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技术”关系视角下现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2020-03-20雷杨金栋昌刘吉发

理论导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文化消费关系技术

雷杨 金栋昌 刘吉发

摘 要:“文化—技术”关系是理解现代文化产业的重要维度,二者的深度融合是促进现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以传统技术哲学视域下“文化—技术”关系的历史演变为基本线索,分别从前奏期、爆发期、裂变期对不同“文化—技术”关系下的文化生产与消费进行总结,有助于在实践层面理解文化产业高技术特征的发展脉络与核心价值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在互联网信息技术所支撑的裂变期,需要从强化“文化—技术”关系价值、抓好文化与科技融合关键、用好“文化—技术”耦合规律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并思考促进现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文化—技术”关系;文化生产;文化消费;现代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20)03-0123-06

基金项目:陕西省重大现实问题专项研究项目“陕西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2019ZD11);长安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智库建设项目“陕西建设文化强省路径研究”(310811170111)。

作者简介:雷杨(1995- ),男,陕西渭南人,长安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产业与管理;金栋昌(1985- ),男,满族,河北承德人,长安大学陕西文化发展与融合创新智库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产业与管理;刘吉发(1960-),男,陕西商洛人,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貼专家,研究方向:文化产业与管理。

促进现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文化产业界的时代课题。一些学者围绕“什么是高质量发展”“如何推动其高质量发展”,已经给出了相关方案和建议。本文在借鉴相关结论的基础上,围绕现代文化产业的“高技术性”特征,从技术哲学层面的“文化—技术”关系中审视文化生产与消费的历史实践,以此来挖掘和整理不同阶段下文化与技术融合的特点,进而探寻促进现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对策。

一、“文化—技术”关系是理解现代文化产业的视角

2019年8月,中宣部、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要求“把握‘文化—技术关系的发展趋势,打通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最后一公里”[1],从政策层面确立了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技术”关系维度。如今,“高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单向影响成为了“文化—技术”关系维度下现代文化产业研究的主要内容,而对其“高技术性”到底为何、与文化的关系、在文化中的地位等问题尚急需论证。

(一)现代文化产业肇始于技术创新

阿多诺与霍克海默在《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首次提出“文化工业”概念,为现代文化产业的诞生开辟了空间。“文化工业”是技术革命与创新延伸到文化生产与消费领域的直接结果:电的发现,电报、广播等通讯技术的应用衍生出了电影、电视、电台等新型技术,这些新型技术使得资本和劳动力集中于文化娱乐、文化艺术等新兴领域成为现实,由此便诞生了最初的电子传媒产业。此外,科技革命带来的生产方式的变革——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也引发了文化生产领域的“工业潮”,即通过大机械化生产将文化艺术品进行简单复制、批量生产,实现了等同于工业产品的文化生产。毫无疑问,技术革命为文化领域带来的不仅是一次根本性创新,更是一次结构性创新,创造出了全新的文化生产方式,诞生了全新的市场结构和崭新的产业链。

(二)高技术性是现代文化产业的核心特征之一

现代文化产业是在文化、技术与市场合力下发展起来的,现代文化产业被称为现代的原因在于现代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在深层次上,与文化创意产业产生直接联系的并非经济,但是技术创新却是驱动经济增长的原始动力[2]。驱动经济增长的文化生产在技术创新的持续推动下不断优化组合,持续创新。根据《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现代文化产业可分为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投资运营、文化娱乐休闲服务六大文化核心领域,以及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文化装备生产、文化消费终端生产三大文化相关领域[3]。无论是文化核心领域还是文化相关领域,其都受现代高新技术的深刻影响,尤其是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四大核心领域,它们直接与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软件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产生联系,在新技术时代其技术关联性和影响力呈现主导性趋势。

