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生理学课程思政的探索研究

2020-03-17刘娜杨艳梅张兰兰李喆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3期
关键词:生理学医学思政

刘娜 杨艳梅 张兰兰 李喆

[摘           要]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为了传授思想道德和价值观的知识,教师一定要关注到在生理学课程中渗透思政教育的内容,以生理学课堂为载体,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让思政材料和四种教学内容融入生理学教学之中。生理学作为医学类学生必须接受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来说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而思政理论知识也正是如此,这就要求生理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思政教育渗透其中,找到二者之间的契合点,培养学生具有科学主义精神和求真求实的精神,并且拥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从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生理学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路径展开探讨。

[关    键   词]  高职高专;课程思政;生理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3-0182-02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提出,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高思想政治课程的针对性,满足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学习需要,教师要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共同发展,通过协同效应促进学生思政理论知识的增加。这证明了对于高职高专阶段的学生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作为高职高专医学类学校的生理学教师,也要不断地对生理学课堂进行探索,依靠生理学课程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通过推动生理学课程和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提高学生对生理学核心概念的认识,让学生对人体功能和生命运动规律有更清晰的了解,也能够在课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达到高职高专院校德育的目的。

一、生理学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

当今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方便的同时,也严重地影响了青少年思想观念的形成,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信息良莠不齐,青少年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在面对不同的信息时往往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家长加以正确的引导,对于高职高专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来说,学习压力比较大,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如果再接受社会不良信息的影响,便会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做出错误的价值引导,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

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在培养学生医学技能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使其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政治素养,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生理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适当地融入思政教育,实现生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利用课堂教学这个渠道,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以专业知识为载体,以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基础,发挥协同效应,推动学生的成长。

从总体上看,生理学是一门以研究其生命活动和各种现象为基础的科学,教师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机会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之后,大多从事医学工作,而医学工作中以人为本,人文关怀也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医学工作者,不仅要学会看化验单,更要对生命具有敬畏精神,以人文精神指导个人的工作,以职业素养推动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这就决定了生理学专业教师在生理学课堂上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不仅要培养学生高超的职业素养,也要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不断获得进步。

二、高职高专生理学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案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知道对于高职高专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生理学课程思政对学生现今和未来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生理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充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并逐步培养起个人的职业素养。为了更好地实现在生理学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目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一)结合相关奖项,在生理学课堂上引入思政内容

为了在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生理学课堂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教师可以结合相关奖项,在生理学课堂上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与生理学看似是毫无关联的两门课程,但其实却有着密切的联系,生理学教学中的许多案例都与当代思政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充分地挖掘这些因素,结合相关奖项,引入思政教育的内容就是一种重要方式。

例如,瑞典科学家诺贝尔用个人的遗产设立了诺贝尔奖,诺贝尔奖又包括诺贝尔生理学奖、诺贝尔文学奖等方面,生理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以诺贝尔生理学奖为基础,讲述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的科学家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的讲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生理学课堂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也能够不断地探索,提高个人的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实现科学教育的本质目标。诺贝尔生理学奖的奖章图案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诺贝尔生理学奖的奖章图案是拿着一本书的医学之神,他正在收集泉水,为病人解决口渴之苦。从奖章和分析中,教师可以进行主题深化,让学生认识到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在工作中要竭尽全力帮助人类解决病痛,使人類拥有健康的体魄,获得个人的发展,也要不断地救死扶伤,维护医务工作者的荣誉和尊严。在工作中要克服各种困难,始终坚持不忘初心,为人类身心的健康而奋斗终生。

纵观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他们无一不是为医学的发展而不断奋斗,并始终抱有为医学发展献身的精神。例如,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和医学奖的屠呦呦女士带领她的团队,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以耐心和恒心终于提取出了青蒿素,这在人类医学史上是有重大贡献的,为了实现提取青蒿素的目标,屠呦呦女士更是以身试药,经过个人和团队的不懈努力,以攻坚克难的决心指导工作,最终使青蒿素投入使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这些故事讲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生理学和医学对人类的贡献,让学生能够潜心研究,争取为我国生理学和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二)学习生理学发展历史,传扬生理学家的爱国精神

