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破“藩篱”,提升数学课的“三度”

2020-03-24郝高峰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28期
关键词:藩篱突破效度

郝高峰

【摘要】本文以“温度”教学为例,阐释通过跳出学科“藩篱”、突破教材“藩篱”、打通教学“藩篱”等途径可以有效提升数学的温度、拓展学习的深度,增强思辨的效度,更好地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小学数学;突破;深度;效度;温度

数学学科向来以其知识的抽象性、严谨性著称,也正因此,数学成了很多人心中难以抹去的“痛”.即使是小学数学也难免于此,“枯燥”“繁难”“重复”成了禁锢它的“藩篱”.学生还没有来得及感受“数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拥有至高无上的美”,就已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可喜的是,小学数学教育界已认识到这一问题,并且努力地进行改革,试图突破这些禁锢.从对“数学源于生活”的重新定位到对“数学文化”的孜孜追求,再到近来对“课程融合”的不断探索……数学人用自己的深刻实践一次又一次地实现着从“藩篱”中的突围.那么,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该如何提升数学课的温度、深度与效度,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呢?笔者以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温度”一课教学为例,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实践.

一、跳出学科“藩篱”,让数学更有温度

众所周知,当下科学前沿成果的重大突破,大都得益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学科融合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和发展的方向.那么,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盲目坚守学科壁垒,只能使数学教学走向固步自封的终点.作为数学教师,我们需要在承认数学学科差异的基础之上,跳出数学教学,善于将其他学科知识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现实”.一方面使我们的教学保有理性思维的优势,另一方面弥补其感性思维的不足,以感性促理性,增强数学课的人文色彩,让数学更加有温度.北师大版“温度”一课,实际是借助“温度”背景初步认识正负数.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正负数的“意义相反”便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新课伊始,笔者一改常规方式,引导学生从“烈日炎炎”和“冰天雪地”两个词语切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片段1】

师:看到这两个词语(出示课件),你联想到了怎样的温度呢?

生1:我想到了非常高的温度和非常低的温度.

师:请举例.

生2:三四十度非常热.(教师故意做出大汗淋漓的表情和动作)

师:哪个词语让你想到了这个温度?

生2:“烈日炎炎”!(生继续交流)“冰天雪地”让我想到了零下二十多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做出瑟瑟发抖的动作)

师:果然是冰火两重天的感觉!(众生会意)那么,同学们平时是通过什么方式知道具体的温度呢?(板书课题:温度)

……

教学中,笔者调动了学生对这两个词语的感知,结合体感、想象等多种方式,在画面的刺激下,初步体会“非常高”的“零上温度”与“非常低”的“零下温度”之间的“相反意义”,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非常好的知识和情感基础.这个环节的设置,巧妙地将语文的知识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现实”,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学科的束缚,增强了学习素材的新鲜感和吸引力,提升了数学课的“温度”.

二、突破教材“藩篱”,让学习更有深度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教材作为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集合了教材编写者们的集体智慧.对于教材,我们需要秉持“遵循而有所立,信奉而不唯是”的原则.一方面,我们要深入研读教材,体会并在教学中贯彻编者的意图;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要时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的补充、修改、删减、调换,突破教材的限制.即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树立“用教材教”的教材观,为教学效果最优化奠定基础.[1]大多数现行教材都不约而同地选择“温度”作为引入负数的素材,这是因为“温度计”直观的优势,它具有数轴之形,是正负数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直观应用.但如果对编者意图理解不够深刻,就容易陷入“认识温度”或学习“温度计”的窠臼,从而使教学流于表面,甚至走偏.另外,“通常教材中关于气温的叙述都是静态的记录,没有涉及温度升高和下降的动态气温变化”[2],也致使采用“温度模型”引入负数饱受诟病.但笔者以为,在小学阶段借助“温度”引入负数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各版教材也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我们要做的不是否认“温度模型”,而是如何更大限度地挖掘其价值,弥补其不足,促使学习走向深入,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正负数奠定扎实的基础.为此,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1)增加了不同“温度计”的对比环节,旨在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温度计的本质数学模型,实现数形结合.

【片段2】

师:请你观察这些不同的“温度计”(教师出示温度计的图片),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1:它们的共同之处就是都有自己的刻度线.

师:是呀,其他同学注意到了吗?它们都有一小格一小格、一大格一大格的刻度.(教师指着图片)在这里一小格表示什么?

众生:1℃!

师:都有单位长度,是吧?(对众学生)

生2:都有分界线0℃.

师: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界线,0刻度.(众生点头称是)还有什么呀?

生3:它们还有20,10……各种数字.

师:没错!都有一些不同符號的数.有负的,还有什么?

众生:正的!

师:我在想,这里的正与负其实是人为规定的.(众生点头表示认可,师指着圆形温度计)如果规定这边为正(师指着顺时针方向),那么另一边呢?

众生:另一边就为负.(学生向逆时针方向做手势)

师:如果规定了向右为正,(师指着数轴的正方向)那么向左呢?

众生:向左就为负.(学生指向数轴的负方向)

师:用两个方向分别表示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

(2)设计了如下拓展题目,试图引导学生感受温度的运动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材的不足,初步从“减法封闭”的角度感受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描述了气温会随着地势的升高而降低的地理现象.一般情况下,地面高度每上升1000米,气温会下降6℃,记作-6℃.

