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激情对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基于创业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2020-03-24欧绍华查君君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激情创业者效能

欧绍华,查君君

〔1.湖南工业大学 经济与贸易学院,湖南 株洲 421008〕〔2.湖南工业大学 商学院,湖南 株洲 421008〕

一、引言

在转型社会中创业活动被视为最能促进经济变革的商业活动[1]。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期,创业活动尤其是知识密集型的创业活动,能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促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知识密集型创业企业能够利用各个领域的最新成果来开发新的产品和新的服务种类,促进所在产业的多样化和经济的多样化,在区域和国家创新系统及经济发展中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经济稳步增长的动力。

创业者是创业活动中的主导者,创业者的人格特征、积极情绪、社会经历等影响着创业实践活动。创业激情是创业者对创业实践活动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情感[2]。创业激情也被认为是成功的创业者的重要特征,影响着创业实践活动的结果[3][4]15608。由于创业活动具有不确定性,是充满着各种风险和挑战的一项长期活动[5],面对创业实践中的困难,创业者在自身对创业活动的激情的激励下,将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朝着自己的创业目标不断前进[6]。创业激情对创业者的影响在现有的研究中有了很多证明,比如能够帮助创业者增加创业努力[7],增加创业者的创业警觉性[4]15608,激发创业者的创业意向和提高创业者对创业活动的坚持性[8-10],使得创业者在设定创业目标时更注重目标的挑战性和对目标的承诺[11],并且能促进创业者的创造性思维的提升[12]511-532,创业激情还会影响创业拼凑,激发创业者的行为个体在资源和信息之间的整合和传递,来突破资源的制约性[13]。

根据社会认知理论,积极情绪有助于个体的自我效能。此外,Murnieks、Mosakowski 和 Cardon也指出:自我效能感与激情相比对个体行为的驱动更为具体,能够直接促使个体为某一特定活动投入时间和精力[14]。本文在社会认知理论的基础上,从创业者的视角检验创业激情对创业效能感和创业行为的影响,和创业效能感在创业激情对创业行为影响的中介作用。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创业激情与创业行为

早期的理论认为,创业行为是以获得经济财富为目的,从产品、流程和市场等方面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企业组织的一个过程[15]。后来的文献指出,创业行为是发现、评价、利用商业机会的过程[16]。创业行为包括对现有机会的利用和对新机会的创造,创业行为的核心是创业机会,所以创业机会的来源就成为创业行为分类的重要标准[17-18]。Alvarez 等依据创业行为中创业机会发现和创业机会创造对创业行为进行分类,具体的创业行为被分成机会发现型创业行为和机会创造型创业行为[19-20]。

创业激情是一种和创业者的角色认同紧密相关的积极情感,创业者的角色认同指的就是要成为一名创业者[12]511-532。创业激情有两方面内涵,创业者的积极情感和创业者对创业角色的认同,强烈的积极情感能够促使创业者在创业实践活动中设立具有挑战性的目标[21]。有了充满挑战性的目标,就能够激励创业者实现自我规范,而创业者的自我规范又能帮助创业者调动自己的认知资源去解决可能遇到的困难[22]。为了实现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创业者会通过各种方式对自己进行培训和训练,进而能够收获创业活动中的创业技能。此外,创业者所具有的对创业活动的积极情感会让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自觉地表露出自己的创业情感,创业者身边的投资者或员工等会受到这种积极情感的影响[23]。创业活动不是一个人的活动,它需要人力和物质等方面的资源,主要包括能为整个创业活动贡献时间和精力的内部员工和外部投资机构的财务资源[24]。个体强烈的积极情绪对周围的群体是具有感染力的,创业者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表露出来的创业激情能够帮助说服外部投资机构和内部的员工等群体为创业活动投入金钱、时间、人力等资源[25]。在成为一名创业者的角色认同的指引下,创业者将高度融入到自己的创业事业,完全沉浸在其创业活动中,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寻找可以利用的机会和能够获取的资源,努力为市场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或是创造新的与顾客关联的方式和开发新的市场[26]。创业者会因为自身的专注而较少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所以也就更容易解决创业活动中遇到的难题,最终能有效完成这些创业活动,实现自己的创业行为。

