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江上游翘嘴鳜仔稚鱼摄食特性的初步研究

2020-03-25陈苏维黄陈翠谢醒达

家畜生态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体长摄食汉江

陈苏维,黄陈翠,李 婧,谢醒达,4,吉 红*

(1.安康学院 现代农业与生物科技学院,陕西 安康 725000;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3. 安康瀛湖生态旅游区渔业局,陕西 安康 725000;4. 安康市汉滨区安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陕西 安康 725000)

翘嘴鳜(Sinipercachuasti)又名季花鱼或桂花鱼,隶属于鲈形目,鮨科,鳜属。其肉质细嫩,刺少肉多,味道鲜美,价格适中,是深受消费者青睐的淡水鱼类佳品[1]。翘嘴鳜属肉食性鱼类,在不同生长阶段,其对饵料鱼种类、数量和规格均有不同要求。若投喂量不足、饵料不适口或者投喂不及时,其仔稚鱼会因互相残食而导致死亡,影响翘嘴鳜苗种成活率[2]。

汉江上游流域是我国鳜类资源的主要分布区之一,鳜属种类主要有翘嘴鳜(Sinipercachuasti)、斑鳜(Sinipercascherzeri)和大眼鳜(Sinipercakneri)[3]。国内一些地区进行了翘嘴鳜人工繁殖,并取得成功[4-5]。从2015年开始,汉江上游进行了翘嘴鳜人工繁殖试验[6-7],但苗种培育期的开口摄食规格、适口饵料的配套及因饵料不足导致的同类相残成为制约汉江上游翘嘴鳜规模化养繁殖的主要问题。本研究对汉江上游翘嘴鳜仔稚鱼的摄食特性进行研究,期望为该区域翘嘴鳜仔稚鱼适口饵料的开发、配套饵料鱼投喂时间、投喂量和投喂规格等技术要点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翘嘴鳜仔稚鱼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水产试验与示范工作站(下称“试验站”)人工繁殖与培育所得,其亲本为2017年在汉江上游安康瀛湖库区采集的野生翘嘴鳜。试验仔稚鱼规格详见各试验方法。饵料鲢苗种由试验站培育,其体长范围为0.73~2.05 cm。饵料麦穗鱼为试验站养殖池塘的野杂鱼,体长范围为1.05~4.89 cm。

1.2 方法

1.2.1 昼夜摄食节律研究 将出膜16 d,平均体长和体质量分别为1.75 cm和0.067 g的30尾翘嘴鳜放置于相同规格的塑料箱(55 cm×45 cm×35 cm),每天投喂出膜7 d,平均体长为0.73 cm的鲢。记录初始饵料鲢数量,每3 h计数剩余饵料鲢,总计数时长达36 h,最后根据一定时间段内饵料鲢摄食数量判定翘嘴鳜的昼夜摄食节律。试验期间24 h不间断充氧,确保溶氧充足、水温恒定、饵料鲢充足。

1.2.2 日摄食强度研究 7~9月将30尾翘嘴鳜仔稚鱼置于塑料容器(55 cm×45 cm×35 cm)内,每日用饵料鲢进行投喂,试验翘嘴鳜和饵料鲢的规格见表1。记录初始饵料鲢尾数,48 h内分3个时段计数被摄食饵料鲢数量,最后通过计算翘嘴鳜摄食饵料鲢总数求得翘嘴鳜仔稚鱼日摄食量和日摄食率。日摄食量(g)=日摄食饵料鲢尾数 × 平均体重;日摄食率(%)= 日摄食量/(试验翘嘴鳜数量×平均体重)。

