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如何适应就业形势

2020-03-22卢滔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4期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形势校企

卢滔

[摘           要]  在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下,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这一局势,教育行业也在进行着如火如荼的改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也是如此。针对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如何适应就业形势。

[关    键   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问题;就业形势;适应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4-0010-02

在步入科技时代后,国家对教育行业的重视度越来越高,随着计算机行业的日新月异,国家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升,但是,在现有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中存在各类矛盾与问题,一直处于尴尬的教学地位,要提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的质量,需要以当前的就业形势为切入点,改革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的问题分析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内容难度较大,在社会的发展下,计算机行业对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性要求日益提升,而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普遍存在抽象思维不好、文化功底较低的问题,导致现有的教学内容无法真正让每一个学生理解,学生的基础也参差不齐,一刀切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很难体会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的乐趣,情况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厌学心理,这无疑制约了教学效率的提升。另外,传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模式陈旧,传统教学活动大多是通过教师讲解和演示的教学方式,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课堂上,也更加侧重于理论内容,忽视了实践和操作能力,致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而陈旧的教学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导致他们无法充分融入课堂,课堂氛围低迷。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如何适应就业形势

(一)整合教学内容

要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适应就业形势,那么,需要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一步整合,实现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就业之间的无缝对接,这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内容的整合上,需要基于学生未来的就业需求以及计算机行业的发展需求来优化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在学校学习中获取后续就业中需要的知识,提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学内容的整合,不仅要从理论着手,还要从实践方面着手,结合学校现有的优势教育资源和教学条件,为学生设置多元化的情景,提供良好的计算机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树立明确的就业目标,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后续岗位工作的要求。

(二)融入创新创业内容

计算机行业发展速度非常快,要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适应后续的形势发展要求,还要将创新创业内容纳入其中,认清教育理念,在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其发散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方法和思想,将自主创新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纳入其中,让学生在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具备扎实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可以组织网站制作、软件设计等一系列竞赛活动,通过激发学生对竞赛的兴趣来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让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中生根发芽,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三)丰富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尽管可以满足学生专业能力培育的需求,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填鸭式”教学模式太多,会压抑学生的思维,适应就业形势的教学方法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时代前沿专业,需要根据教學要求,将“互联网+”教育手段运用在教学体系中,利用多媒体、翻转课堂、微课、雨课堂等先进技术手段,开发虚拟仿真,将虚拟仿真与理论实践教学密切结合,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对一些实践操作的内容,可以提前为学生录制微课视频,供学生在课前来预习,辅助课堂和实践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活动中,要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充分贴近行业需求,针对高年级学生,设置与工作实践难度相符的任务,使学生能够提前适应职业要求,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起来,在任务中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如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数据库应用、游戏动画制作、程序编写、图片处理等活动,让学生自己来演示、讲解成果,这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将知识和技能运用在学习中,也丰富了原有的学习内容,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除此之外,教学方式的创新需要与学生未来的就业形势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及认知能力,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可以通过合作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综合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推行校企合作

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的职业定位,会直接决定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习方向,为了帮助学生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将学校中获取的知识应用在社会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需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是当前各类学校都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中,将政府、学校、企业纳入其中,在当地甄选出有能力的企业,搭建合作关系。校企合作要贯穿到学生学习的整个流程中,在大一阶段,让学生进入实习企业学习、参观,了解相关内容的作用与应用价值。进入大二学年之后,即根据教学内容的进度来安排实习环节,实习与理论一一对应、息息相关,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获取工作的乐趣,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在参观和学习中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见识,进一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校企合作平台中,学生能够亲身示范学习体验,并在企业导师的带领下,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也明确了后续的就业方向,让学生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五)建设“双师型”队伍

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学校也需要构建一支具有先进教学理念、业务精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做好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对现有的教师开展培训与教育,为其提供外派企业锻炼的机会,并招聘、引进行业优秀人才,通过多项结合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讲授水平。在具体师资队伍的建设上,还可以推行“请进来、走出去”的计划,邀请企业、行业中具有丰富经验的人才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并鼓励学校教师参与企业真实的技术和管理工作,以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对深造的教师予以相应奖励,以充分达到激励和引导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合力,搭建共用平台,予以青年教师在教学技能、实践经验上的辅导,通过该种方式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六)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在評价方面,也要坚持做到与时俱进。一方面,评价主体要遵循多元化原则,不宜将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可应用小组评价、学生自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针对理论内容将学生的课堂表现纳入其中,结合考试成绩进行评价;在实践成绩上,将校内教师、企业指导教师按比例进行评估,构建涵盖个人评估、社会评估、学校评估在内的评估系统,在考核内容上,既要关注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还要考查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自我发展、社会适应、团队合作能力的考核,将目标考核、过程考核结合起来。在学校评估上,构建专业化的课程实践考核体系,推行奖惩问责制度,将实践的各个环节细化,并将实践考核结果纳入教师晋升职称的条件,提高教师对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

三、结语

就业形势在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教学理念中的有效落实,能够使教师站在更全面的角度分析专业人才的发展趋势,以便使教学质量的可控性得以增强。在计算机课程中更是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为学生在日后就业过程中竞争力的提高创造更多可能,使学生成为社会上真正需要的人才,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陈小琴.基于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教育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23).

[2]刘昶.高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过程中适应就业形势的措施探讨[J].无线互联科技,2015(23).

[3]李红燕.高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过程中如何适应就业形势[J].赤子(上中旬),2015(18).

[4]孙慧霞.“做中学,做中教”模式在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编辑 冯永霞

猜你喜欢

计算机科学形势校企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美国《CSTA计算机科学教师标准》评介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试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代化运用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新英镑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不插电的计算机科学”,你试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