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H1 创业者的创业激情显著正向影响创业者创业行为。

Cardon等人[27]373-396对创业者的创业激情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将创业激情划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探索新事物的激情、创建新企业的激情和发展新企业的激情,在研究者们后续的实证研究中也证明了这样的划分具有显著的判别效度。本文借鉴 Cardon 等人对创业激情的划分,探索新事物的激情是指创业者擅长通过观察外部市场环境来寻找潜在的机会,并且热衷于不断挖掘新的想法和开发新的产品;创建新企业的激情是创业者将自己发现的潜在机会进行商业化时表现出来的激情,具体的行为表现是创业者一般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取创业资金、人力资本等创建新企业的关键性资源; 发展新企业的激情是指在新企业创建后,为了持续发展和壮大新企业,创业者积极进行开发新市场、创造新的顾客价值等活动。

因此提出假设:

H1a探索新事物的激情显著正向影响创业者创业行为。

H1b创建新企业的激情显著正向影响创业者创业行为。

H1c发展新企业的激情显著正向影响创业者创业行为。

2.创业激情与创业效能感

创业激情表达的是创业者的积极情感和对创业角色的认同,创业自我效能感是一种信念强度,它表达的是成功扮演创业者角色和完成创业的信念。在创业角色方面,创业者在创业激情的驱使下想要成为一名创业者,拥有创业效能感的创业者想要的是成功扮演创业角色。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创业者的创业激情是创业效能感的前提。Wood 和 Bandura的研究曾表明,对某种特定活动的积极情绪能够帮助个人增强对成功完成该活动的自信和能力感知[28],积极情绪积极影响个体自信和能力,对于创业者来讲,强烈的创业激情会使其在创业活动中对自身创业者这一角色产生强烈的认同,更容易在进行创业活动时产生积极情绪[29]756 -767。在完成创业的信念方面,在积极情感的帮助下,创业者会乐观地看待自身的创业活动和其设立的创业目标,进而对整个创业活动具有更强的掌控感和自信,这种强烈的掌控感和自信有助于加强创业者创业的信念。此外,在创业激情的驱动下,创业者会更加主动地学习创业活动中必备的知识、技能和积极地获取所需的资源,这都会增强创业者成功扮演创业者角色和完成创业活动的信心。

因此提出假设:

H2 创业者的创业激情显著正向影响创业者的创业效能感。

3.创业效能感与创业行为

Bandura最早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他认为,个体对于目标的选择以及实现该目标所付出的努力程度和能坚持的程度,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30],在创业活动中的自我效能感就是创业效能感。在后来的研究中,学者们证明了与创业激情相比,创业效能感更加接近创业行为。关于效能感的研究,在社会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领域都发现个体的效能感水平正向影响其所参与的活动的成果,即高效能感的个体在活动中会对分配到的任务具有很强的内在兴趣,在兴趣的激励下,个体自愿为完成活动中的任务付出各种成本,即使遇到了困难和障碍也会表现出坚韧的态度,个体的效能感越高,其参加的活动的结果就越乐观,所以在创业活动中,具有创业效能感的创业者会积极坚毅地面对创业困境和创业难题。在创业研究领域中,学者们的实证研究发现,创业效能感高的个体对身边创业机会及其带来的收益的评估采取积极的态度[31],因此,在相同的机会和挑战下,具有创业效能感的创业者会更加自信,他们会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处理未来创业活动中的风险的能力和竞争力,进行创业行为的概率更高,也更有可能成为成功的创业者。

创业效能感使得创业者不惧创业活动中的未知和难题,并且给创业者带来强大的创业自信去积极追求创业活动的成果。

因此提出假设:

H3 创业者的创业效能感显著正向影响创业行为。

4.创业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关于创业效能感的维度研究,Jill[32]将创业效能感做了较为系统完整的阐述,他将创业效能感划分为机会识别、关系、管理以及风险容忍四个维度。本文从创业者需要的核心能力角度出发,采用Jill的维度划分进行研究。机会识别效能感,创业者认为,自己识别的创业机会通过开发与利用最后能获得预想的经济利益。关系效能感表现为创业者能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然后形成伙伴或者同盟关系,并且能够持续稳定地维系这些关系。管理效能感,创业者能够合理地安排团队成员的角色和职责,具有合理地控制组织的运营成本和进行相关活动的财务管理的能力。风险容忍效能感,当面对动态多变的创业环境和突如其来的风险时,创业者能够不惧怕风险并相信自己能成功应对。

