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公共图书馆为视障人群服务的能力

2020-03-23李亚男

卷宗 2020年2期
关键词:文化服务服务工作公共图书馆

摘 要: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视障人群因为看不见或者看不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为迫切。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服务性、社会教育性机构,是提供社会文化服务的主阵地之一,理应为视障人群提供多层次、高质量的知识信息服务,丰富视障人群文化生活,使之获得与普通人群相似的生活体验。因为视障人群的特殊性,对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服务模式、服务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顺应时代要求进行整体布局调整和模式机制升级,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视障人群;服务工作;文化服务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种信息渠道的普及以及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视障人群文化服务提供了更多可能,(盲人)人们能够通过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获得一手的新闻资讯和文化知识,新媒体为文化传播带来了便利。而针对视障人群设计的相关盲用产品品种少,价格贵,技术不成熟,制约着视障人群接触最新社会信息和文化知识。公共图书馆作为传统的文化惠民的主阵地,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可缺少的部分,应当正视时代的新特点,承担起连接视障人群和文化服务的桥梁作用,对视障群体提供高质量高品位、均等化便利化、智能化现代化的服务,不断提升自身服务质量。

目前,公共图书馆为改善视障人群服务已经做了很大探索,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图书馆规划时就考虑到视障人群需求,建设之初就采用了无障碍布局设计,馆门前设立无障碍停车位、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卫生间、紧急按铃。建立了专业的无障碍(电子阅览室)、电影工作室、无障碍多功能厅,配齐无障碍阅读座位、盲文书籍、盲人计算机等专业设备,购置有声读物数据库供视障人群使用。同时为了更好的为视障人群服务,图书馆与江北新区残疾人联合会、“心目影院”志愿者团队倾情打造的“心目影院”公益项目,定期在图书馆为视障人士解说电影,极大的丰富了视障人士的精神生活。加强对馆内工作人员的专业服务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视障人群为服务过程中使用精确用语,杜绝说“瞎子”;掌握定向行走的相关知识从而正确的引导视障人群。同时,上海、浙江、山西、湖北等图书馆通过建立视障阅览室、视障信息服务中心,运用多种手段逐渐完善对视障人群的服务。不过,受场地和经费制约,各馆为视障人群提供服务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

1 运用多方力量,共同实现文献资源快速更新

视障文献资源数量少,更新慢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品类少、价格昂贵、版权问题等都制约着馆藏文献资料的建设。针对现状,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推动问题的解决。

1.1 加强制度建设,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从制度建设抓起,政府要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鲜明奖惩措施,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助残工作去,同时利用图书馆为这些社会力量提供服务,做到双赢。同时加强志愿者制度的落实,主要以颁发证书等形式进行精神奖励,适当提升图书馆相应权利作为物质奖励,提高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和荣誉感。

1.2 立足现有条件,充分利用已有资源

公共图书馆的视障阅览室建设,初期都有较大投入,相应馆藏资源及设备配备基本完善,可以由上一级图书馆牵头,定期组织各馆之间或者跨区域之间馆藏资源流转,这样既加大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又填补了各馆之间文献资料的空白。利用网上图书平台,让视障读者能够全网搜索所需书目,网上下单,图书馆采用定期调书的方式,满足视障读者的读书需求。同时平台可以全网推广,服务于全体读者。

1.3 谋求多方合作,促进普通资源转化

普通资源转化并不仅仅是出版方和图书馆的职责,可以寻求多方的合作。特殊教育学校在全国都有分布,每年培养各类从事特殊教育专业人员不计其数。可以由相关职能部门牵头,与这些学校达成合作,选取相关时事热点资源,将其转化为视障资源,这样既可以锻炼相关专业学生的能力素质,又可以补充相关视障資源,做到双赢。

2 服务理念升级,利用信息化推进服务阵地建设

现代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时代特色,公共图书馆作为传统的文化服务阵地,不能满足于网上图书馆的建设,更应该更新服务理念,用新媒体武装自己,走在时代前沿,做新时代文化服务的排头兵。

2.1 变被动为主动,运用好网上图书平台

针对智能化设备越来越普及的现状,灵活运用微信公众号、手机软件等新媒体平台,为视障人群提供服务。针对视障读者自行设定的感兴趣科目,采取语音短消息的形式,主动推送热点资源信息。以江苏省南京市的公共图书馆为例,由南京市金陵图书馆、六合区图书馆、江宁区图书馆、江北新区图书馆、建邺区图书馆、浦口区图书馆、栖霞区图书馆等首批市、区图书馆联合推出的“书服到家”南京共享图书馆信用网借平台于2018年10月13日于试运行,使图书借阅从线下走到线上,让全市公共图书馆成为送书到家的图书馆,不仅方便了普通读者,同时也为视障读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视障人士可以通过网上下单,足不出户可以把书送到家回家。把过去等读者走进来,变为主动将书籍信息送出去。网上借阅平台也不仅提升了公共图书馆的知名度,还大大提升了文化服务的满意度。

2.2 拓展相关服务,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读书的地方,更是一个“有用”的地方,让视障人群主动走进来。公共图书馆可以依托现有场馆,定期组织开展视障人群技能培训,可以采取生活技能和专业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培训视障人群通过读屏软件使用手机、电脑等现代化交流工具,对视障人群进行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其进入专业机构深入培训,联合相关企业为视障人员提供就业机会。

2.3 运用人工智能,推进盲人无障碍阅读

各类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智能音箱逐渐走入千家万户,人们对着音箱提出自己的需求,就能听音乐、找新闻、找娱乐信息、控制电器,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公共图书馆可以和智能音箱服务提供者展开合作,由企业提供人工智能技术,图书馆提供版权资源,共同建立针对视障人群的阅读专区,让视障人群查找资源更加简单直接,获取信息更加快速准确,参与阅读更加简便高效。

3 结语

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惠民的主阵地,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视障人群亦有平等享受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提升公共图书馆为视障人群服务的能力,就需要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总体质量、创新服务形式和内容,是新时代公共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应通过提供高质量高品位、均等化便利化、智能化现代化的服务,不断提升公共图书馆质量,才能更好为视障人群服务,完善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惠民主阵地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10年末全国残疾人总数及各类、不同残疾等级人数[EB/OL].

[2]李珠.公共图书馆为视障人群服务探索与实践[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4):183-187.

[3]廖瑶,付伟棠.中国公共图书馆盲人阅览室服务体系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2,(3):126-131.

[4]傅利平,宋俊生.提升基层公共图书馆质量[N].人民日报,2018-05-25(7).

作者简介

李亚男(1989-),女,汉族,本科,南京市江北新区图书馆,初级,馆员,图书馆学。

猜你喜欢

文化服务服务工作公共图书馆
论公共图书馆开办主题展览馆的必要性
国企煤矿后勤服务工作中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初探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