(三)理解现代文化产业应有“文化—技术”关系视角

一直以来,对“文化—技术”关系的探讨是技术哲学领域的重要命题,但在现代文化产业语境下“文化—技术”关系也独具实践价值。梳理学术史,可以看出“文化—技术”关系先后经历了从C.P.斯诺等人提出的静态关系①(文化、技术相互对立)到海德格尔、拉普等人提出的单向动态关系(文化就是一种技术、技术就是一种文化、文化决定技术、技术决定文化)再到本雅明、舍勒等人提出的完全动态关系(文化和技术互相影响),“这是一个从对立走向融合、从无关走向相互影响的过程。”[4] 不难看出,一定时期“文化—技术”的实践关系决定着当时文化和技术的融合水平与哲学关系,相应的,文化和技术的融合又直接撬动了文化生产方式和文化消费方式的变革。对照人类文化生产、消费的发展阶段与“文化—技术”关系的演进阶段不难发现,文化生产、消费变迁的背后都伴随着“文化—技术”关系的实践变革。鉴于此,树立“文化—技术”关系视角下的理论自觉,对当前时代促进现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 “文化—技术”关系演进下的文化生产与消费

海德格尔曾将技术的发展分为工业革命前的传统技术和工业革命后的“新时代技术”[5]两大阶段,认为“工业革命前的传统技术是一种封闭性的技术,是文化的一种工具,工业革命后的现代技术本质是一种‘座架,反过来构造和支配着文化”[4]。可见,历史演进中的“文化—技术”关系始终处于变动之中。基于此,我们将分前奏期、爆发期和裂变期三个阶段来考察不同“文化—技术”关系下的文化生产与消费轨迹。

(一)前奏期:传统技术下的文化生产与消费

工业革命前的“文化—技术”关系是一种纯粹的文化主导技术关系,是现代文化产业的前奏期,具有鲜明的文化小众性、技术封闭性特征。一方面,“封闭性技术”主要集中在文化领域和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业领域。技术受制于文化的牵引力,始终在文化的发展框架内。另一方面,“此时的文化与技术没有发展到足够的高度以使双方紧密融合。”[6]因此,可以说工业革命前的文化与技术是相对独立的。

从文化与技术相对独立的关系来看,文化生产具有典型的“封闭性”特征,“文化—技术”关系更侧重于“技术服务文化”。从青铜冶炼技术的诞生、纺织业的成熟可以看出工业文明前,人类的思想可以通过物质的形式表现出来,文化成为了一种更加独立更加专业的存在形态。但技术的发展方向在文化的限制和调控下缺乏自主性,仅仅围绕“如何更好服务文化的使命”催生了传统形态的文学、书法、绘画、舞蹈、工艺美术、音乐、建筑、民俗等文化样态。可见这种“封闭的技术”决定了文化的生产必然是封闭的、小众的传统形态。

前奏期的文化消费是典型的“小众化”消费。一方面,受制于文化生产力水平,以及“文化—技术”关系格局,文化生产决定文化消费。建立在低产的手工业基础上的文化产品消费,并未成为大众消费方式。另一方面,从需求层次理论来看,文化消费属于高层次需求,农业社会下,人们的主要需求——温饱需求尚未得到完全满足,遑论文化消费需求。

(二)爆发期:“新时代技术”下的文化生产与消费

工业革命后的“新时代技术”超出了文化的限制,逐渐具有了“自主性”,文化开始向技术单向靠拢,甚至“技术使不同文化趋同”[7]。现代技术的“自主性”使得文化与技术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技术开始自主发展,并且影响甚至决定着文化的发展。

爆发期的文化生产,具有典型的“工业化”特征,技术主导文化的阶段真正来临,并引发了文化生产领域的两次深刻变革:一是新科技催生了新型文化产品。电的发现和应用直接决定了电影、广播、摄影、电视等新发明。尤其是“无线电、电视、放映机等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扩张了文化的生产范围和传播途径”[8]。这些技术创新在文化领域的应用,使得文化产品由以前的文字、语言符号扩展到了声音和影像符号,构成了文化工业发展的基石。二是工业生产技术催生了大众化的文化生产方式。工业革命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福特主义生产方式,文化产品由前工业时期的手工制作转为以福特主义为核心的规模化、标准化、机器化大生产,文化产品进入流水生产、批量化生产阶段,产量大幅提升。

