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高职学生时政关注度影响因素研究

2020-03-23高晴

文教资料 2020年2期
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高职学生影响因素

高晴

摘    要: 高职学生是青年人的重要组成群体,对于实现“中国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并提升高职学生时政关注度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分析高职学生对时政新闻的关注和偏好现状,帮助学校和社会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关注方向、人生观、价值观,针对不同影响因素和原因提出相关的引导建议,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新闻时事观,提高政治素养。

关键词: 高职学生    计划行为理论    时政关注度    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当代高职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现在以“00后”为主力的在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思维模式和价值标准具有新的特点,了解时政话题、关心国家大事是时代责任的体现,学生对时政关注度如何、哪些因素会影响学生的关注度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根据计划行为理论,人的意愿受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方面影响,通过这一视角探索影响高职学生时事关注度的因素,目前在高校教育领域鲜有涉及。了解高职学生关注时事的深层原因有哪些?并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了解高职学生时政关注度如何,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文献综述

(一)计划行为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认为个体在进行某项行为时不仅受到个人意志信念的影响,还会受到该个人能力、时间、资源等控制条件的影响。其中,感知行为控制是指个人进行某项行为时的感知难易度,表明个人进行某项行为时拥有的经验及预计存在的困难;当个体拥有更多资源、能力或外界影响时,感知行为控制可以直接影响个体的行为;另外,个体本身因素(包括性别、经验、年龄、文化背景)将会影响个体对某项行为的态度和感知,进而影响行为动机。

该理论广泛运用到各个学科领域,Kemer and Kalinski(2002)通过对大学生参加旅游活动行为的调查,运用计划行为理论,探讨影响大学生参加旅游活动的因素,研究结果证实积极的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对学生参加旅游活动的行为意向具有正向影响关系;马来西亚学者Raudah Danila,Akilah Abdullah(2014)对发达国家政府运用电子设备提高工作效率的情况进行研究,运用计划行為理论对用户进行调查,研究影响其满意度的主要因素,进而为政府提供改进意见。

(二)高职学生的特点

戈化聪提出,高职学生在思想及行为方式上存在以下三个特点:主体价值观减弱,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增强;存在享乐主义,渴望汲取思想动力;多媒体和手持移动设备的互联网时代,高职大学生更易于接受新鲜事物。

(三)时事关注度研究

当前学者一般在时政关注度下设置三到四个维度,一般有时政关注内容、时政关注的频率、时政关注立场三个指标,蒋承、黄晓蕾对北京市高校大学生通过时政关注程度、时政关注途径和关注内容进行研究,廖嵘对重庆市在校大学生进行研究时从时政关注目的、时政关注角度和关注内容三方面进行探索;吴夏和郑启龙对山西省中北大学全日制在校大学生进行调研,从时政关注意识、关注内容和关注立场进行研究;王旭东和南洋则添加了时政参与指标,将时政关注度的衡量从心理层面扩充到行为层面。

二、理论框架

在本研究中,希望通过计划行为理论的研究框架,探索高职学生时政关注度的影响因素。计划行为理论是Ajzen在1985年基于理性行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受到意愿的直接影响,同时意愿又受到主观规范、行为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三方面决定。本文旨在通过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三方面探索高职学生时事关注度的具体因素,从个人、家庭、机构、群体社区等不同层面对实践提出建议,让更多学生注重时事。

三、研究结果

(一)受访高职学生基本情况及时政关注意愿

在受访的213位高职学生中,男女比例约为3:7,74.65%的学生来自东部沿海地区,出生于1995年—2000年,占66.2%,对于擅长学科,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文科,64.79%的受访学生未担任学生干部,受访学生中党员的比例为7.01%,超过八成的受访学生想入党。52.11%的学生家长的学历在高中及以下。

在本研究中,每天会详细关注时政的受访学生占11.27%,偶尔关注的占45.07%,有热点新闻时关注的占40.85%,从不关注的占2.82%;从浏览时政新闻的时间看,有52.11%的受访学生表示每天关注时政新闻的时间小于半小时,而关注时间在半小时到一个小时的不到三分之一,浏览时政新闻在两小时以上的仅8.45%。

根据相关性分析,学生的基本信息与时政关注度相关性不显著,故排除以上变量对结果的影响。

(二)影响高职学生对时政关注的因素

根据计划行为理论,假设学生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三方面因素影响其时政关注的行为。从这三方面进行问卷调研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行为态度,是指学生对关注时政带来的后果的评价和认识。受访学生对关注时政的态度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通过文献查阅和学生访谈,将行为态度影响因素概括为三点:感知有用性、感知易学性、感知趣味性。本文将是否关注时政信息设置为是否关注时政的因变量。

相关性分析可以描述各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关系,本研究中基于双变量的相关分析方法通过spss18.0对各个变量之间的两两关系进行分析,在相关性分析中选择Pearson分析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双尾检验结果如表2:

