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与研究院前急救措施在急性心梗患者急救中的治疗效果

2020-03-25郝志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期
关键词:心梗存活率溶栓

郝志华

(山西临汾市中心医院,山西 临汾)

0 引言

急性心梗多为患处心肌长时间处于缺血缺氧的状态,导致其心肌坏死。对患者实施科学的急救措施和转运是抢救急性心梗患者的重点[1]。本次研究以30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院前急救措施对该患者的治疗效果,详细情况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院于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300 例,根据随机选择法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150 例。其中观察组男性65 例,女性85 例,平均年龄为(58.6±6.9)岁,未采用院前急救措施,治疗组男性68 例,女性82 例,平均年龄为(59.7±7.3)岁,采用院前急救措施。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上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协议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同意。

1.2 方法

观察组为家属送至医院,未采取任何急救措施治疗。治疗组在患者送至医院前采取了院前急救措施,详细措施如下:(1)出诊。医疗人员在接到患者家属的急救电话时,迅速出诊,对所需的急救药品和急救设备进行整理,在出诊过程中,与家属取得相应的联系,告知患者家属保持镇定,让患者注意休息,不可随意对患者进行搬动,检查患者口咽处是否具有分泌物,若有,应及时消除。咨询家属患者是否具有发热、心绞痛等症状,根据家属的描述对患者病情进行初步的判断,可指导家属进行简单的救治措施,帮助患者稳定病情。(2)诊断。医疗人员到达患者所在地之后,首先观察患者的意识、呼吸、心率以及血压情况等一系列的生命体征,同时对患者实施心电图检查,期间若患者出现脉搏停止、细弱,或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等情况时及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3)嚼服“一包药”。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替格瑞洛片180 mg、瑞舒伐他汀10 mg,具有双联抗血小板、稳定斑块的作用。(4)及时建立静脉通道。急救中,医疗人员要选择在其心脏大静脉建立静脉通道,对其实施预防室颤的措施,为其服用扩血管药物,降低患者心脏的负荷,实时监测患者心率失常状况。(5)对症止痛。患者如前壁缺血甚至心梗,疼痛剧烈,如不马上缓解可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医疗人员可对患者使用吗啡等止痛药物进行止痛,缓解病人的疼痛感,同时合用硝酸甘油可扩张患者冠脉,一定程度上改善心肌缺血状态。若患者具有心脏骤停、呼吸停止的情况,需马上心肺复苏,行胸外按压、气管插管,辅助恢复患者血流动力及利用呼吸器帮助患者呼吸,并采取对应的急救措施。(6)溶栓。急救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对患者使用溶栓措施,对患者症状显著,诊断明确,符合适应证,没有禁忌证,在其签署溶栓同意书后可对其实施溶栓治疗,对患者实施抗凝治疗,静推普通肝素或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7)转运。抢救同时使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医疗人员将患者送至医院进行下一步治疗,转运过程中,对其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做好对患者除颤的准备,并于心内、CCU、导管室等相关科室联系,做好相应的沟通,必要时可绕行急诊直接行急诊PCI 治疗,完成院内院外急救措施的交接工作。(8)家属安抚。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措施,告知家属无需过多担心,消除家属的焦急、紧张等不良情绪,使救治现场保持安静,使救治措施可以顺利进行。

1.3 观察指标

研究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存活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使用卡方和(%)检验及表示计数资料,使用t 和()检验及表示计量资料,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存活率对比

治疗组的存活率显著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存活率对比[n(%)]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两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急性心梗主要为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冠脉血流量下降,使部分供血区心肌细胞坏死的一种疾病。该病发病初期,患者通常具有心脏骤停等情况,极易引发猝死[2]。大部分患者的发病地点为院外,无法及时对其采用有效的治疗措施,导致对患者身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威胁。据相关研究表明,近1/2 的患者在发病60 min 内猝死,导致其死亡的原因便是具有致命性的心律失常[3]。因此,要想降低该类患者的死亡率,医疗人员就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4]。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该病的患病人数也在显著增加,并且具有年轻化的趋势,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对该患者实施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尤为重要[5]。常规的急救措施虽可以对患者的抢救流程进行较好的概括,但在治疗中医疗人员仍然处于被动地位,同时彼此间的分工不明确,对患者的抢救效果并不理想[6]。而院前急救措施在传统模式下进行相应的改进,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在有效的时间内制定相应的急救措施,在转运期间,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关注,并及时与治疗科室进行沟通,将患者的具体情况告知医师,做好交接工作,院前急救措施的实施可使此类患者的存活率得到显著的提高[7-8]。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的存活率显著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两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得知,院前急救措施的实行有利于提高急性心梗患者的存活率,使死亡率得到显著的降低,并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心机梗死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该类患者的存活率,治疗效果显著,并可以使并发症的发生率得以降低,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值得在医学上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心梗存活率溶栓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有些咽痛是心梗信号
园林绿化施工中如何提高植树存活率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临床研究
心梗猛于虎
日本癌症10年平均存活率为57.2%,胰腺癌最低仅5.3%
损耗率高达30%,保命就是保收益!这条70万吨的鱼要如何破存活率困局?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