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成分输血比例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指标止血率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2020-03-26于桂芬翁文浩李汉华周雄文

河北医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使用量全血存活率

于桂芬, 翁文浩, 李汉华, 周雄文

(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 上海 200090)

严重创伤一般由交通事故、坠落等意外事件导致,其具有突发性、失血量大的特点,及时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输血治疗能有效挽救患者生命[1,2]。既往研究认为,严重创伤患者丢失的全血,就应该使用全血进行治疗,全血中含有大量凝血因子及血小板,是理想的输血选择[3]。但随着医学观念的转变,成分输血已成为全血输注的有效替代,而成分输血中血浆(Frozen plasma,FP)与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比例依旧是临床关注的重点[4,5]。基于以上背景,我院开展如下研究,旨在为临床重度创伤患者成分输血配制提供参考,以提高临床抢救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7例严重创伤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标准:因交通事故、坠跌、钝器等原因致伤,所有患者均通过成分输血治疗;排除标准:排除既往严重慢性病病史者、血液病病史者、慢性贫血病史者、长期使用抗凝剂者、合并脑疝、脑梗死者。根据患者输血成分将其分为A、B、C三组,三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三组一般资料比较

1.2方法:患者入院后立即对其实行心电监测、吸氧等抢救措施,同时抽血进行血常规、血型、凝血四项、血生化检测,至少建立2条静脉通道,1条输注红细胞与冰冻血浆待用,另外1条给予输注晶体及人工胶体上进行允许性低血压液体复苏,A组患者输血成分比例为FP:RBC≤1:2,B组患者输血成分比例为1:2

1.3观察指标:①统计三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ited partial thomboplastin time,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②统计三组输血前后血常规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③统计三组28d存活率。④统计三组血制品使用量:包括血浆(Frozen plasma,FP)、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冷沉淀使用量。

2 结 果

2.1三组输血前后凝血功能比较:较输血前比,三组患者输血后PT及APTT水平均显著延长,INR水平显著上升,FIB含量显著下降(P<0.05),且三组输血后PT、INR、APTT及FIB水平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三组输血前后凝血功能比较

表3 三组输血前后血常规水平比较

表4 三组28d存活率比较n(%)

2.2三组输血前后血常规水平比较:C组输血后Hb水平较输血前显著下降(P<0.05),A、B组输血前后Hb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输血后Hb水平无显著性差(P>0.05),三组输血后PLT水平均较输血前显著下降(P<0.05),且三组输血后PLT水平差异显著(P<0.05),见表3。

2.3三组28d存活率比较:三组28d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4。

2.4三组血制品使用量统计:三组FP及冷沉淀使用量差异显著(P<0.05),RBC使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5。

表5 三组血制品使用量统计

3 讨 论

随着我国交通及经济的不断发展,因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意外所致的严重性创伤事件越来越多,严重创伤可能对患者机体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而创伤后大量失血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6]。临床一般利用混合FP与RBC作为血量补充,而FP与RBC的输注比例对患者预后将产生直接性影响[7]。我院研究发,对严重性创伤患者给予1:2

遭受严重创伤后,患者将因外部创伤合并内部脏器与组织受损而大量出血,体积血容量大量减少后,机体有效血循环量减少,同时导致远心端循环障碍、组织灌注量减少等,诱导组织再灌注损伤,进一步增大了死亡危险性[8]。大量出血同时也将导致机体凝血因子及血小板过量丢失,机体同时存在凝血功能障碍[9]。由于严重创伤患者丢失的是全血,全血是维持机体渗透压与正常凝血功能的最佳复苏液,但对大量失血者采用全血输注很难实现,成分输血可提高血制品各成分的利用度,并降低感染性疾病的传播,已成为目前临床中代替全血输注的最佳形式。

临床发现,若输血过程中仅给予浓缩红细胞将难以维持血浆渗透压的平衡,凝血因子也未能得到补充,此时进行容量复苏,输入的大量晶体将进一步稀释血液,加上重度创伤患者同时存在低体温现象,其机体凝血功能障碍将进一步加重,死亡风险也更大[10]。而冰冻新鲜血浆中含有PLT、PT、APTT等物质,在早期及时补充新鲜冰冻血浆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浆内胶体渗透压,利于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纠正休克。但现阶段对于成分输血的比例问题依旧存在较大的争议,我院回顾性分析2016.06~2018.06间收治的69例重度创伤行成分输血治疗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其FP:RBC比例将其分为A、B、C三组。研究发现,FP:RBC<1:2的A组患者经输血治疗后凝血功能障碍更为明显(P<0.05),这与血浆输入比例较少,患者凝血因子水平未能恢复正常相关;但该组患者经输血治疗后Hb水平最高(P<0.05),可能与成分输血中浓缩红细胞占比较高相关;而FP:RBC≥1:1的C组患者输血治疗后凝血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P<0.05),但其冰冻血浆及冷沉淀用量明显增多(P<0.05),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负担。而按照1:2

综上所述,采用1:2

猜你喜欢

使用量全血存活率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减少#1炉再热器减温水使用量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以虫吃虫”这家大棚农药使用量减少30%
园林绿化施工中如何提高植树存活率
2020年 宽带订户月使用量将创新高
损耗率高达30%,保命就是保收益!这条70万吨的鱼要如何破存活率困局?
水产小白养蛙2年,10亩塘预计年产3.5万斤,亩纯利15000元!存活率90%,他是怎样做到的?
海南石斑鱼明年或减产40%!鱼苗存活率低,成鱼卖不起价,石斑鱼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