含义,引申意为“灰心、失败、逃亡”等消极含义。[1]“丧文化”中的“丧”字读 sàng,带有压抑和颓废的感情色彩。[2]“丧文化”与当代社会主导的“正能量”相反,是一种流行于青年群体当中的带有颓废、绝望、悲观等情绪和色彩的语言、文字或图画,它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新形式。[3]它实现了意义的重构,表现出了自我娱乐的精神,是自我批评后的自我和解,带有一定程度的消极颓废意义,又以丧而不馁为核心,这是一个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转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的文化现象。[2]

(二)“丧文化”的表现形式

文字是“丧文化”最基本的表现形式。青年群体利用文字创造了许多经典丧语录,如“这个世界真好,每天都有不同的难过”,“今天不开心没关系,反正明天也不会好过”,“别灰心,人生就是这样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的”等。

图片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效果,能使人产生深刻的直观印象,尤其是各种表情包,更是“丧文化”的常用载体之一。近年来,一些影视形象,如悲伤蛙、鹦鹉兄弟、鲍比希尔等,也被制成“丧”系表情包反复出现。

歌曲的通俗性及大众性使得它亦成为丧文化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如《寂寞寂寞就好》《黑色星期五》《他一定很爱你》等带有较强消极颓废气息的音乐也频繁出现在青年群体的生活中。

此外,电视剧、电影等视频也是“丧文化”能快速传播和流行的形式,这些影视作品的艺术创作使“丧”的格调得以提升,使人们对这种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如网剧“废柴兄弟”等等。

不少商家也发现了“丧文化”的商业价值,用“丧”文字打动消费者,例如前阵炒得火热的“丧茶”,用“混吃等死”“碌碌无为”“升职无望”等消极扎心的广告词吸引弄潮儿的眼球,让消费者愿意为自己的情感共鸣和情感宣泄的愉悦买单。

(三)“丧文化”现象的现状调查

从最初的“葛优瘫”到如今的“丧文化”,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丧”的大部队中。2019年UC大数据针对全国网民开展了关于丧现象的调查,结果发现,曾经被打上“叛逆”标签的80 后夹心层们成了丧文化中的主流群体,占比高达50.41%。其次是90 后,占比35.42%,70 后群体的占比最低,仅0.28%。如图1。

除此以外,UC 大数据对丧文化的地域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东部沿海地区的丧文化现象较之其他省份城市更为普遍,其中排名前三的广东、山东、江苏均位于东部沿海区域,其分别为 16.5%,8.86%,6.59%,之后则为河南、四川、河北、湖北、福建等地。如图2。

在对丧文化的热点城市分布调查时,令人意外的发现是,一直让人觉得非常安逸的“天府之国”——成都,居然进入了热点城市的榜单,位居第二,排名第一为广州,之后分别为深圳、北京、上海等城市。如图3。

二、“丧文化”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一)青年复杂社会心态呈现

“丧文化”的存在反映了当代青年复杂的社会心理意识,折射出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

1.压抑情绪的宣泄

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弗洛伊德已经证明“抑郁和宣泄是人类的两种基本心理机制”,在现实生活中,个体受到来自自我和超我的约束,通常会压制本我的释放,抑制情绪的宣泄。而网络空间的隐蔽性和虚拟性,使得个体获得了最佳的情绪宣泄场所。丧文化的风靡表面上是亚文化传播,而就其实质而言,是人们内在的、未意识到的本能冲动或意识到本能冲动后的自我嘲讽所形成的一种保护机制。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内在的需求也逐渐增多,同时内心深处的某些不被许可的需求也会被压抑到无意识中。而丧文化的出现能在某种程度上变相弥补本我的需求。

