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曹鱼催乳素受体PRLR1基因的克隆及其在不同盐度条件下mRNA 表达差异

2020-03-19黄宝松李金凤张野曹丹煜卢晓颖陈刚王忠良

生物技术通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渗透压盐度鱼类

黄宝松 李金凤 张野 曹丹煜 卢晓颖 陈刚 王忠良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湛江 524088)

催乳素(Prolactin,PRL)是一种由内分泌器官腺垂体前叶分泌的多效单链多肽类激素,于1928年被Stricker和Grneter验证该激素具有使假阳性妊娠母兔分泌乳汁的功能,并命名为催乳素。国内外研究结果证实了催乳素的生理功能不单单是生殖和泌乳,还包括调节水盐平衡、胰岛细胞分化、脂肪代谢、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刺激肠道加速钙的吸收等[1-2]。研究显示,催乳素通过与其受体蛋白—催乳素受体(Prolactin receptor,PRLR)结合,启动信号级联,利用JAK激酶和信号传导子及转录激活子(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JAK-STAT)在靶细胞上介导其生理功能,主要的信号蛋白为JAK2和STAT[3-4]。PRLR是跨膜受体蛋白,属于I类细胞因子受体超家族。大量的研究证实了PRLR在哺乳动物中存在多种亚型,可分为长链PRL、中长链PRL和短链PRL,主要差异为长度和胞内段的组成。而在硬骨鱼类中则存在两种PRLR基因,是硬骨鱼类特有的现象。据报道,莫桑比克罗非鱼存在PRLR1和PRLR2两种PRL受体亚型[5]。目前,已在多种硬骨鱼类上克隆出PRLR的全长序列,如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并且利用不同激素刺激转染细胞或直接体内注射,证实两种亚型的PRLR都能启动下游信号通路,说明这两种亚型PRLR都是PRL 的特异性受体[6-7]。

广盐性鱼类适应不同盐度的过程中受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调控,主要作用在渗透压调节器官,如鳃、肠和体肾等[8]。Pavlosky等[9]发现莫桑比克罗非鱼(O. mossambicus)在海水中血浆渗透压和PRLR2鳃组织mRNA表达量均高于淡水实验组,而PRL和NKAaα1a、PRLR1鳃组织mRNA表达量则低于淡水实验组,提示PRL、PRLR1参与了鱼类适应淡水生活的生命活动。王杰[2]将尖鳍鲤(Cyprinus acutidorsalisWang)急性胁迫48 h 后,在鳃、肠、肾、肝、性腺、脑、脑垂体、脾及皮肤等组织中均能检测到PRLR的mRNA,其中,在鳃中表达量最高。同样的,在黑鲷的鳃、肠、肾、肌肉、性腺、心脏、肝脏、胃、脾脏及脑垂体中也检测出PRLR的存在,且表达规律相似[10],说明PRLR在各个组织中均有分布,除渗透压调节外,可能参与多项生理活动的调控。

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又名海鲡,隶属鲈形目(Perciformes)、军曹鱼科(Rachycentridae)、军曹鱼属(Rachycentron),为广盐性、中型肉食性洄游鱼类[11]。军曹鱼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包括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其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是具有食用价值的重要海水经济鱼类。军曹鱼养殖多以海水网箱为主,受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影响,海水盐度波动较大,对军曹鱼的生长和存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目前在其他硬骨鱼类盐度适应过程中PRL和PRLR的表达模式的研究较多,而军曹鱼的较少。因此,为探究军曹鱼适应高盐和低盐水体的渗透压调节机制,本实验克隆了PRLR1cDNA,并通过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了PRLR1在健康组织中的mRNA表达丰度和分别适应高盐、低盐后的表达规律,为研究军曹鱼盐度适应渗透压调节机制奠定分子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及试剂 实验用鱼(军曹鱼)采自于广东海洋大学东海岛海洋生物研究基地,挑选出规格一致,健康有活力,体表无损伤的军曹鱼幼鱼,测得平均体长为18.35±1.75 cm,平均体重为60.53±8.21 g。试验前暂养于室内1.5立方水体的水桶,使用正常盐度(30‰)的过滤海水,水温为27±2℃。暂养1周后,挑选健康个体,剖取鳃、肠、体肾、脑及心脏等8个组织,迅速置于液氮中速冻,3 h后移至-80℃冰箱保存。

总RNA提取试剂盒TransZol Up Plus RNA Kit、反转录试剂盒EasyScript First-Strand cDNA Synthesis SuperMix、胶回收试剂盒EasyPure Quick Gel Extraction Kit均购自北京全式金生物有限公司,SYBR®Select Master Mix购自聚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SMARTer®RACE 5'/3' Kit、DH5α 感受态细胞、pMD18-T Vector、LA-Taq DNA聚合酶购自大连宝生物有限公司。引物均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公司合成。

