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栓通胶囊联合丁苯酞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2020-03-28赵梦杨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2期
关键词:丁苯氯化钠注射液

赵梦杨

(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郸城477150)

进展性脑梗死(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PCI)属于一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占缺血性脑卒中的20%~40%,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病情仍逐渐加重,易导致神经功能严重障碍,可能遗留较严重的后遗症[1]。PCI 发病机制较复杂,且影响因素多,早期预判难度较高,故而多数治疗方案效果欠佳,导致医患纠纷发生率升高,因此,创新治疗方案对提高PCI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选取92 例PCI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血栓通胶囊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PCI 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92 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6 例。参照组女 22 例,男 24 例;年龄 40~66 岁,平均年龄(53.07±6.46)岁;发病至入院时长 6~71 h,平均发病至入院时长(38.54±16.22)h。研究组女20 例,男26 例;年龄 41~66 岁,平均年龄(53.46±6.22)岁;发病至入院时长 6~72 h,平均发病至入院时长(38.91±16.45)h。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发病至入院时长、性别)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入组标准 (1)纳入标准:经头颅CT 和MRI检查确诊为PCI 者;对本研究药物成分无过敏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2)排除标准:大面积脑梗死者;脑部出血者;伴有严重系统类或脏器类疾病者;其他类型脑梗死者;严重精神异常者;妊娠期女性。

1.3 治疗方法

1.3.1 参照组 予以降颅内压、吸氧、活血化瘀、护脑、锻炼身体、调整饮食及调脂降压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00041)治疗。静脉滴注时间>50 min,25 mg/次,2 次/d,用药间隔时长≥6 h。持续治疗2 周。

1.3.2 研究组 在参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血栓通胶囊国药准字Z20025972)治疗。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用法、剂量等同参照组;口服血栓通胶囊,2 粒/次,3次/d。持续治疗2 周。

1.4 观察指标 (1)两组疗效比较。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标准,对疗效进行分级,评估均由同一名医师实施。NIHSS 评分减分率90%~100%为临床治愈;NIHSS 评分减分率45%~89%为显效;NIHSS 评分减分率18%~44%为有效;未达到以上标准为无效。总有效率=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NIHSS 评分减分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2)采用NIHSS 量表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IHSS 量表通过面瘫、凝视、意识水平提问、肢体共济失调、意识水平、上下肢运动、意识水平指令、视野、语言、感觉、忽视等11 个维度进行评估,共42分,分值与神经功能缺损成反比。(3)采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估治疗前后两组生活质量。Barthel 指数通过平地行走、上下楼梯、床椅转移、进食、洗澡、穿衣、控制大便、如厕、控制小便、修饰10 个维度进行评估,共100 分,分值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临床疗效)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Barthel 指数、NIHSS 评分)以(x ±s)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参照组的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 评分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NIHSS 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NIHSS 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 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 评分比较(分,±s)

组别 n研究组参照组46 46 43.331 34.810<0.001<0.001 t P治疗前 治疗后 t P 17.54±1.27 17.67±1.36 0.474 0.637 8.62±0.58 10.02±0.61 11.281<0.001

2.3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 指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Barthel 指数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Barthel 指数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提高,且研究组Barthel 指数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 指数比较(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 指数比较(分,±s)

组别 n研究组参照组46 46 10.724 4.111<0.001<0.001 t P治疗前 治疗后 t P 35.65±6.51 35.39±6.87 0.186 0.853 57.99±12.54 43.65±11.77 5.655<0.001

3 讨论

脑梗死是一种由缺血缺氧所致的脑部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疾病,而PCI 是脑梗死经医学干预后仍在短时间内产生神经功能损伤及恶化的临床过程,具有高病死率、高致残率及预后欠佳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3]。PCI 属于中医学中“中风、痹症”的范畴,是由情志郁结、血液瘀滞等所致的脑脉痹阻,可引发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状,其治疗原则为活血通络[4]。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有抗脑组织缺血的作用,其作用靶点较多,能改善脑卒中微循环,从而促进神经元恢复,且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主要成分是消旋丁基苯酞,能提高血管内皮一氧化氮(NO)和细胞因子表达,减少谷氨酸表达,加快花生四烯酸分解及血钙释放,从而降低细胞过氧化氢、羧基、羟基等自由基水平,改善脑缺血及脑水肿,达到保护神经细胞和大脑目的[5]。血栓通胶囊属于中药复方制剂,主要成分为三七,具有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之效。现代药理学分析,血栓通胶囊主要活性成分为三七总皂苷,是一种Ca2+通道阻滞剂,可阻滞细胞外Ca2+内流,抑制细胞内Ca2+释放,缓解血管内皮收缩,从而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微循环,降低血液黏度,减缓血小板聚集,提高脑缺血区血供,减轻缺血氧区炎性损伤,从而提高神经功能,预防因缺血-再灌注损伤,达到治疗目的[6]。三七总皂苷能减缓凝血酶诱导由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的速度,激活尿激酶,从而加快纤维蛋白溶解,改善血液高凝状态,达到预防血栓形成、减缓病情进展的目的[7]。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治疗后两组NIHSS 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NIHSS 评分低于参照组,两组Barthel 指数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提高,且研究组Barthel 指数高于参照组(P<0.05)。说明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血栓通胶囊治疗PCI效果确切,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其脑部神经功能。

猜你喜欢

丁苯氯化钠注射液
诺保思泰®阿加曲班注射液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知识归纳
鱼腥草注射液在养猪生产中的妙用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脑小血管病的有效性探究
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评估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价值分析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热油中的食盐为何不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