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服务动机视角下新时代大学生使命教育研究

2020-04-01谢羚宋健王鑫褚思佳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11期

谢羚 宋健 王鑫 褚思佳

摘要:青年肩负着时代使命和国家未来,针对大学生开展使命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文献研究和访谈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公共服务动机”模型研究青年使命感,并结合中国实际和大学生群体特点,提出了影响因素模型(在校经历、专业认同、政治理念和家庭社会化)。对北京部分高校大学生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校经历、专业认同、政治理念和家庭社会化对公共服务动机影响显著,这一结果为对大学生开展使命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使命教育;公共服务动机;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1-0006-03

在社会发展与变革过程中,青年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鼓励广大青年担负起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因此,关注和培养大学生使命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必不可少的环节,是高校育人工作机制的重要环节,是高校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推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目的所在。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回顾

当代大学生群体作为青年群体的主力军,成长于全新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一方面,大学生自我意识觉醒,肩负时代使命成为主旋律。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身能力素养还在提升阶段,在某些领域和情境中也出现一些乱象。[1]构建大学生群体使命感的模型并探究其影响因素,进而为建设大学生使命教育体系提供理论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1.新时代大学生使命感的概念。使命感仍然是一个相对宽泛模糊的概念,表现为个体响应社会和时代的感召,将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相结合。使命感如何定义与量化,受到哪些因素影响,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我们认为基于公共服务动机测量大学生使命感具有合理性。首先,公共服务动机概念上强调“个人关注公共利益,并且激发个人采取相应的行为”;其次,测量维度上公共服务动机从理性动机和感性动机角度测量个体动机及行为;最后,国内外有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开展公共服务动机的研究,并且信效度良好。因此,我们引入公共服务动机概念解释和测量大学生群体使命感,希望通过此研究能够提供一个理解大学生使命感的新角度。

2.公共服务动机的维度解释。公共服务动机研究始于公共选择学派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无法很好地解释利他行为,随着研究的深入,怀斯等学者提出公共服务动机本质上是个人愿意付出精力促进公共利益的动机。[2]佩里在研究中提出,公共服务动机可分理性動机、遵规守纪的动机和感性动机三类,并提出一个包括公共政策制定的吸引力、对公共利益的承诺、同情和自我奉献四个维度的公共服务动机结构。[3]参考佩里的四维度量表,各维度解释如下。

公共政策吸引:表明个人希望通过参与政策制定使其自身权利和自我价值最大化,出于个人利害关系而支持特殊的或自己的利益。

对公共利益承诺:包括为公众利益服务的愿望、忠于职责和忠诚于政府,以及维护社会公正,这类动机强调了个人在公共服务中对社会和政府的责任感。

同情心:强调公职人员的核心动机应该是“仁爱爱国主义”。这个概念结合了对政权价值的热爱和对其他人的热爱。

自我牺牲:包括出于坚信政府方案对社会极为重要,愿意自己提供服务来帮助他人获得福利,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部分利益。

二、研究假设

现有研究表明家庭社会化、宗教社会化、职业认同、政治意识形态和其他人口统计学变量可能会影响公共服务动机。根据现有成果,我们对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预访谈,并进行访谈编码,以期对佩里等人提出的前因维度进行初步验证,并针对中国国情和大学生群体的特征对其做出改良。考虑到宗教在学生群体的普及程度和影响力,本次研究剔除了宗教社会化前因维度。预访谈结果显示,大学生群体的职场经历和经验较少,当前的认知和行为主要受到在大学校园内部专业学习、学生工作、人际交往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增加了“在校经历维度”,同时参照佩里研究中的“职业认同”前因维度提出“专业认同”。

假设1:在校经历对公共服务动机有影响。组织学研究表明,组织环境对于利他动机和行为有重要影响。韦斯利和沃克对457名美国大学生纵向调查发现,学生在校经历对于学生个人目标改变具有极高的影响力。具体来说,广泛的交际行为有助于提高学生“利他理念”,其中参与志愿服务的经验产生积极影响程度最高。[4]寸晓刚研究认为社团管理经历和年级对公共服务动机有影响。[5]我们认为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情况都将对大学生群体公共服务动机水平产生重要影响。

假设2:专业认同对公共服务动机有影响。专业认同有可能影响公共服务动机的假设源于职业认同维度。职业认同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维度:明确的职业领域;从正规教育计划中获得的专业技术知识;使用专业知识的道德责任,比如提供公共利益。在专业教育中,医生、律师等职业提出了关爱、社会正义和共同利益等社会规范。我们认为在专业学习中,通过开展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可能对公共服务动机产生影响。

假设3:家庭社会化对公共服务动机有影响。人最初的生活环境是家庭,在心理学研究中许多幼儿经验与利他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家庭生活经历对个人行为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比如,与父母建立良好关系的志愿者更有可能维持志愿者的承诺。在公共服务动机四个维度中,同情和自我牺牲的两个维度与利他主义密切相关。我们认为家庭社会化可能影响公共服务动机。一方面,父母利他行为的程度对公共服务动机具有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与父母关系的积极程度也应该对公共服务动机产生积极影响。