在现实层面上,当今社会的青少年群体在众多的标签、压力下生活,往往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可以在他的每个特殊时间段,达到他应有的成就,即大多数人无法达到社会的“标签化”。比如三十而立,大部分的人是落后于此的。而丧文化的出现,会给人们形成暂时的避风港。同样青少年群体可以通过自我嘲讽而获得短暂的喘息,进而形成一种自尊的自我保护机制,以便于更好适应外界环境,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学者刘易斯·科塞提出了“安全阀机制”理论,为人们的情感释放提供了缓冲区。[4]“丧文化”通常是通过自我反讽和自我贬低的方式传达思想,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轻青年群体的压力,从而减轻和消除生活中的不快乐。

2.自我解嘲式的防御

根据临床经验,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概念。现实自我是指个体在环境中表达的真实自我,而理想自我则是指个体根据社会或自身需要在头脑中想象出来的理想化的形象。[5]从人格发展阶段的角度上,我们也不难发现,青年群体尤其是 18 至 25 岁的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混乱,易产生情绪的剧烈波动。对自我的认识、人生的规划、未来的去向都十分迷茫,易受到各种亚文化的影响。当“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且一时难以逾越时,往往个体会形成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即采用一种“防御性悲观”的态度,来避免失败或未达成目标而产生的自我怀疑和否认。故从人格的角度而言,“丧文化”的兴起绝不是巧合。在受到他人的嘲弄前,率先寻找或创造机会贬低自己,降低别人的期望和尊重,为可能的失败提供一个很好的理由。尽管这种激进的自我评价往往不客观,但有效地制止了他人的嘲弄和不友好的攻击,可以从源头上减轻自己的痛苦,所以自我嘲弄是一种有效的防止焦虑的方法。

3.社会归属感的追求

马斯洛认为,人类有追求归属与爱的需要,青年群体对归属感的需要更为突出。同时于青年群体而言,其自我意识处于觉醒期,他们渴望通过表达自己来证明自己,以实现自我价值。丧亦是一种主要的表达方式,他们用自己的话语方式进行交流,如带有“丧”情绪的段落和表达,获取他人的支持与鼓励,相互打气,产生情感共鸣。“丧文化”本质上是一种“恳切示弱”的自我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试图通过表现脆弱、痛苦和无助来寻求他人的社会支持,通过找到自己的盟友或富有同情心的人,产生共情效果,淡化孤独感,获取归属感,从而达到减少痛苦,达到心理平衡的效果。

(二)群体社会心理的影响

1.集体无意识的显现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最早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认为它是人类心理的一部分,是指由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理最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精神,是属于一个集体共同的精神属性。弗罗姆认为社会为了维护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形成了一个决定认识形式的体系或范畴,这种体系的作用就像一个社会的过滤器。[6]不能通过这个过滤器的经验不能成为意识。故被主流文化排除在外的消极、颓废在长期的压制后就逐渐形成了集体无意识。丧文化的出现,刚好契合了人类潜意识深处的消极感受,所以,即使人们并未意识到自己的社会无意识,但仍在投身于丧文化的发展中得到了满足。从某个意义上来说,“个体丧”表达了青年群体对社会现实状况的不满,通过发出自己的声音来缓解内心的压抑与痛苦,这种直接的表达形式,有利于个体消极情绪的发泄。但当“个体丧”演变成“群体丧”时,就形成了集体无意识,在群体丧的过程中,获得了群体压力的释放。

2.群体焦虑的释放

社会阶层的固化、上升通道的阻滞,使得青年群体事业上升的空间受限,而生活成本的不断增加、生存压力的加大,使得年轻一辈感受到更大的压力,学历贬值、就业困难等现实问题,也使青年很容易产生危机感,在这个成名要趁早的互联网时代,不少人年少出名、有的在学业上独占鳌头,有的在事业上成为一方大佬。这些金字塔顶端的人物被媒体无限聚焦放大,让更多的底层民众感受到了来自精神上的碾压,整个社会弥散着一种焦虑感,于是多少人开始焦虑、迷惘,为自己的不甘和平庸寻找突破口,丧就变成了一种自我嘲弄与压力释放的出口。“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哪有什么选择恐惧,还不是因为穷”、“有时你不努力一下,都不知道什么是绝望”等贴近现实的表达,既生动反映生活,又真实表达心情,助推了群体社会性焦虑的释放。网络青年“群体丧”的狂欢给了自己一个停下来的理由,从而缓解群体性焦虑所带来的身心伤害。

