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交互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2020-03-26邓飞

文教资料 2020年3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融合

邓飞

摘    要: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是促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效应理想状态的实现手段。融合的意义,在于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是落实全员参与育人、拓宽育人的途径。实现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配合、相互支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结合与辩证统一。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思政课程”    融合

一、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的理论阐释

思政课程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思政”则是一种综合的教育理念,试点于上海地区高校,即在非思政课中融入思政育人元素,具体可以包括理想信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防教育、职业精神、中华美德、社会公德及各类向上向善的价值观教育等。

目前关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的研究有很多,比如陈艳撰写的《论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交互融合》、唐晓勇教授撰写的《画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的“同心圆”》等文章,都从不同角度对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融合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理论阐释,但是在谈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的概念上比较模糊不清,没有具体描述和解释。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关于教育的讲话中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进行了解释。第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的本质是立德树人的两种途径的归一。在2018年9月10日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①思政课程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责任田”,两者的交互融合是将通向责任田的主渠道打通,实现畅通主渠道,种好“责任田”的协同互动。第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的形式是“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必须“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②。所谓显性教育就是旗帜鲜明,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③(214)所谓隐性教育就如同潜隐无形、潜移默化、春风化雨般的教育,如同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产生“熔炉效应”④一般。“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交互融合是实现立德树人同一目标过程中的形式互补。第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的过程是打破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边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的落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⑤这里的教师不仅仅指的是思政课教师,更包含其他非思政课教师,即“要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必须克服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对立、各自为政、‘自说自话的形而上学流弊,坚持以辩证思维统领双方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的对话、交流和共商。”⑥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的实践教学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近些年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的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先后通过思政课程主动对接、教师队伍团队共联共建、课程思政项目试点推动到全面推广等方式,有了一些效果和成绩。

(一)服务职业教育:“大班教学”+“小班研讨”的新型教学模式改革

“大班教学”+“小班研讨”教学模式是思政课程主动对接“课程思政”途径和手段创新。“大班教学”是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即合班教育,通常为百人以上在同一課堂中上课,弊端在于课程多以学理性知识为主,形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低,不能满足学生的课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此外,教师可能为了管理和维持课堂秩序而影响课程进度与教学效果。“小班研讨”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有助于克服“大班教学”弊端,不仅让教师有更多的教学创新空间,而且让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小班研讨”让教师在对接思政课程中有更多的选择,一是保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的学时。“小班研讨”学时计入课程总学时,不占用“大班教学”的课时,以行政班为主体,分单双周实施教学;二是聚焦“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的选题。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程“小班研讨”选题主要是服务专业教育,包括新时代水利精神、水利专业就业调研、水利工匠精神、中国水利文化等,从而更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让思政课程具有“专业”的味道,实现思政课程中的“课程思政”。三是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的创新。“大班教学”+“小班研讨”教学模式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的落实落地,同时激发思政课教师参与变革的能力,在既不脱离教材又不完全依赖教材的思维中做到与时俱进、与专业同行、与人才培养同步。

(二)团队共联共建:“思政教师”+“人文教师”的教学团队建设探索

教师科研、教学团队的共联共建是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的重要举措。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在2019年年初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为全省首个将思政教师和人文教师纳入同一部门的学院,目的之一在于试点推动思政课教师与非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和科研团队建设方面的融合,为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提供人才队伍支撑。其次,思政教师和人文教师融合有助于克服人文素质、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政政治教育之间的“各自为政”“自说自话”的形而上学阻碍。再次,人文素质教师的专业性帮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建立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知识涵养;而思政课教师的政治性能够实现对人文素质课程的政治意识和思想价值引领。最后,实现思政课程“主渠道”与课程思政“责任田”的主体责任同向同行。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前提就是全员参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思政课教师与人文素质教师队伍的共联共建,对于增强教师责任意识,更好地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交互融合工作取得实际成效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从试点至今,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不到一年时间,思政课教师与人文素质教师先后共同申报院级“课程思政”课题一项、省级“教研教改”项目一项,先后通过教学资源共享、教学方式共创、教学元素共融等手段,创新性地开展了省级教学比赛,荣获省级课堂教学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

(三)科研引领推动:“项目建设”+“示范引领”的教研教改协同推进

为更好地提高教师参与和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将“课程思政”作为学院重点科研项目,以此开展各项试点工作,推动各专业、各学科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共同发力。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分类推进,每年坚持每个专业遴选一门课程作为建设试点课程,以此提高全体教师对课程思政工作的认识,提高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能力,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的以研促进、以研促建。二是坚持项目的引领示范,在项目建设期间,采取定期与随机听课方式,督查“课程思政”项目建设的效果,对“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较好及“思想价值引领”功能突出的项目进行重点推介,并以“示范课堂”“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形式进行推广,发挥优质“课程思政”项目的引领辐射作用。在2019年立项的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五个项目中,全部体现了“课程思政”理念。