生理学教师为了充分地实现生理学课程思政的目标,在课堂上也可以引入为我国医学事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才,通过对生理学发展历史和重要人物经历的讲解,能够有效地达到传扬生理学家爱国精神的目标,发挥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在生理学界先贤的指导下,树立高尚的理想信念,为生理学和医学事业的发展不断地努力学习。

例如,在讲述消化生理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引入我国近代生理学的奠基人林可胜教授。林可胜教授对我国生理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也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杰出贡献的生理学工作者,可以说,无论是在医学专业领域,还是在教育事业的发展领域,林可胜教授都是有着突出贡献的。他发现的阿司匹林镇痛作用靶点使我国生理学研究不断深化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祖国危难之际,林可胜教授也积极地投入救治患者的战场之上,他组织的中国红十字总会救护队挽救了许许多多革命战士的生命,林可胜教授一生坚持以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奉行救死扶伤的宗旨,他坚定赤诚的爱国之心,在当代仍然有重要的价值,值得每一位医学生学习。

(三)结合生理学教材内容弘扬生理学家求真求实的精神

在生理学教材中,有绝大部分都是强调生理学家求真务实精神的,对于未来的医务工作者而言,求真务实的精神尤为重要,只有在实践中追求真知,才能够避免学术不端的现象出现,在学校就为学生灌输求真务实的精神,也有助于学生始终坚持高尚的思想道德,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来对待学习生活和科学研究,推动生理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例如,在讲述神经肌肉接头理论时,教师就可以引入冯氏效应的发现者——冯德培院士。他在论证神经接头理论时也出现了一些误差和困难,为了彻底弄清这一问题,冯德培院士进行了多种实验,证明了肌肉的静息代谢与肌肉长度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通过这个故事的讲解,学生能够对冯德培院士在科研工作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精神有更深入的理解,冯德培院士倡导的严谨学风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在当代生理学教育和生理学研究过程中仍然有突出的价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科学研究。

(四)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医学人文素养的培养

作为生理学教师,要想实现生理学课程思政的目标,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医学人文素养的培养。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学识和修养是最关键的两个部分,教师在教学时,要将人文关怀贯穿始终,在医患矛盾愈加突出的现代社会,医务工作者不仅要具有高超的医术,更要有一颗仁心,生理学教材中蕴含着诸多的人文意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将这些人文意识扩大化、突出化,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真正具备医者仁心。

三、结语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体现了国家对思政教育的关注和思政教育转型的必然趋势,事实上,课程思政也是有重要意义的,从生理学课程思政的角度而言,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生理学课堂之中能够实现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相互沟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助于学生培养起正确的思想價值观念,在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树立起思想政治教育格局意识,培养起个人的从业道德。为此,生理学教师要不断地努力,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新方式,增强个人的政治觉悟,增强大局意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推动生理学课程思政的逐步深入,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为国家医疗体系培养更多德才兼备、具有职业素养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施展,刘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谈高校如何通过课堂主渠道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J].才智,2019(16):136-137.

[2]袁和静,刘杰,李秀果.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状况调查与教育模式建构[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26(4):615-623.

[3]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4]余江涛,王文起,徐晏清.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逻辑及其要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64-66.

[5]何衡.高职院校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困境及突破[J].教育科学论坛,2017(30):27-30.

[6]叶紫,张宁霞,刘婵娟.生命教育视域下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提升策略[J].医学争鸣,2018,9(2):72-75.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生理学医学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视域下生理学实验课程思政的探究
工科生理学课程纵横知识融合教学方法研究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2019中国整合医学大会光影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小心这些美丽陷阱!
高校生理学教学中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