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2020-03-23王玉琴

小学时代·中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新课改创新数学

王玉琴

【摘  要】  近几年,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文化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国家越来越注重学校的教育质量。我国提出的新课标教育改革在对学生数学学习思维的培养和数学逻辑思维的提升两方面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展开论述。

【关键词】  新课改;数学;创新

小学阶段是学生的知识基础阶段,数学学习对学生之后的学习过程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众所周知,数学在各阶段的教学过程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且数学作为当下实用性最强的学科之一,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遏制,为了改变当下的数学教学现状,新课标改革对目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过程没有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形式过于单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有着主要的教导地位,这种教学模式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事实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到的是对学生的引导作用,而并不是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足的课堂时间进行自由思考,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一旁起到引领作用即可。

2.教师缺乏对教学理念的正确认识

就目前调查的情况来看,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不少教学误区。首先,教师的教学理念并未跟上目前的教育所需,不仅如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实质的把握并不到位,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在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并且,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师自身教学能力较差,没有具备一定的发现问题的能力,还无法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理解,这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教学体验,同时,由于教师自身教学能力无法满足学生教学所需,教学质量也大打折扣。

3.教学目标模糊

据调查,教师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具体的教学目标。众所周知,教学目标指引着教学开展的方向,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正确把握教学节奏,引领学生走向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教学目标的制定往往取决于教师所教学生的基础,由于学生之间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其对学习内容的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并开展相应的活动,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以保证每位学生能够在教学中得到收获。

二、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1.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上文提到,学生才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因此,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并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巧妙的问题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并且通过引导式的发问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引导学生学习思维的展开。这种引导式的提问方式能够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让学生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应当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交流时间,让学生通过相互间的交流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为自己的思维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自主交流时在一旁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向正确答案的方向进行思考。教师可以制定适当的奖励机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在提高学生竞争性的同时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除此之外,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勇于提出个人看法,并且通过学生的反馈,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改进。这种师生间交流反馈的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是从未有过的。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的教授环节,学生习惯于对教师言听计从,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便会得到抑制。并且在这种长期的单方面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性,导致学生思维变得懒惰,不愿思考,一旦离开老师的指导便会显得十分无措,此类现象无论是对学生学习思维的发展,还是对学生之后的人生历程来说,都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摒弃腐朽的传统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让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与學生的互动,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勇于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建议,师生共同进步,达到学习效率的整体性提高。

2.构建多元化评价标准

据调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且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也能够让教师全方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以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关心和照顾,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同时遵循师生平等的观念,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教师还可以将互评和自评加入学生的评价系统中,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价,并且通过其他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之间的互动,有助于学生间团结友爱风气的形成。不仅如此,多元化的评价系统能够更有效地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拓展学生思想的同时,让学生收获一定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事实上,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不仅能够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全方面理解,还能够让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效率有一个大致的认知。这种对自身准确的认知能够有效阻止学生狂妄自大的畸形性格的养成,能够树立起团结友爱的良好班级氛围,在这种积极的教学环境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得以提高。

3.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众所周知,科学的教学方式和正确的教学理念能够给教师的教学效率带来积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寻找出最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通过学生的反馈,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改进。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注重学生心理方面的发展,构建师生平等的教学平台,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用关怀来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的来说,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十分重要。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贯彻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方针,并且积极改变自身教学理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营造出积极的学习氛围,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不仅如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还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蔡铭山.探究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文理导航(下旬),2017(12):62.

[2]周亮.浅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7(15):196-197.

[3]郭谨.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J].考试周刊,2018(47):69.

[4]武秋英.对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考[J].教师,2017(20):51.

[5]宋霜红.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探讨[J].学周刊,201714(14).

猜你喜欢

新课改创新数学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