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黄山办学校围绕旅游做文章

2020-03-19马善国黄德胜吴琳

职业·中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导游技能旅游

马善国 黄德胜 吴琳

黄山旅游管理学校始建于1984年, 位于黄山脚下、太平湖畔,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全国中职德育工作实验基地、安徽省旅游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安徽省旅游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学校融中职教育、成人教育与社会培训于一体,附设黄山区教师进修学校、黄山区电大工作站、奥鹏远程学习中心。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质量提升工程为抓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建设完善新校区,制定完善规章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视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和名师工作坊建设,学校各项工作开创新局面。

一、立足特色,学校发展“集约化”

“依托黄山办学校、围绕旅游做文章”。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与新校区建设同步实施。紧跟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步伐,投资2亿元、占地面积312亩、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含田径运动场)的新校区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

依托质量提升工程建设,以特色学校项目为龙头的11个项目建设收到了预期效果,通过了省级评估。学校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建设校园信息化平台,实现数字化办公,在共建共享数字化教学资源、提高学校集约化管理能力上迈出坚实步伐,目前正在逐步建设和完善智慧校园。

学校牵头组建的安徽旅游职教集团,与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九华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旅游企业,以及安徽省高等院校旅游院系和中职旅游校等校企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走上集团化发展之路。2019年10月牵头安徽旅游职教加入“长三角旅游职教联盟”,成为理事长单位(沪、苏、浙、皖四家发起人之一)。

依托集团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形式多样。指导服务旅游技能提升、志愿服务文明景区建设,达成集团成员资源共享、互惠共赢的目标;联合举办省、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选派教师到集团企业挂职锻炼、培训授课;与集团企业合作开展“学徒制”人才培养;选派学生到企业实践;选派企业骨干来校上课,指导实践。在校企双方共同努力下,人才培养取得了明显效果。近年来,导游班学生参加全省导游资格证考试,取得从业资格,通过率达82%以上,远超全省平均通过率。

二、重视人才,师资培养“制度化”

发展职业学校,师资队伍是关键。学校现有教职工117人,其中编制内92人,聘用25人。研究生学历12人。正高级讲师1人,高级讲师31人。拥有一批国家和省行指委委员和省级专业带头人、教坛之星,其中,省级教坛之星7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市区级专业骨干教师20人。近三年来,有30多位教师被授予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党员光荣称号,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师资培养逐步走向“制度化”。

一是重视“双师型”教师培养。三年来,学校组织专业教师等参加国培、省培50余人次,累计有86%的教师参加过国培或省培,共有78位教师获得“双师型”教师资格。

二是加强签约(自聘)教师队伍建设。三年来从高校和企业引进技能大师等签约教师25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校专业教师不足的问题。完善了签约教师的管理和培养制度,业务培训与在编教师同等对待,制定了四岗13级39档的签约教师工资标准及评定办法,大幅度提高签约教师待遇。

三是完善了教师队伍管理制度。以制度管理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职工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事业心,以身立教的使命感,争做“四有”好教师。通过安排教师入高校学习、到国外进修、去先进学校考察、下企业挂职锻炼,“师带徒”结对培养、转岗选聘,以灵活机制引导人;优化绩效工资分配方案,以公正待遇激励人。

三、立德树人,学生管理“生活化”

教育的初心是育人,落脚点在服务上。

一是学校重视文明创建工作。以文明创建为抓手,落实立德树人工作。学校教职员工全员参与,将文明创建与教育教学工作同部署安排、同督办检查、同考核奖罚,实现了文明创建、立德树人网络全覆盖。全校师生积极参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活动,“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二是突出师德引领示范,“生活化”教育履职。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中国梦”宣传教育、“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把握与争当“四有”好教师、履职尽责结合起来,并纳入年度考核范畴,与晋职、晋级以及岗位津贴直接挂钩,显化了师德抓手。