表1 试验翘嘴鳜及饵料鲢的平均规格Table 1 The average size of S. chuatsi fries and H.molitrix

1.2.3 翘嘴鳜仔稚鱼与麦穗鱼规格相关性研究 将体长范围在4.08~7.12 cm的翘嘴鳜以体长间距为0.60 cm分为6个组,每组20尾鱼,每尾鱼规格差异小于0.10 cm,投喂体长范围为1.05~4.89 cm的麦穗鱼50尾,72 h内观察翘嘴鳜仔稚鱼的摄食情况。若麦穗鱼剩余,但试验翘嘴鳜仔稚鱼超过12 h不进食,则认为剩余麦穗鱼适口性不强,所剩麦穗鱼的最小规格即被认为是该组试验翘嘴鳜仔稚鱼所能摄食麦穗鱼的最大规格。将翘嘴鳜仔稚鱼规格与麦穗鱼规格进行对比分析,即可得出翘嘴鳜仔稚鱼与饵料麦穗鱼规格的相关性。

1.2.4 翘嘴鳜同类相残研究 将试验翘嘴鳜分成2组,每组40尾。第一组为出膜17 d,平均体长为1.73 cm的小规格样本(Small Size,SS);第二组为出膜38 d,平均体长为(4.71 ±2.68)cm的大规格样本(Large Size,LS)。试验期间翘嘴鳜无活饵投喂,使其处于饥饿状态,观察翘嘴鳜相互吞食及同类相残情况(排除因病或其它原因导致的死亡)。直至24 h内翘嘴鳜仔稚鱼不发生同类相残,计数相残个体的数量,并计算相残率和日相残率。相残率=相残样本数/试验样本总数×100%;日相残率(%·d-1) = 相残率/试验周期(d)。

1.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试验数据先用EXCEL 2010进行SSR回归平方和计算,然后利用SPSS 17.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翘嘴鳜仔稚鱼的昼夜摄食节律

图1显示,翘嘴鳜在7:00~10:00和19:00~22:00摄食量最大,这两个时间段内其平均摄食饵料鲢的数量分别为8.87尾和9.64尾,下午(12:00~19:00)摄食量次之,约6~8尾鲢,而夜间(1:00~4:00)几乎不摄食。

2.2 翘嘴鳜仔稚鱼的日摄食强度

由表2可知,7~9月随着翘嘴鳜仔稚鱼规格增大,其日摄食率呈现下降趋势。翘嘴鳜仔稚鱼7月和8月,以及8月和9月的日摄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7月和9月的日摄食率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

表2 翘嘴鳜仔稚鱼的日摄食强度Table 2 The daily intake of size-fixed H.molitrix by S. chuatsi fries

注:同行肩标小写字母不同表示显著差异 (P<0.05),大写字母不同表示极显著差异(P<0.01)。下同。

Note: The different superscript lowercase letter in the same row indica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daily cannibalism rates of twoS.chuatsifries (P<0.05), whereas the different superscript uppercase letter in the same row indicated high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annibalism rates and the survival rates of twoS.chuatsifries.

2.3 翘嘴鳜仔稚鱼与麦穗鱼全长的相关性

随着翘嘴鳜仔稚鱼规格(全长)增加,其所摄食麦穗鱼的规格(全长)以线性关系逐渐增加,且此趋势线的斜率约为1/2(图2)。翘嘴鳜的全长约为其所摄食麦穗鱼全长2倍,这与研究所得数据范围(48.7%-66.2 %)相符。此外,翘嘴鳜仔稚鱼所能摄食最大规格麦穗鱼的全长约占其全长66 %左右。

2.4 翘嘴鳜仔稚鱼饥饿状况下的同类相残

由表3可见,较大规格翘嘴鳜仔稚鱼(LS)每日发生同类相残的概率为5.28%,而小规格翘嘴鳜仔稚鱼(SS)的日相残率为0.67%(P<0.05)。大规格翘嘴鳜仔稚鱼的成活率则极显著低于小规格翘嘴鳜(P<0.01)。小规格翘嘴鳜仔稚鱼同类相残现象持续5 d,而大规格仔稚鱼同类相残现象仅持续3 d。经3~d d同类相残后,两种不同规格的翘嘴鳜仔稚鱼游动缓慢,行为消极。被攻击个体全长与攻击个体全长比值的范围为50.0%~97.3%。