基于前述假设,创业者创业激情正向影响创业者的创业效能感,创业效能感正向影响创业者的创业行为。

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4a:机会识别效能感中介创业激情对创业行为的影响过程。

H4b:风险容忍效能感中介创业激情对创业行为的影响过程。

H4c:管理效能感中介创业激情对创业行为的影响过程。

H4d:关系效能感中介创业激情对创业行为的影响过程。

根据以上的假设,本文构建了创业激情、创业效能感与创业行为三个变量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理论模型

三、研究设计

1.数据收集与样本特征

本文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回收个体层面的数据。关于问卷的设计和变量的测量量表,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参考了专家和创业活跃度高的在校生的意见,最后结合本次研究对象的特征设计了问卷和测评量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所收集的数据的质量。问卷发放的渠道包括纸质问卷和网上问卷,共发放200份调查问卷,纸质问卷发放100份回收96份,网上问卷发放100份回收87份,整个调查一共回收183份问卷,回收率为91.5%,剔除无效问卷,有效问卷148份,整个调查的有效问卷率为80.87%。

本文的研究样本中,回收的纸质问卷中男性占47.30%、女性占52.70%,回收的网络问卷中男性占51.60%、女性占48.40%,男女比例接近11;从回收的有效纸质和网络问卷来看,填写问卷的创业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0岁到30岁,所以实现财富积累可能是创业者进行实践活动的动力。研究的总样本中,来自一线城市的创业者占39.86%,二三四线城市的创业者占43.25%,其他城市的创业者占16.89%,样本的地区分布均匀;在行业方面,信息产业的创业者占15.54%,服装产业的创业者占3.38%,农林渔牧业的创业者占8.10%,专业服务业的创业者占25.68%,休闲旅游业的创业者占9.46%,其他产业的创业者占37.84%,基本涵盖了当今社会主要的行业领域;样本中58.11%的创业者有过一次或两次以上创业经历,41.89%的创业者没有过创业经历,经验会影响到创业者的行为,所以在后面的分析中本文会将创业者的创业经历设成控制变量;在教育背景方面,本科和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创业者占75%,说明本次研究的样本具有较好的教育经历,能理解问卷内容并根据自身的真实情况进行填写。

2.变量测量

自变量的测量。本文的自变量是创业激情, Cardon等人[27]373-396在权威期刊《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的文章中详细论述了从三个方面来测量创业激情的方法。本文借鉴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也分别从探索新事物的激情、创建新企业的激情和发展新企业的激情来测量创业激情。探索新事物的激情: 我热衷于挖掘能被商业化的新的机会来满足顾客未被满足的需求(P1),我热切地想找到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新思路(P2),我在研发新产品的过程中都是精力充沛的(P3),面对现有的产品和服务我有特别强烈的动机想去完善( P4),我会积极主动地扫描外部环境来挖掘新的机会(P5)。关于创建新企业的激情: 我在创办企业时是非常兴奋的(P6),拥有了自己的企业会让我精力充沛 (P7),在外人看来,我极力热衷于创办一个新企业(P8),创造出之前没有的东西会让我觉得非常兴奋(P9),成功培育出一个新企业后,我会非常享受这种感觉(P10)。发展新企业的激情: 我会尽我所能地为我的企业寻找其他投资者并说服其加入(P11),我希望有合适的人来为我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准确的推销(P12),我希望能找到适合新企业的员工(P13),我会为新的产品和服务感到非常兴奋(P14),为了更好地发展企业,我会积极地激励自我和员工(P15)。

表1 样本信息

中介变量的测量,本文的中介变量是创业效能感。本文从机会识别、风险容忍、管理和关系效能感四个维度来测量创业效能感。关于机会识别效能感:我相信我可以找到创业产品和服务所需的市场信息(E1),我相信我可以创造出来解决顾客未被满足的需要的产品(E2),我坚信我能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并将想法变成产品(E3),我相信我能找到新的方法来改进已有的产品(E4)。关于风险容忍效能感:我相信在各种压力下我都能更有成效地进行工作(E5),遇到事情变糟的情况我相信自己也能继续坚持下去(E6),对商务环境中的突发情况我相信我能快速做出反应(E7),面对不确定的条件我也可以做出有效的决策(E8),面对忧虑、压力和冲突的持续影响我也能有效率地工作(E9)。关于管理效能感:我能有效安排刚组建好的团队中成员的角色和职责(E10),我相信我可以有效控制创业活动中的成本(E11),我相信我能创造一个让员工愿意为我工作的环境(E12),我相信自己已经具备了一名创业者所需要的领导技能(E13),我相信我能有效地进行创业活动中的财务管理活动(E14)。关于关系效能感:我相信我能和与拥有包括资金和技能等创业资源的人建立关系并能发展好这段关系(E15),我相信我能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E16),我相信我能很快地找到有效的沟通方法去与陌生人打交道(E17),我相信我能和他人形成伙伴或同盟关系(E18)。