1.1.2 慢性盐度适应实验 盐度实验设置3个盐度梯度,分别为10‰、30‰和35‰,其中以30‰组为对照组。将暂养7 d后的军曹鱼分为3组,每组设3个重复,放置10尾军曹鱼。使用淡水或高品质海水晶将养殖用水以每天调低或调高5个盐度,直到实验组盐度达到要求后开始实验。养殖采取静水充气方式,每日投喂6%体重的石斑鱼配合饲料,换水率为30%。养殖4周后,各盐度下随机挑选5尾军曹鱼,分别采取鳃、肠、体肾3种组织,立即放入液氮中速冻,3 h后移至-80℃冰箱保存。

1.2 方法

1.2.1 总RNA的提取与cDNA第一链合成 参照RNA提取试剂盒的说明书,以军曹鱼幼鱼的鳃丝为材料,提取总RNA后,使用1.5%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完整性,超微量核酸蛋白测定仪测定浓度,-80℃保存。参照反转录试剂盒说明书,使用1 μg总RNA合成cDNA第一链,-20℃保存。

1.2.2 军曹鱼PRLR1基因的克隆 通过实验室已有的转录组数据,筛选出注释为PRLR的unigene,经NCBI数据库(https://www.ncbi.nlm.nih.gov/)BLAST比较,确定为鱼类PRLR1基因片段。根据比较结果,选取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表1)进行扩增。其 中,PRLR-F1、PRLR-F2、PRLR-R1和PRLR-R2用来克隆中间片段,PCR程序设计为95℃预变性5 min;95℃变性30 s,55℃退火30 s,72℃延伸60 s,循环35次;72℃延伸5 min。PCR产物使用1.5%的琼脂糖凝胶分离出目的条带,转化连接,挑选阳性单克隆菌落进行测序。根据测序得到的中间片段序列设计3'和5'末端巢式PCR引物(分别为3'-F1、3'-F2、5'-R1和 5'-R2)(表 1)。先以 3'-F1和 Long primer、5'-R1和Long primer配对扩增,程序设计为95℃预变性5 min;95℃变性30 s,58℃退火30 s,72℃延伸90 s,循环35次;72℃延伸10 min。产物稀释2倍后作为模板进行第二次扩增,引物为3'-F2和Short primer、5'-R2和Short primer。程序设计为95℃预变性 5 min;95℃变性30 s,62 /67℃退火 30 s,72℃延伸60 s/30 s,循环35次;72℃延伸10 min。PCR产物切胶回收、连接、转化。最终,挑选出单菌落送上海生工生物工程公司测序。

1.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将测序结果导入DNAMAN软件,拼接后得到PRLR1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经NCBI数据库的分析工具ORF Finder(https://www.ncbi.nlm. nih.gov/orffinder/)预测,获得完整的军曹鱼PRLR1开放阅读框(ORF)和氨基酸序列。利用TMHMM Server2.0(http://www.cbs.dtu.dk/services/TMHMM-2.0/)预测跨膜螺旋域。利用signalP-5.0(http://www.cbs.dtu.dk/services/SignalP/)预测信号肽。使用SMART网站(http://smart.embl-heidelberg.de/)在线预测蛋白质结构和功能。从NCBI数据库中下载同源氨基酸序列,运行ClustalX1.83进行氨基酸序列多重比较和同源性分析。使用MEGAX软件以领接法(neighbor-joining method,NJ)构建系统进化树。

表1 实验所用引物

1.2.4PRLR1基因的组织差异表达和盐度适应后PRLR1基因的表达分析 根据PRLR1基因c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qPRLR-F、qPRLR-R(表1),扩增长度为199 bp;以军曹鱼β-actin基因为内参。qRT-PCR扩增反应在实时荧光定量扩增仪(Roche light CyclerTM 96)中进行,使用SYBR®Select Master Mix试剂盒检测PRLR1基因在鳃、肠、体肾、脑、胃、肌肉、脾脏和心脏等8个组织的表达丰度和盐度适应后PRLR1基因在鳃、肠及体肾等渗透压相关器官的表达丰度。扩增程序设计为:95℃预变性10min;95℃变性 10 s,60℃退火 20 s,72℃延伸 20 s,循环40次。每个样品重复检测3次以减少误差。运用2-ΔΔCt方法计算PRLR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使用SPASS19.0对实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PRLR1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克隆和氨基酸序列分析

