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预设与生成相互生长

2020-03-18陈孜

家长 2020年1期
关键词:上课时预设同学

陈孜

摘要: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充分体现了预设与生成是相互依赖的共同体,二者不可或缺,有效的预设是前提,动态的生成是结果,二者和谐统一地发展,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预设;生成

一、谈预设

(一)教学预设

在中国目前教育体制模式之下,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教师的思维习惯、行为风格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成,此种影响深远,伴随学生终生。

1.预设教案。

叶澜教授曾经指出: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框架式的预设架构体现着开放的教育理念,教学设计没必要把每一句话,每一个内容都写进去,在上课时,我们没有空去一一细看,而应该把这一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以简洁明了的提纲式呈现在自己眼前。而过多的语言设计、细节化设计则会禁锢教师的思维,让教师在教学时思考自己的教学任务有没有完成,教学要沿着设计走,学生的回答有没有达到预期……这严重影响教师教学机制的充分发挥。

2.预设矛盾。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经验有直接的关系,而经验也是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通过与学生在不断地矛摩擦中积累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预知学生的学困点,会出现什么样的错误,从而在课堂上予以重点解决。每个问题的设计,教师不应首先给一个学生一定就会的概念,而要首先想到学生不会时应当怎么办,让学生从多方位来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预设创新。

创新是很难把握的,因为有时灵感是只是闪念之间,新一代的学生在新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应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课前要充分储备知识,教学上预留充分的时间空间,给学生创新的机会,运用教学机智及知识底蕴迎合创新机制。

(二)学习预设

在公开课上,学生的表现往往是超常的,很多问题学生都无师自通,回答的问题也高于往常的学习水平,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公开课前,教师都会让学生预习新课,学生为了在众多教师面前有个较好的表现,从思想到行为上都很重视这堂新课的内容,在课前很自觉且充分地对新课进行了预习,基本上新课的基础性知识都能学会90%,在上新课时学生的积极性异常高涨,回答问题都能答到点子上。而在平时上课时,远没有达到那样的效果,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在平时不仅教师,连孩子都低估了自己的自学能力。

我做了个实验,把几个学困生叫到办公室,先问他们某些新知识懂不懂,他们纷纷摇头说不懂,我一句话不说,让他们自学看书,每看一个例题就让他们说看懂了什么,马上就做书后的相应练习。我简单地画出书上重点的词句,让学生自己重点看并理解,多给他们一点时间,结果我后来一考,新知的问题他们都会了,效果比在全班上课时好多了。但当问一个孩子为什么平时上课老摇头跟不上思路,而现在看书却看会了新知识时,她说: “我从来都以为自己看不懂新的知识,只有听老师讲才听得懂,跟不上思路时我就不学了,我从来都没有预习过。”原来以前我让学生预习,只是让学生自己看书,而上课时却依然按没预习的模式重新教学,主观上认为学生预习是肤浅的,是不会深入预习的,学生在潜意识也会受教师的影响认为自己的预习没什么用,反正看得懂不懂,老师还会再讲一遍,自己看书不如坐享其成听老师讲更好,教师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客观上是孩子学习惰性形成的诱因。

于是我改变了布置预习的形式,让学生在预习完之后画出重点,完成适当的练习,每个人写出至少一个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创设一个新问题来考同学们或教师,在新课上,我会先出道题检验同学预习的效果,然后再让学生将自学的内容进行反馈。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由于成功自学,学生在课堂上覺得自己能行,课堂真正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学成效显著改善。

二、谈生成

(一)教师经验的生成

以往谈生成,都是强调了学生的生成,其实作为教师个体,在教学的道路上也是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成长,每一天的教学过程都有教学经验的生成,“活到老、学到老”是一个合格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品质。那么在充分的预设下,教师都有一个期待,就是想知道自己的预设成果是什么?学生的反应怎么样?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在课堂上学生的种种反应和表现是对教师教学预设工作的最好评价。此时教师应把一堂课的成功与失败做好充分的反思,加以改进,这种教学经验的生成是教师工作最平常、最琐碎的一部分,但只要做好它,它将成为教师踏往成功之路的一个必要阶梯。

(二)学生知识的生成

教师的充分预设,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在教师和同学的肯定下,新知的创新自然生成,因为当浅显的知识在大部分同学都会的情况下,聪明的学生为了突显自己的不同,往往会标新立异,走一条新的道路,创新的火花溅射出来了。

(三)尊重生成

在学生学习过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悟、心得,教师要静下心做一名旁听者倾听学生的发言。例如,在复习时,我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先问“同学们,你们想怎样复习这部分内容” ,“觉得这部分内容哪些地方最容易错” “你觉得有什么地方要考同学们的”学生马上就热烈反应起来: 自编题讲解、编题考同学、分析自己做错的原因、介绍解题技巧等,学生的自我复习形式,贴近学生,形式多样,易于被学生接受。

(四)自我生成优于被动接受

在教一个重难点知识时,我发现我反复讲、反复练,学生中总是有一部分人出错。我突发灵感,让错的同学仿例题自编题目,再解答,再编题,再互考,效果出奇的好,本来有十几个人错的题型,在接下来的一次考试中,全班才一个人错。所以教师应充分给学生自我生成的机会。

总之,教师们要以开放的心态接纳新理念,以全新的眼光看待学生,预设与生成要开放体现,但开放的度还要教师们把握,预设与生成是动态的,但要符合师生的能力,没有单方面的预设、生成,预设与生成是一个共同体,二者相辅相成,就像鱼儿和水一样,鱼儿离不开水,没有鱼的水了无生趣,师生只有在不断地互动和学习中才能成长,才能迈向成功。

参考文献:

[1]储广林,褚丽萍.让预设与生成相统一[J].青年教师, 2005(12).

[2]郑玉芳.“预设”与“生成”共舞[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11).

(责编  侯  芳)

猜你喜欢

上课时预设同学
往期答案选登
十二星座上课时最像什么动物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康康日记
睡着只需半秒钟
浅析预设的应用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