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野稷生物学性状及生长规律调查

2020-04-01王义生张伟付立范陈佳星董珈奇李锋王伟徐研常雪

杂草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抗逆性吉林省防控

王义生 张伟 付立范 陈佳星 董珈奇 李锋 王伟 徐研 常雪

摘要:为了掌握野稷的生物学性状及生长规律,以利于对其进行科学防控,在吉林省东、中、西部对野稷进行定点观测和调查。结果表明,吉林省农田中的野稷出土高峰期在6月上旬,分蘖高峰期在7月中旬,7月中下旬开始抽穗,花序呈黄色,8月下旬籽粒开始成熟,其中靠近穗顶端的先成熟,随即脱落。种子千粒重为 3.7~4.3 g。野稷密度较大的田块,害虫危害有加重的趋势。

关键词:野稷;生物学性状;生长规律;吉林省;抗逆性;防控

中图分类号:S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35X(2020)02-0016-05

Abstract: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rowth of Panicum miliaceum L. var. ruderale were studied at fixed points in the eastern,middle and western farmland areas of Jilin Province. The peak of emergence occurred in the first ten-day period of June,the peak of tillering was in the middle ten-day period of July. Plants began heading and inflorescence turned yellow in the last ten-day period of July;grain began to mature in the last ten-day period of August,with grains near the top of panicle maturing first and shattering. The 1000- seed weight ranged from 3.7 g to 4.3 g. Fields infested by P. miliaceum L. var. ruderale at high density the harm of pests were negatively affected.

Key words:Panicum miliaceum L. var. ruderale;biological character;growth regulation;Jiling Province

野稷(Panicum miliaceum L. var. ruderale Kitag)[1],别稱野糜子、山糜子、野生糜子,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属禾本科黍属糜子种。按照孟繁霜的划分方法[2],国内野稷可划分4个遗传群体,吉林省农田的野稷属于东北春糜子区野生糜子群体。在遗传多样性上,野生糜子高于栽培群体,是糜子育种不可或缺的资源,但由于野稷具有抗旱、耐贫瘠特点,它逐步演进为农田主要杂草。在吉林省,野稷在全省均有分布,尤以中西部玉米田中密度高、危害较大。为了更好地防治野稷危害,本研究对其生物学性状按照《黍稷种质资源描述规范》进行调查,并对其生长规律进行初步探索。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野稷种子,2017年采集于吉林省公主岭。

培养箱、盆栽用花盆。

在吉林省东部的敦化市、中部的公主岭市、西部的乾安县,各设置一个观测点,调查野稷的生物学性状。乾安县土壤为沙土,pH值为7.2;公主岭市土壤为黑壤土,pH值为7.0;敦化市土壤为黑钙土,pH值为7.0。

1.2 调查方法

1.2.1 生物学性状、发生情况调查 在公主岭市农田上一年野稷发生密度较大的田地中间及地头分别留取10点,每点为边长0.5 m的正方形,面积为 0.25 m2,用固定方框圈围加以保护,不施用除草剂,人工拔除其他杂草,其中5点,待野稷出苗后,每点留取2株,于野稷的每个生长时期,对其性状进行观测,每3 d测量1次株高、分蘖数、叶长等指标。另外5点用于出苗规律调查,在野稷出苗后,定期调查出苗数量,调查后将已出土的野稷拔去,至野稷不再出土时,结束当年调查。

1.2.2 发芽及出苗率调查 取籽粒饱满的上一年野稷种子1 000粒,于 25 ℃ 条件下浸泡8 h后,捞出于培养箱中在 25 ℃ 下培养,调查其发芽率;另取1 000粒种子,播种于温室花盆内,调查出苗率,3次重复。