表3 翘嘴鳜仔稚鱼的同类总相残率和日相残率Table 3 The cannibalism rate of S. chuatsi fries and its daily cannibalism rate

3 讨 论

鱼类的摄食节律行为可划分为白昼、夜间、晨昏摄食以及无明显摄食节律4种类型[8]。汉江上游翘嘴鳜的摄食呈现晨昏型特点,这可能与其肉食性摄食习性相关,因为肉食性鱼类的摄食时间和摄食量往往取决于其饵料鱼的活动时间[9-10]。汉江上游翘嘴鳜仔稚鱼的饵料鲢摄食浮游植物,而浮游植物的多寡取决于日照,这就导致翘嘴鳜仔稚鱼日间摄食丰度相对夜间更高和频繁。

除食性外,翘嘴鳜仔稚鱼的样本规格和鱼类种间差异造成其日摄食率的差异性。宝石鲈与翘嘴鳜均属于肉食性鱼类,但与平均规格为6.54 cm的汉江上游翘嘴鳜相比,7~9月宝石鲈的日摄食率分别为6.07%,3.34%和2.37%[11],约为翘嘴鳜日摄食率1/8~1/12,这是因为试验宝石鲈的规格比翘嘴鳜仔稚鱼大4~7倍。这也证实了随鱼类规格增大,其日摄食量虽然增加,但与自身增加的体质量相比,其日摄食率依然下降的特点[12]。林永泰等[13]对翘嘴鳜成鱼日摄食率的研究表明,网箱养殖翘嘴鳜成鱼的日摄食率仅为4.84%~8.18%,远低于本研究翘嘴鳜仔稚鱼的日摄食率。

饵料鱼的种类和大小适口性影响翘嘴鳜的日摄食率,这对于小规格仔稚鱼尤其重要[14]。麦穗鱼常见于江河、湖泊和池塘,杂食、分布广、耐受力强,但由于其个体小,单独养殖价值较低[15]。本研究利用汉江上游丰富的麦穗鱼资源,发现在一定范围内,翘嘴鳜仔稚鱼全长与饵料麦穗鱼全长呈线性正相关。但当麦穗鱼全长超过翘嘴鳜仔稚鱼2/3时,即使饵料麦穗鱼充足,翘嘴鳜仔稚鱼也因麦穗鱼过大,饵料不适口而停止摄食。

研究表明,饵料不足或者饵料适口性是引起鱼类相残的主要原因[16-17]。本研究表明了饵料不足诱发不同规格翘嘴鳜仔稚鱼发生同类相残,且大规格仔稚鱼比小规格仔稚鱼同类相残的概率大。本研究还发现翘嘴鳜仔稚鱼同类相残对攻击和被攻击个体的规格并无选择性,这说明规格差异并不是导致翘嘴鳜仔稚鱼同类相残的主要原因[18]。基于此,汉江上游翘嘴鳜仔稚鱼的同类相残并不是有目地和目标的攻击行为,而仅属于种内排他性竞争,目的在于获得足够的生存资源,保证种群繁衍。因此,在实践中保证翘嘴鳜仔稚鱼充足适口饵料,降低养殖密度是降低其同类相残率,提高生产力的重要举措。

猜你喜欢

体长摄食汉江
“贵蚕1号”“华康2号”对人工饲料摄食效果评价
脖子占体长一半的巨龙——新疆巨龙
渔舟唱晚
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中华大蟾蜍幼蟾的摄食节律研究※
汉江春晓
两种不同投喂策略对加州鲈摄食量和生长的影响
“川山×蜀水”小蚕人工饲料摄食性改良研究进展
汉江,为你梳妆
利用几何相似性快速测量鱼重的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