爆发期的文化消费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并激发了“大众消费社会时代”的到来。文化生产带来的文化积累,促动了文化消费种类、数量和享受群体的扩张。此外两次工业革命引发的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激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促使大量人口从农村集中到城市,促进了工人的就业。这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提高了工人工资,更重要的是促进了社会的消费能力,创造了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和社会基础。特别是,工业革命中诞生的大批中产阶级,催生了“大众消费社会”,并“引发了社会大众在公众消费价值取向、目标追求和消费方式等领域的变革”[9]。

(三)裂变期:互联网信息技术下的文化生产与消费

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了技术文化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文化—技术”关系走向裂变期。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以电子技术为元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程序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已成为塑造当代“文化—技术”关系转型的驱动力量,并推动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此时技术和文化的关系是一种相互认同、水乳相交、全方位融合的平衡状态,不仅文化向技术靠拢,技术也开始注重人文关懷和人文理解。

裂变期的文化生产已然超越爆发期的工业化、批量化模式,并向网络化、弹性化、融合化、互动化方向转变。一是互联网催生和拓展了文化产业业态,包括传统文化业态在内的所有文化业态进入了“文化—技术”发展的新区间,使得现代文化产业在外延体系上不断具有扩张属性。这既表现为“基于文化产业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产业链的分化和融合、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融合,而不断渗透扩张的文化产业外延”[10];又表现为催生了诸如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网络小视频、手游电竞等新型文化产业业态。尤其是在互联网与文化产业互相交融的背景下,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互联网催生了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等网

“文化—技术”关系演进与文化生产和消费对应关系图

络文化创作的热潮,文化的生产进入到了一种全民创作和生产阶段。二是互联网改变了文化生产方式,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主体关系越来越紧密。文化生产更具多样化、即时性和互动性:一方面互联网赋能文化生产,使得每一个网络用户都是文化生产者,多元化的用户生产催生了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生产机制;另一方面文化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沟通更及时、更频繁,“订单化生产”“需求导向式生产”成为现实。裂变期的文化生产,无不带有网络化、小众化、互动化的特征。

裂变期的文化消费更具全民性和精准性。与这一时期文化生产从“工业化的极化”向“全民化的精准化”转变相协调,互联网时代,文化生产的全民化与文化消费的精准化同时存在,人们可以直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性消费,使得文化消费更加精准。消费对象已经不限于工业时代的大众文化产品,还包括了许多个性文化产品和信息,人们获取文化产品的选择性、主动性、精准性大大增强,人们甚至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直接获取感兴趣的文化内容,同时过滤掉冗余的文化信息;商家此时也可以通过大数据预测出消费者的产品需求和欣赏品味,实现精准化营销与供给。

三、“文化—技术”关系视角下发展现代文化产业的对策

现代文化产业的本质就是文化与技术、经济的有机融合。在发展现代文化产业的新时代语境下,不存在文化与技术孰重孰轻的争论,二者都是现代文化产业的重要引擎,犹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为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文化、技术的深度融合在推动我国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锻造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一)强化“文化—技术”关系价值,做好现代文化产业布局

“文化—技术”关系对于文化产业生态的影响从未像现在一样如此深远,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也已经达到了历史的新高。在人类正经历由“单向度的人”②[11]向追求个性、创意性、体验性等多维度价值体系的人转变的时代,只有掌握和用好“文化—技术”关系的当下意涵,才能领会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战略价值,才能从二者融合发展的深层本质中探寻政策与实践发展之道。

1.谋划和布局有利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政策体系。2011年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技术”的融合,文化和技术的发展及融合成为了“十三五”及未来发展的重点。当前相关政策大致可分为文化与技术的单一发展型政策、科技与文化融合的相关配套政策、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政策三大类,这三类政策中,文化与科技融合政策为促进“文化—技术”融合提供直接推动力。可以看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越来越成为我国文化发展的政策焦点,科技主导下的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越来越成为政策目标的侧重点,并借此来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融合水平与创新发展能力。从“十四五”及中长期来看,这一政策发力点将更为明晰和聚焦,政策机制将更趋向完善。