(四)一体化式构建:“改革教法”+“创新学法”的课程思政教学实施

一是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采用举例子、故事启发、日常生活式教学、美学熏陶式教学等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例如在“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中,通过“算算大学三年的一本账”的案例,引出大学生对孝心与责任的思考——对家庭的责任、对自己未来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在“电工技术应用”中设置课前五分钟的体验环节,每次1名学生就电力行业的最新前沿技术的新闻进行分享,实现以碎片化的时间培育学生专业素养的目的。二是在课程思政中,通过“比拟、思考、实践”三衔接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做到哲学思辨,例如在“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实施中,为了尽快帮助刚入校的大一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可以以各种常见的函数图像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将函数图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比拟为人生的每一次转折,启发学生对“成功与失败”“质变与量变”的思考。三是“合作互助”贯穿教学全过程,即通过分组、起队名、想口号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中感受到团队力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的反思

(一)承认“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必然联系是首要前提

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的前提必须是树立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课程思政理念,承认“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必然联系:一是两者任务相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二是两者都具有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都是教育的不同学科的体现,但都具有促进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在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的教学实践中,既不能用放大思政的社会化功能,造成思想政治课程“孤岛”,又不能忽视其他课程本身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从而阻碍非思政课程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三是教学资源上具有关联性,不同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虽各不相同,从性质上看是具有关联性,包括文化传承、行业精神、科学精神、探索创新精神、敬业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民族情怀等,以内容关联为突破,鼓励教师以专业特点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是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的重要途径。

(二)厘清“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各自优势是必然要求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除了具有必然联系之外,两者还有各自的优势与侧重点,对这一点进行澄清则是科学、有效地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的内在要求,否則就会造成专业课程思政化及思政课程学理性缺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一方面,内容各有侧重。思政课程注重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以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强调思想价值引领为主。而“课程思政”只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方法,并非是系统性的思想政治教学。另一方面,课程地位有明显不同。思政课程具有主体地位,具有鲜明政治属性的课程;“课程思政”是“同向同行”,是大思政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特定的专业化知识体系,侧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专业素养教育。

(三)创造“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的条件是关键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是有条件的,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创造组织保障,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形成了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学、学管、团委、就业指导中心、关工委等各负其责、水利行业协同联动的大思政工作格局。二是要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训,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提供专业化、职业化的队伍保障。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多措并举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在增强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力量的基础上,出台学校党政领导干部兼任思政课教师实施方案,目前学院专兼职思政课教师数量已达三十一人,并有多人荣获全国水利职业院校优秀德育工作者、湖南省思想工作先进个人、湖南省高职高专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荣誉,实现了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三是提供经费支持,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建设专项经费。四是建立考核与激励机制,一方面建立科学评价体系,确保“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全流程、全要素公平、公开,另一方面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情况与效果作为考核评价、职称评聘、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

(四)要善于寻找“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的机会

在实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的过程中,无论是思政课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都要善于寻找“机会”。第一,专业课教师必须有“融入思政教育的意识”,在制定课程方案和设计课程时,要把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盐”主动融入“课程思政”建设,即主动思考“在何时”“在何环节”“加入何种思政元素”“采用何种方法”“体现了何种思政作用”。第二,在教学内容上,教师需要为“思政教育”的实施留下一定的空间,无论何种课程,都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例如国内外对比、过去与现在对比、同类型行业对比等找到“思政教育”的空间,找到空间就等于找到了“课程思政”的机会。第三,教学态度是最好的“思政元素”,身正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认真备课、讲课中充满激情、与学生互动充满感情等都是学生能直接感受得到的,是对学生最直接的“思政”教育,是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不可或缺的正能量。

注释:

①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9-11.

②一堂特殊而难忘的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侧记[EB/OL].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9/0319/c117092-30983823.html,2019-3-19.

③中央编译局.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④“熔炉效应”: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的典故,即在书中描述到:“红军像一个火炉,俘虏兵过来马上就熔化了。

⑤佘双好.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9/0419/c40531-31038348.html,2019-4-19.

⑥党的领导是思政课建设根本保证[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9/0322/c40531-3098894html,2019-3-22.

参考文献:

[1]陈艳.论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交互融合[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18(12):110-112.

[2]唐晓勇.画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的“同心圆”[N].四川日报,2019-09-23.

[3]邱仁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J].思想教育研究,2018(286):109-113.

2019年度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德树人理念下的高职水电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项目编号:ZJGB2019323;湖南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辅导员工作研究会2019年课题,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实践育人体系,项目编号:18XS11。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