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信息空间框架模型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2020-03-18况贺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19期
关键词:数字化保护信息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

况贺

摘要:基于计算机算力之上的多媒体技术综合应用已经成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手段,国内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文章重点以I空间模型来对数字化保护过程中信息与传播关系进行理论研究,对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的编码、抽象、扩散、解码和再造进行解读,进而提出以数字化技术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以适应现代传播,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并使得其核心的信息基因得以复制传播。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信息传播;I空间模型

1研究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祖先的智慧、民族的文化、社会的精神,是历史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随着时代变迁,许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却存在诸多困难。如人们对其保护观念的落后与其迅速消亡的对立,资金不足与大规模抢救性保护的矛盾,城市化进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破坏的矛盾,博物馆展陈的单一与观众对视觉体验的多元要求的对立等,这些问题都是棘手却不可绕弯的难点。随着多媒体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并伴随着5G商用时代的来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将呈现新的机遇,借助新媒体、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数字化保护方式成为可能和趋势。可喜的是,这种全新的、综合的保护方式已经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学术界的认可。早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就开始利用摄影技术记录文化遗产,可是由于录像带的老化、图像复制的失真等原因难以长久保存。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数字摄影、虚拟现实、多媒体、三维信息获取、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打开了全新的视角。

目前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方面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浙江大学的虚拟故宫漫游、北京大学的故宫数字化、南京大学的三峡文化遗产数字化展览工程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探索。国内各种数字化博物馆也快速发展,包括南京博物馆的数字化、山东大学考古数字博物馆、中国国际友谊博物馆工程等项目,为我国通过信息技术对濒危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再创造提供了有益的方法与经验。

2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可行性分析

2.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属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于物质遗产来说,更能体现它的信息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剥离物质属性而存在,它更多的是一种超精神文化价值。这种世代相传的信息桥梁在当今面临着挑战,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直接动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延续的原真性土壤。

以精神文化信息为核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历史进程中对原真性土壤选择的结果。如果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载体的话,这种原生态的土壤应该是其信息存在的载体。因此,在对其进行保护时,我们不应该忽视这个根本性的问题。从信息视角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产生于低效率信息传播环境中的一种信息形式,当信息传播效率大大提高时,这种信息面临着在新环境中生存方式转换的问题。①

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时候,需要考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复杂性,应改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单个切面的单一保护,应该是一种立体的保护。如果要对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首先要考虑的是这种文化遗产生长的土壤信息,其次要考虑其包裹的信息能否有效进行传播和衍生。

2.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保护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特征,我们对它进行数字化保护的时候必须考虑到上述特征。首先,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形成过程和原因进行分析;其次,在技术转化过程中要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生能力;最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的存储与传播进程中,存储是首要条件,传播信息才是目的,毕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的根本目的还是传播遗产价值、延续文化基因。

2.3数字与信息的互换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过程中,应该区分数字与信息这两个相似的概念。数字并不等于信息,数字更多的是一种未经加工处理的原始材料,如图片、视频、音频等组成的数据库概念,它是有效信息产生的基础和前提。信息是一种对数据提炼后的表达。信息的有效性是在传播中体现的,因而传播的形式决定了传播的效率。在把数据转化成信息进行有效传播时,不仅要考虑传播的手段,还需对观众的接受心理进行研究,要取得好的效果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

3以信息空间模型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3.1信息空间模型理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

信息空间(或称“I空间”或“I-Space”)模型理论(图1)是由英国经济学家Max H.Boisot在研究知识资产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利用这个理论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有效分析,它涉及的信息扩散、符号编码、传播效力等诸多维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具有借鉴意义。

信息空间由编码、抽象和扩展三个坐标组成(图1)。转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编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转化成的计算机语言,并能够很好地识别与调阅;抽象是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已经进行了系统的人为加工,使其富有条理且各特征阐释准确;扩散则对应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的有效传播程度。

在这个信息结构中,分布在不同空间点的因素表达了不同的信息,最重要的四个区域分别是采邑、宗教、官僚和市场(图1)。采邑区位于空间原点附近,这个区域代表的是原始情感的丰富程度,原发的艺术一般都处于这个区域,情感的、精神的创造活动与它关联性很大。宗教区位于I空间的右下方,此区域是表示信息的扩散和共享。信息空间左上方是官僚区,信息在这个位置就具备了传播的一切条件了。市场区位于I空间的右上方,此区域的信息具备自由扩散的功能。

