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下乡,探究农村精准扶贫中的技术治理

2020-03-23姜坤

商情 2020年4期
关键词:精准数字化数字

姜坤

【摘要】党的十九大会议以来,精准扶贫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举步维艰、困难重重。在这样背景下,通过应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数字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以往扶贫工作的开展难点。为此,文章在阐述農村精准扶贫技术治理实施必要性的基础上,就数字下乡发展的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并从教育资源公平化分配、现代农业发展、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打造等方面具体分析数字化技术在农村精准扶贫中的应用,旨在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精准扶贫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数字下乡农村精准扶贫技术治理

数字下乡是技术治理在农村扶贫开发中的典型应用,在数字下乡的积极推进下会将现代理念引入到精准扶贫中,由此解决了以往精准扶贫信息不对称、信息分析不彻底等问题。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也提出“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强精准扶贫、生态环境领域的大数据运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的思想主张。可见,借助大数据技术引领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是精准扶贫工作未来发展的一种必然。为此,文章结合数字化技术发展情况,就如何借助这一技术更好的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进行策略分析。

一、农村精准扶贫技术治理的必要性分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发展下,西方公共管理中的思想理念开始被引入到各方工作中,以技术理性为代表的公共管理方式成为未来政府部门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

农村扶贫工作是政府部门深化改革背景下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任务一提出就迎来了各阶层人们的广泛关注,怎样借助先进的手段测量贫困、打造贫困指数成为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将数字技术应用到精准扶贫工作中能够提升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即在信息化手段、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打造出扶贫“大数据”,构建扶贫大数据展示中心。利用互联网技术采集农村数据,整合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人口、住房状况、生产资料、收入结构、致贫原因、帮扶措施、信用记录等信息。在精准识别贫困户的基础上为其有针对的提供政策、产业、金融等资源支持,在贫困户信息和扶贫资源的有效匹配下更好的落实精准扶贫工作。

二、数字下乡发展的三个维度分析

(一)数字在地化

在地化数字主要是基于治理对象生活、生产空间打造起来的一种描述性数据信息,包含整个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自然资源利用情况、人口基本信息等。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行要求治理对象在地化数字信息的配合。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能够打造出关于每一户贫困户个人信息档案,在档案中明确被扶贫对象的土地利用、收入情况等信息。在精准整合和分析扶贫对象信息的情况下能够为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根据省里的规定,扶贫工作在开展的过程汇总要求领导每天至少到贫困村两次,且每个季度都需要有一名领导班子成员来贫困村,但是在实际实施操作的时候这些工作无法被统计和监督,借助数字化技术则是能够为这些工作的开展予以充分的监督。

另外,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能够更好的统计整理扶贫效果数据信息,向有关人员呈现更为精准的数字化内容。同时,透过数字还能够让人们了解当前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存在的不足。

(二)数字系统化

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精准扶贫系统也将会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近几年广泛流行的电子政务系统就是数字化系统的一个重要体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扶贫对象的情况、扶贫行动过程、扶贫考核过程都需要档案、电子信息资料立体的展现出来。

三、数字技术在农村精准扶贫中的应用

(一)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打造全方位的数字化教育体系

在数字化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下会出现数字教育缺失问题。为此,在实现数字化农民精准扶贫工作的时候需要科学、公平的分配各项教育资源,在农村打造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在内的全方位数字化教育体系。第一,优化基础教育资源,实现对这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为农村学校的发展提供持续性的补充支持,同时,还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强化对农村数字教育软件的开发。第二,强化农村义务教育体制革新。数字素养是新时期人们所需要具备的一个素养,为此,在数字化扶贫工作中还需要进行扫盲工作,增强农村青少年的数字认识水平和数字技术应用技能。在实施农村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课堂的数字化建设,将教育教学活动和数字技术充分结合在一起。

(二)政府要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

根据农村地区的生产经营发展要求积极发展针对数字化知识、技术的农民职业教育,提升农民在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流通、管理服务中应用数字化技术的能力,从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出新型职业农民。

数字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高级形式,具体是指用数字信息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和传统农业发展相比,数字化农业在建设过程中实现了从“人”到“数据”的发展转变,有效提升了现代农业发展效率。

对于农民来讲,家庭中饲养的牛、羊、猪等牲畜是其最贵重的财产,要是碰上牲畜生病或者出意外,就会对农民的家庭造成沉重的损失。而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现代农业发展中能够发展出“牲畜识别”技术。“牲畜识别”技术拥有牲畜识别、数量清点、智能录入、声纹诊断和遥感监测等功能,能有效助力畜牧工作。不仅如此,“牲畜识别”技术还能够高校识别并录入村民上传的银行卡、身份证、户口本等有效证件,进而实现对现代农场的精准化管理。

(三)推进农村数字化资源应用发展,实现数字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发展

第一,在数字化基础建设的基础上引入政府、社会合作模式,按照公益化和市场化的发展理念积极鼓动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打造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平台,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提供充分的补偿机制支持。第二,在积极扩大数据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政府部门还需要强化自身和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打造涵盖农村发展方方面面的共享平台,特别是要打造现代农业发展平台,为农产品的生产、流通、销售管理等进行动态化的监督,通过整合各类农业资源来更好的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第三,打造数字援助体系,确保农村贫困人口获得均等的数字化权利。数字化权利是数字扶贫背景下农民所必须具备的一个权利。在个人缺乏获得数字资源能力而影响生产和生活的时候,政府部门需要为其提供支持,从而缩小不同阶层之间的数字鸿沟。

(四)打造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

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的打造能够实现对农村贫困用户信息的全面、精准分析,并对政府部门为农村所提供的资金利用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监督、管理,为扶贫工作的深化发展提供长远、持久的支持。第一,精准识别。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通过合规合法的操作程序能够将贫困居民的信息进行总结分析,并打造完善的居民信息档案,将各个贫困户的档案信息纳入到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数据库,为村委会精准扶贫工作人员的工作提供精准的信息支持。第二,精确幫扶、精确管理。在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的作用下能够对扶贫结果和过程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在PC端平台、手机APP端口的作用下能够提升扶贫工作的精准度。在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的作用下能够完善贫困帮扶档案、方便跟踪及数据统计;强化对贫困户的信息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社会经济趋于稳定,但是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城乡发展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下需要进一步落实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基于当前扶贫工作的复杂、顽固、多样等特点,需要将更先进、更合理的技术手段应用到精准扶贫中。文章在阐述数字技术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应用重要性的基础上,从教育资源公平化分配、现代农业发展、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打造等方面具体分析了数字化技术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应用,从结果上来看,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农村扶贫的精准度和全面性水平得到提升,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因此,在未来,需要相关人员立足于农村发展实际情况,积极借鉴先进的数字技术来完善扶贫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张鹏,吴玉宗. "老同志下乡"参与精准扶贫的战略意蕴、四重壁垒及未来走向[J].行政与法, 2017(5).

[2]慕良泽.中国农村精准扶贫的三重维度检视及内在逻辑调适[J].农业经济问题, 2018(10).

[3]杨明.精准扶贫视角下大学生"三下乡"创新实践方式探讨[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2):91-92.

[4]翟军亮,吴春梅.农村贫困治理的范式转型与未来路径——兼议产业精准扶贫的推进路径[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4):44-51.

[5]管志利.协同治理视角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构建——基于广西实践的反思[J].贵州省党校学报, 2017(1):102-108.

[6]宋迁红,余开,朱文联等.渔稻共作模式在农村精准扶贫中的策略研究——以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为例[J].农学学报, 2018, 9(1).

猜你喜欢

精准数字化数字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