2 结果与分析

2.1 野稷生物学性状

3个观测点的野稷在生物学性状上,幼苗、花色、穗形、籽粒颜色基本一样,差异较大的是株高,即使同一观测点,不同作物田,其株高差异也较大。具体描述见表1。

2.2 生长规律

2.2.1 发芽率及出苗率 种子浸泡8 h后,在 25 ℃ 条件下培养24 h时开始露白,72 h后,发芽率低于40%,盆栽出苗率为50%左右。

2.2.2 出苗特点及生长规律 吉林省农田野稷的出土时间于5月下旬开始,于7月上旬结束,在6月上旬达到出土高峰,具体见图1、图2。对比图1、图2得出,野稷从种子萌发至出苗需6 d左右,这与盆栽试验得出的从播种至出苗需要 5 d 左右的调查结果一致。在发生程度上,本研究中的观测点同一时期出土数量最高可达 400株/m2。

野稷出土后,前期生长缓慢,拔节前后生长速率快,主穗开花后,主茎停止生长,生长速率曲线见图3。

野稷一般在3叶期后分蘖,于6月上旬开始,7月中旬达到高峰,8月上旬结束,分蘖曲线见图4。

3 小结与讨论

野稷的抗逆性特点以及吉林省农田的杂草群落演进,使其在农田中已成为主要杂草,部分地块的优势种群。特别是在玉米田中,野稷与玉米同属于禾本科单子叶植物,这为其防控带来较大困难,野稷出土高峰期在6月上旬,此时吉林省农田中的玉米、大豆正处于苗期,因此,玉米、大豆苗前土壤封闭药剂酰胺类除草剂对其防治不在其时。使部分地块为了防治野稷出现二次用药或加大用量的情况。另外,栽培糜子田的杂草药剂防除原本就困难较大[3],栽培糜子田中的野稷更是难以用药剂防治。

在遗传性状上,吉林省农田中的野稷花序为黄色,与杨天育等报道的甘肃会宁的野生糜子花序颜色为紫色[4]区别较大,也从侧面证明甘肃野生糜子与吉林省的不是一个种群。另外吉林省的野稷花序颜色是否还有其他颜色,还应进一步持续观测。

野稷虽然是重要的育种资源[5-6],但在其他作物田中会对作物产生危害,不仅与作物竞争光、水、肥,其发生地块亦是粘虫重发生区,粘虫的发生危害程度与禾本科杂草发生程度呈正相关[7-9]。另外,在调查中还发现,近几年在吉林省玉米田危害程度日益加大的双斑萤叶甲喜好在野稷中栖息、取食。刘鑫等调查发现,双斑萤叶甲喜好取食谷子穗[10],而对于野稷是否有利于双斑萤叶甲的繁殖扩散,加重对其他作物的危害,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梁帝允,张 治. 中国农区杂草识别图册[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540.

[2]孟繁霜. 糜子遗传多样性与栽培起源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2018.

[3]琦明玉,张立媛,李红光,等. 糜子田除草剂药效筛选及对产量的影响[J]. 杂草学报,2017,35(3):43-49.

[4]杨天育,董孔军,何继红,等. 利用糜子野生种进行旱地糜子育种的实践[J]. 作物杂志,2005(5):69-70.

[5]王 纶,王星玉,乔治军,等. 中国黍稷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创新与共享利用[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5,16(2):422-427.

[6]连 帅,王瑞云,马跃敏,等. 不同生态区糜子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5(3):225-231.

[7]周靖华,于志浩,武建寬,等. 陕西关中地区秋季黏虫发生新动态和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植保导刊,2017,37(6):36-40,48.

[8]于勇谋,王 强,赵中华,等. 近年我国黏虫发生为害原因分析及监测防治对策[J]. 中国植保导刊,2017,37(12):63-65.

[9]刘 杰,姜玉英,曾 娟,等. 2017年我国黏虫发生特点分析[J]. 中国植保导刊,2018,38(5):27-31.

[10]刘 鑫,田 岗,王枫叶,等. 谷田中双斑长跗萤叶甲种群动态初步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1):177-180.

猜你喜欢

抗逆性吉林省防控
球孢白僵菌植物内生性及其应用特性研究进展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精准防控 同心战“疫”
奔跑的小浪花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2018年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L组六枝点总结
吉林省2019年秋冬季秸秆离田工作方案
争分夺秒的防控导弹车组
反腐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五次优秀高教科研成果评审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