利用信息空间理论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则一目了然了。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位于市场区,就说明其生态体系基本完整,有较强的生命活力,保护起来也相对轻松,遗产对外传播的能力也非常强。但与此相对的就是位于采邑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采邑区的原发性,对外传播和扩散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对此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显得非常迫切和棘手,稍微破坏其状态就可能导致整个文化生态枯竭。我们并不希望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希望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在具有传播优势的市场区域,或者能在位于市场区和宗教区之间的位置,在此处的遗产是一种经过“加工”后的形式,具备能够适应传播的条件和接受习惯的组织编码,是有意识保护的结果。

不是一切保护都是有益于文化遗产传播的,很多傳统的手工艺和口头技艺如果过度用技术等手段进行加工,就会伤害其固有的文化属性,这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这种情况也可以在信息空间里得到分析,具体就是在市场区和官僚区之间,这一区域是一种人为利益最大化的地带,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有最大的传播边际和适应能力。但是物极必反,某些特殊的传统工艺如果用现代技术对其进行“流水线式”的加工制作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必定会使附着在上面的价值内涵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对于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适度地存在于传播能力较弱的采邑区也不为是人性化的保护,这样反而能够更多地保持其原真性。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应该是灵活的、具体的,而不是机械的、一刀切的。

3.2信息与传播的三个级别关系研究

作为蕴含丰富信息能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的传播将是更紧要问题。文化只有在延续中才能保存生命,也只有在传播中扩张力量。这里借用Shannon与Weaver提出的传播理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进行探讨。Shannon与Weaver提出了任何传播中存在的三类问题,也是三个级别问题。A级问题:一个特定的信息如何准确地进行传播?B级问题:信息如何确切地传达意想的意思?C级问题:接收到的含义如何以希望的方式有效地影响行动?具体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上来说,A级问题的本质是技术问题,就是如何运用计算机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一种合理的编码与存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转变的基础上,尽可能做到准确、完整地编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而不会丢失其本身的价值。A级问题的评判标准就是信息转化是否完整。因此,评判A级问题的显著标准就成了看在I空间理论(图1)中的编码轴所能达到的高度,因为上部的信息具有更好的识别能力,这有利于计算机的数字化技术优势发挥,可以清晰、准确、统一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识别与转化。而越往下其识别能力也就相应的减弱。B级问题是一种手段选择,信息传递过程中选择怎样的手段尤为重要,这种方式既要让文化遗产中的价值能够更有效地表达,又要考虑到传播过程中民众的接受习惯,最终目的是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一般会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考量:第一,要传达什么?第二,向谁传达?第三,怎样有效传达?C级问题更像符号学里的解码过程。把内涵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编码完成后,需要用合适的解码手段让观者识别,只有通过一种信息的解码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才能高效地传播。这里必须要说明,C级问题的解码和传播并不是单向对外的,而是双向的,功效在对外影响的同时也对发出能量的主体进行某种程度的影响。

上面的传播理论分析给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提供了理论视角,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时,一定要考虑信息传承的有效性,要转变传统的保护理念,把数字化等同于记录保存。原始的保护观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很难起到推动作用,遗产的精神和文化内核也容易丢失,只能停留在表象的保护。

怎样的数字化保护才是有效的?首先,应该是全方位的、立体的呈现,而非单一维度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在今天的生活方式冲击下,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得脆弱,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有的生态土壤的改变也可能对遗产的发展影响深远。因此,我们应该避免单一的数字化保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过程中有选择性地对一部分信息进行保护,这种人为的筛选很可能是另一种形式的破坏。进行全面的、结构化的展现才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客观编码,编码的过程决定了传播的质量,因此非常重要。其次,在进行数字化保护时一定要深入遗产的内核,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殊、内在的精神价值完整地表达出来,才是对遗产应有的态度。

4结语

本文是在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迫切需要背景下,利用I空间框架模型分析了数字、信息与传播的关系。全文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性、数字与信息的界定与转换、信息与传播的层级关系、I空间模型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对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的编码、抽象、扩散、解码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时关键是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能适应现代的传播环境,让民众能乐于接受。在数字化保护的时候,遗产的核心信息必须得到全面而又准确的复制传播。作为无形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众在历史进程中所凝结的智慧,它们传承至今,生命力顽强。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先进技术介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会给遗产赋能,让它继续照亮人类的心智。

猜你喜欢

数字化保护信息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探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如何进行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