(1)如果地面高度下降1000米,氣温就会( ),记作( ).

(2)淘气和爸爸去登山,如果山脚温度是20℃,1000米的山上的温度大约是( ).

(3)如果山脚温度是5℃,那么1000米的山上温度大约是( ).

其中,(1)(2)两道小题比较简单,学生初步体会山脚温度20℃是“静止状态”,而下降6℃,即-6℃则表示“数量变化状态”.第(3)小题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但在前两题的铺垫下,结合“温度计”模型,学生可以尝试体会有了负数之后,减法运算就可以畅行无阻了.

三、打通教学“藩篱”,让思辨更有效度

现代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这本无可厚非.我们反对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提倡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建构.我们试图从“教本位”走向“学本位”.于是,课堂出现了公开教学以“学”为中心,日常教学以“教”为中心的“课格分裂”现象,导致很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无所适从.笔者窃以为,“教”“学”之争就像阴阳之辨一样,它是一个事物(教学活动)的两面,在教的层面教师是主体,在学的层面学生理应是主体.过去我们过分强调“教”固然不对,可今天我们无限夸大“学”就是正途吗?特别是对于正处于学习“如何学习”阶段的小学生而言,这需要引起我们的慎重思考.其实,教与学本就是对矛盾统一体,而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教学生学会学.“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1]应该是我们坚守的信条.基于此,教学中我们需要打通“教”与“学”,特别是在学生思辨的关键点上,教师要善于启发,长于引导,乐于参与,与学生共同学习.

一次执教“温度”时,学生就“0 ℃的归属”产生了分歧.有学生认为“0 ℃是零上和零下的一个分界线,它既不属于‘零上也不属于‘零下”;有人觉得“应该属于‘零下,因为在天气里‘零和‘零下都是会结冰的(显然,在学生的认识里,零摄氏度是水结冰的温度,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它也是冰融水的温度);还有人坚持“‘零上和‘零下都可以,因为0可以等于正0,也可以等于负0”.学生各执己见,谁也没有说服对方.笔者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观点,反思自己的认识;引导学生不但可以阐明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反驳对方的观点.但是,学生争执不下,难以冷静.作为教师,教是不教,又如何教?

【片段3】

师:学生,你们确实说得各有道理.(教室里稍稍安静了下来)可如果我就是“0℃”,谁能告诉我,我到底站哪儿?(此时,笔者已化身“0℃”,站到了黑板前,黑板左边写有”零下温度”,右边是“零上温度”,下边还画有一条线,是为后面抽象数轴而备.)

生1:我觉得老师应该站中间!

师:同学们,我不是老师!我就是“0℃”!(说着,笔者按照学生的指示站到了“零下温度”和“零上温度”的中间位置.众生笑,但显然,他们已经把注意力集中到了笔者身上)为什么我得听你的?(笔者继续追问)

生1:因为“0℃”既不属于“零上”,也不属于“零下”.

师:“我”既不属于“零上”,也不属于“零下”?(笔者故意放慢了语速,重复着,若有所思)

生2:不行!(问生1)你凭什么把它放中间?

生1:不放中间,你放哪儿?(笔者附和:是呀!你把我放哪儿?)

生2:我要么把你放在“零上”,要么放在“零下”.(笔者配合着学生的回答,犹疑地徘徊在“零上”和“零下”.众生笑,若有所悟.)

生3:我觉得应该把你放中间才是最好的!

师:为什么?

生3:因为你不属于“零上”,也不属于“零下”.

……

很明显,在学生思维遇到障碍时,教师要勇敢地站出来,大胆地去“教”,睿智地引导.上例中,教师结合课堂生成及时化身“0℃”,灵活地在“教”和“学”之间转换,和学生共同学习,平等对话,让课堂的思辨更加有效度.对于学生而言,发言的学生在自己学习的同时,也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在教其他学生.

综上,作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在纷繁沓至的各种教学思想和理论的冲击下,面对我们所熟悉的“学科”“教材”及“教学关系”等,一方面,我们必须深入理解学科本质,把握教材意图,明确教与学的关系;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有跳出学科的意识,突破教材的思考以及沟通教与学的能力.但是,在突破学科、教材和教学的“藩篱”时,教师要坚守原则,即不能让数学因跨界而流失“数学味”[3],因突破教材而“摒弃教材”,因沟通教学而无视“学生主体”或“教师主导”.我们只有在坚守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更有效的突围,从而实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温度、深度和效度的目的,更好地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籍富仙.创造性使用数学教材的误区分析及策略建议[J].教学与管理,2017(16):70-72.

[2]张奠宙,等.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核心概念的理解与呈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3]袁小红.跨界教学:突破数学学科壁垒的实践[J].小学教学参考,2019(32):60-61.

猜你喜欢

藩篱突破效度
发掘、发展、发现——突破记叙文写作藩篱
慈善募捐规制中的国家与社会:兼论《慈善法》的效度和限度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被看重感指数在中国大学生中的构念效度
破藩篱 插翅膀——承德与北京的故事
外语形成性评估的效度验证框架
坚定信心 突破藩篱
复杂图形测验对区分阿尔茨海默病与非痴呆的诊断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