创业行为的测量。创业行为的测量主要参考Fermar[33]等在2011年提出的测量量表,将创业行为分为创业机会发现和创业机会开发两个维度进行测量。

控制变量。根据已有研究,创业者的性别、年龄、工作经验、教育背景和创业经验与创业行为显著相关。因此,为了排除这些变量对创业行为的影响,本文将创业者的性别、年龄、教育背景和创业经历设置为控制变量。

四、实证分析

1.信度与效度检验

本文采用SPSS (21.0)正版统计软件对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为了排除可能存在的共同方法变异,先对所有变量的测量题项一起做了探索性因子分析,操作的结果显示所有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都没有超过40% ,故不存在这种可能。关于问卷的效度,因为本文借鉴的是国内外成熟的测量量表,所以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表2的数据显示,创业激情、创业效能感以及创业行为三个变量的量表题项因子载荷值都高于0.6。本文用问卷的 Cronbach’s α系数来检验问卷信度,表2中各个变量的信度系数都大于0.8。所以本研究所采用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都达到了相应的要求。

表2 各变量题项的因子载荷值及Cronbach’s Alpha值

表3展示了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系数)。创业激情和创业效能感、创业行为显著正相关(分别是β=0.791,p<0.01;β=0.647,p<0.01)。创业效能感与创业行为也是显著正相关(β=0.648,p<0.01)。

表3 主要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及描述性分析结果

注:*,p<0.05;**,p<0.01

2.分析结果与假设检验

本文为了验证创业激情、创业效能感以及创业行为之间的内在关系,采用分层回归进行分析。本文构建了多个回归模型来验证所提出的假设,并且计算了相应的 VIF 值,所有的 VIF 值都小于 10,计算结果说明不存在明显的多重共线。

关于模型1到模型4,其中模型1是为了验证假设H1中创业者的创业激情与创业者创业行为的关系,模型2到模型4是为了验证创业激情的不同维度对创业行为的影响。表4中的模型1表明,创业者的创业激情显著正向影响创业者的创业行为(β=0.646,p<0.001),所以假设H1成立。表4中的模型2到模型4的结果表明,创业者发现新事物的激情显著正向影响创业者的创业行为(β=0.576,p<0.001)、创业者创建新企业的激情显著正向影响创业者的创业行为(β=0.621,p<0.001)、创业者发展新企业的激情显著正向影响创业者的创业行为,所以假设H1a、假设H1b、假设H1c都成立。为了验证假设H2和H3,本文构建了表4中的模型6和模型5,如表4中的模型6所示,创业者的创业激情显著正向影响创业者的创业效能感((β=0.0.805,p<0.001),因此上文的假设H2成立。表4中模型5表明创业者的创业效能感对其创业行为有积极影响(β=0.653,p<0.001),所以上文的假设H3成立。

为了检验中介假设,本文构建了模型7到模型14(表5)。表5中的模型7和模型8验证了假设H4a,创业激情显著影响机会识别效能感(β=0.73,p<0.001),在同时考虑创业激情和机会识别效能感时,机会识别效能感积极影响创业行为(β=0.225,p<0.01),且创业激情的回归系数降低时依然显著影响创业行为(β=0.482,p<0.01),所以机会识别效能感在创业激情对创业行为起部分中介作用。表5中模型9和模型10是为了验证风险承担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模型9表明,创业激情正向影响风险承担效能感,(β=0.721,p<0.001),模型10的结果表明,在同时考虑创业激情和风险承担效能感对创业行为的影响时,创业激情的回归系数降低了,却依旧正向影响创业行为(β=0.26,p<0.01,β=0.458,p<0.001),风险承担效能感起部分中介作用,所以假设H4b得到了验证。模型11表明,创业激情正向影响管理效能感,从模型1得知创业激情正向影响创业行为(β=0.646,p<0.001)。模型12表明,加入管理效能感之后,创业激情依旧影响创业行为(β=0.328,p<0.001),0.328<0.646,所以管理效能感在创业激情对创业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假设H4c得到了证明。为了验证关系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本文构建了模型13和模型14,结果表明,创业激情积极影响关系效能感(β=0.712,p<0.001),加入关系效能感后,创业激情的回归系数降低,却依旧积极影响创业行为(β=0.192,p<0.05,β=0.51,p<0.001),表明关系效能感起部分中介作用,所以假设H4d成立。

