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人类学与影视人类学的关系

2020-03-23陈若碧

现代交际 2020年4期
关键词:跨学科

陈若碧

摘要:文学人类学作为以人类学态度探究文学生命力的跨专业学科,与从人类学角度看待影像资料的影视人类学在跨学科和去学科方面越走越近。作为二者结合代表的潘年英及其作品具有典型的讨论价值。研究文学人类学与影视人类学的关系,首先需要了解文学人类学与影视人类学的出现及发展,然后才能进一步探讨两者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文学人类学 影视人类学 潘年英 跨学科

中图分类号:I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4-0110-02

文学人类学与影视人类学这两个看似天南海北的学科,在知识全球化背景下,因着用人类学目光看事物的人越来越多而逐渐贴近。通过对潘年英其人及其作品的分析,透视二者相互靠近的一点趋势。

一、文學人类学的出现与发展

1988年召开的以“文学人类学”为主题的十一届国际人类学与民族科学大会,标志着作为学科的文学人类学诞生了。

人类学是西方殖民化历史进程中的学术性产物。随着19世纪中后期欧美殖民扩张实业的兴盛发达,研究“发现新大陆以来世界各地的原始人社会”的需求促使西方人类学迅速发展。知识全球化和人类意识的形成促进人类学的诞生。

方克强认为,文学人类学批评于“方法论热”中兴起,并站在人类本位立场上对文学现象做跨文化研究;其出现原因有三:现代世界文化的整体格局提供了现实课题;新时期文学本身的发展;文学人类学批评由原始主义批评和神话原型批评组成。

文学人类学把握住人类学与知识全球化、后现代认识论关系,从人类学与文学的相互作用的新角度透析20世纪文学创作观念变革与文学研究的范式革新的一个重要学术思想动力,提出了对文学的人类学价值重估问题;对20世纪后期日益明显的学术趋势——从学科界限分明的文学研究发展为跨学科的文化研究,作了学理性阐释。以知识全球化为背景,说明文化研究是适应知识重新整合的时代需求的必然现象。这对解决长期困扰学界的争议、回应各种“文学危机论”和比较文学学科危机论,有直接的理论释疑作用。

文学人类学打破了两个学科壁垒。文学的基本思路同后来的神话—原型批评有些类似,文学研究需要从解读神话入手;而人类学家关注神话讲唱的仪式语境和社会功能。跨学科的研究,文学非但没有因为文化视野的引入而被淹没,反而承担起了率先打破国族界限、培育世界公民的人类学使命。

从弗莱由比较文学到文学人类学的文学人类学思想到新历史主义的文化批评,再到后文学时代的文化研究,昭示了本土化与世界话语动态的相互作用:透过本土化去获得“地方特有的学识”,同时把“地方特有的学识”放到人类学知识整体框架中加以定位。只有通过这种对译、沟通、再阐释的往复过程,才能使世界话语胚胎在多元对话边缘空间中诞生。在该思想指导下,吸收西方理论话语的必要性,同时守住本土话语成为“中国诠释学”的选择,也成为大部分中国人类学者的心之所向。

二、影视人类学的出现与发展

1973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第九届国际人类学民族学大会上,一些以影视为主要研究手段的文化人类学家发表了《影视人类学宣言》,视觉人类学被正式确认为人类学的分支学科。保罗·霍金斯将这次会议上与影视人类学有关的论文编辑成《影视人类学原理》出版,以此为标志,影视人类学诞生了。所谓影视人类学,“就是人类学家将影视手段应用于文化人类学田野调查中逐步形成的,它是以影视、照片为手段,表现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并对其载体的影片、照片的拍摄方法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启蒙运动、地理大发现和全球殖民体系之下,以摄影技术为代表的视觉媒介构成西方现代社会的知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备了公民教育意义的同时成为新型的健康娱乐项目。在对于原住民智识系统的整体研究的基础上,斯宾塞在长期田野工作和文化整体观的指导下,系统采取摄影等视觉手段来获取独特经验资料,出版了多部民族志报告。斯宾塞客观上促进了人类学的学科体制建立和国际学术交流的形成,成为影视人类学的重要奠基人。

斯宾塞以影像为手段,不满足于文字的使用,使影像的作用越发重要,摄影成为人类学的一种写作、表现乃至研究的方式。由此,在摄影人类学发展之下,民族志兴起。

影视人类学发展的同时,纪实摄影也在演进。其实,用照片呈现事实的传统可上溯到摄影术的草创时期,不过到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衰退时期,纪实摄影才真正展现其揭示事实和影响一个国家的力量,这是在1935年“(农业部)移民安置署”这个政府机构成立后才促成的。在罗伊·斯特赖克的指导下,一组全心投入的摄影家用照相机将农村生活的困境呈现给全国民众。这些纪实照片对立法有深刻影响,现在被视为国宝,保存在国会图书馆。

纪实摄影表现摄影家对环境的关怀,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追求。纪实摄影家以对边缘景象或被人有意无意间“忽视”的事实的记录来参与改造社会。摄影因此成为有批判性和革命性的工具。而纪实摄影史就是一部摄影家记录、表述与传播人世间的不公、黑暗、动乱、肃削等的历史。影像可以达到宣传鼓动、进而促进社会变革、使人间更美好的目的。

纪实摄影从影视人类学角度观察社会、凝视社会不合理现象并呼吁改造的到来。当下中国,影视人类学正以真实有力的影像、资料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对了解和保护珍贵文化起到了巨大作用。

