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栎属植物嫁接繁育技术

2020-03-23周苗苗原阳晨庞久帅任俊杰刘洪山张江

河北林业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芽接生长量蒙古

周苗苗,原阳晨,庞久帅,任俊杰,刘洪山,张江

(河北省洪崖山国有林场,河北 易县074200)

栎属(Quercus)植物属于壳斗科,为落叶或常绿乔木,少数为灌木[1]。在河北省主要栎属植物有蒙古栎、栓皮栎、槲树、槲栎等。栎属植物材质坚硬耐久,是优良的木材树种;其木材纹理清晰美观,可用来制作葡萄酒桶,其木材的废屑也可用做培育菌菇的基质,是优质的经济用材林[2];而且树体高大、叶形奇特优美、叶色绚丽多姿,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3],此外,栎属植物非常耐干旱、耐瘠薄、适应性极强,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

栎属植物通常采用种子繁殖,但是存在生长缓慢,后代易发生遗传变异等问题[4]。而无性繁殖既可缩短植物生长周期,又可保留母本的优良性状,但是嫁接繁育技术存在成活率低等问题[5]。本研究旨在为提高蒙古栎及槲树嫁接成活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同时有利于促进栎属优质种质资源保存、扩繁和推广。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七里亭示范场及洪崖山林场。其地理位置位于保定市西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区。春秋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严寒少雪,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1.9℃,降雨量600mm左右,10℃以上有效积温4700℃左右,无霜期186d。

1.2 试验材料

1.2.1 植物材料

接穗:2020年3月在易县蔡家峪林场采集槲树(Quercus dentata Thunb)接穗120条;蒙古栎(Quercus nongoucaFisch.ex Ledeb)接穗120条。在洪崖山林场采集槲树接穗80条;在七里亭示范场采集蒙古栎接穗80条。接穗伤口处封蜡,捆成捆后沙藏。

砧木:七里亭示范场3a生蒙古栎实生苗;洪崖山林场3a生槲树实生苗。

1.2.2 试验工具

主要工具:嫁接刀、剪枝剪、高枝剪、塑料条、塑料保鲜袋、标牌、记号笔等。

1.3 试验方法

插皮接:将接穗下端削成一个楔形,保留1~2个饱满芽,削面要平滑整齐;将砧木距地面10cm处剪去砧木上半部分,并将砧木从韧皮部划一刀,长3~4cm,随后将接穗插入,注意将形成层对齐,用塑料条绑严绑紧,将接穗与砧木套上保鲜袋,防止水分散失。

芽接:在接穗上选择饱满健壮的芽,在芽下面0.5cm处斜切一刀,深度达到木质部,在芽体上面1.5~2cm处斜切一刀,与上一刀相连,取下芽体;在砧木上选择适宜的部位,刻划与芽相匹配的切口;将芽体放入切口中,将形成层对齐,用塑料条绑严绑紧,最后将接穗与砧木套上保鲜袋,防止水分散失。嫁接后挂上标签,做好标记。

1.4 试验设计

1.4.1 蒙古栎

蒙古栎采用插皮接与芽接两种方式进行嫁接;嫁接时间分别是4月18~19日,4月29日至4月30日两个阶段进行(表1)。

1.4.2 槲树

槲树采用插皮接,嫁接时间分别是4月18~19日,4月29日至4月30日两个阶段进行(表1)。

表1 不同嫁接方法和对不同嫁接时间

1.5 嫁接后管理

嫁接完成后根据天气及苗圃地实际情况及时浇水,利于苗木生长;观察接穗成活情况;接穗成活后抹去砧木上萌生新芽;接穗长到20cm时,绑缚支撑物,防止风折;嫁接切口处的愈伤组织完全愈合好后,去除捆绑物。

1.6 数据调查及分析

嫁接1个月后调查成活率,5个月后调查新梢生长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成活率调查

嫁接后1个月进行成活率调查,调查结果详见表2。

根据表2调查结果可得出:蒙古栎采用不同嫁接方法,嫁接成活率存在明显差异。蒙古栎选用插皮接平均成活率为47%;选用芽接平均成活率为10%。槲树选用插皮接平均成活率为64.5%。因此,蒙古栎及槲树均采用插皮接成活率高。

2.2 生长量调查

由表3可知:不同树种嫁接成活后生长量存在明显差异。蒙古栎在4月末选用芽接新梢平均生长长度为24cm,新梢直径平均生长量为12mm;选用插皮接新梢平均生长长度为56cm,新梢直径平均生长量为18mm。槲树在4月末新梢平均生长长度为65cm,新梢直径平均生长量为24mm。因此,蒙古栎及槲树均是在4月末采用插皮接新梢生长量大。

表2 嫁接成活率调查

表3 嫁接生长量调查

3 讨论与结论

3.1 讨论

嫁接时期是影响嫁接成活的主要因子之一,主要是通过温度、湿度等间接因素影响成活率[6]。如蒋旎楠[7]等在4月中旬、4月下旬两个时间段嫁接胡杨树发现,无论砧木是俄罗斯杨还是新疆杨,在4月下旬嫁接成活率均比4月中旬高;因此,适宜的嫁接时期应是树体萌动初期,此时环境条件适宜,为砧穗愈伤组织分化创造有利条件,嫁接成活率也较高。而本试验中发现在4月末期嫁接成活率要高于4月中旬。

不同嫁接方法同样影响嫁接的成活率。付达荣[8]在嫁接核桃时发现插皮舌接成活率相对于劈接和切接要更高。李奎全[9]等嫁接蒙古栎采用嵌芽接、劈接和“T”形芽接3种方法,发现嵌芽接成活率最高;郑颖[10]等嫁接蒙古栎选用了劈接和舌接2种方法,发现舌接成活率高于劈接。而本试验中发现选用插皮接成活率高于芽接。

3.2 结论

嫁接时期、嫁接方式对嫁接成活率及新梢生长量有显著影响。槲树选用插皮接在4月末平均成活率达68%,蒙古栎为51%;新梢平均长度和平均直径分别为65cm和24mm,蒙古栎为56cm和18mm。

猜你喜欢

芽接生长量蒙古
巴迪可降解膜和芽接质量对橡胶树嫁接苗成活率及苗木生长的影响
湘北绿桐I号生长规律初步研究
蒙古语族语言概述
国民革命时期的冯玉祥与外蒙古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分析
北大河林业局森林生长量、枯损量调查与分析
橡胶树小苗芽接不同叶蓬的芽片质量和芽接效果比较分析
贵州桑树冬季芽接技术
不同香榧无性系子代测定林嫁接穗条年生长量比较
蒙古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