根据测序结果拼接结果,得到军曹鱼PRLR1基因cDNA序列(GenBank序列登录号为MN080491),全长有2 629 bp,开放阅读框ORF有1 953 bp,编码650个氨基酸(图1)。其中,5'UTR大小为248 bp,3'UTR大小为427 bp。细胞外区的4个半胱氨酸,分别位于37、47、76和87位氨基酸上。利用TMHMM Server2.0预测跨膜螺旋域,结果显示第1-234个氨基酸为膜外段,第235-257个氨基酸存在跨膜螺旋域,第258-650个氨基酸为膜内段。利用signalP-5.0预测信号肽,发现PRLR1信号肽为第1-25个氨基酸,剪切位点为第25-26个氨基酸。通过SMART预测功能结构域,结果显示PRLR1氨基酸序列含有2个纤维连接蛋白3型结构域(Fibronectin type 3 domain,FN3)(29-113 aa、128-214 aa)。

2.2 PRLR1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比较和系统进化分析

氨基酸序列同源比较结果如图2。Blast结果显示:军曹鱼PRLR1与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大刺鳅(Mastacembelus armatus)和金钱鱼(Scatophagus argus)同源性最高,分别为76.95%、74.89%和74.88%。此外,与黑棘鲷、尼罗罗非鱼、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大西洋鲑(Salmo salar)的同源性分别为73.66%、68.48%、55.45%和55.95%;使用MEGAX软件构建进化树,结果显示:军曹鱼先与邻近鲈形目的大刺鳅在物种进化上聚为一支,距离最近;其次与大黄鱼、黑棘鲷和金钱鱼等聚为一支;人(Homo sapiens)和小鼠(Mus musculus)、鸟类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和红原鸡(Gallus gallus)分别聚为一支,与军曹鱼关系较远(图3)。

2.3 PRLR1组织表达分析

qRT-PCR组织表达结果显示,PRLR1基因在军曹鱼的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鳃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肌肉、体肾和肠,而在胃、脾、脑和心脏中则微量表达(图4)。

2.4 不同盐度下军曹鱼PRLR1的组织表达分析

高盐(30‰)和低盐(10‰)适应4周后,军曹鱼PRLR1基因在鳃、肠、体肾的表达情况如图5所示。结果显示,高盐适应后,PRLR1基因在鳃中表达量最高(为对照组1.49倍,显著差异,P<0.05),肠次之,体肾最少;对照组中,PRLR1基因在鳃中表达量最高,体肾次之,肠最少;低盐适应后,PRLR1基因同样在鳃组织中表达量最高(为对照组0.06倍,极显著差异,P<0.001),在肠、体肾中微量表达。其中,随着盐度下降,PRLR1基因的在鳃、肠、体肾中表达量均逐渐下降。PRLR1基因在对照组和低盐组的肠组织的表达量均低于体肾,而在高盐组则相反,表现为肠表达量高于体肾。

3 讨论

PRLR1是I类细胞因子受体超家族中重要成员,与PRL结合后,形成激素受体三聚合体复合物,进而激活PRLR1和细胞内酪氨酸激酶的磷酸化,在鱼类渗透压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信号传导作用[10]。本研究利用RACE技术成功克隆出军曹鱼的PRLR1全长cDNA序列,其中包含1 953 bp的ORF,编码650个氨基酸,具有脊椎动物PRLR的基本特征。相对于有较大差异的细胞内区,脊椎动物PRLR细胞外区保守性较高,其C端包含了由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构成的2个二硫键以及由W-S-X-W-S(X为差异氨基酸)构成的WS区[12]。细胞内区作为受体偶联启动信号级联的关键部位,在鱼类中存在着不同长度和组成,相似度不高,仅有2个相对保守区域,分别为box1和box2。box1是由靠近跨膜区的8个富含脯氨酸的疏水残基组成的,其形成的SH3折叠(SrC kinase homology domain3)是信号转换分子特异识别位点。box2由疏水残基、带负电荷和正电荷的残基组成,在鱼类和哺乳动物中保守性比box1小[13]。军曹鱼的PRLR1除存在二硫键和WS区外,同样含有box1。在斜带石斑鱼[14]、黑棘鲷中PRLR1也存在WS区和box1,运行ClustalX软件对军曹鱼与其他物种进行氨基酸序列同源比较,结果显示,军曹鱼PRLR1的WS区和box1确实在鱼类和哺乳动物上高度保守,说明PRLR1的WS区和box1结构域在鱼类和哺乳动物进化上相对保守。系统进化树结果也显示,军曹鱼PRLR1与鲈形目的大刺鳅、大黄鱼等聚为一支,与人、小鼠等哺乳动物较远,这与物种进化过程规律相符,进一步说明本研究中PRLR1属于鱼类PRLR家族成员。

