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士出身的校对奶奶用半生经历追求“零差错”

2020-03-17

北广人物 2020年2期
关键词:乌兰巴托电码中蒙

日前,在北京宣武门附近的一间小屋里,已经79岁的陈素芬,刚熬过一个通宵———退休20多年来,她一直为一家中央时政大报做文字校对。每天按报纸编辑排版时间作息,早已成了她晚年生活的常态。寒来暑往,报社的编辑记者换了一茬又一茬,她这个“编外校对”一直没有变。每天夜里十点,是校对员到岗上班的时候,她会拢好满头银丝,穿戴整齐,拎着自己的小布兜,准时坐在校对室。

难忘乌兰巴托的夜色

1941年1月,陈素芬出生在青岛,父亲是工人,母亲靠做手工补贴家用。1960年,从护士学校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山东省千佛山高干疗养院。1961年,一纸调令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组织上经过层层筛选,决定派她去蒙古国的中蒙友谊医院当护士。

当年,中国对蒙古国有很多援助项目,中蒙友谊医院是专为我国援蒙工人设立的。陈素芬被分配到急诊室工作,经常值班到大半夜时,有受伤工人被送来救治。偶尔,还会有几个醉汉闯进来。由于刚来时就被提醒“独自外出很危险”,陈素芬她们几乎不出医院大门。中蒙友谊医院外有一条几十米长的小路,直通中国驻蒙大使馆。深处异国他乡,小伙伴们在这两个地方,才能有“家”的安全感。

当时使馆人手紧缺,每逢举办活动,就向一墙之隔的医院“借人”。陈素芬她们手脚麻利,经常被派过来帮忙。在这里,她遇到了新华社乌兰巴托分社的翻译巴塔尔仓,他精通蒙语、汉语,年纪轻轻就已经是党员。年轻阳光的陈素芬不但人很热心,还是交谊舞高手;大个子巴塔尔仓身高一米八三,平时话很少,用介绍人的话形容,是一个“很老实的小伙”,在护士长的撮合下,两人渐渐走到了一起。回国前,他们在大使馆举办了婚礼。

1963年,陈素芬从蒙古国回来,进入了新华通讯社秘书处中文发稿组。生活环境好了一些,吃苦耐劳的习惯还一直保持着。她记得当时单位食堂,一份红烧带鱼两毛钱。单位发的饭费是足够的,她却一直舍不得点这昂贵的菜。

最初,她被分配到校对岗,白班、小夜、大夜三班倒。刚开始,陈素芬也出错,每次被叫去改错字,都觉得很窘,心中懊恼“怎么又错了”。下次,她就会格外细致,争取不被老同志“点名”。慢慢地业务水平不断提高,错误由少到无。

从不相信别人,到不相信自己,校对工作需要的正是这样一种较真精神。她说:“我们就像一颗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拧到哪个地方,就干好哪份工作,哪怕没有值班,也是随叫随到。”

刻在记忆深处的电码

陈素芬家电视柜上,摆着她和丈夫巴塔尔仓在大草原上的合影。

草原上风很大,她的头发略显凌乱,远没有那几张穿着旗袍参加宴会的照片精致。1979年,她和巴塔尔仓第二次去蒙古国。儿子就留在国内,由姥姥姥爷看管。在新华社乌兰巴托分社,丈夫是首席记者。她除了收稿、译电、发稿等,还承担起所有一切杂务。

“这是组织上交代的任务,做就是了。”辛不辛苦、适不适应,这些事儿,好像从来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唯一一点,就是蒙古国蔬菜很少,好在每周都有从北京到乌兰巴托的列车,“列车员都心肠特别好,知道我们在这边不容易,就经常帮着从北京买点蔬菜过来,大白菜、萝卜之类的,带一次够吃几天的。”几十年后,对于远在异国他乡时,同胞之间的点滴互助,她依然心怀感激。

陈素芬有本珍藏到现在的小册子,只有巴掌大,绿色封面,定价0.25元。记者随便打开一页,都是很密的小方格,一个方格一个字,对应着4位的编码和三个大写字母,再没有多余的信息,还有不少“扑肯”“行奇”等生僻字。

这是1974年,当时的邮电部编写出版的《标准电码本》,陈素芬不知道翻烂了多少本,这是她保留至今的最后一本。当时驻外分社从总社来的稿件都是一串串数字,要发回国内稿件也要逐字译为电码,并在纸条上将对应的码打孔。同样,也是一份“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工作。

记者以为译电码的工作,就像是谍战电影里经常有的镜头:报务员一手翻电码本,一手写查出来的字,显得特别紧张。陈素芬笑着一口否定:“那怎么来得及?电码都得背下来,一看码就知道是什么字,只有偶尔不太确定才去查。”为了保证发稿效率,她这样要求自己。

“隐形人”追求零差错

由于截稿时间不确定,报纸夜班编辑要熬的夜,似乎没有尽头。到后半夜,人会抵挡不住困倦,头晕脑涨、两眼发花,还得瞅着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保证不出错,这种和生物钟的直接对抗,一般人真的撑不住。

尤其是后半夜等待发稿时,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都快熬不住了,玩手机、看小说,试着用各种办法打发这漫漫长夜。而陈素芬一般会闭目养神,时不时在太阳穴擦点清凉油,只要稿子一到手,就开始弯着腰,眼睛凑在离稿纸十厘米的地方,一个字一个标点地看。

缺钱吗?不是。早在二十多年前,儿子就不建议她上班了,“是自己闲不住,总觉得可以做点什么。”目前,她是返聘人员中,年龄最大的一位。报社年轻编辑记者都尊称她“陈老师”。说起陈老师,大家最多的评价,“有她在,放心。”

关于校对工作,有人戏称,這个岗位是“隐形”的,工作也是“隐形”的———做了很多别人却不知道,这又是一门“玄学”,似乎不管看多少遍,都会发现有错误。所以现在的出版物都有允错率,并不苛求百分百正确。

在陈素芬眼里,工作质量不能因为年龄而有丝毫折扣。她觉得,校对人员不能给自己“允错率”。当年二十多岁开始上夜班,就这样上了大半辈子,与各种错误较劲,也折腾了一辈子。不图名,不图利,更不需要刻意地拔高赞美,她只是单纯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邢大军据《新华每日电讯》刘婧宇/文整理

猜你喜欢

乌兰巴托电码中蒙
ZPW-2000A站内电码化关键电路的设计
动车所电码化二次优化问题
万岁!中蒙友谊(男女声四重唱)
库尔勒下行到发场电码化特殊改频电路的改进
站内特殊区段电码化设计
Ulaanbaatar*
中蒙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
中蒙医解毒化湿法治疗布鲁氏菌病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