假设4:政治理念对公共服务动机有影响。政治理念包括政治思想、政治观点,以及对于政治现象的态度和评价。我们假设积极学习政治知识,参与政治活动,关注时政新闻、国际形势,都有助于提高个人参与公共服务的意愿。结合实际,我们主要从个体对政治思想、政治活动等方面的积极程度测量政治理念。

三、研究设计与数据处理

1.研究设计。在前期对文献整理、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设计了公共服务动机及其前因测量量表并进行预发放,根据预发放结果进一步修改模型,最终形成了由30道题目构成的测量问卷。内容包括人口统计信息测量、公共服务动机测量和在校经历、专业认同、家庭社会化和政治理念四个维度构成的公共服务动机前因测量。

基于问卷调查的可操作性和实际意义,于2018年5—6月面向北京部分高校学生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6份,有效回收率95.3%,其中包括男生72人,女生214人;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84人,共青团员192人,群众10人;本科生230人,研究生56人,样本分布符合调研高校实际情况。

2.数据分析。在信效度分析中,α信度系数为0.927,信度较高;KMO和Bartlett检验显示,KMO统计量为0.817,大于最低标准,且p<0.001,适合做因子分析。同时在主成分分析中,其四个主成分特征值较大,累计贡献率达到74.082%。在探索性因子分析中,公共服务动机前因变量可以明确划分为4个维度,与前期构建模型保持一致。良好的数据质量作为保障,我们可以进一步进行数据分析。

在人口特征(性别、年级、专业、政治面貌)、公共服务动机前因(在校经历、专业认同、政治理念、家庭社会化)、公共服务动机相关分析中,性别、专业与其他各维度都不显著相关,年级只与在校经历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而政治面貌则与大部分变量显著相关。公共服务动机前因维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并且与公共服务动机也分别存在显著正相关。

将公共服务动机前因维度作为自变量,将性别、年级、政治面貌作为控制变量,放入多元回归中。多元共线性诊断发现容忍度远远大于0.1,并且VIF指数足够小,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因此可以区分个体变量的效应。

四、讨论

从标准回归系数来看,模型1中大学生的性别、专业、年级和政治面貌对公共服务动机不具有显著影响。在模型2中加入了公共服务动机前因维度,结果如下。

在校经历对公共服务动机产生显著影响(b=0.216,p<0.001),假设1成立。在校经历对个人动机改变具有极高的影响力,其中广泛的交际行为(本研究由积极地从事学生/社团工作这一行为体现)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促进利他理念的形成。

专业认同对公共服务动机产生显著影响(b=0.178,p<0.001),假设2成立。对于专业的认同和学习也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于专业道德的认识,从而对学生群体公共服务动机产生积极影响。

家庭社会化对公共服务动機产生显著影响(b=0.377,p<0.001),假设3成立。父母的利他行为会对孩子的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影响,是孩子利他行为的主要来源。同时积极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孩子产生对社会和他人正向的认知,更加愿意做出牺牲。

政治理念对公共服务动机产生显著影响(b=0.200,p<0.001),假设4成立。积极学习相关政治知识,参与政治活动,关注时政新闻、国际形势,这样的个体更愿意为了公共利益做出自我牺牲,更关注公共政策的制定,更加愿意维护社会公正。

五、结论

为了建立大学生使命感教育体系,通过问卷调查法,在佩里公共服务动机前因研究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和学生群体特点,构建大学生群体公共服务动机模型及其前因维度(在校经历、专业认同、政治理念和家庭社会化)。

在公共服务动机的前因分析中,各因素均能显著地提高大学生的公共服务动机水平。具体来说,大学期间广泛的交际行为、志愿服务经历、对专业的认同和学习,家庭中父母的利他行为和大学生与父母的积极关系,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水平和参与政治活动的积极程度等因素均对大学生群体的公共服务动机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探究大学生群体公共服务动机的影响因素,为新时代大学生群体使命教育研究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具体而言,首先,政治理念对公共服务动机有着重要影响,高校应当加强辅导员队伍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将育人重点放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素养上,引导和鼓励学生关注时政新闻、国际形势,积极行使民主权利。其次,高校在培养方案中应当重视学生工作或社团建设,通过政策引导、组织构建、活动开展,鼓励大学生在学习之余投身其中。再次,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对专业的认同是必不可少的。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先修课程、兴趣讲座等方式提高大学生对专业的认知程度和认同程度。最后,重视学生家庭关系,致力于构建“学校—家庭”家校联动的德育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时昱,沈德赛.当代中国青年社会参与现状、问题与路径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8,(05):38-44.

[2]Wise L.Public Administration:Concepts and Cases:Chapter 11:Public Personnel Motivation:The Concept of the Public Service Culture[J].Wadsworth Publishing,2005.

[3]Perry J L.Measuring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An Assessment of Construct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J].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 Theory,1996,6(1):5.

[4]Clary,E.Gil,and Miller,Jude."Socialization and Situationaliz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Influences on Sustained Altruism." Child Development,1986,57 (Dec.):1358-69.

[5]寸晓刚.新一代大学生群体公共服务动机的实证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3,(03):1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