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健康教育下的高中德育指导策略

2020-03-24张伟荣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中生德育

张伟荣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德育也被赋予了新的教育内涵,心理健康教育开始成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两者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不仅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现阶段高中生德育的需要。两者有效整合,便能更好促进优势互补,从而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德育

德育是能够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是合理地应用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的原理,采取专门的方法针对学生实施一定的教育,可以帮助高中学生化解心理矛盾,缓解心理压力,减少心理上的冲突,使之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高中生人格的成熟与发展。本文将针对心理健康与德育整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一、心理健康与德育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指导方法。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内容无法有效地进行落实,也就无法发挥教学的实际性作用。现代传媒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致使教师无法针对社会热点问题以及负面行为形成一定的教学方式,从而缺乏一定的指导方法,给心理健康以及德育的整合带来一定的障碍。

第二,缺乏正确的教学认识。很多学校未能对道德教育以及德育有着正确的教学认识,大部分学校在教学内容上的安排也是非常不合理的。德育课程和长时间的心理教育,使得学生不能有效地接触到道德知识,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如果教学目标不够强,也会使得教学效率降低,教师的教学工作不能形成一定的经验,教师的思想未能得到一定的重视,从而使教学系统无法得到平衡。

第三,缺乏支持性环境。现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都是非常常见的,但是学生并没有了解到心理教育的概念,因此也无法明确具体的教学手段。教师作为教育者的身份,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无法给出相对明确的答案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也缺乏一定的道德教育和良好的社会教学环境。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方法

加强小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完善整合,对于小学生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实现二者的整合需要教师、家长与学校等多方面的努力,如此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1.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育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在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职责,负担着教育学生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责任。因此,学校应当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的建设,从而打造出一支综合素质极高以及教学水平突出的教师队伍。针对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教师要通过各类的专业培训和讲座,达到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整合。这样,数学老师在给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科学地参透心理健康教育,当学生有心理问题时,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教师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会成为学生的表率,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2.加强学生心理学知识的学习

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习心理学方面知识,才能夠在了解自我的同时,能够顺应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心理特点,学会对自我情绪的调控,使自已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以及生活上的逆境,从而促进学生成绩的不断提高。学校可以适当开设一些关于心理学方面的校本课程,或开展一些关于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竞赛,或在学校文化墙上设立心理宣传栏,或请心理学专家到学校开设讲座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心理方面知识。班级也可举行如下活动,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会不同心理状态下人物的性格、情感和立场等,让学生产生亲身经历的感受,促进学生对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3.开设心理辅导站,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学校要开设心理辅导站,它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心理品质,并发展学生的个性。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针对高中生的思想特点以及心理特点进行辅导和疏通,能很好地解决交友、早恋、手机、学习压力、考前心理等高中阶段遇到的心理问题。心理辅导员或教师在辅导的过程中应当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问题,需在学校开设的独立咨询室辅导,或利用咨询热线以及信箱等沟通方式对其进行解答。同时,学校应当建立起高中生的保密的心理档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做一个大致的了解,针对普遍存在与高中生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从而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效率。

4.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多数学生本身习惯与个性还有思想品德等的形成与家庭关系密切,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非常大的作用,父母作为孩子成长路上的老师,在学校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整合起到关键作用。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必须加强家长、学校、老师的联系。如通过家访、电话、微信以及家长会的形式和家长互动交流,这样教师和家长都能向对方了解到学生在家里的表现或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从而全面熟知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学习状态、生活现状,进而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家校之间积极的配合,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启了有效的教育模式。学校也可以组织全年级家长、学生一起参加心理品德讲座,提升家长的教育素养和品德修养,让家长的教育更加有效,让家长成为学生心理、德育的榜样,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校园风气,学生在此氛围下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高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教师要有效地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在一起,并通过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主,从而健全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并且能积极地影响着周边的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

参考文献

[1]杜玉霞,杨书丹.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高中德育指导策略[J].黑河教育,2019(12):18-19.

[2]许贞信.高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9(18):64.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高中生德育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