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新武器系统托起美军分布式作战

2020-03-24高峰陈克存

科学24小时 2020年1期
关键词:反舰反舰导弹射程

高峰 陈克存

“分布式杀伤”是当前美军从“集中运用海上力量”向“集中和分散相结合运用海上力量”转变的重大举措。它强调“凡漂浮者皆战斗”:通过让包括两栖舰船等在内的水面舰船拥有更强的反舰作战能力,并让它们以分散部署的形式,拥有更为独立的作战能力,来增强敌方的应对难度,抵消敌方反舰导弹的威胁并提高己方的作战能力。美国海军已明确将“分布式杀伤”列入到战备提高、力量投送和制空制海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中,并且正在研制升级新型的武器系统,谋求在2030年前全面实现新的反舰、防空火力配系和更加灵活的水面编队样式。

智能无人装备

催生崭新作战样式

迅速发展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了无人化装备的智能化作战水平,增强了人机协同作战能力,并迅速提升了小型部队的作战能力,为遂行全新作战模式奠定了基础。在美军分布式作战中,大量的无人化装备将协同有人装备共同行动,甚至让无人化装备独立完成规定任务。在未来,无人化自主作战和人机协同作战将成为极为重要的作战样式。

空中、地面和水下无人装备的发展,为美军实现无人侦察奠定了基础。美国海军X-47B舰载无人机已完成自主空中加油、自主着舰和任务调度与航路自主规划等任务,并且可执行侦察和攻击任务。此外,美国海军的RQ-2B“先锋”无人机,美国陆军的“灰鹰”、“影子”和“大乌鸦”等无人机以及美国空军的RQ-4“全球鹰”无人机等,都已经在遂行无人侦察任务。

美国空军计划由C-130运输机携带并释放具备相互协同能力的无人机,组成“蜂群”,用于执行防区外电子侦察或饱和式攻击任务。任务完成后,再依托C-130运输机回收这些无人机。此外,为了应对高端战争,美国空军计划在未来20年里,重点发展拥有自主能力的小型无人机,以取代有人机为空军遂行多种C4ISR(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及监视与侦察的英文单词的缩写)系统任务。2017年,美国海军航空兵正式入役了一批微型无人机,可由3架舰载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每架的机翼下挂有2具无人机发射布撒器)组成的编队,以接近音速的速度(0.9马赫),发射出100多架“珀耳狄克斯”微型无人机,无人机随后组成蜂群进行巡弋。该无人机翼展不到3厘米,全重仅0.45千克,既可扰乱敌方的防空系统,又可执行侦察任务,载荷换成微型战斗部后还可迅速转变成微型巡飞弹,对目标实施攻击。而MQ-4C“海神”无人机则可初步遂行自主向指定目标标点投放鱼雷的反潜任务。此外,在开发的海军“海上蜂群”项目中,它已成功实现具有“蜂群”协作能力的“海狐”MK1和MK2无人水面舰艇遥控或自主执行水面警戒、驱逐和攻击等任务。

除了MQ-1“捕食者”和MQ-9“死神”查打一体无人机外,2014年7月,美国陆军还首次于实战中实现了人机协同作战。AH-64D攻击直升机加装的UTA系统,可以操控前方 4架MQ-1C“灰鹰”、RQ-7B“影子”無人机执行任务,具备有人/无人机混合编组(MUM-T)作战能力。美国101战斗航空旅的攻击侦察中队已全部完成MUM-T攻击直升机的改编。美国陆军正在实施“X班”计划:通过为步兵班增加配备机器人,帮助陆军步兵深入了解周围环境,并增强步兵班侦察、攻击、战术输送和持续作战能力。2017年9月,美国海军成立了首个无人水下作战中队——无人潜航器第一中队,并派遣该中队运用4艘无人潜航器参与了搜索阿根廷海军失联潜艇“圣胡安号”的任务。

多层反导体系

撑起广域防空盾牌

为了应对远程弹道反舰导弹所带来的威胁,美国海军通过“海上综合火控-防空”系统,综合运用由陆基萨德、爱国者系统和海上标准系列防空导弹等组成的多道防空反导拦截网。

标准导弹是舰队的移动防御罩。深海作战时,以海上作战编队为中心,标准导弹运用多种舰载防空导弹,形成多层防空网。防空反导在其作战高度内可拦截飞行中段、末段弹道导弹,以及各类战术反舰导弹和反舰弹道导弹。