3.从众心理的驱使

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是指个体处于群体之中由于真实的或者想象的群体压力而导致行为或态度的改变。[7]从众的心理使群体行为与态度趋向一致,导致个体缺乏思考,跟随大众的方向。在丧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个体受到自身现实境遇的影响,发表了具有一定“丧意味”的表达,作为吃瓜群众的他人感受到了来自“丧表达”背后的自我嘲讽和文化潮流,从而跟随他人的表达,使丧文化得以不断地蔓延与发展。当全民吐槽瓦解了权威,互怼的日常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片段,人们用日常嘲讽与编排来进行交流,在自嘲中给自己一个退路,给人际交往留下一个礼貌而又不失尴尬的合适空间。

三、“丧文化”现象的应对思考

(一)关注青年心理成长与表达,建立向上的自我导向

负面的社会情绪是社会释放出来的警报,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分析“丧表达”,有利于我们了解当代青年的思想困境,从源头上避免颓废心态对青年群体的影响,确保他们健康成长。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和判断“丧信息”,利用舆论引导,有效应对,减少“丧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为青年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社会的每一个组成单元都有责任与义务关注青年群体的表达欲求,及时引导青年群体宣泄不良情绪,如可以通过团体性的心理疏导和一对一的心理教育来提升青年群体的思想意识,助推青年群体负性情绪的合理宣泄。要引导青年群体理性参与网络公共生活,培养青少年向上的自我导向,增强独立自主和理性判断的能力,做到理性和感性共同发挥作用,减少丧文化的误导倾向。

(二)重视青年社会需要与诉求,引导积极的归因倾向

“丧文化”浪潮的掀起是青年群体获得感缺失的表现,是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产物。青年群体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需要青年群体的努力奋斗。要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强大潜力,就需要对他们合理的社会诉求给予重视和满足。如通过促进社会机会均等和公平分配,增强青年的实际获得感;全面协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工作,满足青年多维度的利益诉求。同时,要注重对青年群体归因倾向的引导,如可以在社会层面推动若干公益计划,征集“丧”青年群体展开归因训练,结合心理学界的相关研究,如韦纳的归因理解展开归因风格训练,通过引导正向归因,以点带面,促进青年积极向上生活方式的形成。

(三)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培养青年群体健康的社会心态

新媒体的发展促进了“丧文化”的形成和传播,“丧表达”中的消极意义通过传播媒介扩大其影响,如果引导不当,就会对青年群体价值观的形成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环境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加强对“丧文化”内容的审核力度,建立和完善互联网的绿色环境体系,降低“丧文化”内容的负面影响,加大对各种发布平台的实时监控。其次,要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提高引导水平,加大引导力度,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用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来丰富青年的精神世界,避免“丧文化”的入侵。同时,要加强主流文化与“丧文化”之间的对话,引导青年群体理性地发泄情绪,以丧来消解消极情绪,传播符合青年特点的高质量网络文化。另外,还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通过社会监督、家庭引导、学校教育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为青少年树立一个良好的文化导向,引导青年建立健康良好的社会心态。

四、结语

丧文化的兴起势不可挡,故我们应顺势而为。如果想要减少或者根除丧文化的消极影响,就其本质上而言,关键在于加强对青年现实境遇的关心。如果丧文化所折射出青少年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丧文化所带来的颓废、消极影响就难以根除。因此,应该充分地利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力量,关注青少年的心理成长与表达,建立向上的自我导向;重视青年社会需要与诉求,引导积极的归因倾向;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培养青年群体健康的社会心态。通过多维度全方位的手段,打造青少年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从而避免丧文化消极因素的侵袭。

猜你喜欢

群体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关爱地球,学生成主流群体
认清亏欠问题——对参与近期香港暴乱的青年群体之我见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谁远谁近?
为特殊青少年群体遮风挡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