2.鼓励和支持新型文化产业业态与实体发展壮大。从现实发展来看,技术的提升以及硬件算力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引发了人工智能技术向文化产业领域渗透,使得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出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智能化开始成为文化产业各领域的发展趋势之一,在传媒与互联网领域开始将AI技术用于新闻的报道,出现了许多类似腾讯“dreamwriter”的“写稿机器人”;在影视音乐领域,人工智能开始在剪辑、灯光、音效处理、后期制作方面大放异彩,“迪士尼的人工智能模型甚至可以根据一些影片中大量处理视频的案例自动将因光线过少引起的瑕疵纠正成光线饱满而自然的图像。”[12]此外,在游戏领域智能化更是成为了制作绝佳游戏体验的不二法门,成为了游戏制作的新引擎。

(二)抓住文化与科技融合关键,构筑现代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文化—技术”关系的演进过程是文化和技术创新发展的过程,更是文化和技术不断融合的过程。当前,文化和科技水乳相交、互相影响的关系带来了文化和技术深层次、全方位的融合。从产业竞争优势发展阶段来看,我国正处在创新驱动与财富驱动相结合的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文化和科技融合是构建全球文化产业竞争力优势的关键所在。在文化和科技结合程度日益广泛和深入的时代,科技已经渗透到文化资源的开发、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等各个环节,成为了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现代文化产业的科技导向特征也越来越明显。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的强,最核心的应该是科技与文化的强。我们看到,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强大竞争力构成了美国文化产业全球竞争力的内核,从众多高质量的好莱坞电影中不难感受到,科技与文化产业结合的巨大魅力和科技在文化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在全球化进程中,美国也正是借助其强大的科技实力,牢牢掌控着技术要素在全球的自由流动,获取着高额垄断利润,从而使本国文化产业发展占据着有利地位。因此,高科技的竞争已经成为全球文化产业竞争的主要内容。而在促进现代文化产业发展中,毫无疑问文化与科技的相互交融成为了关键环节,更是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特征与战略路径。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当下流行的数字技术,以及即将到来的5G技术的应用推广,做好技术赋能工作,积极促成其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大力推广VR、AR、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及其应用,提升文化的展现力、传播力、创造力。概言之,唯有科技和文化共舞才是现代文化产业的最强,只有文化和科技融合才能做好现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课题。文化拥抱技术,是提升文化产业创作、传播、生产的重要途径,是呈现文化资源的高效手段;技术通过融入文化内涵,在提升文化产业创意水平的同时,更能弥补内容生产的短板。

(三)用好“文化—技術”耦合规律,促成现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化—技术”的耦合是一种有机的、变化着的“非线性耦合”。这意味着加速文化和技术耦合趋势、形成耦合效应,需要重点瞄准文化与技术的“产业共生”③[13]关系的塑造,即一是建立“文化—技术”产业内相关联要素之间的平衡、动态、开放的产业同盟,实现高技术与高文化的相融相生;二是实现市场价值规律驱动下的文化和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增值,夯实共生基础。由此来看,推动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应从推动技术创新、“文化—技术”融合与增值入手。

1.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文化技术创新体系。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才具有承担风险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能力,才能将技术创新转变为生产力。在文化产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应重视各界技术资源整合,使区域骨干企业能够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我国曾于2013年发布了《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其中提到“以企业为主导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4]。这从政策层面为我国企业创新指明了方向,也为文化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指导。结合我国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风向标,数字文化生产、保存与传播技术体系,融媒体平台与拓展应用技术体系、文化资源创新性转化技术创新体系、文化知识产权技术保护与应用体系等领域无疑是我国文化技术创新体系的第一要义。