为了保护陆上基地等目标的安全,美国陆军将“一体化防空反导”(IAMD)升级为“分布式防御”,创建了一支更加灵活、分散的防空反导部队,形成了一套新的架构,提高了防空反导力量的灵活性和弹性,形成了重要基地的区域安全伞。其中,一种新型多任务发射器值得关注,即在一个作战单元内部混合装载不同型号的防空导弹,或者将打击和防御能力同时纳入一个发射单元甚至同一个发射器中,从而从防御转向反制空中和导弹威胁,并且通过不同距离的发射,实现对同一目标的多次拦截。防空反导拦截作战高度可达150千米,最远可达200千米左右。

新型精准武器

实现远程精确作战

“分布式杀伤”所指的舰队分散部署,是指各舰队相隔几十海里甚至是上千海里,这就对主战武器尤其是未来舰载导弹等武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2017年4月3日,美国海军用F/A-18E/F舰载机成功发射了新型垂发型“远程反舰导弹”AGM-158C(LRASM“拉姆斯”),其最大射程达到1000千米,远超俄罗斯制造的“花岗岩”、“玄武岩”等反舰导弹(最大射程550千米)。LRASM不仅射程远,而且无需数据链协同作战或卫星中继制导,具备“在传感器和信息网络完全切断的情况下自主寻的”的核心能力,几乎类似“射后不管”能力,成为改变海战规则的“杀手锏”。由于该导弹长达7米,美军考虑装备在“提康德罗加” 级巡洋舰上。

为了提高“伯克”级驱逐舰水面战斗的能力,美国海军一方面改进抗干扰能力强的“下一代鱼叉”,射程从130千米增至240千米。另一方面,美国海军于2018年6月为濒海战斗舰采购海军打击导弹NSM(OTH-WS),该导弹可抗强电磁干扰,射程同样为240千米。希望在未来强电磁干扰作战环境中,2款射程翻倍的反舰导弹能够抵消潜在对手远程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威胁。

在反舰导弹问世后,舰炮不但口径越来越小,数量也越来越少。为了提升舰炮在未来海战中的作用,超远程精确制导炮弹也是美国海军重要的研发项目。2019年1月,美国海军宣布在“环太-2018”演习中,由伯克级驱逐舰发射了20枚可对110千米距离内的目标实施精确打击的127毫米超高速炮弹(HVP),炮弹速度达到3马赫。此外,美国海军计划在驱逐舰上安装电磁轨道炮,用电能取代火药作为动力,将炮弹速度提高到5~7马赫,射程可达到200千米,冲击力达到常规炮弹的5倍。性能类似的陆军“闪电”电磁轨道炮系统已成功完成120余次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的试射,这些远程“火力臂”为海上和地面部隊分布式作战提供了实践保证。

跨域拓展能力

支撑分布式火力突击

除了延长打击距离外,让同一种装备具备多种目标打击的能力,也是提高现代武器平台发展分布式作战能力的有效思路。

当前,美军现役“战斧”反舰型巡航导弹可攻击约550千米处的海面目标。美军正在研究改装的垂发型“战术型战斧”最大射程为2500千米,能够在飞行时接受外部制导信息,可在目标区上盘旋搜索,可以打击海上或陆上的移动目标。美军还在改装具备远程交战能力的舰载防空导弹,使其具备反舰作战能力。2016年3月,“标准6” BlockⅠA防空导弹在试验中与E-2D预警机配合,利用“共同交战能力”(CEC)成功命中靶舰。这些做法,不但缓解了水面舰艇制海作战能力的不足,还因超音速攻击,对敌方的舰载拦截系统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防空导弹速度通常能达到4马赫以上,对方难以防御,因此也具备改成弹道导弹打击水面及地面目标的潜力。2017年,美国雷声公司展出了用“标准3”防空导弹改为弹道导弹的模型,预计射程可达1200千米以上。但从成本上看,防空导弹价格约比性能类似的反舰或巡航导弹贵一倍,因此,这种一专多能的情况只能用于救急,而不太可能作为常态。

“分布式杀伤”概念还强调要充分发挥分散部署的空中和水下平台的反舰效能。2016年7月,由航母载机挂载的射程130千米的“联合防区外武器”C1滑翔制导炸弹形成初始作战能力。此外,为了将不同作战域的武器和传感器组网,使火力节点进一步向水下和空中扩展,加速实现分布式作战,美军还在全面推进“上浮式有效载荷”、“海德拉”等预置式水下平台和“大排水量无人潜航器”等机动反舰装备的发展。

可以预见,随着全新的武器系统不断列装,美军分布式作战理论将日趋成熟,智能化作战样式可能彻底改变未来战场形态。

猜你喜欢

反舰反舰导弹射程
航母克星
水面舰艇齐射反舰导弹
英法合作研制FC/ASW 下一代攻击导弹
增大火炮射程的技术策略探究
朝鲜新火炮覆盖大半韩国?
中国反舰弹道导弹 让美“担惊受怕”
海军反舰导弹方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