图1 军曹鱼PRLR1基因cDNA序列及氨基酸序列

图2 军曹鱼PRLR1氨基酸序列多重序列比对分析

图3 军曹鱼PRLR1氨基酸序列聚类分析

广盐性鱼类能适应较大范围盐度的水环境,主要与其渗透压调节器官有关,如鳃、肠、体肾和皮肤等。其中,鳃作为广盐性鱼类的主要渗透压调节器官之一,已有大量文献证实其渗透压调节能力与鱼鳃中的氯细胞和Na+/K+-ATPase酶密切相关,其中,氯细胞进行Na+、Cl-离子的运输,Na+/K+-ATPase酶为其运输离子提供动力。鱼在外界水环境盐度由低渗转向高渗时,鳃丝结构与生理功能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华鲟在盐度为15的半咸水中驯养60 d后,鳃丝和鳃小片中氯细胞数量显著超过淡水驯化组,其细胞体积膨大,这与氯细胞排出过量的Na+、Cl-以辅助鱼体适应高渗环境的特征相适应[15]。在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16]、马苏大马哈鱼(Oncorhynchus masou)[17]、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18]中也有类似的研究结果。鱼类PRLR通过与催乳素结合,可以抑制Na+/K+-ATPase酶活性、缩小氯细胞,达到稳定鱼体渗透压的目的[19]。军曹鱼PRLR1组织分布结果显示,其在鳃、肠、体肾、肌肉、胃、脾、脑和心脏中都有分布,其中主要分布在鳃、肠和体肾等渗透压调节器官,鳃表达量最高,肌肉次之,这与虹鳟、金头鲷(Sparus aurata)、金鱼(Carassius auratus)等鱼类PRLR1表达规律相似[20-22],说明军曹鱼PRLR1基因主要功能为渗透压调节,且主要作用场所在鳃上,同时也暗示了PRLR1参与其他生理活动的调节。

在硬骨鱼类中,人们普遍认为PRL和生长激素(GH)在盐度适应过程中共同参与渗透压调节,前者适应低盐水体,后者适应高盐水体。研究表明,在急性盐度胁迫中,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的血浆中PRL浓度与外部渗透压呈负相关,而GH呈正相关[23-24]。从达里湖(半咸水)中洄游到贡格尔河(淡水)的瓦氏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其血清中PRL含量显著上升,而GH含量显著下降[25]。此外,有研究表明在不同鱼类中,PRL的调节能力表现出了种属差异,如PRL在大马哈鱼淡水适应过程中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26]。在体外实验中,鳃和垂体中的受体受PRL和环境渗透压刺激后,均产生差异反应:受PRL刺激后PRLR1表达量升高[27],而增加细胞外渗透压则促使PRLR2表达量升高[28]。因此,PRL对渗透调节的作用可能受到激素水平和环境渗透压共同调控。本研究结果中同样发现了军曹鱼PRLR1基因经低盐适应后,在鳃、肠、体肾中mRNA表达量皆显著性上调,而在高盐适应中表达量变化规律均呈逐步下降趋势,且在肠和体肾中微量表达。低盐组、正常组和高盐组中,PRLR1基因的表达量均为鳃组织最高,肠次之,体肾最低。类似的研究结果可见于尖鳍鲤[2]、金钱鱼[29]。由以上结果推测,PRLR1基因能调节鱼体渗透压稳态,且鳃组织为PRLR1的主要作用场所,在军曹鱼适应低盐度环境中起到重要作用。

图4 军曹鱼PRLR1各组织相对表达量

图5 盐度适应后军曹鱼PRLR1各组织相对表达量

4 结论

本研究首次克隆出军曹鱼PRLR1基因全长cDNA,该基因全长为2 629 bp,包含1 953 bp的开放阅读框ORF,共编码650个氨基酸。通过多重序列比对发现,军曹鱼PRLR1基因与鲈形目鱼类相似性高,都含有WS区和box1等标志性结构域。该基因在多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表达水平鳃最高,肌肉、肠和体肾次之。在盐度适应中,鳃、肠、体肾中PRLR1表达量随着盐度的降低而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猜你喜欢

渗透压盐度鱼类
基于MFCC和ResNet的鱼类行为识别
高考生物问答复习之渗透压
鱼类运动会
化基本概念为源头活水
——2017年渗透压相关高考真题赏析
千里岩附近海域盐度变化趋势性研究
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血浆渗透压测定的临床意义
血浆渗透压和APACHEⅡ评分对心肺复苏后患者脑损伤的评估
适用于高盐度和致密岩层驱油的表面活性剂
盐度调节的简易计算方法
胶州湾夏季盐度长期输运机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