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不同产地和采收时间对白屈菜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2020-03-27杨明慧周启昕刘玥欣赵昕彤许佳明黄晓巍

人参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产地药材吉林省

周 佳,杨明慧,周启昕,徐 岩,刘玥欣,赵昕彤,李 鑫,许佳明,黄晓巍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130117)

中药是我国最早发现的药物,也是中医治病的核心手段,但在实际临床治疗中,医者虽辨证论治准确,但所用之方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进而产生“方灵药不灵[1]”的结果。中药药性,又称偏性,是中国传统医学对药物基本性质和功能的高度概括[2],不同药物的药效通过药物的性能得以体现[3]。同一种药材,由于生长的地域差异受到温度、湿度、降水、风、地形、土壤、微生物发育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药物禀受地址阴阳二气存在差异,最终也会形成中药药性物质基础的差异,其在药理药效上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4]。东汉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5]中记载:“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并各有法”,唐代孙思邈编著的《千金翼方》中也特别强调“用药必依土地”,表明中药材的产地、生长环境可直接影响其疗效。

白屈菜最早记载于明代早期朱橚所著的 《救荒本草》[6],是罂粟科白屈菜属植物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 L.)的干燥全草[7],夏、秋二季采挖,全草入药,归肺、胃经[8],为中医临床常用药物[9]。研究表明,白屈菜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异喹啉类生物碱,主要包含白屈菜碱、血根碱、白屈菜红碱、黄连碱、小檗碱等[10]。目前,白屈菜在吉林省范围内分布较广泛,但存在不同产地、采收时间上的差异,导致白屈菜生物碱的含量及其疗效存在差异。

本文通过分析吉林省不同产地及采收时间白屈菜中白屈菜红碱的含量,来探讨产地、采收时间因素对白屈菜药材质量的影响,指导临床合理使用白屈菜。1材料

1.1 仪器

MS205DU十万分之一天平 (梅特勒-托利多集团);ME204万分之一天平 (梅特勒-托利多集团);HH-Ⅱ恒温水浴锅 (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KQ3200B型超声波清洗器 (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2 试剂

分析乙腈 (上海星可高纯溶剂有限公司,批号0113180301);分析甲醇(山东禹王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化工分公司,批号20171121);三乙胺(西陇科学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803161);磷酸(北京化工厂,批号20170906);盐酸(北京化工厂,批号 A0300003);白屈菜红碱标准品 (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货号B20052)。

2 药材

自2018年5月末至2018年10月末,分别对吉林省范围内平原、草原、半山、山区9个地点(长春、白城、伊通、吉林、九台、双阳、通化、扶余、靖宇)的白屈菜进行采收,经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许佳明老师鉴定,所有样品均为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 L.)正品,详见表1。

表1 白屈菜样品来源Table 1 Sources of Chelidonium majus L Samples

3 实验方法

3.1 测定指标

依据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1],以白屈菜红碱为有效成分含量指标。

3.2 药材处理

将白屈菜全草样品置于阴凉通风处,阴干后过三号筛(355μm),混合均匀。

3.3 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定白屈菜红碱对照品0.506mg置于10mL量瓶中,分析甲醇定容,制备浓度为0.0506mg·mL-1对照品溶液。

3.4 样品溶液制备

准确称量2g白屈菜粉末于在圆底烧瓶,加入比例为0.5∶100的盐酸-甲醇混合溶液,将40mL的盐酸-甲醇混合溶液加热回流1.5h,冷却后,补足重量损失。摇匀并过滤,精确测量20mL滤液,蒸发至干,加入50%甲醇至残余物中溶解,转移至10mL容量瓶中,加50%甲醇至刻度,摇匀,过滤,取滤液。

3.5 色谱条件

色谱柱:Inertsil ODS-3 柱 (250×4.6mm,5μm),流动相:乙腈-1%三乙胺溶液 (26∶74)磷酸调节pH至3.0,柱温 30℃,流速 1 mL·min-1,检测波长 269 nm,进样量为10μL,根据白屈菜红碱的峰值,理论塔板数应不小于2000。

3.6 线性考察

取 1、2、5、8、10μL 分别在“3.3”项下制备的白屈菜红碱对照品溶液依照“3.5”项下色谱条件进样。

4 实验结果

4.1 线性考察实验结果

将白屈菜红碱对照品溶液的进样量绘制为横坐标(X轴),并将峰面积绘制在纵坐标(Y轴),得到回归方程为:Y=96478X+60920,R2=0.9992。 白屈菜红碱在峰面积上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范围为1~10μL(0.596~5.960μg),结果见图 1。