2.围绕互联网时代文化生产与消费规律进行实践创新。一是在文化生产规律方面,积极构建利用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向人的个性化需求延伸的精准化文化生产模式,变文化产品大众传播(单向)为人人传播(双向),促成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等网络文化内容的丰富发展。同时,依托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顺应文化生产的裂变规律,推动文化生产主体的多元化,促进文化生产主体从工业时代的营利性文化生产者裂变为包括营利性组织在内的全体用户,最大化文化生产的“人人生产模式”。二是在文化消费规律方面,适时推动文化消费方式由以生产为核心的福特主义向以消费需求为核心的后福特主义转变。主要借助信息技术与开发商或者消费者本身直接联系,获取消费需求并生产出小规模、非标准化的产品。因此,遵从文化消费的裂变规律,大力发展网络文化消费已经成为当代文化消费的主流。消费对象应包括许多个性文化产品和信息,利用互联网技术尽可能满足网民不同层次的需求,创造分众、精准分层的个性文化市场,进而实现“点对点”的文化消费。

3.营造“文化—技术”耦合发展的生态根基。从“产业共生”的维度看,推动裂变期现代文化产业发展还需夯实两项基本工作,一是营造“文化—技术”耦合的增值机制,使得耦合有动力;二是引导形成“文化—技术”耦合的场景,使得耦合生活化。就前者而言,促进“文化—技术”耦合的增值机制,即是用市场化的方式对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先进企业主体、产业项目、技术创新等进行奖励和流通,以支持其合法获利的方式达到鼓励创新的目的,必要时辅以财税倾斜、荣誉奖励等手段,促进文化产业领域形成“愿意创新、能创新、有效创新”的机制;就后者而言,形成“文化—技术”耦合的场景就是让更多“文化—技术”产品生活化,即迎合群众的文化消费偏好、需求、习惯等进行科技化转化,尤其是注重运用“互联网+”的政策对文化生产与消费方式进行改造升级,努力构建随时、随地、随需的文化生产与消费空间。

注释:

① 20世纪50年代C.P.斯诺在《两种文化》演讲中提出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两种文化”,并认为二者是互相独立的系统。

② “单向度的人”源于法兰克福学派马尔库塞的力作《单向度的人: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马尔库塞认为工业社会为单向度社会,工业社会下的人为单向度的人,这种人缺乏自由和创造力。

③ 产业共生是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以实现共生主体间的融合性、群落性、关联性、增值性。

参考文献:

[1] 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EB/OL].[2019-08-27].http://www.gov.cn/xinwen/2019-08/27/content_5424912.htm.

[2] 徐谷波,董克,汪涛.创意产业集聚、技术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基于安徽省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6,30(01):83-86.

[3] 國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EB/OL].[2018-04-02].http://www.stats.gov.cn/tjgz/tzgb/201804/t20180423_1595390.html.

[4] 梅其君,王立.技术与文化关系颠倒的历程与根源[J].江西社会科学,2016,36(06):40-46.

[5] 冈特·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技术[M].宋祖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88.

[6] 李凤亮,宗祖盼.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演进机理与历史语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6,30(04):11-19.

[7] J.Ellul.The Technological Society[M].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64:117.

[8] 杜传忠,郭美晨.基于历史与逻辑视角的工业革命与创意产业发展关系研究[J].东岳论丛,2015,36(09):120-126.

[9] 杨英辰.技术创新与大众消费文化[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2(7):30-34.

[10]郑雷,郑立波,江苏佳.新型文化业态的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以VR、微拍、众筹为例[J].传媒,2017(24):72-76.

[11]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3-16.

[12]田小军,徐思彦.文化产业+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前沿法律政策[EB/OL].[2018-03-22].http://www.cbbr.com.cn/article/120538.html.

[13]吴钊.嬗变中融合:文化科技系统的耦合与共生[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130-133.

[1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EB/OL][2013-02-04].http://www.gov.cn/zwgk/2013-02/04/content_2326419.htm.

【责任编辑:张晓妍】

猜你喜欢

文化消费关系技术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西安扩大文化消费的现实路径
英语专业学生文化消费现状研究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