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空间的中职计算机“微课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2020-03-24罗和平周和生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5期
关键词:研学计算机微课

罗和平 周和生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体系的逐渐完善,“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理念基本已经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广泛普及,以微课导学教学模式为代表的教学实践逐渐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构建起信息化为支撑的教学服务体系。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微课导学教学模式不仅是一种对教学模式的革新与探索,更是一次对“翻转课堂”和“研学后教”模式的大胆尝试。因此,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师应基于网络空间加大对“微课导学”教学模式的探究力度,加速信息化媒介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关    键   词]  网络空间;中职计算机;“微课导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5-0198-02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微课导学模式已经成为中职计算机专业开展基础知识教学的重要途径。客观来说,在网络空间视域下,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更加符合新时期学生的心理认知和兴趣偏好,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师应在理性分析微课导学教学模式的前提基础上,构建以翻转课堂和研学后教为载体的微课导学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最终彻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个性发展的束缚,实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微课导学”教学模式的特点

所谓“微课导学”,主要是一种以“翻转课堂”和“研学后教”模式为载体的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学生在课前通过相关视频自学知识点内容,在课上就不清楚的知识点与教师开展讨论交流;“研学后教”教学模式主要是指以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作为主体,把教师的答疑解惑作为主导。客观来说,这两种教学模式各有利弊,前者更主张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有促进作用,但是却缺少课后复习环节。后者确立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也确定了教师点拨拓展的主导作用,但是微课这种新型教育媒介却无法在“研学后教”真正发挥价值优势。所以说,“微课导学”教学模式的出现融合了上述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同时破除两种教学模式的弊端,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具有操作性强、实用性高的价值特点,能够以一种创新思维理念来妥善解决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常见的系列问题,实现对中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信息技术掌握能力的突破。

二、“微课导学”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微课导学”主要应用于实践操作教学环节,贯穿于整个课前预习、课程学习以及课后复习流程。首先,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要利用“翻转课堂”以及“研学后教”的重要载体来开展学习需求分析、教学内容分析、研学案的制作以及微课视频制作,并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研学案和观看微课视频实现自主预习,在反复研学中巩固自己能够理解的知识点,并针对自己不能深刻理解的部分提出疑难问题。其次,在课中学习阶段,教师要借助录制好的微课视频创设与计算机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分享自己通过自主学习所总结的相关知识点,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不能解答的疑难问题,在小组内进行第一阶段的解答,并且对各自的学习情况开展评价反馈。而学生则需要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讨论交流对本节知识点的看法,必要情况下再次观看微课视频,解决较深层次的学习问题。最后,在课后复习阶段,教师要做到的是进行教学反思、实现跟踪指导、分享发布知识总结,并就知识的重难点问题让学生开展总结交流。而学生所要做的就是通过微课视频进行课后复习,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反思和深化创新,并且对相关知识内容进行总结提炼。在整个流程中,教师和学生要把微课视频、自主学习任务单以及教材作为课程进行的主要载体,依据这些媒介开展“微课导学”。

三、“微课导学”教学模式的师生角色定位

“微课导学”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大力推广意味着师生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此处将分别介绍教师和学生为明确各自角色定位所需要展开的操作。首先,对中职计算机专业的任课教师来说,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制作教学课件,最后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制定自主学习任务单,整合微课资源或者录制独具特色的微课教学视频。其次,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其实就要把教材作为学习的基本依据,在充分熟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观看微课视频,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实现课前导学,提前对基础知识点有所掌握,并且能夠区分本节课程中的知识重点和难点,对自己的困惑问题进行整合。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通过观看微课视频,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课前准备工作上,整个过程需实现亲力亲为,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在教学资源搜集方面的主导作用,明确角色定位。

四、“微课导学”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对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在没有外力作用的前提基础上,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动力相对来说比较有限,尤其是在开展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课程教学时,学生会被这部分重难点知识击退,认为计算机学习困难重重。因此,广大中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有必要有效利用“微课导学”教学模式,降低预习过程中学生面临的难度,同时解除教师经过多次答疑解惑仍旧无法令学生明白相关理念的困境。具体来说,中职院校学生需要掌握“Windows基本操作、Word基本操作、Excel表格制作、PPT演示文稿制作”等基础内容,这里仅以Excel电子表格的制作为例介绍“微课导学”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课前准备环节

在针对“电子表格”的相关教学内容进行课前准备时,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学习能力来开展学前分析,在此基础上为学生的知识学习制定自主学习任务单,并且在自主学习任务当中设置恰当的问题引导或者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一步步完成学习目标,最终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所以,在课前准备环节,需要教师仔细斟酌筛选教学资源,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来录制微课视频。比如说,教师可以专门制作能详细解答电子表格绘制过程中重难点问题的微课视频,可以把微课视频分为单元格格式设置、公式计算和应用、排序和自动筛选以及高级筛选、分类汇总、数据透视表模块,每个模块中可以包含教学案例和方法指导,尽量把每个模块的时间控制在3~5分钟,避免冗杂的内容渗透。而学生在自主学习任务单的指导下,通过观看微课视频了解上述电子表格制作过程中的重难点模块,并且尝试通过实践操作来逐渐熟练电子表格的制作环节,通过题库或者相关资源库来尝试习题练习,进而总结出自己在课前预习中的薄弱环节。

(二)课中答疑环节

在各环节已经成功营设、上课设备已经全部就位的前提基础上,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来开展实验教学,确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或者自主探究的形式继续对微课视频中的重难点内容进行掌握,或者作为引导者、技术支持者为学生答疑解惑。比如说,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任务的难度情况把学生分成6人小组,使每一个小组内学生的特长、优势都能够发挥作用。比如说,在讲解“公式的应用以及函数的应用的相关问题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小组内的学生进行有效率的分工合作,统计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或者期中成绩的数据,并最终用图表的形式展现出来。而学生在经过微课视频观看一些小组合作讨论之后,他们在预习阶段所遇到的一部分疑难问题必然会得到解决,如果还有结合小组6名成员的努力也不能解决的问題,就可以向其他小组成员或者教师寻求帮助,此时,计算机学习中的真正重难点就显现出来,能够加深学生对这些重难点问题的印象。

(三)课后总结环节

在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研学后教”教学模式为载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开展好课后总结与反馈工作。首先,教师要对学生上课所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整合与总结,对学生自主学习任务清单以及微课视频中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修正,确保学生能够理解一些相似概念的区别,比如说在进行公式计算时会采取绝对引用还是相对引用。在必要情况下,为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师可以专门进行再度质疑,讲解课程中的典型例题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而对学生来说,他们在课后复习总结环节所需要做的就是将教师所提供的素材充分利用以完成作业,再次观看教师所发布的微课视频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和查漏补缺。比如说,如果学生对相关数据的各类统计图制作还存在薄弱点,他们可以抽出几分钟的课余时间来反复观看教师所提供的相关知识点的讲解视频,攻克相关的知识点,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除此以外,师生之间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建立起网络交流平台,进行课后教学评价与反馈工作,交流学习心得,实现教学相长。

五、结语

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应尊重这一学科实践操作性较强的根本特点,妥善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及“研学后教”教学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大“微课导学”教学模式对学生自主探究欲望的影响力,使其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环节,促进“导学一体”教学过程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袁小艳.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微课资源的相关运用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36):115-116.

[2]尚锋丽.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国际公关,2019(12):158.

[3]丁兰菊.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微课的应用效果分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12):188.

[4]安海峰.“微课”在中职计算机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9(33):47.

编辑 赵瑞峰

猜你喜欢

研学计算机微课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