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榆阳区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2020-03-17杨伟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榆阳区现状对策

摘 要:榆阳区利用林业的特殊功能在征山治沙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就加快生态体系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对策,以期助推榆阳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词:榆阳区;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现状;对策

一、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1978年以来,榆阳区认真贯彻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艰苦奋斗、坚持不懈,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累计完成一、二、三、四期工程造林454.5万亩,保存308.6万亩,占规划任务336万亩的91.8%。其中一期工程(1978-1985年)完成造林195.6万亩,保存122万亩,占规划任务121万亩的101%;二期工程(1986-1995年)完成造林159万亩,保存101万亩,占规划任务100万亩的101%;三期工程(1996-2000年)完成造林76.3万亩,保存62万亩,占规划任务60万亩的103%;四期工程(2001-2010年)到现在完成造林23.6万亩,保存23.6万亩,占规划任务55万亩的42.9%。

主要成就:一是建成三条大型防护林带。(1)灵榆防护林带,境内造林4.3万亩,保存率达91.8%。(2)北部边缘林带,全长125公里,宽500米,林带跨越5个乡7个自然村,营造面积10万多亩,是阻档来自内蒙沙漠南侵的前沿阵地。(3)长城林带,全长76.8公里,完成造林12.4万亩,与边缘林带形成内外夹击分割围歼锁住流沙。二是固定了大片流沙。有59个自然村以灌木为主的成片固沙林保存面积均在万亩以上。其中保存1~2万亩的有37个自然村,2~3万亩的有16个自然村,3~4万亩的有3个自然村。三是基本建成了农田防护林网。绿化里程600多公里,在全区大小600多块滩地及河谷川地营造林带2790条,全长1116公里,栽植杨、柳乔木树251.51万株,使沙区的14个乡镇222个行政村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四是境内铁路、公路、乡村道路和渠道进行了全面绿化。建成了“三纵三横”绿色大通道,绿化总里程3100多公里,栽植各类苗木2000多万株。

二、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1.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由于林木覆盖率的增加和治理度的提高,全区生态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通过治理前与治理后对比,近地表风速降低52.5%,沙丘形态明显变平变缓,其高度降低1/3,迎风坡由8~12度缓减到4~9度,坡长也相应增长;沙丘高度平均降低30~50%;沙丘移动速度由过去每年4~5米降低到1米左右;治理区自然降尘较空旷地减少90%;无定河及其支流的输沙量较五十年代减少76%;沙地肥力状况明显提高,干旱、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的危害明显减少。据兰州沙漠研究所2000年卫星遥感测试:全国其它沙区都呈扩展趋势,局部改善,整体恶化,只有榆林沙区(榆阳区)向良性发展发生逆转,逆转率为1.62%,这在全国沙区是唯一的。

2.生态经济型林业正在崛起。在南部丘陵沟壑区的13个乡镇建成大扁杏基地15.2万亩,建成采种基地50万亩,年产各类林木种子120万斤,年创产值500万元。随着林业沙产业的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开发,城市园林化等产业不断兴起。截止2018年底,全区林业产值达到268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5%。

3.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沙区生态环境和生产基本条件的改善,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2018年底,全区粮食总产量4.3亿斤,农业总产值达6.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305元。沙区人民的生活条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80%以上的乡村通了柏油路,通讯网络和有线电视覆盖率达100%,户户都有新的交通工具,农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楼板房,彻底告别了柳笆庵、茅草房,沙区群众的生活走向富裕、迈向小康。

三、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林木病虫害严重。近年来,林木病虫害危害呈蔓延太势,累计发生病虫害面积30多万亩,特别是风沙区的沙柳林,一旦发生病虫害,将迅速扩展。这种称为不冒烟的火灾,对全区的林木健康发展造成很大威胁,防治任务十分艰巨。

2.森林资源管护形势严峻。森林资源管护形势依然严峻,开发与治理的矛盾尤为突出。乱砍滥伐、乱占林地的现象时有发生;封山(沙)禁牧工作很不平衡,个别乡镇个别地方偷牧、乱牧、夜牧现象依然存在。

3.林业产业发展滞后。以开口杏为龙头的杏产业开发刚起步,以家庭为单元的灌木饲料加工产业正在初试当中,苗木产业呈现混乱状态,这些林业产业起步迟、基础差、规模小、效益低,发展不科学的问题十分突出。

4.林业科技投入与成果转化率低。科技工作者与广大群众一起为防沙治沙和治理水土流失做出了巨大贡献,治沙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因林业科研没有专项投入,且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率也不高。

5.榆阳区目前林业生态体系现状与建设现代林业的要求相比差距大。榆阳区在林业生态体系建设上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距国家建设现代林业的新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四、对策

1.加大有害生物防治力度。有害生物防治,等于救灾。榆阳区在征山治沙中,资源缺乏,树种单一,现有林木虽达到了应有的防护目的,但大面积为纯林,病虫害极易发生,且受灾面积之大。因此,必须依靠科技,保证质量建立健全预测-预报-防治体系,使有害生物得到及早发现,及时防治,实现“一降三提高”的目标,确保林业生态资源不受有还是我的危害。

2.依法治林保护成果。在林地林木资源管护中,一是进一步加强依法治林力度。建立健全征占用林地的审批程序,杜绝私自签约转让林地现象。健全执法队伍,严厉打击各种乱占林地、毁坏林木、偷盗木材和无证经营加工木材的违法犯罪行为,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二是进一步加强封禁工作。明确各乡镇人民政府是封山(沙)禁牧工作的责任主体,乡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乡镇长为直接责任人,夯实管护职责;健全禁牧执法制度,林政稽查队与各乡镇禁牧队联合执法,深入到各村组,严厉制止放牧现象,确保造林成果。同时,把封禁与天保管护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区、乡、村三级护林体系,夯实护林员责任,细化管理处罚措施,切实保护好林地、林木资源。

3.大力发展林业产业确保林农增收。产业是保障人民群眾的生活富裕,林产业与沙产业也是如此。在林改后榆阳区要在保护好现有林业生态成果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各项林业产业,积极引导林企做大做强林产业,增加群众收入,实现以林养林目标。

4.依靠科技破解难题。长期的林业生态体系建设证明,科技支撑是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人才是基础,资金是保障。因此,必须走教科研生产相结合的路子,增加科研投入,注重人才培养,提高科技含量,破解生产实践难题,使科学技术真正发挥其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作者简介:杨伟(1982-10-)男,本科学历,林业助理工程师。工作单位:榆林市榆阳区林木种子站,主要从事工作:林业技术推广。

猜你喜欢

榆阳区现状对策
陕西榆林榆阳区:盘活伙场资源 拓宽增收渠道
诊错因 知对策
榆阳区文化馆:“魅力榆阳 多彩非遗”榆阳区首届泥娃娃节系列活动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追赶超越看榆阳
榆阳区紫花苜蓿需水规律与灌溉定额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