4.2 吉林省不同产地和采收时间白屈菜红碱含量

将 54个批次白屈菜样品按照“3.4”、“3.5”项下的方法进行制备和测定,得到54个批次白屈菜样品的白屈菜红碱含量,结果如表2所示,峰形图见图2。不同产地、采收时间白屈菜样品之间的白屈菜红碱含量均有差异,其中C22(靖宇市7月末)白屈菜红碱含量最高,达到 0.333mg/g(16.65%),C37(白城 9 月末)白屈菜红碱含量最低,达到0.050mg/g(2.5%)。在54个样品中,其中有28个样品的白屈菜红碱含量小于0.2mg/g,均不符合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主要包括5月末、9月末、10月末采集的大多数地区白屈菜样品及白城地区5~10月末的白屈菜样品,剩余26个样品的白屈菜红碱含量都符合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7月份白屈菜红碱含量普遍较高。

图1 白屈菜红碱对照品溶液线性关系图Fig.1 Linear relationship of chelidoninereferencesolution

表2 吉林省不同产地和采收时间白屈菜红碱含量Table 2 Content of Chelerythrine in Different Origins and Harvesting Time in Jilin Province

图2 吉林省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时间白屈菜红碱含量HPLC图Fig.2 Content of Chelerythrine in Different Origins and Harvesting Time in Jilin Province HPLC

5 讨论

2015年版《中国药典》将白屈菜红碱作为白屈菜药材的质量评价标准,故本研究选用白屈菜红碱作为药材质量评价指标,以评价吉林省白屈菜药材质量为研究目的,从产地和采收时间两个方面对白屈菜药材的质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得出:54个白屈菜样品中,有28个样品的白屈菜红碱含量低于0.02%,不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标准,说明产地和采收时间对白屈菜的质量有较大影响。

白屈菜多生长于阳光明媚、温暖湿润的地区,具有耐寒、耐热和抗旱的特性,一般生长在湿润地、水沟边,松林下和住宅旁。通过本实验结果可知:吉林省范围内,靖宇、扶余、通化地区的白屈菜红碱含量较高,伊通、九台、长春、吉林、双阳地区的白屈菜红碱含量较低,白城地区含量最低。这可能是由于靖宇、扶余、通化地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2/3以上的面积为山区,属长白山系,中温带湿润气候区,山上土质肥沃疏松,最宜白屈菜生长,故所产白屈菜中白屈菜红碱的含量都较高。伊通、九台、长春、吉林、双阳地区地处吉林省中部,是东南部山区与西北部平原的过渡地带,多为平原和丘陵,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由于东南部长白山地的阻挡和西北部西伯利亚极地大陆气团畅通无阻,中部地区的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暖短促,导致温、湿度都不如吉林省的东南部地区,故所产白屈菜中白屈菜红碱的含量较低。白城地区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东麓平原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土地的盐碱度较高[12],不利于白屈菜生长,故所产白屈菜中白屈菜红碱的含量都较低。

选择适当的采收时间是决定药材质量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到中药材的生长发育阶段,进而决定有效成分的积累量。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提及白屈菜的采收期为“夏秋两季”过于宽泛,无法准确确定有效成分累积量最大的时间点。本实验结果得出:白屈菜中白屈菜红碱含量较高的采收时间是每年的6~8月份,其中7月含量最高,说明吉林省范围内的白屈菜在7月份时有效成分的累积达到高峰,此时白屈菜果实已逐渐成熟,养分消耗减少,次生代谢产物的累积增加,茎叶最为茂盛,达到生物产量最大值,因此7月份是最适宜的白屈菜采收时间。5月的白屈菜处于次生代谢产物积累初期,尚未开花结果,生物产量小。9、10月份天气开始转凉,白城、通化等地区的白屈菜开始枯萎,白屈菜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均有所下降。

实验结果表明,生长地区和采收时间会影响白屈菜中白屈菜红碱的含量变化,通过检测白屈菜红碱的变化规律,发现靖宇地区的白屈菜采收时间在7月份,即果实逐渐成熟,茎叶最为茂盛时,其白屈菜红碱的含量最高,为今后白屈菜药材在临床中的选择应用提供有力依据。

猜你喜欢

产地药材吉林省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登泰山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推动产地农产品追溯进入下游流通消费环节
印尼燕窝产地探秘
吉林省2019年秋冬季秸秆离田工作方案
警惕“洗产地”暗礁
食物离产地越远越好
反腐
全国三大药材市场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