三是立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生活化”德育渗透。学校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组织学生参加“爱满黄山暖冬行”志愿服务活动、学雷锋系列活动、“新时代好少年”宣传活动、“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五四运动纪念活动、讲故事比赛和演讲比赛、文明餐桌系列活动、红色研学活动、建国70周年系列活动等;聘任校外辅导员,开展禁毒、扫黑除恶、防电信诈骗等教育;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定期开展心理建康教育;坚持开展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社团、进素质课等活动;建立班主任跟踪管理制度,采取定期谈话、心理咨询等方式排除德育工作风险点。强化道德讲堂的教育功能,拓展家长学校的辐射功能,以各类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管理与疏导相结合,显化德育工作成效,取得了丰硕成果,赢得了社会赞誉。

四是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一是将爱国主义教育、励志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遵纪守法行为规范教育、感恩教育、文明礼貌教育理念布置在校园中、教室内,使每个走进校园的人都置身传统文化的氛围之中。二是开展特色“大课间”活动,通过学打太极、经典诵读带领学生感悟传统文化;通过集体跑操、每周一歌、國旗下讲话,伴随学生快乐成长。三是开设了各种球类、国旗队、书法、武术、茶艺、舞蹈、古筝、美术、礼仪、棋牌、手机摄影等学生社团,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舒展身心、锤炼技能、提高素质,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身体基础和能力基础。

四、改革创新,教学教研“特色化”

学校开设有高星级酒店服务与管理、导游服务、中餐烹饪、计算机等9个专业,学生2000余人。教学设施齐全,导游模拟、烹饪、茶艺、高尔夫等校内实训室俱全。校外建有30多个实习基地。

一是项目引领。以省级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建设为平台,重点建设导游服务等三个示范专业、高星级酒店管理与运营等三个示范实训基地、导游服务等两个名师工作坊、旅游类赛点等。丰富办学内涵,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融合现代学徒制、新型学徒制培养方式,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理实一体、分段培养,突出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和动手能力培养,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三是改革了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完善了导游服务等9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了《中餐服务技能》等8门省级、市级精品课程,编写了校本教材16本。最近两年投入300余万元,更新完善了9个专业实训室,如中餐烹饪实训室、导游、酒店实训室等。建立了以学分制为依托,考核学生综合素养为核心,结合学习过程考核、课程考试和技能考核的学生评价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成效与成果

一是学校荣誉声名远播。为巩固职教办学理念,成立了黄山区中华职教社,并建立了第一家区县级“中华职教社社史馆”。近五年来学校先后荣获了“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第五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第一届安徽省文明校园”“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全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合作企业太平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被评为“安徽省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办学经验赢得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二是教育教学硕果累累。现建有导游服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等2个省级“名师工作坊”以及王锋市级旅游名师工作室、黄卉市级导游技能大师工作室、张孝满区级烹饪大师工作室。依托名师工作室引领,开展融杭行动,与浙江名师工作室互动;与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西湖春天餐饮策划管理有限公司等名企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均取得良好效果。

近年来,旅游服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指导方案、中餐服务技能、宾馆英语等省级精品课程获得安徽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牵头的《中高职衔接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省级评估。30多名教师在教学能力大赛、“创新杯”说课大赛、省级“三优”评比中获奖。王锋、黄卉老师获得全国职业教育黄炎培杰出教师奖。

学校重视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依托国家、省级技能大赛平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近三年来,共有51个项目获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近两年组织学生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安徽赛区选拔赛,获得动画片制作项目省第十名、酒店服务赛项省第六名的好成绩。

三是服务社会专注给力。学校努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近五年累计为社会输送专业技能人才2000余人,培训万余人次,就业率达到98%以上,带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近两年中职招生稳定在550人以上,合署办公的电大工作站近两年招生合计达到464人,这对于皖南16万人口的山区小城来说,近乎极限。电大办学经验在全省电大系统做交流发言。社会培训及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均獲得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良好的社会美誉度。

展望未来,黄山旅游管理学校将继续立足黄山区域,坚定旅游办学特色,聚焦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发展新跨越。

猜你喜欢

导游技能旅游
高级技能
寻找火星导游
Being a Tour Guide in Shuangqing Villa在双清别墅做导游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红领巾阵地之小导游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旅游
画唇技能轻松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