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文言文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020-03-27王睿瑞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6期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效率教学方法

王睿瑞

【摘要】本文针对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低、学生学不好的现状进行反思和归纳,倡导“以文言之美,引学生之趣;以吟诵之读,促学生之悟;以质疑之问,启学生之思;以创写之练,致学生之用”等文言文教学新行为,新方法。旨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快乐愉悦地学习、感受、品味文言文,促使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生成。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方法;教学效率

对于文言文,现在很多人有这样一个感触:“少年不知文言美,知美不再少年时。”表面上,这说明人们在“国学热”兴起后逐步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韵味,是件好事。但往深处想,却也暴露出我们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现状来看,高中文言文教学大致分两种模式:1.教师追求应试教学“业绩”,希望学生掌握全部文言知识。为此,课堂以讲解和抽问为主,注重对字词的理解、语句的翻译和语法的分析。这样的教学过程,一堂课下来,不仅费时费力、刻板低效,还给学生造成了厌学的心理;2.在新课标对课堂教学的要求由传统的“三维目标”升格至“核心素养”的前提下,教师挖空心思,搭建了各种学生自我表现的活动平台,美其名曰“生动课堂”。最终或因形式“花哨”,使得课堂风格不伦不类,或因忽视文本,使得学生对文本解读浅尝辄止。

针对以上两种模式,我们如何才能真正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率?笔者认为必须要从教学方法入手,只有学会归纳文言文的教学方法,文言文的课堂才能高效实用。具体操作如下:

一、以文言之美,引学生之趣

要想让浓厚的文言文学习氛围成为常态,教师首先需要打破学生对文言文“难学”的印象。思想上,笔者时刻提醒自己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审美情趣,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行动上,紧跟时代热点,当“网络流行语用文言文怎么说”等话题被热烈讨论时,笔者立即挑选收集一些适合用在课堂的内容;以备上课使用。方法上,主要围绕“对照法”“猜想法”和“感受法”进行教学设计,为高中初次的文言文课堂作下充分准备。

对照是凸显文言文之美最简单直观的办法。笔者选择抛出一则被盛赞浪漫的“民国婚书”和当代常见的“婚礼誓词”进行对比。学生往往在看到“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直到死亡将我们分离”句子时觉得有点好奇,等到看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婉转情深的字句时则屏息专注。笔者便适时让学生朗读,自己再小结。接着展示平时使用的几个表情包:“丑的人都睡了,帅的人还醒着”“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让大家一起来猜想用古文如何表达。课堂在此刻变得热烈,大家都调动初中所学文言知识,尽可能思考。最后看到“玉树立风前,驴骡正酣眠”“天高地阔,欲往观之”等参考答案,多有感叹之意。继而,笔者再放出色彩绚丽的画面,画与文相衬,重现当年王勃等文人笔下的美景。顺势笔者又播放演唱版本的《滕王阁序》,视听结合,让学生充分感受。至此,笔者把文言文之美,美在情韵,美在意境,美在言简意赅、字字珠玑的特点烙印在学生心中。

二、以吟诵之读,促学生之悟

教学文言文,教师需要正确把握的第一要务是重视诵读。可惜,在课堂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往往把诵读活动变成了“鸡肋”。大部分教师仅仅是为了解决字音,带领学生浅读、快读、粗读。我在权衡考虑下,觉得诵读不一定要拘泥于课堂。于是积极调动学生下课读,走路读,睡前读。还要求学生借助诵读软件,推荐与所教文言篇目意境相合的背景音乐,鼓励其大胆配乐诵读,再把较好的音频分享到家长群。