表4 回归分析结果

注:*,p<0.05;**,p<0.01;***,p<0.001

表5 中介假设检验结果

注:*,p<0.05;**,p<0.01;***,p<0.001

五、结论与展望

1.研究结论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激情高的创业者会自信地认为自己能成功扮演创业者的角色并成功实现自己的创业活动,具有创业效能感的创业者有信心去面对创业中的风险、敢于去识别和创造机会,产生创业行为的概率就高。

创业者有了创业激情,就会具有高的机会识别、风险承担、管理和关系效能感,能够去识别行业潜在的商业机会,主动承担潜在的和已知的风险,组建和管理好自己的创业团队,并积极通过自己人生经验形成的资源渠道获取资源去创造开发创业机会。换言之,高创业效能感下所形成的认知结构,能够帮助创业者自信地成功扮演创业者的角色并取得较好的创业结果。当创业者的创业激情直接影响创业行为时,创业者会在积极的情绪下发现和利用创业机会,实现自身的创业行为。因此,创业激情可以直接影响创业行为,也会通过创业效能感这一路径来影响创业者的创业行为。

2.启示与不足

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其一,本文通过考察创业者创业激情对创业行为的影响,丰富了从创业者情感角度探索创业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还通过实证分析检验了创业效能感作为中介变量时创业激情对创业行为的影响,从而丰富了创业者视角下对创业行为的影响机制的理解。关于创业行为,研究者们的视角总是放在创业的成功率和新创企业的绩效等创业行为的结果上,创业行为受什么因素影响、是怎样的一个影响路径,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创业激情对创业行为的影响机制。其二,近年来,情感是创业领域备受关注的话题,但是有关创业过程的情感的实证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实证发现了情感在创业过程中确实发挥重要作用,丰富了创业领域里有关情感的研究。

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创业活动的实践意义在于:

(1)首先,增强创业者的创业激情有益于创业者的创业活动。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创业者多参加与创业相关的活动,如参加双创项目路演、众创空间体验等,在活动中提升对自身的角色认同进而获得创业激情;二是创业者为创业活动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参加创业论坛、整合与优化创业社会关系网络等。其次,提升自身的创业效能感,创业者要主动地学习和获取相应的创业知识和技能[3]。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积极关注市场的变化,通过对市场变化的掌控增加成功识别创业机会的概率;参加不同类型的创业俱乐部或者创业论坛等活动,认识不同领域志同道合的伙伴,锻炼人际交往技巧;通过参加管理学相关的课程,丰富自己的管理知识体系,增强实现有效管理的信心;树立积极乐观的事业观,正确认识创业活动中的未知和风险。除了提高自身创业激情和创业效能感之外,还需要构建属于自己的商业网络和关注有关创业的惠民政策,为自身的创业行为获得更多外部资源的支持。

(2)对于政府和投资机构而言,出于创业活动对经济的积极影响和可能带来的高收益,都应对创业行为持积极和支持的态度。为了促进创业者的创业行为,政府应通过社会主流媒体大力宣传成功创业的企业和个人,给创业者树立榜样,营造一个鼓励创业创新同时包容尝试失败的环境。创业投资机构在选择投资对象时可将创业激情作为条件之一,同时也需要辩析创业激情是源自外界的压力还是其他的利益。

本文的不足之处,一是没有考虑时间变化,采用了横截面的研究设计,不能从时间动态的角度去探讨创业激情、创业自我效能和创业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二是创业激情在带来积极正面效应的同时也可能会使创业活动变得盲目和自负,最后严重干扰创业者的判断,过度的创业激情可能会给创业者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未来研究需进一步对创业激情进行全面探讨,确立衡量标准来区分适度创业激情和过度创业激情,使得激情对创业者和创业组织带来的是积极影响而不是损害。三是Vallerand 用和谐激情和执念激情来解释创业激情[29]756 -767,这不同于本文有关创业激情的界定和测量,以后的研究可以探讨创业者的和谐激情和执念激情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研究其对创业行为的影响。

猜你喜欢

激情创业者效能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我们的激情瞬间
户外激情
激情从未止步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