三、文学人类学与影视人类学之间的关系

文学人类学正式出现略晚于影视人类学,但其源头可追溯至整个20世纪的文学研究,特别是比较文学的发展历程。

文学人类学之下,“文化”概念对人文社会科学起再整合作用。在对人类学知识与文学研究的最佳结合点的神话学进行点面结合的示范性阐说的同时,论述和总结文学人类学研究的中国本土化实践经验。“三重证据法”使文学人类学理论建构日趋完善,实践研究也有所发展。文学人类学对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进行研究,近年来对地方性知识的特殊性尤为重视,产生“他者是一种可能的世界”的浪漫观点,其对边缘文化的关怀难能可贵。但其文字的表现力有时较为疲软,未及图像资料直观可见、真实可感。

影视人类学平实记录原生态的民俗事象、用镜头推动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鼓励深耕细作的同时,挖掘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涵,有助于坚持弘扬民俗文化的正能量。然而图像资料可传达信息在量上不如单纯文字的表述,有时不能准确表现作者的观点,较文字少一分精准。

二者的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由此学界开始尝试将二者结合,扬长避短,走出一条不同的道路。

莎拉·平克有关家庭主题的影视、写作与人类学的研究中提到,20世纪晚期的“表述危机”促进书写民族志新风格、新焦点的产生,这与人类学主题的不确定性(即传统的“他者”)、人类学研究方法(即传统上的参与观察)、人类学的媒介(即传统上的专著),以及人类学的目的(即传統上的传递知识,而非实践)相呼应。“表述危机”之下,民族志的写作方式受到影响,自我反省精神的认知方式也鹊起。在有关“家”的不少文章都有着“感性化的景观”“体现一种人文关怀”。如赫特作品引用报导人对于经验的描述,她的报导人模仿声音、创造图像、运用嗅觉及触觉等回味过去的经验,用感官体系来追忆和表达过去经历中可见或抽象的感觉。

无论是文为主、图为辅的文章,还是出现大量图片来帮助表达情绪、丰富作品内涵的“人类学笔记”,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图像作为一种记录方式存在的意义正越来越大。这一点,可以从“乡俗中国系列”中窥见一斑。潘年英作品中不乏以图片说话的集子,其中《远在天边的寨子》尤为动人。潘年英在全国举办“迷人的远方”主题的“西南民俗摄影展”就是以图片形式解说西南少数民族民俗、揭示民族内心情感的。因为他对黔东南的自然山林满怀爱意,山间的光影、一草一木、山风山雨都可以进入照片。那些属于西南民族的特质在被定格的瞬间,也成为永恒的、触动人心的宝藏,时间之下正消逝或破茧的点滴和一个偏远民族平淡而绚丽的历史被影像与文字记录下来。正是用这种图文相结合的方式,潘先生得以一步步接近完整呈现故乡历史与现实的目的。

潘先生曾言:在他强调今天的文学史实际是一部汉族文学史而不是多民族文学史的诉求背后,有对现实的焦虑。当“少数民族”身份被从文化大传统中区别出来并获得普遍的认同后,他们就有新的权利诉求,即在“多民族文学”拼盘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不希望被边缘化和民间化。但现实是“少数民族文学”或者“少数民族作家们的文学”在今天都被严重地边缘化和民间化。现实及对现实本身的不满和反思最终引发了今天民族文学批评界的“创建或建构‘多民族文学史观”的集体性诉求。潘先生致力改变少数民族文学与少数民族作家边缘、与民间化格局;他以长年的田间观察书写西南民族志,以传递有关西南民族形象的知识、寻求“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而潘先生民族志写作之下,使文学、摄影与人类学交织,让方言、民俗、山光、人情种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表现方式就是有力证明。

四、文学人类学与影视人类学的未来

知识全球化年代,出现现代艺术神话化和人文科学专注神话研究的倾向“影视人类学”术语被介绍到中国,开始在中国茁壮成长。而庄孔韶等大师大作也给影视人类学的发展带来正面影响。庄孔韶在《文化与性灵》中给影视人类学下了定义——“记录、展示和诠释一个族群文化或尝试建立比较文化的学问”。

在新时代,文学人类学、影视人类学正越走越近,出现了很多将两者结合的作者与作品。潘年英先生作为代表人物,出版了以文为主、以图为辅的著作,以及用大量图片来帮助表达情绪、丰富作品内涵甚至代替文字表达的“人类学笔记”,试图走出一条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方克强.文学人类学的兴起及原则[N].文艺报,1987-07-02.

[2]叶舒宪.文学人类学走向新学科:《20世纪前期中国文学人类学实践研究》代序[J].百色学院学报,2017(5).

[3]叶舒宪.文学与人类学:知识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张江华,王昭武.庄学本早期民族摄影作品的人类学价值[J].中国摄影,2002(2).

[5]梁君健.影视人类学的第一次转向:斯宾塞对澳大利亚中部原住民的电影拍摄及其影响[J].民族艺术杂志社,2018(3).

[6]吴雯.民族志记录和边疆形象[D].成都:四川大学,2006.

[7]阿瑟·罗思坦.纪实摄影[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武吉海.湘西民俗摄影的观察与思考[N].中国摄影报,2017-12-29.

[9]莎拉·平克.影视人类学的未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10]潘年英.远在天边的寨子[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2.

[11]潘年英.“多民族文学史观”之管见[J].民族文学研究,2008(2).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跨学科
新课标下,如何“跨学科”塑学习新样态
跨学科学习的本质内涵与实施路径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六足园生态实验室:儿童跨学科探究学习的实践探索
声音
指向创新素养培育的初中跨学科课程实施路径探析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多措并举,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跨学科学习,促学生创新发展
指导高中生跨学科学习的探索
跨学科教学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