而在课堂上,笔者形成了三点读书意识。首先,经典句子反复多读。在课堂外充分自主诵读的基础上,笔者在课堂组织学生挑出最具有内涵或喜欢的段落,用多种形式反复吟诵,深刻感悟。其次,师生激情共读。在诵读活动中,师生都是参与者。笔者在课堂尽可能去释放自己,没有顾虑地示范诵读。筆者发现,当投入诵读时,尽管读得不如专家那样优秀,但是学生脸上却是震撼而认真的神情。最后,调韵和意吟读。学生诵读的时候,笔者会适时进行具体而深入地指导,让学生控制语气、语速、语调来自如表达情感。以《滕王阁序》为例,为了用声音营造画面,将在黑暗之中仰望光明、壮志当拿云的少年塑造出来打动学生,笔者在把吟读重点放在“渔舟唱晚……声断衡阳之浦”“关山难越……尽是他乡之客”这两句上,带领学生用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来读出悲凉颤抖,而到了“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又用高昂的语调、快速的语速来读出热血沸腾。学生通过吟读指导,一下子明白教学重点所在。

三、以质疑之问,启学生之思

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笔者围绕“智慧引领,夯实基础”的方针,设计这样的教学策略:先调动学生的积累阅读理解—结合工具书领悟句子意思—发现不能解决的问题—向教师提问寻求帮助—师生或生生互动交流解疑—教师找到切入点提出问题—学生继续感知文本寻找规律—师生共同搭建知识框架—学生将词、句子整理抄到卡片上。通过这个方法,我教的学生在2个月掌握了250个左右的文言实词和6个左右的虚词。

在积累文言词汇方面,我经常同课比较、异课复习。如《过秦论》中,通过比较“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和“宽厚而爱人”两句,可以得出“爱”有“吝惜”和“爱惜”两个意思,在教学《师说》“爱其子”时则引导学生回忆知识点,加深理解。涉及句子的倒装时,笔者没有一味追求语法,而是点拨学生从倒装中看到作者的原因和目的。如《陈情表》中,笔者抓住了“急于星火”这个状语后置句,向学生发问:“正常顺序为‘于星火急,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状语“于星火”后置,把“急”提到前面去呢?”学生在激发下想到了是为了强调李密面临着急促紧迫的境况,突出李密忠孝难全的无奈痛苦之情。最后,以问巧妙升华学生情感体验。如《归去来兮辞》中,让学生诵读出自己觉得最具有生活情趣的句子,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等,然后我提出有探讨性的问题“如果你拥有陶渊明的才华,你会选择隐居田园过这样美好的生活吗?”学生在畅所欲言中对人生有了更哲理地思考。

四、以创写之练,致学生之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传统文言文学习只停留于“读”与“学”,忽略了“用”,学生无法有发现、探索的体验。我主张培养学生运用文言文的能力,在课堂进行创写,在使用中感知文言文之奇妙。

当学生熟悉一定数量、句式和句法等,笔者采用了让学生在运用中揣摩、体悟的方法,做到文字、文学、文化的融合,切实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这个“运用”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引用,即“采摘古今文章英词丽句,以类相从”。学生自备素材本,摘抄喜爱的文言句子,恰当写到作文里面;二是应用,课堂给5到10分钟,让学生把一段白话文翻译为文言文。只有通过模仿古人的思路、写作技巧,在运用中慢慢摸索、反思,学生才会对更了解古人的雅趣,才能让“传统经典文化”像基因一样根植于自己心中。如,笔者给出非常具有生活化的句子“我今天吃了半个西瓜,这个西瓜多汁又好吃”,让学生译为“今啖西瓜半个,此瓜美且酝”这样的文言文。当学生真正使用了,才可以对“啖”“酝”字再难以忘怀。从学生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震惊教育界到教师以文言文写成《钢铁侠传》走红网络,皆可以看出想了解语言的精髓,只有用,这语言才会是活的。只有用,才是最好的传承。

文言之美在一言以蔽而通文,遐想不尽而引思。里面闪烁着古人的智慧、仁义、匠心、巧思……人间悲喜相通,相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多关注学生情感,找到正确的切入点,一定可以让学生于课堂上熏陶中华民族语言之至善至美也。

参考文献:

[1]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学效率教学方法
文言文阅读专练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