是否关注时政类新闻和关注时政是否有用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177,说明两者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是否关注时政类新闻和关注时政新闻时掌握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086,说明两者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关注时政类新闻时间和时政新闻趣味性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235,并且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说明两者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主观规范方面,学生在是否关注时政这一决定时,感觉到来自外界的压力,主要指他人或团体对自己关注时事这一行为的预期,结合学生顺从他人期望的意愿程度,直接对是否关注时政的行为产生影响。笔者从访谈中提出猜测,主观规范主要来自两方面:父母及朋辈。

是否关注时政信息和室友、同学、好朋友是否关注时政新闻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440,并且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说明两者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是否关注时政信息和家长是否关注时政新闻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081,接近于0,并且P值为0.504>0.05,说明是否关注时政信息和家长是否关注时政新闻之间没有相关关系。

感知行为控制方面,主要考查学生感知到关注时政的阻碍和促进其关注的因素,通过访谈和文献资料,笔者将影响因素总结为社会支持、感知困难及感知自我效能。社会支持主要包括师长及朋辈是否鼓励,感知困难包括看新闻存在是否阻碍学习、没有获取方式等困难,感知自我效能指学生对了解、掌握时政新闻是否自信。

是否关注时政类新闻和周围同学对于时事热点态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352,并且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说明两者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是否关注时政类新闻和关注时政时是否存在困难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090,接近于0,并且P值为0.455>0.05,因而说明两者并没有相关关系。是否关注时政类新闻和老师是否会鼓励关心时事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234,并且呈现出0.05水平的显著性,说明两者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根据相关性分析的结果,对上述显著相关的几个因子进行回归分析,进一步分析影响的显著性因素和自变量、因变量,结果如表5:

根据回归结果,在四个相关性因子中,最显著影响时政关注度的是室友、同学、好朋友是否关注时政新闻,sig.为0.001,表明在实际生活中,学生是否关注时事受到周围朋辈的显著影响,对时政趣味性认知、老师的提醒和朋辈的态度,与是否关注时政具有相关性,但是不存在因果关系。

(三)结论与建议

高职学生时政关注度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体现,对实现我国“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本文研究结果,高职学生普遍对时政关注度不高,主要通过手机终端或网页进行关注。研究发现,在高职学生中,专业性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父母学历及家庭所在地均与学生的时政关注度相关性不显著,但是与主观规范中朋辈是否關注相关性高,具有因果关系;与教师是否鼓励、周围朋友对时政的态度及时政新闻的趣味性相关性显著。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高职教育正不断扩张,作为新一代建设的主力军,应该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朋辈教育、教师等多种角色的教育作用,从而形成正确的时政关注态度,进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结合本文研究结果,笔者提出从以下方面着手,提升高职学生的时政关注度。

第一,朋辈是否关注时政的行为对高职学生有显著的相关性和影响,应构建“教师-学生干部-广大学生”的模式,提高大学生的时政关注度。比如重点与学生干部进行沟通,培养他们的时政关注意识,从而在与同学的互动和沟通中,鼓动广大学生加入关注时政的行列。

第二,学校可以适当增设思政类课程,积极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根据调查结果,教师是否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关注时政,对学生关注时政这一行为相关性很高,因此高校应增设高质量的政治相关讲座,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时政意识中的引导作用,帮助广大学生树立关心社会的意识。

第三,应该重视时政内容传播时的趣味性和易学性。一些学生表示,在关注时政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现有的知识储备不能有效理解时政,而时政消息是否具有趣味性跟学生的时政关注度相关性非常高。因此,建议传播时政新闻时,运用学生容易理解、具有趣味性的方式,如卡通漫画、智力小游戏、歌曲等,提高学生对时政的关注度。

参考文献:

[1]李玲,刘锐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方位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6):16-19.

[2]李风.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对高校思政课的启示[J].大学教育,2019(04):110-120.

[3]蒋承,黄晓蕾.人际交往与大学生时政关注度——一项基于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5(10):65-71.

[4]张厚粲,徐建平.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3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谢立黎.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老年人网络使用影响因素研究[J].老龄科学研究,2014(4):50-59.

[6]李婷.大学生时事政治关注状况的调查研究[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6,30(04):28-32.

[7]沈佳怡,金海霞,刘文雁.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对时事新闻的关注度及偏好研究——以江苏大学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8,9(11):6-7.

[8]邹阿罗.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高职生时间管理行为影响因素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08):12-14.

[9]钱文娟.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使用信息技术行为的实证探究[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9,30(01):74-78.

[10]孙晓燕,李希彬,王文玫,孙浩.面向科研人员的科学数据共享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基于计划行为理论[J].图书馆学研究,2019(05):38-45.

[11]席林娜,窦永香.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微博用户转发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2019,3(02):13-20.

[12]吕希,汤海萍.浅析“95后”高职学生特点——以浙江某高职为例[J].科技视界,2015:216-217.

[13]Hauke J., Kossowski T.. Comparison of Values of Pearsons and Spearman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n the Same Sets of Data[J]. Quaestiones Geographicae, 2011,30(2):87-93.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职院校党建研究会2019科研项目重点立项编号:2019A03

猜你喜欢

计划行为理论高职学生影响因素
试论消费者自拍行为的影响因素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